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克服坏习惯亲子关系很重要

2022-11-24 15:00| 发布者: uwlyac0xyl3ayh| 查看: 1547|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关于好习惯的培养、坏习惯的纠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了一个很科学的方法: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家教的例子来说明。

11岁的小杰,是个很懂事的女孩。有时,爸爸妈妈下班晚,她就会帮爸爸妈妈把简单的饭菜准备好;有时,周末爸爸妈妈没有时间,她就会帮爸爸妈妈把该洗的衣服洗好。。。。。。每当邻居们夸奖小杰懂事时,小杰的妈妈都会与大家分享起自己的教育经验。

其实,以前的小杰跟其他的孩子一样,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但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却使他发生了改变。那天,爸爸出差了,妈妈下班回来后,故意对小杰说:“妈妈生病了,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了。”说完便回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

为了使妈妈快点好起来,小杰学着平常妈妈照顾自己的样子,为妈妈熬了点粥,喝完粥后,妈妈的“病”马上就好了起来,同时,妈妈还鼓励小杰:“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都会照顾妈妈了。”

后来,每天妈妈都会给小杰留一定的任务,或者洗菜、或者洗碗、或者收拾屋子、或者洗自己的衣服。。。。。。慢慢地,小杰不再用妈妈提醒,就会主动饭前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饭后把自己的碗筷洗掉、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房间等。

好习惯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做家长的不能企图孩子“一口吃个胖子”。利用每天的进步一点点的加法原则,让孩子慢慢来,总有一天好习惯会成为孩子的一种无形资本。

那么,“克服坏习惯用减法”又当如何讲呢?同样,我们还是用一个教育案例来说明。

一位爸爸发现儿子写作业时总是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又找文具,不到一个小时,竟走出他学习的房间五六次,看到这种情况,这位爸爸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孩子第二天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一个建议:“坐下来写作业之前,确保你文具已经准备齐全,这样你就可以少出来一次了。”

孩子听从了爸爸的建议,果真少出来了一次。过了几天,爸爸又给孩子提建议:“写作业之前去一次厕所,这样你还可以少出来一次。”

孩子听从了爸爸的建议,果真又少出来了一次。

就这样,爸爸一次次的在建议,孩子的坏习惯也一点点的在减少,到最后,孩子已经能够做到集中精力做作业了。

在改正”做作业不能集中精力“这一坏毛病的过程中,孩子是轻松进行的,没有一点被迫的感觉,也没有一点不情愿的感觉。为什么这一过程进行的这样顺利呢?原因就在于这位爸爸不急于求成,能够把孩子的坏习惯分割能很多小块,一点点的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

其实,家长利用这种减法原则,帮助孩子把坏习惯一点点改掉,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能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让孩子一点点改正坏毛病,孩子的进步是他自己也可以看到的,在这一过程中,他会体会到战胜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大增。

很多时候家长缺少耐心,总是大嚷大叫对着孩子,当孩子习惯你这种大嚷大叫的时候,家长反而感觉很无奈。其实让孩子改掉坏习惯的同时家长也要做相应的改变,有时是由于单位工作压力过大,或者是单位的其它锁事影响情绪,当面对孩子的时候你就要调整自己,纠正孩子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同时亲子关系的培养至关重要,一旦这种良性的关系建立起来后,孩子就会主动把心理话跟你说,慢慢的你会发现你的孩子越来越优秀了。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笔记展示

下一篇:青青随笔||好习惯与坏习惯——写给家有新生的爸爸妈妈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2-23 10:08 , Processed in 0.209815 second(s), 5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