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知青萧芸的传奇人生

2022-2-3 10:3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417| 评论: 15

知青萧芸的传奇人生

作者:何红玲






  引语:
  提起“湘女”,我首先想到的是湘水流域那些像水一样晶莹的女子,想起那个叫湖南的地方。
  提起“湘女”,我自然要想到屈原《九歌》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湘夫人,两千多年前,她们便是”“湘女多情”的典范。
  提起“湘女”,我还会联想到“八千湘女上天山”的豪迈与悲壮,触摸那段不会被共和国遗忘的历史。
  提起“湘女”,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她,那个如红荷般高洁的莲湘女子,读她的故事,宛如品尝一杯醇香的美酒,历久弥香……
  她叫萧芸,她的人生是一部传奇!
 污泥中绽放的传奇人生
  1951年的那个初秋,正是湘中莲塘收摘莲蓬的时节,采莲人的山歌声中,一个女孩降生在湖南省湘潭县列家桥乡萧家大屋。其时,土地革命农民翻身,读书的孩子大大增多,身为乡村小学校长的父亲萧仑先生感叹“芸窗共睹”的新气象,于是为自己的第七个孩子取名为芸。萧芸的公公(爷爷)是当地的土地大户,全部的田地和房屋都被没收,主仆百十口人的大家庭作鸟兽散,原先的正屋分给了长工们,而户主家几十口人则住进了长工们的偏屋里。
  萧芸是在母亲摔了一跤后早产的,因为没有足月,连皮肤都没有发育好,还是个玻璃人,皮下的肌肉血管依稀可见,就像一匹剥了皮的狸猫,抱都没法抱。又因她出生的第二天,被抓去坐牢的公公横死在县城狱中,家破人亡的悲惨倏忽而降,刚出生的萧芸就被娭毑(奶奶)视为这个大家族的“灾星”。
  早产的婴儿自然爱哭,一夜嚎到天亮,弄得一大家子人都不安稳。大小姐出身的母亲是长沙周南女中才女,仿佛林黛玉转世,饱读诗书却性格孤僻,会生不会养,七个孩子都没有奶水。家中银钱尽数缴出去了,再也没有钱请奶妈,新生的婴儿只能喝淘米水煮的米汤。一连数日的煎熬,焦头烂额的母亲干脆就不管了,把婴儿放到一间空屋的空床上,让她自生自灭。陪伴小芸的,只有长其三岁的姐姐小芙,她会时不时地给妹妹喂几口开水几口米汤,却无法给妹妹清理大小便,苍蝇便蜂拥而至,不几天,一身粪便的小芸全身化脓,臭烘烘的,母亲就不让小芙来照顾妹妹了。之后,这个婴儿奄奄一息几乎就不哭了。
  第十二天的黄昏,气若游丝的小芸,被娭毑作为“灾星”发送。她找来一个过去的住家长工,给他一个破竹篮子,让他把“这坨烂肉”丢到山里去喂野物(野兽)。也许是被竹篾片梗了,竹篮里的小芸竟然睁开了眼睛。依然那么亮晶晶的眼睛让长工心慈手软了,他不禁犹豫着,踌躇着,等到他狠下心来把“这坨烂肉”送上山去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这坨烂肉”因了晨露的濡湿和晨风的吹拂,奄奄一息的生命力被激活,忽然尖声啼号起来。哭声惊动了一个早起的农妇,她正是小芸公公家的住家长工刘二嫂,过去是专门给萧家主人和雇工做饭的。不知道为何那天刘二嫂一早就过山,经过那座岭下,正好听到了毛毛(湘方言婴儿)的哭声,她循声寻去,在一棵老松树下,看到了一只狐狸,狐狸正用前爪在篮子里拨弄。刘二嫂惊走了狐狸,提起了竹篮,只见里面是一个烂肉兮兮的婴儿,身上还爬满了黑蚂蚁。她二话没说,就把“这坨烂肉”连同蚂蚁拎回了家里。拈走了蚂蚁,烧草药水洗干净了毛毛,毛毛第一次开口“啊、啊”起来,想来这是她出生后第一次这么舒服地沐浴吧。刘二嫂才发现那只破篮子非常眼熟啊!那上面仿佛还看得见自己的手印。
  在慈悲的刘二嫂的照料下,两个月之后,小芸的皮肤就长好了,也会笑了。因为刘二嫂认得这个篮子是萧家的,所以,她再次将毛毛装进篮子里,拎到了萧家。娭毑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她知道刘二嫂的男人几年前肺结核去世了,这个毛毛不是被她遗弃的那坨“烂肉”又会是谁呢?但是,老萧家并不想认这个“灾星”,两个月之后,也许是良心发现,娭毑告诉了孩子的父亲,说刘二嫂捡到了一个毛毛,还把她带活了。父亲慈悲,找到刘家相认,并委托刘二嫂代为抚养。
  刘二嫂姓谷名春珍,是个极其善良的乡下女人,小芸会喊人了,自动自觉地喊她姆妈(妈妈)。姆妈虽然身为穷到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雇农,但是,心底却是非常的善良贤德,自己穷还总是要周济别人,给了萧芸丰厚的贤德滋养。
  小芸7岁那年,担任农校校长的父亲被划为右派,被送劳教断了音信,也断了经济来源,母亲实在不好意思把女儿寄养在外,就把小芸接到了自己所在的乡村小学读书,从此,一个学期换一所学校的母女俩开始了“伞把上的屋”的流徒生涯。伞把就是撑哪是哪的意思。吊在妈妈的伞把上,小芸读完了小学,还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师从一位从湖南省湘剧团转行当小学老师的胡萌宇老师学习戏剧,身眼手法、步唱做打功夫都习得基础,节假日和寒假期间,还和老师一起去村子里演出《小放牛》《卖杂货》……
  小学毕业,萧芸以双百分的成绩考上了湘潭县第四中学,入读初27班,在这里,萧芸先后遇到了两位语文老师:周映光和曾九思,非比寻常的人生经历,似乎更能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萧芸的作文从小就写得好,到了初中,就将作文当作小说写了,而且初一年级写的作文,常被拿到本校高三当范文读。一前一后两位语文老师,都认定萧芸是未来的丁玲和未来的谢冰心。那些年被白纸封条封存起来的封资修的小说,都被两位老师偷偷“借”出来给她通读。短短的初中三年,萧芸在涓江里学会了游泳,可以随意横渡涓江,也成为了“学生剧团”的演员,专门演小妹妹。
  但是,一条铁链却悄悄地锁住了她多才多艺的前程。因为文艺特长,被选拔到县里的文艺宣传队训练,却因为家庭历史背景太过“黑暗”而失去了留在宣传队的机会。
  中考那年,萧芸的成绩名列前茅,录取时却名落孙山,复杂的政审档案(父亲是右派分子,姨父是张国焘的堂弟、姑父的孪生兄弟是陈布雷的秘书、小舅舅先是国民党74师张灵甫的部属,为杜聿明炮兵部队少将)把她打入了高中录取的另册,工宣队长指着她的鼻子说:“你五毒俱全,连勾魂的判官都不会要你。”城里的家在文革中被一锅端,父亲被关押,刚刚病退的母亲伤心地随大姐去住了,一家老小各奔东西,连最亲近的姆妈也在萧芸10岁那年过早离世,萧芸成了一个没人管的孩子,她实在不明白,自己错在哪?实在不知道,接下来她该往何处去?户口揣在口袋里,无校可住,无家可归,人生似乎走到了尽头。
  昏天黑地的悲伤过后,绝望的她择定了一处绝壁下有深潭的荒崖,她要给14岁的生命一个永恒的归宿。就在她准备纵身一跃的刹那,一个声音喝住了她。这个苦难的渡口,是期待她成为作家的周映光老师引她掉头东去,走进了上山下乡的人生大学。“苦痛可以净化心灵,困厄可以启发智慧;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子放逐乃赋《离骚》,大苦大难,铸成大器。”这是烙在萧芸心底的老师最后一课的教诲定格,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这个给过萧芸温暖和知识,给过萧芸第二次生命的老师最终没能引渡自己,荒崖绝壁成了他灵魂的归处。老师被定为现行反革命的唯一证据就是开启了学校藏书室的锈锁,撕去禁书柜发黄的封条,“借”来尘封多年的“丁玲”、“刘绍棠”、《静静的顿河》……为萧芸开阅读小灶。
  老师含恨离世,留给萧芸的是一个未竟的文学梦。
  1965年9月,在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升读高中时,萧芸接到了湘潭县安置办的通知,她成为了湘潭县姜畲茶场的茶工。
  上山下乡时的萧芸和她所在的茶场





  那一天,湘潭县姜畲镇周边的漫天黄尘里亮起了一杆红旗,“绿化故乡”的旗帜下,集结了一群少年。扬声器高昂地扩大着拓荒者的决心。土台下,齐刷刷地举起了宣誓的手臂:荒山不绿,誓不探家!荒山不绿,死不瞑目!庄严和神圣,忘记了自己仅仅是未成年的少年。萧芸踮起脚尖站在队伍最前面,她才十四岁,还是过儿童节的年龄。一辆拖拉机从公社拉来83把锄头,人们排着队去拿,慢慢变成蜂拥而上。
萧芸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萝卜头”,手脚瘦得像麻秆。等到她挤进去,地上只剩下最后一把锄头,这是一把被别人嫌弃不要“装反了”的锄头。木工班的炳哥看着瘦小无助的她,动了恻隐之心,帮她把锄板敲下来,像耍棍一样将锄把斢了个头,重新固定好递给她:“这可能是最好的一把锄头了。”萧芸接过锄头的一刹那,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疑问:政策是不是也装反了呢?调一个头,我不就可以重新回学校读书么。就是这把曾经装反了,被别人遗弃的锄头陪萧芸开山49座,修河堤渠坝14个冬天,走过6个生产队,风风雨雨陪伴了她半个世纪,成了她的“传家宝”。
  知青岁月中,插队落户的那一段时光是最难忘却的。她依然是知青茶场里的文艺宣传队队员,自编自演自导,人生依旧活色生香,让她逐渐忘却了失学之痛。但就在萧芸将茶场看作自己的家,开始热爱开山种茶的劳动之时,命运再次粉碎了她的安宁,知青茶场被责令解散,83名知青分散到全县插队落户。
  山高路远的老虎岩展开它深邃的胸怀接纳了萧芸,萧芸以诚惶诚恐的自卑表达着改造的诚意,叔伯婶母们不审查她的档案,却上上下下打量她的身胚,腰太细、脸太黄、头发太枯,他们认为最好的改造方式是跟着他们用大碗喝热腾腾的酽茶。喝得发黑脸红,腰壮腿紧,能在岩坡的盘山道上打飞脚,才能算老虎岩的人,这样一来,出工的时间,萧芸是打杂的配角;休息的时候,却成了家家邀请的主角。老虎岩的安魂茶,喝出了萧芸的青春活力。
  第二年,一场秋雨冲垮了生产队的谷仓,全队人马都去抢修那个命根子,节骨眼儿上,稻田告急,三化螟与人争食。为虫口夺粮,萧芸自告奋勇去打歼灭战。没承想小腿上的一块溃疡,在高温的田水浸蚀下,吸收了“1605”的药液。第四天傍晚收工时,有机磷毒性发作,萧芸一个跟头栽倒在山道上,瞳孔放大,生命几乎到了尽头……是老虎岩的乡亲和房东崔妈的“安魂茶”硬是把她从鬼门关给抢了回来。
五年后,萧芸终于有了重回城市的机会,叔伯婶母按照送亲人出远门的规矩,给她送来一包包用龙柏香烘的茶叶,出山口的时候,萧芸回过身去,仿佛那列救生的队伍还在蜿蜒前行,她情不自禁地伏下身去,对着再生地上的父老乡亲和有灵性的茶树,行了古朴的叩拜之礼。这是萧芸知青生涯中最为动人的一帧风景。
  萧芸虽然一直是在超负荷的挣扎中求取进步,人生历练却品尝到了醇厚通达的况味。她先后从事过农民、演员、教师、汽水制造工人、炊事员、工区队长、仓管、幼儿园园长、公司总经理、董事长、记者、电大面授辅导老师、编辑等24个岗位的工作。对萧芸而言,每一个角色的更换,都是一次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哪怕是去当一个小小的讲解员,她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尽量做到完美。在淤泥中摸爬滚打的她,愈挫愈勇,愈苦愈洁。原本“一坨烂肉”的苦命女孩,却因了很多善良宽厚的人们的保护和指引,逐渐蜕变成一朵出水的芙蓉,婷婷绽放。
  萧芸说:“成就就是你能给这个世界增添风景,留下你自己带不走的纪念。


作者:何红玲,女,笔名心如止水,1968年出生,大学文化,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散文学会会员,现为湘潭市政协常委、湘潭市文联副主席。陆续有作品在国家、省级文学刊物和报刊发表或获奖,已出版个人作品集《千年凝眸》。
来源:一壁残阳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宋嘉树:从学徒到富商,从寒门到豪门,他的人生比三个女儿更传奇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1-7 06:21 , Processed in 0.244652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