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知识点)一则小故事,或许会改变你对人生的一些看法?

2022-10-9 06:23| 发布者: 汪书㙐| 查看: 2388| 评论: 0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学术流派,诸子百家,也有非常多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像什么卧薪尝胆,买椟还珠等等,今天来聊一聊一个成语的由来,一则小故事或许会改变你对人生的一些看法。

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礼贤下士门客众多,秦昭王想拜他为相,可这时有人进言道:“孟尝君虽很贤能,但他是齐国人,如果拜他为相,他一定会为齐国利益着想,那样的话,秦国就危险了。”这番话说得秦昭王临时改变了主意,立即将孟尝君关押起来,准备找个借口杀掉他。









孟尝君四处托人求情,找到了秦昭王的宠姬。宠姬答应替他说情,但提了个要求:“我听说孟尝君有一件狐白裘,天下无双,如果你能把这件狐白裘送给我,我就帮你。”消息传到狱中,孟尝君更感为难,因为这件狐白裘他早已送给秦昭王,如今叫他如何再有一件,他把难处告诉了门客,就在众人面面相觑之时,坐在门边的一位善于偷盗的门客自告奋勇道:“我能拿到那件狐白裘。”当天夜里,他就趁黑摸入秦宫,偷出了狐白裘。

宠姬得到狐白裘后,确未食言,孟尝君很快即被释放并强令回国。因怕秦昭王反悔,孟尝君不敢再耽搁,率领手下人连夜奔逃。一行人逃至函谷关时又遇了难题:按照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时才开关放人,而如今夜黑如墨,哪敢等到鸡鸣呢,正当众人犯愁之时,又一位门客站了出来,只见他“喔,喔,喔”撮嘴连叫几声,引得城关外的雄鸡全都叫了起来。守关士兵听见鸡鸣,以为天色将明,遂开门放人,孟尝君一行人就这样逃出了秦国。众人很佩服这两位擅偷盗、会鸡鸣的门客,“鸡鸣狗盗”一词亦随之流传下来。




往往所谓鸡鸣狗盗之徒,为世人所不齿,印象当中应为宵小之辈,卑鄙,无耻,下流往往也是这些人的代名词,但是在这个故事中,哪些能人大才,纵有雄才伟略,也有无计可施的时候,成语故事鸡鸣狗盗妙趣横生,而又耐人寻味。以善养门客著称的孟尝君在生死攸关之际,依靠鸡鸣狗盗之力,逃过了一劫,从而让我们看到孟尝君的待客交友之道以及门客们对他的忠心耿耿和知遇之恩。如果换作其他君子很有可能会对此类门客嗤之以鼻,拒之门外。




但正因为孟尝君的异于常人的交友待客的做法,才能包容门下食客,哪怕他们无一技之长,并出现了门客三千的盛况,也由此才能让其逃过一劫,也正因为他的包容和豁达的心胸,才使一些看似只会鸡鸣狗盗的平庸之辈,在关键时刻却能站出来,一展身手。




由此可以说,尽管“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多用于贬义,比喻微不足道的本领或偷偷摸摸的行为,似乎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场景,却会有不一样的作用与效果,有一句话叫做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如果没有人发现这个金子,它就跟路边的废渣碎石别无两样,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长有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古诗词里,人生处处见哲理

下一篇:人生就是在不断的经历故事中明白各种道理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2-24 13:04 , Processed in 0.238040 second(s), 5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