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最有希望中兴的八大傀儡帝王,他们的抗争让人动容

2022-11-28 22:30| 发布者: yeczowjjo9| 查看: 1610| 评论: 3

这里是默认签名
细算下来,中国历史上大约曾出现过50多位傀儡帝王,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是由自身造成的,而是上一辈的“遗祸”或是今世的被迫选择,但他们的表现却各不相同,有的选择逆来顺受,有的选择及时享乐,还有的选择了宁死也要抗争!
一、高贵乡公曹髦

曹魏嘉平六年,称帝建制仅仅34年的曹魏政权迎来了第四位皇帝,高贵乡公曹髦。此时距离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已过了5年,而曹髦也仅有13岁。



曹髦年少却并不无知,对于曹魏的局面早有清醒的认识。根据史书记载,曹髦从小好学,才慧早成,有祖父曹操的风范,“才同陈思、武类太祖”。到洛阳继位的时候,曹髦见百官在道旁拜迎,连忙下车来答谢百官。以天子之躯却能放下架子,除了曹髦本人比较谦恭仁爱以外,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清醒认识和无奈的嘲讽。



上台之后,曹髦派出一些官员巡视各地,当然这都是形式主义。他干的第一件实事,竟然是授予司马师统帅全国兵马的权力,此外还授予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权臣必备特权,一切都和当年的曹操一模一样。
既然司马家掌了大权,曹髦也只能落得清闲,天天和王沈、裴秀等一些学者研读文史、赋诗作画,借此打发无聊的时光。然而,曹髦却不甘心就这样混吃等死,他公开宣称自己最崇拜夏朝的少康,因为少康灭了擅权的寒浞,是史上第一个中兴之主。一些忠于曹魏的臣子劝他要韬光养晦,但曹髦却心急如焚,一直在寻找机会。
时机很快就来了,驻守淮南的毋丘俭、文钦等将领因不满司马师的专权,起兵声讨,曹髦暗自高兴,正准备有所作为,却不料转眼间已经被司马师亲自率军平定。但司马师也在平叛中眼疾复发,不久身亡。



曹髦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一面下诏让司马昭留守许昌,不让他来洛阳,另一方面着手准备清除司马氏在洛阳的党羽。但事实证明,曹髦在政治上还是太嫩了,老奸巨猾的司马昭视曹髦的圣旨如手纸,直接带兵进了洛阳,控制了朝政,迅速接手了司马师的位子和权势。曹髦一番苦心谋划迅速落空,只好继续隐忍下去。



然而时不我待,司马昭比起司马师更加咄咄逼人,曹髦的位子岌岌可危。曹髦再也没有时间去谋划,是选择继续当傀儡,乖乖地把帝位让出,换来像刘禅一样的乐不思蜀?还是选择抗争,英勇的死去?
最终曹髦选择了抗争,他决定拼死一击,率领仅有几百人的队伍杀向司马昭的大将军府,企图击杀司马昭。



可是,这支队伍不但人数少得可怜,而且大半还都是没有战斗经验的仆人,太监。他们还没出宫,就碰上了司马昭派来迎战的千余名禁军。这群禁军以司马昭的爪牙贾充为首,叫喊着朝曹髦扑了过来。曹髦仗剑大喝道:“吾乃天子也!你们突入宫廷,难道想弑君吗?”
贾充根本不屑回答,他指使手下成济向曹髦冲去,可怜只有一腔血勇的曹髦连一句“匹夫安敢无礼?”都未说完就被成济一戟刺中前胸,跌出皇辇…… 可怜的曹髦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惨死街头,享年不过才19岁。



敢于对权臣亮剑,最后壮烈战死,曹髦堪称史上最有血性的傀儡天子。北魏孝庄帝评价曹髦:“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
二、楚义帝熊心

楚义帝,即被项梁拥立的傀儡皇帝楚怀王熊心,也是当时的义军共主。
熊心在被项梁找到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牧羊人,当时的他只是被项梁当作一种政治资源。从结果来看,项梁达到了他的目的,因为楚地当时的政治局面颇为混乱,项梁需要一个这样的旗帜性人物来号令群雄。



熊心虽然是楚国宗室之后,但能从一贫如洗的牧羊人到锦衣玉食的“天下共主”,虽然仅是名义上的,他也颇为满足,于是甘心受项梁的摆布,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傀儡”工作。
但造化弄人,仅仅半年后,项梁就在定陶被章邯击败杀死。项梁之死对楚人刚刚恢复的士气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但对于失去操纵的怀王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也不想轻易放弃。
熊心知道,他的最大敌人并不是已经满目疮痍的秦国,而是项梁的侄子项羽。所以他采取了三步措施来打压项羽。



第一步,收项羽兵权,“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只给他了一个虚职——鲁公。然后封刘邦为武安侯,统率砀郡的部队。就连归顺过来的吕臣,也被任命为司徒,在朝中掌握实权。
如此一来,项氏家族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项梁忍耐不称王而扶持起来的楚国朝廷,转眼间江山易主。
第二步,用无能之辈弹压项羽。
为了打压项羽,熊心把一个无将兵之能,无尺寸之功的宋义压在项羽头上,“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熊心此举不仅是为了弹压项羽,还为了不再使军权旁落。
虽然最后项羽反客为主,但怀王的安排并没有错。如果不是项羽巨鹿之战赢得了巨大威望,事后怀王还可以此为借口罢项羽兵权或者联合讨伐。



第三步,明约先入关者为王,实为暗算项羽。
楚怀王不仅抹煞了项羽的过去,封杀了项羽的今天,还彻底断绝了项羽的未来,堵死了项羽将来发达的可能。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楚怀王命宋义带领项羽率军北上救援赵国,而让刘邦西进,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为王。



这不仅是让项羽无法率先入关,如果深入分析,这简直就是让项羽去送死。
需要救援的赵国发生了什么事情?张耳和赵王歇被秦将王离包围在一个弹丸小城巨鹿城中。王离是谁?那是王翦的孙子,是秦一统仅有的几个因战功而被封侯的人。王离还是塞外30万大军的统帅,这支军队,几年前把为患中原几百年的匈奴,打得狼狈逃窜,数十年不敢南下牧马。
除此之外,巨鹿城南还有章邯的几十万大军。



约定谁先入关即为关中王却不让项羽西进,而要其鸡蛋碰石头与秦国正规军硬拼。这是让项羽去送死。
但是,如果仅是如此,那熊心最多也就是个争权夺利的小人而已,显然熊心之计不止于此!
第一,项梁死后,抗秦力量受到严重削弱,尤其是抗秦的信心在义军中普遍低落,这时熊心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从远离战线的于台,迁都到贴近战线的彭城,与秦军摆出了决战的架势。这无疑给义军打了一剂强心剂——抗秦必胜。



第二,熊心在收项羽兵权的同时,还利用章邯误判形势,“(章邯)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这个时间差,收拢人心,整合兵力,比如封亲信吕臣为司徒,吕臣父吕青为令尹等。
第三,熊心安排刘邦率偏师西进攻秦,宋义率主力北上援赵,除了打压项羽外,实在是安排了最合适的人选。坚韧不拔的刘邦率弱旅攻秦,刚猛无俦的项羽随主力救赵。假如把两个角色颠倒一下,恐怕两路俱不得奏功。



第四,除了调度本国人力外,楚怀王还特别善于利用各地旧势力为灭秦的终极目标所用。比如他给予投奔而来的魏将魏豹数千人,收复魏地,“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以及命令楚柱国共敖和番君吴芮从南郡向秦进攻等等。
楚怀王做了上述安排之后,仅仅几个月,刘邦就兵进咸阳,秦亡。这里面虽然有项羽灭秦主力的功劳,但也不能抹杀怀王所做的努力。
从楚怀王表现出的超人一等的谋略来看,如果没有项羽的“巨鹿之战”,他未尝不能取代刘邦执掌天下。
三、孝庄帝元子攸

元子攸诛杀权臣尔朱荣,是南北朝历史上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一段,小编当初看到这里时也感叹了好久,尔朱荣死的可惜,元子攸死的更可惜。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是孝文帝元宏之侄,彭城武宣王元勰第三子。孝明帝因与母亲胡太后争权,结果被后者毒死,并州大军阀尔朱荣闻讯后,便打着为孝明帝报仇的旗号举兵南下。而为了师出有名,尔朱荣便拥立元子攸为皇帝。



随即,尔朱荣发兵南下,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洛阳,将胡太后和幼主元钊抛入黄河淹死。事后,尔朱荣又以祭天为名,将包括丞相元雍、司空元钦、义阳王元略等人在内的宗室、百官两千余人骗到河阴,然后将他们全部处死,史称“河阴之变”。
事后,尔朱荣将元子攸迎入洛阳即位,随即以太原王、大将军的身份专断朝政。为了控制元子攸,尔朱荣不仅让亲信元天穆、尔朱世隆等人占据着要害职务,把禁军将领换成自己的心腹奚毅,而且还将长女尔朱英娥强“塞”给他做皇后。



元子攸也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自身实力与尔朱荣相差悬殊,所以只有隐忍。而这时的尔朱荣也无暇他顾,因为他要征伐天下,成功之日,即是他代魏之时。
尔朱荣虽是一个政治上的白痴,却是一个军事强人。在短短数年内,他扫灭葛荣、平定河北、击破南梁、荡平关陇,实现北魏国内的再统一,功劳甚大。凭此功劳,他强迫孝庄帝拜他为大丞相、大都督、天柱大将军,但这些都未能使尔朱荣满足,他进一步指使元天穆向皇帝请求“九锡”的封赏,篡位的野心昭然若揭。



然而作为鲜卑族的皇帝,元子攸血液中流淌着不屈服的基因,他不想做“汉献帝第二”,眼睁睁地看着江山在自己手中丢失。
为此,元子攸拒绝尔朱荣讨要“九锡”的要求,并在大臣杨侃、高道穆及城阳王元徽的协助下,暗中拉拢禁军大将奚毅为己用,准备适时铲除尔朱荣及其党羽。与此同时,尔朱荣对孝庄帝不配合自己篡位的举动很是愤怒,并准备利用入京觐见的机会,实行篡位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孝庄帝与尔朱荣间的“摊牌”只是早晚的事情。



公元530年,尔朱荣不顾夫人和幕僚的劝阻,一意孤行前往洛阳,孝庄帝以皇后生子为借口,邀请岳父入宫探视,并在暗中埋伏下大批杀手。尔朱荣不知是计,果然便兴冲冲地奔赴皇宫,结果在朝堂之上被乱刀砍死,时年三十九岁。
然而尔朱荣虽然伏诛,但尔朱氏的势力却依然很强大。所以等到尔朱荣被杀的消息传出后,他的从弟尔朱世隆、尔朱仲远等人纷纷举兵造反,叛军几乎没费吹灰之力便攻陷洛阳、俘虏孝庄帝。仅3个月以后,孝庄帝便被缢杀在三级佛寺中,年仅24岁。



孝庄帝最大的错误就是在未剪除尔朱荣羽翼的情况下,贸然实施斩首计划。虽然最终斩杀权臣尔朱荣,但也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果。两人一个是百战百胜的军事奇才,一个是刚毅果决的英明之主,如果能同心协力,未尝不能开创一番伟业!
四、秦王子婴

嬴子婴的事迹在历史上记载得非常少,最早出现就是当胡亥要杀蒙恬和蒙毅时,子婴出来劝谏,并且列举了赵王迁杀李牧、燕王喜和齐王建的例子,劝说胡亥不要杀蒙恬和蒙毅,但是胡亥不听,还是杀了蒙氏兄弟,子婴劝谏胡亥的话在《赵正书》以及《史记·蒙恬列传》中都有记载,可见这是真实的。



不久,胡亥又在赵高的蛊惑下,对兄弟姐妹举起了屠刀,将始皇子女杀得一个不剩。子婴因为是秦皇室的旁支,反倒逃过一劫。
公元前207年,天下风云激荡,项羽、刘邦已成气候,正在策划攻打关中,完全掌握朝堂的赵高,指使心腹阎乐逼杀了胡亥。



众所周知,赵高想鸠占鹊巢,但逼杀了胡亥之后,立马就登基,这样做名声会很臭、反对声音也会很大,所以赵高准备扶持一个傀儡,过一阵子再玩禅让的把戏。
然而,让赵高始料未及的是,他选择的子婴却是老谋深算,把赵高玩弄于股掌之间。
话说赵高决定立子婴为秦王之后,就让子婴回去斋戒,然后去宗庙参拜祖先,接受传国玺。



子婴知道他只是赵高的一个傀儡,日久必被其所害,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他故意推脱自己生病不能前往接受皇帝的玉玺。果然赵高见子婴不来,想都没想,拿着玉玺就送到子婴家去了。子婴在家里布下刀斧手,他杯子一摔,刀斧手齐出,迅速将赵高剁成肉泥。接着,子婴掌握秦朝大权,灭了赵高家三族。
子婴虽然设计杀掉了祸乱朝堂的赵高,但还是没能给秦朝续命。同年10月,刘邦兵至咸阳,在位才短短46天的子婴见大势已去,带着妻儿,用绳子绑着自己投降刘邦。



刘邦虽然没有杀害子婴,但是在一个月后项羽进咸阳,他不仅杀死了子婴,还一把火烧掉了咸阳宫,历代秦王的基业,在这一把大火中焚烧殆尽。
小编认为,子婴是历代帝王中死得最可惜的,他以傀儡之身,机智果敢地除去了权臣赵高,可惜连施展抱负的机会都没有,就国破身死,令人惋惜!
五、隆武帝朱聿键

公元1644年4月25日,大明的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吊死于煤山上那颗歪脖子树上,死前留言:“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死后,明朝宗室纷纷逃亡南方,其中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是为弘光帝;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是为隆武帝;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是为永历帝。
然而弘光帝就会大修宫室,搜罗美女,被史可法称为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在位时间最长的永历帝,不是不战而逃,就是被软禁胁迫,他既没有建立自己的班底,也没有明确的抗清策略和政治手腕,只是被裹挟着、不由自主的“漂泊”了16年。



在南明三帝中(绍武帝在位只有一个多月),只有隆武帝算是一位较有作为的帝王,也是最有复国决心的一位。只可惜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整个局势。
史载,隆武帝举行大典仪式当天,大风骤起,拔木扬沙,玉玺摔落,碰坏一角。众人心惊,皆认为不祥之兆。隆武帝却安慰群臣说,此乃吉兆,暗示大明将风起云涌,重获生机。
隆武帝登基后,即颁布了一系列政令,其中既有安民之道,亦有治军之策,锐意进取之心一览无余。



在私人品德上,隆武帝的作风也非福王潞王之流所能比,许多史籍都说他生活简朴,称帝后还穿土布黄袍,“行宫中不许备办金银玉各器皿,止用磁、瓦、铜、锡等件,并不许用锦绣、洒线、绒花,帐幔、被褥,止用寻常布帛”。除了爱读书之外也没有其他嗜好,“从龙祗有五车书。”
但隆武帝虽为英明之主,却一直为郑氏所架空。以郑芝龙、郑芝豹为首的郑氏家族,都是大海盗头子出身,数十年横行沿海,兼商兼盗,他们拥立隆武帝只为充实自己的私人力量,对光复大明根本没有任何兴趣。所以,隆武帝颁布的政令,在郑芝龙的阴奉阳违下,没有产生任何效果。



顺治三年,清军攻占江西、湖南。无奈之下,隆武声言要亲自北伐,挽回颓势。总领大军的郑芝龙却只想割据福建,独享一方,理也不理。已年过花甲的明朝老臣黄道周对隆武帝表示:“我为大臣,当先皇帝而行,以为人臣表率。”
同年,黄道周凭一腔忠义,仅带万余两白银,携数名弟子慷慨出征。隆武帝非常感动,流涕送行。由于人、财、物皆在郑芝龙掌握之中,隆武只能给这位老忠臣一百道空白委任状,没能拔给他一两军饷和一个士兵。



可想而知,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最后的结局。
黄道周死后,隆武帝再也不顾郑氏阻拦,携数千明兵“御驾亲征”,从福州抵达延平,准备冒险攻打湖南。在这个时候,郑芝龙却暗中与清兵约降,本来隆武帝凭的就是血气之勇,这样一来更是雪上加霜,最终隆武帝兵败被俘。
但隆武帝并没有辱没大明的刚勇之风,他几次想自尽,都因清兵的严密监守而未成,于是绝食而死在福州囚处,终年四十五,百姓敛葬于罗汉岭。
六、汉献帝刘协

作为大汉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刘协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个懦弱无能、任人摆布的木偶傀儡,但事实上他的才智不输于任何一位中兴帝王!



刘协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待了31年,这是东汉皇帝在位第二长的记录。放眼整个东汉,比他当皇帝时间长的,只有光武帝刘秀一人。
刘协出生时,母亲已被害,因此由祖母抚养。八岁那年,父亲汉灵帝也去世了,他的兄长刘辩继位成为汉少帝,刘协则封陈留王。
哥哥刘辩即位后,由母亲何太后和舅父何进执政。何进自己是个没主见的货,被士大夫们撺掇着消灭宦官,结果两败俱伤董卓得利,自己身死,宦官被杀,董卓进京把持朝政。



刘协第一次表现出过人的聪明机智是在和汉少帝刘辩遭遇宦官之乱而逃出皇宫被董卓寻回时,当时刘辩已经吓得不能言语,而刘协则非常冷静的告诉董卓他们是怎么出宫以及出宫的遭遇,董卓暗暗惊奇,以为刘协贤能,遂有废立之意。同年九月,董卓废少帝,立当时只有八岁的刘协为帝。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叛乱,刘协趁乱再次逃出皇宫。一年后在洛阳被曹操截获,从此开始了悲惨的傀儡生活。
虽然曹操的确给了刘协应有的尊严,但刘协并不想做一个无所事事的提线木偶,他也曾想过要复兴汉室,但很可惜,他没有成功。并不是他不努力,而是这条路实在是太难了。



公元200年,刘协冒着被曹操处死的风险,暗下衣带诏,联合董贵人之父、车骑将军董承设法除去曹操,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迫自缢身亡。刘协肝肠寸断,愤怒地对曹操说:“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曹操听到这番暗含杀机的话之后也是大惊失色,汗流浃背,此后不敢再独身觐见刘协。
公元214年,刘协再次与伏皇后密谋,联合其父伏完诛杀曹操,结果还未等联系上伏完即被曹操察觉,最后伏皇后被幽禁而死,其所生的两位皇子亦被鸩杀。伏皇后曾向刘协求救,当时的他只是无奈答道:“我亦不知命在何时!”。



虽然刘协的抗争均遭失败,但他所做的努力,足可称道,只是无奈大势已去,回天无力。
曹丕称魏帝后,封刘协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曹丕还对卫臻说“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
公元221年,刘协回到封地山阳,他迅速调整心态,不仅成为一个可以把一个弹丸之地治理的有声有色的山阳公,还成为一位可以亲身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一位悬壶济世的郎中,为百姓实实在在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



刘协当傀儡皇帝31年,能够先后被枭雄董卓、曹操接受,并能成功身退,最后被百姓爱戴,可见其个人才智足够使其成为一个中兴之主。可惜历史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七、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岁的同治帝患恶疾驾崩,4岁的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位。光绪6岁那年,著名大儒翁同龢成为了帝师。



于是光绪每天就在白胡子老头翁同龢的教导下,进行着古代最传统的的教育,每天摇头晃脑的背诵古文经典。有一次翁同龢教光绪念书,光绪指着书中的“财”字说,我不喜欢这个字,我喜欢“俭”字。翁同龢听了激动的白胡子都颤抖起来。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儒家教育。
处在这样教育环境中的光绪皇帝,很快长大为一个有抱负,一心梦想振兴国家的青年帝王。
1894年日本侵占朝鲜,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年轻的光绪心中充满了重整国威,成为一代中兴明君的梦想。那个时候,刚登基的光绪面对法国人的咄咄逼人和各种赔偿条件气愤万分,让人传旨法国驻华公使“上意已决定主战”,而镇南关大捷更是让光绪帝锐气纵横。所以,当甲午战争爆发时,光绪帝激动的让人把祖先康熙的《圣武记》搬过来,亢奋的给前线将士下令,要痛打日本。



然而甲午战争的惨败,让光绪认清了和列强的差距,于是他开始一门心思的想找到大清的出路。在这个时候,康有为的出现,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浮现在光绪的身旁。执着于振兴国家的光绪一刻也等不及,全盘采纳了康有为的一切变法建议,在两个多月内疯狂发布了200多道圣旨,裁汰冗员,废除科举,兴办铁路,开办工厂,矿山,建设海军。雪片般的圣旨让众位大臣惊愕的无以复加。
然而踌躇满志的光绪却被抓权不放的慈禧击得粉碎。
光绪实行的“戊戌变法”,很快受到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打算依靠袁世凯囚禁慈禧,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



光绪被囚禁后,满腔的热血化作了湖中冰冷的湖水,与大臣见面,永远只能问两句话“外面安静吗?”“年岁丰熟吗?”
光绪被彻底击垮,则是珍妃之死,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准备跑路,结果珍妃趁机劝光绪留在北京,趁机和各国接洽,重新获得掌权的机会,老辣的慈禧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图谋,让人把珍妃扔进井中活活淹死。珍妃之死彻底击垮了光绪帝的精神,1908年,光绪皇帝在沉默中痛苦死去,第二天,慈禧也死。



八、孝静帝元善见

元善见是北魏孝文帝的曾孙,东魏的开国皇帝,也是东魏唯一一个皇帝。
公元534年,11岁的元善见当了东魏的皇帝。元善见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仪表不凡,好文学,力能挟石狮子逾墙。不过文武双全也没什么用,东魏的实际掌权者并不是他,而是权臣高欢。



高欢是靠击溃尔朱氏起家的,虽然他掌握东魏大权,却不敢轻易篡位,因为他“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怕人家说闲话。虚伪的高欢表面上对元善见毕恭毕敬,每次元善见去朝拜,他都会手捧香炉跟在辇车后面。
高欢姿态做得很足,但抓权却一点都没放下,朝廷上的大官都是他的人,他的儿子被他封为大将军,领中书监。这种情况下的元善见只能忍气吞声,静待时机。



这一等就是十二年,元善见也由一个十一岁的少年长大为二十三岁的青年。公元547年,高欢病死,元善见以为时机已到,便联络朝臣,筹备兵力,准备“亲政”,然而他还是低估了高欢之子高澄的能力。
高澄先是秘不发丧,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带兵入京,控制朝局,等到元善见安排妥当,已经发现朝廷被齐刷刷的换了新颜,高澄根本不需要知道谁是皇帝的人,只需全部换上自己人即可。这样,东魏还是高氏的东魏,元善见还是“傀儡”。
高澄的骄横跋扈,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资治通鉴》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有次,高澄劝元善见喝酒。元善心里很不高兴,就硬气地拒绝喝酒。高澄的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竟然当众大骂:“狗脚朕!”这还不算,还连揍了皇帝三拳,“殴帝三拳”,然后扬长而去。



元善见终于知道,自己再怎么隐忍都不可能与高澄共存。“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元善见决定拼死一搏。
第二天,元善见秘密联络了自己的心腹——近臣荀济,商量着刺杀高澄。考虑到高澄掌握兵权,所以他们采取的办法就是挖地道,擒贼擒王。可是,当挖到高澄家附近时,就被侍卫发觉,高澄一听侍卫的回报就炸毛了,直接带兵进宫逼问元善见:“我们高家忠心耿耿,皇帝为何要谋反呢?”



元善见一听,立刻就抓住了话柄:“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君王反叛臣子。你自己要谋反,又何必指责我呢?”高澄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话有误,于是便杀了几个挖地道的,然后悻悻的给元善见摆宴道歉。
孝静帝的话虽然很经典,却无法阻挡高澄的篡位步伐。三天后,高澄“幽帝于含章堂”,烹杀皇帝近臣荀济等人于市。然而高澄就在准备谋朝篡位时,奇迹发生了,高澄被厨师兰京刺死。
得知高澄被杀,元善见高兴的对左右说:“高澄之死真是天意,是朕该掌权的时候了。”但他还是高兴的太早了,高澄的弟弟高洋,直接率领八千士兵和数百刀斧手闯进含章堂,击碎了元善见最后的希望。



公元550五月,在十万精兵的逼迫下,元善见被迫禅位于高洋。一年后,高洋觉得自己权势稳了,就把元善见毒杀于含章堂,可怜的孝静帝就这样屈辱的死在高氏家族的霸权之下,享年只有28岁。
大家还知道有哪些比较可惜的傀儡帝王最有可能中兴?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

下一篇:我国历史上8位大器晚成的人物,各个都在历史上拥有一席之地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3 16:46 , Processed in 0.256285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