好习惯与坏习惯——写给家有新生的爸爸妈妈

2022-12-9 13:02| 发布者: uvug8elw48aho1| 查看: 1714|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家有一年级新生的爸爸妈妈们,这个暑假是最纠结的,既担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又担心孩子的学习状况,恨不能够把这个暑假塞得满满的,一刻都不愿意放过。看今天开学新生报到的家庭阵容火爆程度,就窥见几分。

  小学六年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坚持不懈的规律生活、规则建立、规矩是非养成。帮孩子建立好习惯,孩子就能够受用一生,如果没有了好习惯,那人生就会大打折扣。好习惯是人生幸福生活的基石,坏习惯是夺走幸福生活的黑手。儿童时期正是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比起成绩、分数、知识、能力来,要重要的多得多。有人说性格就是命运,其实习惯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人是顺着自己的习惯活动的,就像物体顺着自己的惯性运动一样。成功等于好习惯的不断重复,而失败则等于坏习惯的不断重复。好习惯通往正确的方向,坏习惯通往错误的方向。






  好习惯是“南辕”,坏习惯是“北辙”。

  好习惯与坏习惯就像《南辕北辙》故事中的“南辕”与“北辙”,“好习惯成就一个人,坏习惯毁掉一个人”。好习惯通往成功的方向,为孩子插上成功的翅膀,助人一臂之力,坏习惯却会让人从悬崖上重重的的摔下来。好习惯助孩子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坏习惯却反其道而行之。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在创业初期,需要寻找创业伙伴,他时常谈起一个真实的故事。俞总裁大学期间一直主动为同学服务,每天打扫宿舍卫生,主动为室友打开水。十年以后俞敏洪寻找创业合作伙伴,这些同学都无条件的支持他,理由就是充分的信任。

  同样的故事也在这间宿舍里上演着,一个宿舍六个人,一位室友每周从家里带来六个苹果,俞敏洪以为,六个苹果是给宿舍每人一个,后来才发现是这位同学是每天一个(当时一周正好六天工作日),自己享用。事情结果可想而知,这样只考虑自己不懂得分享的人自然不能够选择做合作伙伴。“打开水”和“吃苹果”都是平常普通的事情,但是打开水打出好习惯,吃苹果吃出坏习惯,背后的思维都是值得推敲的。

  好习惯和坏习惯在孩子幼年时期并没有明显的好恶,甚至没有明确的特征,许多时候在家长不经意间就形成了,而等到孩子大了以后却很难纠正。也许“打开水”和“吃苹果”的逻辑习惯,就是这样在幼年时期形成的。

  我见到过很多父母,孩子一磕碰哭闹,就跑过去怪天怪地怪桌子;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一闹矛盾,就跑进幼儿园找老师找对方家长,甚至大打出手的都有;上了小学,孩子课堂学习出问题,就要求更换同桌,甚至有要求更换教师的……这些繁琐事情小事,处理起来固然需要一定时间精力,但是切不可简单粗暴,一味责怪环境和他人,要剖析原因,教会孩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作出各种尝试去朝好的方向努力如果确实存在问题再另作打算也不为晚。这种任何事情都抱怨和企图改变环境的逻辑思维一旦形成,很难更改。

  如果一个人看得远,就懂得一定要及早培养好习惯,懂得好习惯对人生的主宰有多大,好习惯对人生的主宰作用有多重要。

  好习惯抓住机遇,坏习惯放弃机遇。

  公司招聘会上,面试没开始的时候,面试者先走进会议室等候,期间等了一会儿之后,就开始翻动会议室的桌子。不一会儿公司负责面试的经理,进来宣布面试者没有通过面试。而在另一个面试现场,等候者在会议室的地面上捡起来地上的纸团,打开以后,却看到“你被录取了”的字样。

  同样的面试等候,“翻抽屉”和“捡纸团”不同的人生习惯,成就了不同的面试结果。

  习惯是在生活中养成的,不经意的动作,可以看出品德修养和人生态度。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的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他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破产的地步。”

  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着我们飞奔而来,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被绊倒时,还不能够看见他。而被绊倒的“绊脚石”往往是自己的坏习惯,只是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而已。好习惯就是好机遇,坏习惯让人失去机遇。

  1865年,纽约城里遍地是找不到工作的退伍军人,18岁的约瑟夫·普利策就是其中一员,会多门外语但英语不佳,无奈之下到德国的圣路易斯去发展。经历了多次失业之后,一次在给《西方邮报》的稿子被发表后,曾欣喜若狂,之后不断的给报纸写稿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报纸需要招聘一名记者,普利策因具有一定“经验”,而获得此次机会。四年以后,普利策购买了《西方邮报》的股份,然后购买了多家报纸的股份,并对报纸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大报,他让新闻成为一门专业,创办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以他名字命名的新闻奖闻名全球。

  如果想知道是什么带给了普利策机遇,那就是不断的给报纸写稿子的好习惯,有一点希望都不会放弃的习惯意志力,一点点成功都会更加努力的思维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往往能够在机遇来临的时候,帮你抓住机遇。

  我每次参加全国各种大会,包括听报告,都习惯坐在第一排,也习惯了出门随身携带电脑,边听边做速记。喜欢“坐在第一排”的习惯,是因为我发现大多数人喜欢坐在第一排以后的几排,来的最早的人往往不会选择第一排就坐,甚至有的人更喜欢坐在最后面。

  选择坐在第一排,给了我很多机会。因为离讲课的老师距离最近,每次开课前和课间都能够和专家聊上几句,互留联系方式。有一次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校长大会,因为我坐在第一排,递上去的问题纸条被选中,恰好舞台四位专家之一刘坚老师的提前离场,我被邀请到台上与专家互动。从此便与台上几位专家成为朋友,他们是北京十一学校创始人李金初校长,全国课程指导专家林格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国内外合作部主任屈浩,他们中的每一位都给了我工作上非常大的帮助。

  习惯“坐在第一排”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习惯,和喜欢各种会议选择后排座椅的人相比,多的就是积极的心态,勇敢的面对。好习惯遇到好机会,能够大展身手,没有好习惯,遇到好机会,也会让机会偷偷溜走。






  好习惯通向成功,坏习惯通向失败。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一名年轻的小姐,工作是拆开所有来信并作速记,她每天总是最早到达办公室,又最晚离开办公室。她研究拿破仑的写作风格,不等口述,主动写好回信送到拿破仑办公室。这些写得像拿破仑自己写的一样的回信,有的甚至写的更好。

  敬业的好习惯,极高的办事效率,让这位小姐成为不可替代的速记员,拿破仑一而再再二三地给她提高薪水,为的就是留下她。养成敬业的好习惯,或许没有效益而言,但是可以肯定,养成不敬业的习惯,你的成就就相当的有限。

  成功者与失败者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有时候就是那么一点点的不同。可是就是这么一点点,你会觉得成功者浑身携带好习惯,离卓越更近。他们愿意为某件工作想尽一切办法,他们肯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依然抱着试一试的决心,他们能够使用一百种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即使用过了九十九种都不成功,也不会放弃。

  成功者千方百计,失败者千难万难。成功者坚信,如果能够给自己系上鞋带,就一定能够摘到星星,借口在成功者这里,永远不存在。而失败者总是有许多的理由和借口,因为事情是没有做,困难就已经看到了,没有去克服困难,已经把困难想象的极具有难度系数。

  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总是在困难面前寻找借口,而不是寻找方法。“找借口”和“找方法”,两种不同的逻辑思维,两种不同的人生格局。一个人,如果永远找借口,那个人就是一个永远不会成功的人。

  对比好习惯和坏习惯,我们就会明白他们和人生幸福生活的因果关联,好习惯较之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来说,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养成好习惯,一生受用,好习惯是成人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好习惯是父母交付给儿女最有力的生活法宝,好习惯是开启幸福人生的金钥匙。

  好习惯养成就在于坚持不懈的年复一年和日复一日。

  从今天开始,把培养孩子好习惯放在首要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把怎样培养好习惯放在战略部署中来,把习得好习惯放在一以贯之的生活和学习中来。

  从今天开始,培养孩子拥有好习惯。

  作者简介:李青青,洛阳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笔记展示

下一篇:学生放假后家长要留心,别让孩子养成坏习惯,好习惯比补课重要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2-23 10:06 , Processed in 0.246826 second(s), 5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