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领域的下一个百亿美元公司在哪里?| 数智夜话直播回顾

2022-10-29 19:03| 发布者: ux5dwesetli5eo| 查看: 2143|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数字时氪(digital36kr)

文 |数字时氪

汽车产业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取得惊人的成绩,而且接连走出一个又一个IPO,中国汽车产业的造富神话仍在继续。随着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新玩家走进这条赛道。

目前可以看到国内外的资本多聚集在新能源汽车OEM、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动力电池、复杂环境感知、新型智能终端、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等关键共性技术,车载传感器、中央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无线通讯设备等关键零部件和系统。下一个汽车领域的百亿美元公司会出现在哪里?究竟哪些方向会成为未来的黄金投资?

9.29日19:30分,我们邀请到了源码资本董事总经理 吴凡、顺为资本副总裁 齐天宇做客数智夜话,一起来聊聊下一个汽车领域百亿美元公司在哪里。本次直播由36氪特邀评论员龚思颖担任主持人。



数智夜话

下文为直播实录:

龚思颖(主持人):两位其实在汽车领域中有过非常成功的投资案例,在这里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投资故事

吴 凡:我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相关方向做投资十多年了,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上下游,我本人曾投资过蔚来汽车、宁德时代、蜂巢能源、欣旺达动力电池、康鹏科技、均联智行、重塑科技、九丰能源及华测导航等,外加我们源码投资的理想汽车。

我们看整个中国电动汽车的过去发展,“电动汽车”概念被大家熟知可能是2008年,当时奥运会期间,我们用了很多电动车大巴,后面马上有“十城千辆”的活动,大家才知道有电动车这件事。

所以最初,整个电动汽车市场是政策推动的,那时也快速孕育了像宁德时代这样的公司,依靠本身优秀的技术、经历过电池行业的完整团队,成功从手机电池跨越到动力电池,造就了现在的万亿企业。

后面,到了理想、蔚来等,整个行业逻辑的转变,从纯政策推动的市场,转变为偏产品、偏消费的市场。

齐天宇:顺为团队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上下游的关注,有好多年了,也不是近期才开始做这件事情。2016年前后就投了蔚来和小鹏,同时也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了Momenta、智行者等等。顺为整体的逻辑,就和我们机构本身的名字一样,顺势而为,我们还是更关注行业发展的趋势,而且是要前瞻性地去发现这个趋势。

所以,我们在几年前就看到,从国家的政策鼓励、全球能源转型、气候变化等等因素,判断出新能源汽车肯定是未来的大方向和大趋势嘛,所以必须要做。

我们主要看一些增量的机会,而且是技术驱动的(资产类可能稍微做得少一点)、技术创新的机会,我们围绕新四化这个领域,都有比较多布局。

例如在电池领域,我们布局了专注新一代固态锂电池的卫蓝新能源和深蓝汇泽,钠离子电池领域我们也做了布局,例如珈钠能源等等。

自动驾驶领域,我们也在各个细分赛道进行了布局,除了刚刚提到的自动驾驶技术与应用外,我们还关注线控底盘、激光雷达等。同时,我们还会对这些被投企业进行产业资源的整合与撮合,提供更高效的投后服务,例如蔚来汽车上也用了我们被投企业图达通研发的激光雷达等等。因此可以看到,我们投的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技术非常前瞻,而且有领先性的技术驱动类项目。

龚思颖:在判断汽车产业的一个投资项目的时候,除了大势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考量因素?

齐天宇:整个行业,在投资的时候,大家的基本思路都差不多,但在行业共识以外,具体到投资逻辑层面,可能会有细微的不同。比如顺为,我们以投早期项目为主,所以特别关注两个逻辑:

一是技术的原创性和颠覆性,是否代表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

每一个赛道上的技术有很多种,我们在看具体项目的时候,怎么来判断是否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判断好未来技术的方向,不同机构的认识还是不同的,这里面体现各家机构的综合能力。比如你对于产业的理解,在产业做行业研究,就要多深入到一线去,亲自去看、去观察,在这方面我们还是非常看重的。

二是团队,我们投早期项目,对于团队的创业使命感、技术以及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察,也都是非常重视的。

所以,在大方向上,大家思路基本差不多;但在具体项目的把握上,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吴 凡:我们觉得事在人为——人和团队很重要。虽然现在主力还是合资品牌,但国产电动车的渗透率已经非常高了,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中国品牌,这是中国电动车带来的价值。

这个价值背后可以看到,大家选中国电动车,很多人选的都是蔚小理。仔细和这些创业者聊完,发现核心变化点在于他们做车的出发点,是希望更好地听到消费者的声音,从而做出性价比高,产品展现度越来越好的产品,人们花40万、50万,可以找到百万豪车感觉的产品。正是这个出发点的改变,带来当下所有的变化。

此时也很考验整个团队情怀、企业文化及执行力,要能持续创新,耐得住周期,韧性要比较好,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团队。

龚思颖:之前在汽车领域,车机OS曾经是一个非常火的赛道,包括很多公司也在提到要基于大屏去做生态和运营。苹果发布了新一代的CarPlay现在有一种要把中控屏和所有屏统一起来的架势,这会不会对于之前所提到的基于大屏车类、大屏生态的这些公司来讲,是一个致命性的打击呢?苹果的这个举动,会不会对接下来智能座舱方面的投资有一些新的启发呢?二位怎么看。

吴 凡:今年CarPlay新品让大家的体验很好。其实两三年前的车联网没这么火,汽车行业相对封闭,每一家都希望用自己的东西,无论是车还是数据,都想打通变成自己的闭环。

从发展角度看,现在的造车企业对于车联网或者对于数据都非常重视。苹果的思路还是希望从手机作为切入点,把系统打通,从而形成闭环。如果直播间里有华为的粉丝,大家可以看到,从华为的手机到笔记本到Ipad,多终端的连接也都实现了。手机操作系统已经实现了多屏互动,只不过大家把这个东西重新在车上做。

所以我认为最后会是合作共赢的局面。怎样能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会变得更加重要,未来的车会越来越像手机。

齐天宇:其实我觉得这不是个大问题。

首先,苹果能加入进来,这是好事儿,说明这个方向大公司都认嘛,大家觉得这事儿是靠谱的,更多人愿意贡献这个力量,我觉得这是好事儿,行业更繁荣了。

另外,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事儿。如果你要是谈技术,我更偏向于看硬件,硬件怎么来实现这个交互。我们做硬件HUD,怎么来把这个交互的体验感做得更好,这是谈技术的东西。

其实你刚才讲到的,是用苹果系统来操控,还是用华为系统,还是用其他的什么手机来操控,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入口而已。本质上这个东西,一个是数据,数据在谁那儿;一个是内容。

数据,我认为最终在主机厂那个地方;内容,很多互联网大厂都想做这块。最核心要看关键价值在哪里,刚才问有没有第三方的机会,那首先要弄清楚第三方你能在这里贡献什么,你能拿到什么,再去看你的话语权在哪里。我觉得整体上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反而是一个好事儿。

龚思颖:从两位的角度来看,我们看未来3-5年里面,新能源整车还有没有投资机会?

吴 凡:现在是纯市场化的市场,和以前不太一样。在市场化的环境中,要关注还有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蔚小理占了高端的、舒适性的、体验感非常好的机会,电动车的市场教育工作也由特斯拉和他们完成了,现在这一波哪吒领跑,填补了10万上下的空白。

从投资人的角度,我们可能会看到这个新需求,到底是刚性的,还是非刚性的,它到底有多大。相比于其他已经存在的竞争者,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强的技术壁垒或品牌壁垒等等。如果存在一个未满足的需求,创业团队又能很好的抓住机会,肯定还要投资的。

齐天宇:我整体同意吴总的意见,我觉得机会还挺大的。你就看销量的排名,年初和现在来看,排名都不一样,还在不断刷新,各品牌的出货量还在不断变化。这都说明新能源汽车格局还未稳定,还在不断变化。

有变化,就有创新;有创新,就会有新的入局者。只不过对于新入局者来说,会越来越难破局;对于场内原有玩家来讲,新入场的选手越来越厉害,他们面对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

但总体看来,不是没机会,而是要看各家自己的能力,有没有能力做出不一样的东西出来。机会一直存在,至少现在格局还未确定,还在不断变化,但总体来讲,的确是越来越难。

龚思颖:对于芯片这个方向,包括功能芯片和主控芯片,两位怎么去看待这个格局,以及包括给到中国的入局者他们的机会在哪里?

齐天宇:纵观全球的芯片创业机会,在很多西方国家,芯片创业已经是比较难的事情了;但在中国来看,中国是一个芯片创业的热土,例如过去科创板的兴起,很多都是芯片企业挂牌。我认为前三、五年的热度是这样,未来的三、五年的热度应该还是这样。但创业方向将会发生变化:前三、五年,创业者更多是做些相对容易做的事情,因为市场是一片空白,任你开垦,但现在大家能占的地都占完了,未占的都是不好占领的地方。

我认为,总体来看,还是有机会的,整个大的环境我认为也是正向的,尽管有波动,我认为也是正向的、积极的、向好的。包括产能的问题,国际分工的不稳定问题,包括一些封锁的问题,所以市场里迫切的需求还都存在,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而且,我认为整个大的下游趋势和形势是向好的,比如刚刚讲到算力芯片,的确这方面是我们与其他国家差距比较大的地方,也是追赶起来比较难的地方,不好突破,但机会还在。

吴 凡:芯片目前在国产替代进口的过程中,大算力芯片面临设计和制造两个坎,国内是不是能够稳定地生产出来,可能要取决于基础设施、IDM工厂的能力问题,之后是本身设计的问题。可以看到,像地平线等都做得很好了,产品也出来了,性价比不错。但高端芯片和国外还有差距,这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事。我们在整个产业链、人才储备上,在追赶中,需要时间和耐心。

龚思颖:两位怎么看新冠疫情对于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影响,随之带来的投资机会会有什么变化吗?

齐天宇:首先,新冠疫情不是只对中国的产业链有影响,而是对全球产业链都有影响。相对来讲,中国算是保护得比较好了,我们观察到其他国家受到得冲击其实更大,这是一个全球性的事件。

从投资机会角度来讲,整个疫情带来的冲击,使得大家担忧供应链的问题。例如刚才讲到的产能或者是说供给安全等方面,我们跟主机厂聊过,原来很多芯片突然买不到了,就要在国内寻找供应商,其实给了很多国产芯片公司一个上车的机会。原来可能要排队,在外面等两、三年,现在直接上快车道。相对来讲,有一个很好的窗口期给到国产的机会,来上车。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除了市场机会以外,供应链受到冲击以后,暴露出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些问题,让从业者更加关注一些核心技术层面的突破。我觉得这也是这两年对于技术创新这么重视,对于硬科技这么重视的原因所在。因为疫情其实不仅仅冲击了供应链,在供应链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国际形势对于行业产生的影响,大家会更加担心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对于技术的创新更加重视,所以才会带来更多硬科技方面的投资机会。当前看来的负面影响和阵痛,从长期的角度上来看,可能是个好事。

吴 凡:创新和研发投入,需要持续做好,垒好自己的护城河。疫情后,国外的汽车电子企业肯定会加大投入,尤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同意齐总刚才说的持续投入,但是这种持续投入并不是盲目做很大的研发。

龚思颖:最近芯片、线控底盘,汽车软件的供应链,包括电子电器的架构等等,我们认为这些比较偏底层的技术,最近越来越被投资人所青睐。这是否意味着整个汽车投资方向,也更加关注底层的技术了呢?

齐天宇:对顺为来讲倒不存在这个情况,因为顺为一直很关注底层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不是说突然变得关注技术,而是我们一直很关注技术。

对于主持人刚刚提到的问题,是怎样一个逻辑呢?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了吧,原来第一代车都是油改电,那个时候对于底层线控的控制,还没有那么高的需求。当然这里面特斯拉也做了很多贡献,在不断引领行业改变。国内也有很多自己的创新,说明这个行业变得更加精细化了,行业进步了,所以大家开始关注这方面的领域。

但是,从底层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讲,顺为是始终在关注的。

吴 凡:还是要看整个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如果说国产汽车的发展,1.0是我们的电动化,那时我们关注都是大三电、小三电。现在进入到2.0智能网联时代,芯片、IVI、通讯就很重要了。如果我们说汽车产业3.0是无人化或者自动驾驶,无论是哪种级别的自动化,始终要回归到最底层的底盘技术,无论是线控的转向、线控的刹车还是空气悬架也好,都是在无人化里面最重要的事。我们要跟着产业的发展,做前瞻性投资,也是中国企业或投资人一定要做的事,这也是源码始终坚持的投资理念之一,重视事物发展的第一性原理。

龚思颖:二位怎么看待未来新能源的布局,氢能源可以在乘用车方向上跟电动车一较高下么?

吴 凡:有个例子,看看丰田在做什么,比较有代表性。对于很多人来说,电动车充一次电能跑600公里,够用了,氢能可能会限制一些应用。

我觉得跟当年的等离子电视跟液晶一样,一个更开放的系统,一个更便宜的系统,一个更好利用全球供应链的系统,哪怕当时技术差一点,这种快速的迭代之后,大家可能都会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齐天宇:我的观点,首先我非常看好氢能源,我觉得氢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源,在工业当中用量很大,我们国家现在也是全球第一大的产氢国了。

在交通领域,我认为思路上不要觉得氢跟电是一个竞争关系,这样不好,也没有必要,本质上二者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因为很多场合下,电有很多优势;另一些场合下(比如寒冷地区和重载荷),其实还是需要氢来做主力。

但从现在的发展进程上来看,我认为氢能的成本在过去3-5年(因为我一直关注这个方向)确实下降很快,而且未来的下降空间还很大,这方面技术的迭代还是能够看到希望的。现在行业中最大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制储运”等基础设施的问题与加氢不方便的问题。这里面当然包括氢的来源,怎么让它更清洁,这都是一些技术问题,毕竟氢能的基础设施不像电力基础设施那么完善。但这些问题,我认为是可以通过培育行业来解决的。

所以,整体上来讲,我们还是很看好这个赛道,而且认为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赛道,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培育的赛道。因此整体来看,氢和电不是一个竞争关系,而是一个互补的关系。

龚思颖:二位怎么看中国电动车出海的发展?

吴 凡: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在美国、日本,五菱在东南亚也设厂,整个出海的速度肯定是很快的。在不同的区域上,车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喜欢比较大的车,所以目前我们的电动车SUV很多,比较精巧、时尚的小车可能有限,可能在欧洲、日本就会有一定的挑战。

但是,总体来说我们产品的性价比很高,尤其在IVI的能力上面,相比BBA优势明显。从产品体验上,使用人是通用的,肯定有更好的机会去快速迭代,设计出适合本地市场的产品。

中国车走出去,可能也是一个新事。我们怎么去做好国际化平台,可能是现在需要调整、适应的,销量好利润低,肯定是不能持续的。

最后,汽车产业是每个国家解决就业非常重要的产业,所以除了卖车,还有更多可以创新开拓的道路。

齐天宇:我也同意吴总的观点。首先看油车领域,之所以西方比较强势,也是因为在西方油车已经是一个发展过百年的行业了,其中最核心的是发动机的技术,关键的技术壁垒也在这个地方。

再看电车领域,首先,顺为整体上非常看好中国电车出海这件事情。按照上面的逻辑来看,全球电车制造的先进技术和能力都在中国,至少现在看得到这个趋势,所以我们有这个底气,也有这个能力。但我们面对的挑战也很大,刚才吴总也说了很多,国内厂商在品牌认知、本土化等方面都有诸多挑战,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解决的。

本质上来看,电动汽车制造的最优产能在中国,最新的技术也在中国,因此整体上还是比较看好国产电动汽车出海这个大方向的。

「数智夜话·未来交通」系列栏目是36氪数字时氪打造的一档直播栏目。我们会定期邀请汽车行业的专家、车企高管、供应链高层等业内人士,畅聊汽车行业的热点话题。

往期介绍:

5月9日,《与时间赛跑:汽车行业的失血、自救与复工复产》 ; 嘉宾:威马汽车CEO沈晖

5月18日,《风口浪尖上的下一代新能源电池:能缓解我们的焦虑吗?》 ; 嘉宾:国轩高科总裁王启岁、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志坤

6月1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智能汽车?》 ;嘉宾:EEZI自动驾驶中心总监文武、知行科技CTO卢玉坤

6月14日,《从年轻人对车的需求变化,看懂车厂数字化》;嘉宾:亿景智联CEO 孙伟、衡石科技CEO 刘诚忠

9月15日,《同城货运的下半场,新能源物流成必争之地?》;嘉宾:货拉拉汽销负责人王健、江铃新能源CXO黄刚、新能源车行业专家范永军

9月29日,《寻找下一个汽车领域百亿美元公司 | 数智夜话直播》;嘉宾:源码资本董事总经理 吴凡、顺为资本副总裁 齐天宇

10月13日,《新一代智能汽车拼什么?| 数智夜话直播》;嘉宾:九鼎投资先进制造投资部董事总经理邢晓辉、华兴新经济基金合伙人、先进工业投资组负责人朱奕

如果你对参加我们的直播感兴趣,欢迎邮件联系我们cdomkt@36kr.com。

THE END

更多活动信息及行业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数字时氪”(微信 ID :digital36kr),期待您的到来。

数字时氪(digital36kr)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字时氪”(ID:digital36kr),作者:数字时氪,36氪经授权发布。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怎么吃能提高免疫力?四机构权威提示来了

下一篇:Loop内测了:协同赛道,微软迟到 | 焦点分析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3 00:13 , Processed in 0.213220 second(s), 6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