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改天换地
张贵顺(1914——1999),1914年1月生于河北省遵化县(今遵化市)娘娘庄,后落户到沙石峪。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长期担任沙石峪村党支部书记。
从前的沙石峪遍山青石板、乱石岗,“粒土赛珍珠”,全村一峪九坡十七沟,出门步步登山,连地都是悬在梁上,亩产才100多公斤,粮食不能自给。“野菜枣枣填肚皮,数九寒天无棉衣”是当时沙石峪的真实写照。
1950年,河北省饶阳县耿长锁互助组的经验推广后,张贵顺决定带领乡亲们走互助合作的道路。1951年初,7户贫农在张贵顺的带领下,自愿办起了全村第一个互助组。互助组的乡亲互帮互助,粮食普遍增产,亩产量由上年的七八十斤提高到了150多斤。互助组增产轰动了沙石峪,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坚定态度,纷纷要求加入。1952年9月,他带领村里36户贫下中农,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创办起初级农业合作社。1954年,全村农民全部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不久,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升为高级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张贵顺发挥集体优势,带领群众开荒山,垒石坝,扩大耕地面积,使粮食达到自给,甚至还可以向国家交公粮。
张贵顺在“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碑前
不过,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产生了一个在常人看来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移山造田、劈山填沟,开拓出更多耕地。
1957年12月18日,冒着凛冽的寒风,张贵顺带着乡亲们来到村北的两座山头脚下,大镐抡起,铁铲叮当,和石山展开了“白刃战”。虽然正值隆冬,但大家却干得热火朝天,夜间的任务绝不延迟到白天,夜深了还不肯收工。山头劈到一半的时候,已经有几十把狗头锤砸瘦了,打秃的钢钎不知有多少根。经过90多天的奋战,张贵顺带领大家削掉了两个山头,在山涧里垫起了5000多立方石头,从石缝、崖窝搜来的黄土有1尺4寸厚。3亩2分——全村当时最大的一块耕地诞生了!
1958年,这3亩2分地开始播种,庄稼长出来的时候,百姓无不赞叹:“做梦也没想到啊!”当年秋天,这块土地收了800多斤玉米。这块土地被沙石峪百姓命名为“青年地”,而收割的粮食也被乡亲们称为“愚公粮”。
成功削平两个山头后,张贵顺又带领沙石峪村民连年开山造田。到1963年,把原有的2.3万多块土地合并成6300块,面积由原来的780多亩增加到1200亩。
连环画《沙石峪》
1966年春,张贵顺组织女民兵们选择北山坡上一块最难开发的青石板地,以义务劳动的办法取土造良田。经过20多个昼夜奋战,共挖去600多方石块,终于造成了1亩高标准梯田。这块地被誉为“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
在开凿荒山、解决水源的同时,张贵顺又带领大家开始绿化荒山,奋战在狼洼一冬一春,在山洼上打了5700个一尺见方的石坑,而后又从远处石缝中搜土填满,历经90多天,沙石峪村民终于在巨崖悬陡、怪石嶙峋的狼洼打成了5700个一米见方的土埯。当时已经过了植树季节,乡亲们在土埯种上庄稼,获得了大丰收。后来土埯里全部种上了白龙果树。因为所栽果树叫“白龙”,从此狼洼改名叫“白龙洼”。
张贵顺带领沙石峪人民担土砌石,治山治水,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靠着自己的双手,经20多年的努力,在只有石头没有耕地的荒山上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在山石坡上建成600亩水浇地,并发展林、牧、副业生产,三次重新安排九岭山水,把原来贫瘠落后的穷山沟改造成了处处花果山、道道米粮川,改变了沙石峪的落后面貌,使沙石峪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也先后迎来了世界上15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参观访问。
张贵顺曾先后随中国代表团出访过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等国。周恩来总理曾两次亲临沙石峪视察,称赞张贵顺为“活愚公”。
1999年3月4日,85岁的张贵顺因病去世。
他生前留下了遗嘱:“死后将骨灰埋在村北山坡,我要看着沙石峪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要看着乡亲们富裕昌盛”。
编者语:
为了更好地宣传唐山,激发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唐山贡献自己的力量。“唐山你好”公众号从历代唐山籍或虽不是唐山籍而主要在唐山建功立业的历史文化名人中,精选了52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给广大网友。每星期介绍一人,星期三推出,全年共52人。
唐山的热土哺育了唐山的历史文化名人,唐山的历史文化名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推动了唐山历史的前进。众多成就斐然的唐山历史文化名人使我们引以自豪,激励着我们为家乡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奋斗。
来源:王振良辑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