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伟大收藏家,拯救了半个故宫,他经历了什么传奇人生?

2022-2-3 11: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32| 评论: 0

爱美女不论出处,爱文物不吝价格,这就是“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他是民国时期无数大家闺秀的梦中情人,却将从军阀手中抢来的青楼女子视为一生挚爱;他散尽万贯家财收藏古书字画,新中国建立后却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可以说是救了故宫顶级书画的半边江山。然而本应该一生衣食生无忧的张伯驹,晚年却过得穷困潦倒,最后还因为级别不够病死在一家破旧的病房里。



在开始正题之前,希望大家看完觉得不错,记得关注我,以便看到更多精彩的内容。
张伯驹1898年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清朝最后一位直隶总督张镇芳,民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的盐业银行就是他作为主力创办的。其实张镇芳并不是张伯驹的亲生父亲,准确来说是伯父,张伯驹的生父张锦芳在很小的时候就将他和妹妹过继给了子女早逝的张镇芳,而张锦芳虽然没有张镇芳那么出名,但也是光绪时期的一名进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伯驹的表叔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



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张伯驹从小在读书方面就非常有天赋,是当地著名的神童。虽然读书不算早,7岁的时候才正式进入私塾,但是张伯驹9岁的时候就能自己写诗了。不仅如此,张伯驹还有过目不忘的能力。私塾老师有一面非常大的书架,上面摆满的各种藏书,喜欢看书的张伯驹就经常在这里看书,而他看完之后不仅记得书中的内容,还记得自己拿下来的书原先是放在书架上哪一行哪一列的第几本。1911年的时候,13岁的张伯驹跟着表叔袁世凯的几个儿子离开老家去到天津的新学书院读书,这是英国基督教伦敦会用中英庚子赔款创办的学校,更偏于西式学堂。不过没过多久,父亲张镇芳被任命为河南都督,举家搬迁到了河南开封,张伯驹也跟着转到了河南陆军小学读书。1914年的时候,张伯驹又跟着父亲张镇芳的工作变动去了北京,从之以后就定居在了北京。因为张镇芳这个时候已经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开始着手在北京创办盐业银行了,这是整个北方的第一家商业银行。



张镇芳希望张伯驹走军政之路,所以张伯驹一开始被张镇芳送进了袁世凯混成模范团骑兵科深造,毕业之后又在张镇芳和袁世凯的穿针引线之下,先后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部担任提调参议。但是张伯驹身上有一种文人的清高,最不喜欢官场上的附炎趋势和各种拘束。所以1927年的时候,29岁的张伯驹决定退出军政界,跟着父亲张镇芳搞起了金融,并担任盐业银行总管理处审计和常务董事,也由此开始了自己的“败家”之路。



张伯驹的“败家”并不是像一般富家子弟那样吃喝嫖赌,而是收藏各种古书字画。张伯驹平时闲暇的时候会写诗词作画,一生所著有《丛碧词》、《无名词》、《洪宪纪事诗注》和《丛碧书画录》等,所以兴趣所在的张伯驹也非常喜欢收藏一些古书字画,在这方面的鉴赏造诣也是非常的高。一次,张伯驹偶然路过北京琉璃厂的一家卖古玩字画的店,他一眼就看出了墙上挂的那副字画并非凡品,于是当即花大价钱将它买了下来。后来经过当时一些相关专家研究后也证明张伯驹的判断没有错,因为这幅字画是康熙皇帝所书的《丛碧山房》,并且是真迹。



把这幅珍贵的字画揽入怀中之后,张伯驹收藏的兴致前所未有的高涨,于是他又去四处寻找自己一直很喜欢的一幅唐代字画《照夜白图》,却发现它在战火的混乱中已经落入英国人的手中。这让张伯驹意识到保护这些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性。所以从此以后,张伯驹就在“败家”之路上远走越远,比如花20万大洋收藏了被誉为“中国第一帖”的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再比如收藏了李白《上阳台帖》、范仲淹的《道服赞》等名家真迹和一些极富历史底蕴的文物。如果说张伯驹之前收藏古书字画是富家子弟的附庸风雅,那么这之后让这些民族文化传承的国宝不流落海外就成了张伯驹的使命。



不过这个时候,张伯驹虽然败家,但是上面还有父亲张镇芳压着,所以张伯驹虽然像纨绔子弟那样挥金如土地去收藏古书字画,但是还不敢倾全家之力。父亲张镇芳去世之后,张伯驹根据他的遗愿把盐业银行的总部从北京搬到了上海。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北伐战争之后,风云变幻的上海逐渐变成了当时的金融中心,而张伯驹也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挚爱潘素。
事实上,在遇到潘素之前,张伯驹曾经有过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是在张伯驹15岁那年,奉父母之命娶的安徽督军家的女儿李氏。虽然李氏是大家闺秀,但是张伯驹算是从小接受的新式教育,李氏这样从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自然是不受张伯驹喜欢的。张伯驹的第二任妻子邓韵绮是唱京韵大鼓的戏子,看戏唱曲是张伯驹的另一个爱好,一来二去他就将邓韵绮娶回了家。但是婚后,张伯驹才知道邓韵绮爱抽大烟,因为鸦片战争这段历史的原因,张伯驹对抽大烟的是深恶痛绝,所以婚后没多久,邓韵绮就失宠了。



而遇到潘素之后,张伯驹就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子那样感觉自己遇到了命定的伴侣。当时张伯驹作为盐业银行的管理者,经常会出入一些风月场所应酬,然后就在应酬上对上海名妓潘素一见倾心,还当场为她做了一首诗,表达自己对她的倾慕之情。潘素虽然是青楼女子,但是却出生名门,是清朝宰相潘世恩的后人,琴棋书画可谓是样样精通,因此被上海的文人雅客们称为“潘妃”。虽然两人一见钟情,但是当时潘素已经被军阀中将臧卓给相中了。臧卓知道两人郎有情妾有意之后,当然不会对这顶绿帽子置之不理,不能动在金融界很有势力的张伯驹,一腔怒火就全部发泄在了潘素身上,将她给软禁了起来。美人因为自己遭受如此劫难,张伯驹很是心疼,在朋友的帮助下偷偷救出了潘素,随后两人私奔到了苏州结为了夫妻。不仅如此,张伯驹还选择了和前两任妻子离婚,独宠潘素一人。



婚后,潘素非常支持张伯驹的收藏爱好,有时遇到张伯驹的钱一时不够的情况,还会变卖自己的首饰支持,可即便这样,张伯驹的家产还是一点一点被掏空了。1946 年的时候,张伯驹从朋友那里得知隋朝展子虔所画的《游春图》要被卖往海外后,非常的着急,立即联系了故宫博物院,希望他们出面收购。要知道《游春图》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卷,简直就是国宝中的国宝,一旦流落海外,那对中国书画界来说损失就太大了。但是当时抗日战争胜利没多久,内战又爆发了,自顾不暇的故宫博物院根本没有能力去收购。于是,最后张伯驹决定自己收购,没有那么多积蓄,他就把自己住的宅子给卖了,卖了220两黄金,全部都用来收购《游春图》了。张伯驹所住的宅子有1000多平方米,曾经是最受慈禧太后宠爱的二品顶戴太监李莲英的住所。



这之后,张伯驹是真的散尽了万贯家财,可日子过得再苦,张伯驹都从来没有想过动那些古书字画。张伯驹收藏颇丰,总会遇到一些想打主意的别有用心之人。一次,张伯驹出门办事就被一伙土匪给绑了,对方打电话给潘素,让她拿古书字画来赎张伯驹。但是张伯驹却毅然表示自己宁愿去死也不准潘素动他的收藏。最后潘素实在没有办法,跪着求张伯驹昔日的几个朋友筹钱将他赎了出来。可张伯驹如此宝贝的收藏,他却在1956年的时候全部无偿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一共一千多件,可以说故宫博物馆的一半馆藏都是张伯驹贡献的。当时国家本来拿出20万张伯驹作为奖励的,但他却拒绝这笔奖金,只收下了一张不值钱的奖状。



晚年的时候,张伯驹一直致力于文物的保护和修复,还曾担任过国家文化部的顾问。但是特殊时期张伯驹受到影响,被下放到乡下去劳动改造。等再回到北京后,已经物是人非,张伯驹一家人只好挤在10平方米不到的小屋子里,连正常的生活维持起来都困难。一次,别人请客吃饭时有两块面包,张伯驹吃一块,另一块却用手帕小心包好带回家给潘素分享这来之不易的加餐。如果有不认识的人看到,有谁能够想到张伯驹曾经也是个一掷千金的富家子弟呢!可就算如此,张伯驹还总是语重心长地教育子女:人这一生只有爱国只是大事,绝对不能糊涂,其它都只能算是小事,不用太过计较。



1982年的时候,84岁高龄的张伯驹因为一次突发的严重感冒被送进了医院。当时他住在一个破旧的集体病房内,各种人员嘈杂不已。张伯驹的子女向医院提出给张伯驹换一个好一点的病房。但是讽刺的是,却得得到了级别不够不能换病房的回复。之后没过多久,张伯驹就因一场普通的感冒的恶化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张伯驹的这一生虽然淡然如水,但是在民族文化传承上的热情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所以相较于张伯驹保护的那些文物国宝,他才是真正的国宝和真正的不朽者。
以上就是本期视频的全部内容了,大家看着我这么辛苦的份上,记得转发评论+点赞,我会用心地去看大家的意见。最后谢谢观看,敬请期待!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江湖故事:加代大哥的传奇人生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03:41 , Processed in 0.227973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