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活得明白的人,都懂得这三个处世道理

2022-11-20 09:13| 发布者: g558t3tw66| 查看: 1855|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随着今年飞天奖评选结果出炉,有网友感叹,“如果今年《人世间》参加评选,获奖的一定是它!”

作为今年口碑极佳的热播剧,《人世间》频频上热搜,还被人称之为“踩在观众泪腺上”的一部难得好剧。

《人世间》讲述了周家三代人的人生起落,折射了中国社会近五十年来的剧烈变迁。

也因为《人世间》,这部改编原著的作者梁晓声再次获得了大家的关注。

梁晓声是当代知名作家,还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的资深教授。凭借作品《人世间》,梁晓声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但其实,梁晓声不是只写小说,他还写散文、杂论等。其中,《活得明白》就是他最近的一本散文集。

在《活得明白》里,梁晓声写出了他对为人处世的深刻理解,也对生活、对文学、对人生、对社会作出了探问,为迷茫的读者提供另一种思考方向。

有人说,人这一生就是难得糊涂。



随着今年飞天奖评选结果出炉,有网友感叹,“如果今年《人世间》参加评选,获奖的一定是它!”


作为今年口碑极佳的热播剧,《人世间》频频上热搜,还被人称之为“踩在观众泪腺上”的一部难得好剧。


《人世间》讲述了周家三代人的人生起落,折射了中国社会近五十年来的剧烈变迁。


也因为《人世间》,这部改编原著的作者梁晓声再次获得了大家的关注。


梁晓声是当代知名作家,还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的资深教授。凭借作品《人世间》,梁晓声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但其实,梁晓声不是只写小说,他还写散文、杂论等。其中,《活得明白》就是他最近的一本散文集。


在《活得明白》里,梁晓声写出了他对为人处世的深刻理解,也对生活、对文学、对人生、对社会作出了探问,为迷茫的读者提供另一种思考方向。


有人说,人这一生就是难得糊涂。


但梁晓声认为,活得明白,才是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人生就是“蓄”和“付”的过程



在梁晓声看来,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生产的“流水作业”,它是不断“蓄”入、不断“付”出的过程。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蓄”入,也就是积累写作素材。


这些素材往往是零碎的、不连贯的、甚至在那个当下是无意义的,但正是这些琐碎的生活中的人和事,构成了一篇篇令人赞叹的文章。


其实,何止是写文章,生活中做任何事都是一个“蓄”和“付”的过程。


梁晓声的父亲有个“捡破烂”的习惯,每每走在路上,时常会忽然弯下腰去,从地上捡起一根铁钉、一枚螺丝钉、一截废电线、一段铁丝,或者其他的什么不起眼的小东西,拿回家里放起来。


刚开始,梁晓声不理解父亲的这个行为,还常常觉得不好意思。


后来他发现,这些“破烂”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突然就被派上用场了。


梁晓声的观点和他父亲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北大才女、脱口秀演员李雪琴提出的一个“塑料袋理论”。


在一档节目上,李雪琴说,她们东北家庭,有一种习惯,就是攒塑料袋。


买完菜或是点完外卖,他们总会顺手把袋子攒起来,放在一个柜子里。


有人可能会说,都什么年代了,还留着一堆塑料袋不舍得扔。


但神奇的是,有一天你不知道需要用什么东西去装物件的时候,你把那个柜子打开,总有一个袋子正好适合装这些东西。


谁说不是呢?


就像今年突然爆红的新东方主播董宇辉,要不是小时候喜欢阅读,看了那么多书,也不可能在直播的浪潮中,用一反常态的娓娓道来、出口成章,轻而易举地赢过那些靠声嘶力竭来卖货的主播,成为主播界的“一股清流”,一夜爆红。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接触到一件事物,总会习惯性地问一句“这有什么用?”


觉得当下没用,就转身放弃。


但蓄入的过程就像是到银行储蓄,储蓄的时间越长,数目越大,利息越高。


所以,我们少问有什么用,而是扎扎实实地过好每一天,直到某天,你会发现,你所蓄入的一定能派上用场。


请你务必相信,功不唐捐的意义。







读书,是对抗焦虑的不二之法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最高赞的回答说: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读书,对梁晓声而言,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幸福。


对他来说,能在临睡前,或在旅途中看看书,享受下宁静,是分外美好的事。如果入睡前,


枕旁无书,他还会因此睡不着。


随着现代的网络越来越普及,传播媒介越来越多,很多人可能并不觉得读书是多么必要的事,但在梁晓声看来,读书并不只是为了获取讯息或者知识的,读书还能让我们认识“更多的人”。


因此,梁晓声在创作之余、笔滞之时会如饥似渴得阅读。如果读到了一篇佳作,倘若是作家朋友们写的,他通常会马上打电话给对方,将自己读后的满足,传达给对方。


兴许是见识到了读书的好处,梁晓声多次呼吁大家要多读书。他说,读书对普通人来说,特别是对底层的普通青年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良师益友。


我们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会带我们过去;


我们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会带我们遇见。


就像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曾因为心肌梗塞,不得不终日卧床。


长此以往,难免会焦虑、失眠,甚至抑郁到一度想要自杀。


后来,他开始阅读各种书籍,从希腊哲学著作到莎士比亚戏剧,一读就是8年。


通过大量阅读,他不安的内心得到了抚慰,也重拾了对未来的信心。


可以说,读书,是一个人自我救赎最好的方式。


正如作家周国平说: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丰富多彩世界。







不争,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梁晓声曾认识一位五十余岁的官员。


他草根出身,一无背景,二无靠山,但却有着强烈的升官欲望。于是,每每有机会,必定加紧表现。


然而,很遗憾,他最终没能成功晋升自己理想的职位。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于是四处申诉、诋毁坐上了那把交椅的同时。有人劝他不要如此极端,他反而认为,他人是在阻扰自己实现人生的大目标。


长此以往,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而他最后也因为一封检举信,正式给自己的事业画上了句号。


不久后,这人患了癌症。除了家人,没谁曾去看他。


从无名小子到拥有了一官半职,再到最后众叛亲离,这样的故事令人唏嘘。


对此,梁晓声说,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一心想要“怎么样”,还有一种人不打算“怎么样”,而这位官员显然就是前者。


一心想要“怎么样”的人,看起来比不打算“怎么样”的人进取,但是这种进取很可能会发展为偏执。


特别是他一心想要“怎么样”,只是为了实现个人虚荣心,满足个人欲望,那么就很容易陷入对目标的偏执,然后迷失自我。


相较一心想要“怎么样”的人,梁晓声更喜欢从来不打算“怎么样”的人。


不打算“怎么样”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显得“不作为”,但这也是一种审时度势、韬光养晦的策略,它表达了一种不争的态度。


实际上,越是智慧的人,越“不争”。


就像一代名臣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功高盖主,权势、富贵唾手可得。


但他却递交辞呈,急流勇退,从而打消了朝廷的猜忌与群臣的嫉妒,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还有我们都熟知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为了满足更多的欲望,争得面红耳赤、遍体鳞伤,争到最后可能是一场空,还可能伤了自己。


老子说过:“天下之道,不争而善胜。”


很多时候,不争,反而是另一种姿态的进,另一种可能的赢。


不争,不是糊涂,而是一种智慧。







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一场棋局,那么太多人身处其中,自以为看得很明白,实际上活得却不明白。


有人认为,人生在世,难得糊涂。正所谓,掏心掏肺心力交瘁,没心没肺活得不累。


诚然,活得太明白了,似乎会少了不少乐趣。


但是,如果这一生都稀里糊涂地活着,容易活得不像自己。


所以,最好的生活尺度是活得明白即可,既不活得太过明白,也不活得毫不明白。


正如现代作家王晓方所言,“活得不明白太可悲了,活得过于明白太可怜了。”


人世多烦扰,愿你活得明白且漂亮。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做人做事故事篇(之二十三):像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那样对待父母

下一篇:路遥《人生》——与其抱怨生活,不如勇敢前行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2 19:22 , Processed in 0.337507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