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汉年4兄弟传奇人生,大哥哲学家二哥院士四弟英烈,3位部级干部

2022-1-4 11: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740| 评论: 8

古往今来,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不鲜见,父子兄弟成为叱咤风云的功勋人物,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后人敬仰的英雄人物。上世纪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年代,无数革命先驱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其中很多一个家庭都投身革命事业,谱写了满门忠烈的动人故事。在江苏宜兴陆平村潘氏家族潘梓年、潘有年、潘汉年、潘美年四兄弟,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传奇人生故事,就是最杰出的代表。



历史以来,苏南地区一直是江苏富庶之地,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也高,潘氏家族自明清以来,便是这里的大家族,虽算不上数一数二的钟鸣鼎食之家,却也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潘家祖上被当地人誉为仁义之家,积善之家,因为每逢有饥荒之年,便倾其全部家当换取粮食,开仓赈粮,以解乡亲之难。



有句老话说,积善之家有余庆,行善之人有福田。意思是,多行善,多做好事就会有好报。不仅当事人,就连家人、后辈、亲戚也有好报,这种好报还会贯穿一生。潘家就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这个道理,惠及亲朋,晚辈受益!潘家有四兄弟,潘梓年、潘有年、为潘美年同父同母,而潘汉年,则是三人的堂兄弟。



正是在潘家这样严谨的家学管教下,兄弟四人从小便熟读诗文、造诣颇深,再加上较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现实,兄弟最后义无反顾地先后投身革命事业。



大哥潘梓年,是北大哲学系毕业生,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就入党,曾经在家乡发动和领导过宜兴暴动,后调回上海担任任报刊主编、中宣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第一任书记,成为当时组织革命文化运动的最高领导人。后投笔从政,由新闻文化人向职业革命家转变,成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



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上级的指示,潘梓年组建革命媒体《新华日报》,并担任第一任社长,他克服创办之初困难重重、压力巨大,四处奔走,找房子、搞设备、觅人员、忙交涉,他通过报纸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重重险恶环境下,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不畏强权,在“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指导下,将《新华日报》办成组织飘扬在国统区一面团结抗日的旗帜,团结和争取了一大批民主人士和普通群众,扩大了组织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影响力。



潘梓年以哲学家特有的智慧和远见,撰写了大量发人深省,影响很大的文章,他还对报纸宣传提出“编得好、出得早、销得多”的九字口号,外国人都称赞他为反对日本侵略者光荣旗帜……成了中国人民所爱护的报纸。鉴于潘梓年在革命战争年代宣传工作的突出贡献,建国后,潘梓年被任命为中南局教育部部长,(中南教育部长属于副部级干部),他为中部六省的文化教育作出巨大贡献。



二哥潘有年,又名潘菽,字水叔,他中学毕业跳过两年预科,直接考取了大学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北大读书期间,他也是学生中的领导者之一,他带着同学们游行,示威,火烧赵家楼,后来,北洋政府抓捕了32名学生,其中便有潘有年。



潘有年深得校长蔡元培的欣赏:喜欢潘菽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又甚爱学习。大学毕业后,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考取了官费留美。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学位,学成回国后,担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心理系教授、系主任。此时,大哥潘梓年入党,在家乡宜兴组织“宜兴暴动”,他与兄弟一样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着。



建国前,潘有年发起组织了“九三学社”,抗战胜利后,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在社会上广泛团结科教界人士发内战,呼吁和平,他一生著述颇丰。



建国之初,潘有年担任南京大学首任校长(南京大学校长属于副部),不久兼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为我国心理学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选举为九三学社副主席。



潘家四兄弟中,我们最熟悉的,就要数三弟潘汉年,他是兄弟中最早参加革命,他与两位哥哥一样,从小受深厚家学影响,再加上勤勉自信,潘汉年很早便腹有诗书、才情灼灼,文学气质展露无疑。13岁时他和同学一起自创了陆平小学的刊物《小研究》,17岁发表了好几篇研讨小学教学方法和小学教科书编辑方针的文章,在副刊上陆续发表了新诗、散文、童话。



潘汉年风流倜傥、才气十足、出口成章的儒雅书生,他也是西装革履、挥金如土的上海“小开”,他主编或合编过多种刊物,发表了多篇散文、小说,在文化界极为活跃。作为我党情报战线上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成为“左联”领导人。



作为文坛骁将的潘汉年,不久后放弃文学事业,投身到改组后的中央特科工作,成为隐蔽战线上的一名重要人物,这期间情报战线,变幻莫测,面对风云诡谲的形势变化,潘汉年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光荣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一个又一个重大使命,红军长征初期的谈判、奔赴苏联参加国际会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谈判等重大事件,扮演的重要角色,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建国后,潘汉年担任上海市副市长,成为一名部级干部,他为了尽快恢复上海的经济秩序,在工商界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与留在上海的资本家广泛接触,还深入基层,开展群众工作,为上海的经济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弟潘美年,受哥哥们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主持《新华日报》社工作时,担任《新华日报》社记者。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向武汉进攻,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租用“新升隆”号轮船运送办事处和《新华日报》工作人员向重庆转移,23日驶至嘉鱼附近,遭到日军战机的空袭,潘美年乘坐的轮船被日机炸毁。他和二十多名同事不幸遇难,建国后被追为烈士。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潘氏四兄弟长期的革命斗争,在各自的革命生涯中,对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隔着一个世纪的距离仰望先烈的奋斗足迹、命运喘息,没有隔膜,更没有阻碍,他们都是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优秀战士,他们的突出贡献值得后人永远缅怀。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民间故事:渔夫善心获赠怪船,天天鱼虾满筐,驼背阿公:这是鱼棺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1-7 06:05 , Processed in 0.235486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