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未城朝雨,用文字表达我对生活的态度。
郢人为什么让人砍鼻尖之灰?
这个故事选自《庄子·徐无鬼》:
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之矣!吾无与言之。”
徐无鬼说,有一天庄子居住的小巷有一个人死了,庄子去给那个人送葬,路上经过惠施的坟墓。
庄子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人说,郢都有一个人,他的鼻尖儿上抹了点白色的灰尘,是多大一块灰尘呢。他的大小薄厚就像苍蝇的翅膀一样,爱干净的郢都人就让一个名字叫石的木匠来砍掉这块灰尘。
只见那石木匠挥动着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放手砍下去就把那点白色的灰尘全部砍了下来,郢都人窥然不动,定定地站着,脸色一点没变鼻子一点没受伤。
大家听了很惊讶,就追问庄子后来怎么样了呢?庄子接着说,后来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后,觉得很新奇,他也想尝试着表演一下让石木匠帮他砍去鼻尖儿的灰尘,他就把石木匠招来说,你给寡人把鼻尖儿上的灰尘砍掉。
不料那木匠却说,我以前确实能砍掉鼻子上的灰尘,但是我的那个搭档死了很久了。
正当大家为宋元君感到遗憾的时候,庄子说,哎,自从惠施先生死了以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庄子讲这个故事是想说什么呢,是想赞叹石木匠竟然能砍去人鼻尖儿的灰尘技艺高超呢还是说那个郢都人面对一把斧头在鼻尖儿砍来砍去都面不改色心理素质好?
都不是。庄子是在感叹两个搭档配合得如此高妙。
如果换一个木匠来砍,郢都人断不会如此安然地接受这一斧头,如果换一个搭档弄糟了鼻尖儿石木匠也不可能砍得如此准确无误。
而宋元君不知道这个中缘由,便贸贸然地想要找石木匠来尝试着给自己也砍一砍,殊不知,石木匠因为没有了他原来的搭档断然拒绝了他。
庄子说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他是说自从惠施死后,他再也没有搭档没有对手了。古人常说钟子期死于伯牙不再弹琴,但庄子这里却说郢都人死于木匠不再砍鼻尖儿之灰。惠施死后自己也没人再来陪他说话了。也就是说庄子借这个故事,是在歌颂他和惠施的友情。
是在表达他对惠施的追思和哀伤,是在感慨他们的相知相惜。
大家可能疑惑了,这庄子和惠施不是之前还在拌嘴吗?
惠施不是担心庄子抢了他魏国国相的官位而下令全城搜捕庄子吗?
而庄子不是讽刺惠施的国相只不过是一只腐臭的死老鼠,而惠施也只不过是一只热衷于吃死老鼠的猫头鹰吗,怎么这对吵架的人竟然感情深厚,是的,真正的对手往往也是知己。庄子和惠施争辩了一辈子,吵了一辈子架但其实他们惺惺相惜,心心相印,所以惠施死后,庄子失去了可以跟他吵架的人,从此他的余生就寂寞了。
这就像诸葛亮和司马懿,虽然他们是对手是敌人,但同时也是相互欣赏,相互敬佩,他们一敌一友,相爱相杀。
想当初诸葛亮为了让坚守不出的司马懿出战,用激将法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穿,来羞辱司马懿的胆小懦弱,但司马懿不仅不怒,反而在蜀国使者的面前当场试穿,因为他懂得诸葛亮的用意。但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怅然若失,虽然失去了一个劲敌让他在战场上再无忧患,但是可惜了世上再无孔明了,所以他对着诸葛亮的木偶大哭了一场,他哭什么呢,一方面是他哭自己,他终于失去了这个让他忌惮半生的敌人。
这种哭是高兴是喜极而泣,同时也是在哭孔明,他真正失去了一个知己,没有诸葛亮跟他斗智斗勇,以后他在天下也只能孤独求败了,同时他也在哭命运。
没有了诸葛亮和魏国的制衡,他在魏国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人常说狡兔死走狗烹,谁知道诸葛亮这个外敌死了后魏国的内政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也许生性多疑的曹氏也就不再需要他司马懿了,谁知道他明天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这么说惠施死后庄子感叹没人跟他吵架余生寂寞了。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感叹魏国没有敌人了,以后谁来保护我司马懿在魏国的地位呢。
本文作者:未城朝雨,一个步履不停的写字人,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