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文化」从秋燥的中医养生观谈起

2022-10-23 16:09| 发布者: DCAD| 查看: 2038| 评论: 0

秋高气爽,却是“燥气当令”,常使人口干舌燥,这个时候人们除了饮食清淡为宜,还需适量饮茶。那么中医是怎么理解和认为秋燥和燥证呢?
秋燥的到来

中医根据五运六气,把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这样每个季节是73天零5刻,春季始于“大寒”节,为木运,气候特点风多。夏季为火运,主暑热。夏秋之交,是长夏,为土运,主湿。秋为金运,始于白露前一周,终于立冬后4天,主燥。余下时间为冬季,冬季为水运,主寒。所以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



《医门法律》:“大意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长夏伤于湿,秋伤于燥,冬伤于寒。”
燥气成淫即成燥邪

燥为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一,是秋季主气,呈现出干燥、收敛、清肃的特性。虽然人体自然会适应气候变化,但因六气发生太过、不及或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个时候中医称之为燥邪。
外燥的温凉和内燥

中医的燥不仅有外、内之分,外燥还有温、凉之别。
秋分之后,天之炎暑虽去而未尽,气候尚热,却干燥少雨,故燥淫所伤,常兼湿热,形成温燥。
秋气渐深,冬令将至,炎暑渐去,气候冷凉,秋风肃杀,干燥无雨,此时燥淫常兼寒冷之气,形成凉燥。



《景岳全书》:“燥亦有阴阳”的观点,谓:“燥从阳者因于火,燥从阴者发于寒。”
《通俗伤寒论》:“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
另外,中医的内燥则是指由脏腑津液亏损所致。内燥多因过食辛辣、房劳过度、热病伤津、发汗、吐利太过等所致。内燥其实是阴虚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为: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
燥证之所害

燥邪为害,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出现各种干涩征象,如皮肤干涩皲裂、鼻干咽燥、口唇干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医门法律》:“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著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
肺居于脏腑之上,为清虚娇嫩之脏,性喜清肃濡润,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相通。“燥易伤肺”,被秋燥所伤的人,容易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




《景岳全书》:“若秋令太过,金气盛而风从之,则肺先受病”。
秋燥的饮食

调理饮食,预防秋燥。“燥者润之”,秋季侧重“润”、“补”食品。
如采用百合、山药、莲藕、白萝卜、莲子、红枣、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百合:中医上百合具有生津润肺,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的作用,
山药:中医上山药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下一篇:中医的优势在哪?老中医毕生精髓:中药养生“顺口溜”,非常实用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5 02:19 , Processed in 0.214225 second(s), 4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