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未城朝雨,用文字表达我对生活的态度。
栎树靠什么活到一万岁?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这个故事选自《庄子.人间世》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
其大蔽数千牛,絮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
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淳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横,以为柱则蠢。
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夫祖梨橘柚果蘸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天,自培击于世俗者也。
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匠石觉而诊其梦。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
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
且彼其所报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石的木匠要到齐国去,路上经过屈原这个地方见到了一棵被供奉为土地神的栗树。这棵栗树看样子少说也有一万多岁了。
因为它硕大无比举世罕见,它究竟有多大呢?
根据目测,这棵栗树的树冠遮蔽几千头牛都不成问题,那它究竟有多粗呢?
如果去量的话,少说也要好几百人环抱那么粗。
那有它多高呢?它的树枝高林山巅离地面八十尺高的地方才能长出分支,先不说主干,光是可以用来造一艘大船的旁支就有十几根,那里人山人海,就像赶集一样到处都是前来观赏的人群。所有的人都仰视着它赞叹着,他都觉得它是一棵奇树。
但是这位石木匠却看都懒得看它一眼头也不回地走了。
他的徒弟站在树旁饱览了一番之后,跑着赶上了石木匠,气喘吁吁地问:“师傅自我拿起斧头跟随师傅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树啊。” 可是师傅却连看它都不肯看一眼,这是为什么呢?石木匠说,算了不要再说它了。
这是一种没用的散木,这种散木,用它做成船就会快速沉没,用它做成棺材就会很快腐烂。用它做成器皿就会很快毁坏,用它做成门板就会渗出汁液,用它做成柱子就会被虫蛀空。
这是一棵不成才的树,根本没什么用,所以才有这么长的寿命。
这天晚上,石木匠睡着以后,大栎树给石木匠托梦。
你拿什么东西跟我相比呢?是拿那些有用之才来跟我相比吗?像那些山楂树,梨树,橘子树,柚子树之类的果树,果实成熟以后就会被打落在地。打落果子以后枝干就会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丫被拽下来。这就是因为它们能结出鲜美果实,才害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它们常常不能安享天年,中途就死掉了。它是自身招来了世俗人们的打击,世上的事物又有哪一类不是这样的呢?
万物都是如此,而且我追求无用的境界已经很久了,多少次我都差点被砍掉到现在才得以保全性命,无用也就成了我最大的用处。
假如我有用,还能长到这么高大吗,还能活到一万多岁?
况且你和我都是物,你为什么要这样评价物呢?
你不过是个快死的散人,又怎么能真正懂得我这个无用的散木呢?
石木匠醒来以后,把这个梦说给了弟子。弟子反问道,艺术的志向既然是追求无用,那它为什么要充当射神树呢?
石木匠说,住口,你不要再说了,它不过是假借土地神来寄托它的形体罢了。
这才被那些不了解他的人非议,它如果不充当土地神,恐怕早就被砍掉了。
况且它保全自己的方法如此与众不同,你却用世俗的标准来评价它,不是差得太远了吗?
庄子讲这个故事,想说什么呢?
故事中树木因为有用才会遭受砍伐。
其实不光果树这样。其他树也一样像,桂树,因为树皮芳香,可以食用,所以被人剥皮,像漆树,因为可以做油漆染家具,所以被人用刀斧去砍去割。
那些笔直的树被人用作栋梁,那些弯曲的树被人用作车辕,那些大树被用来造船,那些小树被用来做刀柄,只要是有用的树木都会被砍伐被利用。
到底是什么样儿的树才算是有用的呢?
在木匠眼中,可以做船做棺材,做器物,做门板,做柱子等。
做工具就是有用的,不能做成工具就是无用的。否则就像栎树这样,因为不能做工具就会被认为是无用的散木。
他这种标准其实是一种世俗的功利性标准。然而他的标准遭到了栎树的斥责。
那栎树认为的有用是什么样儿的呢?栎树跟木匠完全相反,把世俗人眼中的无用当作大用。世俗人认为树要做成工具才有用。
那栎树就要修炼成没用的样子,用我做船船沉,用我做棺材棺材腐烂,用我做门门流出汁液。总之做啥啥不行,看谁还要砍我。
它正是靠这种无用的特点保全了性命,并且一生追求这种无用的境界。这说明它不想合乎世俗功利性的标准,坚决拒绝沦为别人的工具。
庄子这仅仅是在说树吗?不,他这是在说人,在现实中谁不想成为有用之才呢?然而在庄子的时代,在黑暗的封建社会,有才之人却反而无法保全自己,他们常常被统治者利用玩弄于掌骨之间而过早地夭折了。
那么在黑暗的乱世,有才学的人究竟应该怎样才能保全自己呢?看看庄子的做法就知道了。
楚王请庄子做国相,他拒绝了。他说,他愿意像一只乌龟一样在泥水中拖着尾巴打滚儿,也不愿意被供奉在庙堂之上而显得高贵。
所以,庄子在战国时期那样的乱世能活到八十四岁的高龄,也正是因为庄子没有迎合世俗的功利标准,而是选择做了官场的逃兵。以貌似无用的形象立足于社会,才逃脱了世俗功利这把斧头的砍伐。
那这个故事是启发我们要做一个无用的人吗?不是,因为真正的无用并不能保全自己,如果真正无用的话,首先自己就得饿死了,还怎么保全自己呢?
这个故事说的是不要沦为世俗标准的工具。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多数人都会选择迎合世俗的标准去生活,比如挣大钱当大官建立功名,买大房子买好车子,这很正常也无可厚非。
毕竟像大多数人那样活着,更像一个正常人,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但是一定要注意,一旦让自己沦为金钱,官位,公民,房子,车子等这些世俗标准的奴隶或工具悲剧就开始了。
更痛心的是,在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人让自己的孩子也沦为世俗标准的工具。比如很多家长认为其他一切无所谓。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殊不知孩子正在沦为考试的工具沦为应试教育的奴隶,甚至有多少孩子一旦分数不理想,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就选择了轻生。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应该在世俗标准之外教孩子,一些所谓无用的东西,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去挖掘孩子无用的技能。比如有的孩子不爱学习,却喜欢搭积木,喜欢做手工,甚至喜欢玩泥巴,喜欢交朋友。
这在世俗标准看来是无用的。可是我们做家长的千万不要这么看,因为一旦我们的孩子不符合世俗标准成为有用之才时,那么平日里那些无用的东西就要发挥它的作用了。
这样孩子也不至于觉得无路可走而选择轻生。喜欢搭积木的孩子可以学个建筑,喜欢做手工的孩子,可以开个手工小作坊,喜欢玩泥巴的孩子可以学个雕塑。我想教育孩子,首先应该是让他学会保全自己,然后才是成才教育,否则明志不存,才将焉复。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世俗的标准都是有问题的,而我们却还要努力活成世俗标准的样子。甚至还要一步步沦为世俗标准的工具或奴隶。这不是很悲哀吗?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今天这个栎树的故事,告诉我们三句话。
第一,不要沦为世俗标准的工具或奴隶。
第二,无用,有时有大用。
第三,保全自己比成才更重要。
本文作者: 未城朝雨,一个步履不停的写字人,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