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研究生自缢事件,真相曝光:没有人愿意被脐带拴一辈子

2022-9-29 12:37| 发布者: d3xud8x8r4| 查看: 2073| 评论: 14

这里是默认签名
2009年11月26日早晨,上海某大学的一名女研究生在宿舍里自杀身亡。

她把枕巾和毛巾绑在一起,一头挂在水龙头上,另一头套在自己的脖子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令人惊讶的是,洗手台离地不足一米,只要有一丝丝生存的欲望,她可以随时站起来重回生门。


但杨元元没有,她异常决绝地要与这个世界告别。







这是一桩旧案,事发时距离杨元元踏入校门不足70天。


扑朔迷离的自杀原因曾引起热议,到底是谁把她逼到这一步?


时隔多年,答案依旧触目心惊。












宜昌女孩杨元元的前半生,媒体用了16个字概括:
“幼年丧父,家境贫困,母亲陪读,居无定所。”
也有人总结:“这是一个被母亲剪断翅膀的女孩的一生。”


高考填志愿时,喜欢法律的杨元元想报考大连海事大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母亲望瑞玲说不行,因为“路途远,花费太高”,逼她读了离家近的武汉大学。







杨元元读到大三,望瑞玲住进了她的寝室。


理由是厂区宿舍楼搬迁,很多人花了3.5万元搬进了新房,望瑞玲觉得贵,又不愿意住荒凉破旧的老房子。


在不足一米二的单人床上,母女俩睡了两年。





图片来源: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


大学毕业后,杨元元曾有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她考上小城里的公务员,母亲望瑞玲不准她去,因为“高才生去小县城太丢脸,又挣不到钱”。





图片来源: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


工作8年之后,望瑞玲又让她考上海的大学,因为她曾在上海打过工,很喜欢这个五光十色的大城市。


所以她规定女儿:“弟弟上北京去,你就去上海。”





图片来源: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


被上海海事大学录取后,杨元元以为自己终于解脱了。


当时弟弟在北京读博士,曾提出要把母亲接走,但望瑞玲拒绝了,她偏要和女儿生活在一起。


于是新生入学,望瑞玲再一次住进了杨元元的寝室。


室友受不了,一个个申请转宿或者直接搬走。


学校知道后,要求望瑞玲尽快搬离,还为母女俩联系了一间月租450元的房子。


当时望瑞玲的退休金已经涨到了900多元,杨元元每个月也拿着300多元的补助。


但这些望瑞玲都不满意。


一轮轮重压之下,杨元元终于崩溃了,在一个寻常的早上选择离开。


天涯网友@午后的水妖说:


“我一直难以想象,这30多年,她是怎样过的。


“母亲时刻不离左右,没有私人空间,没有自己的个人时间,没有自身情感的小小角落。母亲,似乎已经成为她今生今世无法摆脱的另一半。


“所以她无法寻找另一半,也无法开始恋爱。她走到哪里都要带上并不年迈也无疾病的妈妈,始终活在她的监管和控制之下。”


望瑞玲像一根藤曼,紧紧地缠绕在女儿身上,直至女儿死于她的病态寄生。





杨元元的遭遇并不是个例。


一个25岁的姑娘曾经发帖控诉父母,她写道:


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父母都过于霸道及过度干预。


我很爱他们,但是这样的成长过程影响了我。我非常害羞,性格内向,并且无法保持长久的友谊。


她小时候,只被允许和两位女同学保持联系。


一位是因为成绩好,另一位是双方父母都互相认识。


13岁时,父母开始审查每一位和她接触的网友,翻阅邮箱和短信,并且有选择地进行删除。


从小到大,父母都对她进行着严格管束。


晚上9点前必须到家,否则就去报警。


如果接近9点她还没回家,父母就会短信轰炸。


15岁了,过马路的时候妈妈还要牵着她的手。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家里兄弟姐妹几个,最受影响的是她的大哥。


30岁的人,没有工作过。


他从来不离开家,每天就在家里玩游戏。


她也一样,无法交友,无法融入社会关系,却又无法独处,整个人全部乱了套。
精神失调到崩溃,脑袋里只记得起她妈妈说过的一句话:


你问我什么时候才能不管着你、赖着你?


我告诉你,我以前管你,我现在管你,等你到了40岁,我还是会和现在一样管着你!


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到处都是父母的影子。
就像吸血的蚂蝗,牢牢地附着在她的身上,怎么也甩不掉,她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


姑娘的控诉,得到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他们说:


被父母寄生,是比被父母冷漠攻击更可怕的体验。


后者相当于缺衣少食,可怜是可怜,但还有活路。


而被父母寄生,等于整个人被包裹在无边无际的黏稠胶水中,会慢性窒息死亡。







“病态共生”这个概念,最开始是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提出来的。


一是父母入侵孩子的生活,孩子即便成年也无法和父母分离。


二是父母接受不了违背自己意愿的孩子,孩子即便厌恶,也会病态地满足、迎合父母的全部期望。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代人共同使用一个身体和心理,生活彼此纠缠在一起。”
这是中国家庭常发生的矛盾,也伴随着最难以启齿的痛楚。


有人说,每次放假回到家,都会感到深深的压抑和窒息。


360度无死角地被父母入侵,像是被丢进一个真空缺氧的密闭空间,难以喘息。


有的孩子,刻意迎合、讨好父母,却无法做到真正地敞开心扉,感觉自己非常孤单。


表面嘻嘻哈哈、大大咧咧,内心却总是敏感多疑。


最严重的“病态共生”亲子关系,往往都会指向残忍的家庭悲剧。


毕竟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强行占据,最后和孩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杨元元就是最典型的案例,而那个发帖控诉的姑娘身上,就有着许多人都曾经历过的苦楚。


但说到底,父母把自己的私欲寄生在孩子身上,无非是大人为了满足自己操控子女人生的快感而已。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圆桌派》里有一期话题,讨论为什么中国大多数父母总爱逗孩子是垃圾桶里捡来的?


窦文涛说,这本质上就是父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控制欲,即“我让你怕就怕,我让你笑就笑”。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作者不留情面地揭穿了这样的亲子关系: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非常不幸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往往是过于担忧的父母,总爱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并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而是为自己的面子、虚荣心和支配欲。


就像杨元元的母亲,逼女儿去她喜欢的城市上学,明明有地方住,却硬要跟女儿挤在大学宿舍。
当她挤在女儿那张狭窄局促的小床上,看着女儿忍受着周遭人的白眼和讽刺,连一个说知心话的朋友都没有时,难道就没有想到过自己的越界和剥夺吗?


我猜她大抵也曾闪过几瞬这样的念头,只是已经习惯不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真正的生命。


她攀附在女儿的身上,不过是为了控制女儿,重活一回自己。


电影里,得了寄生虫病的人,没有完好无损的,不是被影响得大脑不正常,就是宿主死亡。


而在现实中,那些自杀的孩子,很多也源于寄生父母的蚕食。





《时代》周刊曾经刊发过一篇文章,说的是“父母过度卷入孩子生活”的现象。


里面着重提到了两个词:“回应”和“要求”。


对孩子的需求给予较大程度的回应;对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责任心要有高要求。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会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认同感、安全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要做到这两点,适当的“分离和放手”,足够的“尊重和平等”是重点。


可绝大多数父母,都没有履行好这两个关键词。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里,尹建莉老师曾提过这么一句话:


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若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


好父母的条件之一,就是能够忍受孩子长大所导致的自己被“抛弃”的感觉。


这不是贬义词,而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孩子越长大,和父母离得越远。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没有人愿意被脐带拴一辈子。


这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终要面对的现实。


就像曾奇峰老师说的:


越有出息的孩子,越会抛弃父母,因为他们要去更远的地方,遇见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要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就势必会离父母越来越远,因为,他正离自己越来越近。


所以,他们会从原来的家庭中剥离出来,而被抛弃的父母,也要趁早做好准备,从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和过度期待中,抽离出目光,回归自身,做好自己。


唯有如此,才能成就孩子,而他们也注定要超越父母,成为最棒的自己。


资料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记者:刘伊曼
《时代商报》:贫困女研究生之死
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







作者:王耳朵,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素食主义者并不苗条!想要瘦得健康,不妨做好这5点

下一篇:你有没有遇见过那些奇葩室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3 06:42 , Processed in 0.211389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