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传奇老人杨明运:从光绪23年活到了2014年,一辈子无儿无女

2022-9-24 21:03| 发布者: lu38yuvr5l| 查看: 2666| 评论: 19

这里是默认签名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从古至今,幸福和长寿一直是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人们也往往都对高龄老人心怀尊敬和爱护。在古代,老人到九十岁可称“耄耋”,百岁可称“期颐”。在乾隆年间,皇帝设宴邀请多位百岁老人,称为“千叟宴”。

在山东省烟台市,有一位老人从光绪23年活到了2014年,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纪更迭。他虽然一生无儿无女,但享受了被人孝敬的天伦之乐,幸福欢快地活到了117岁高龄。

这位老人是谁?他又有怎样的传奇一生呢?




一、百岁老人的生日宴

1997年的一天,在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街道办海防营社区的一户人家中,正忙碌地操办着盛大的筵席。

这家的十几口人欢聚一堂,气氛热闹又喜庆。除了家人,还有社区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有几位记者也来到了这户人家,共同表达他们真挚的祝福。

这场盛大的宴会是为庆祝一位老人的百岁大寿而举办,宴会的主角——时年整整一百岁的杨明运,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爷爷。




杨明运老人看起来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他额头饱满,与年画中老寿星的形象毫无差别;他的眉毛已经全白,尾端下垂,还蓄着长长的白须,竟有一些仙气飘飘的神采。

老人思维敏捷、口齿清晰,只是行动略有些不便。看到他爽朗健谈的样子,不知情的人根本猜不到这是一位百岁老人。

老人没有儿女,老伴儿也离世多年,但他的生活并不孤独。

他的侄儿杨玉兴、侄媳妇吕玉珍多年来一直承担着照顾他的任务,杨玉兴的几个孩子也常常带着下一代前来探望。

因此,在老人的百岁生日宴上,可以说是四代同堂了。杨明运老人的孙辈正值壮年,重孙辈的孩子们年龄还小,正是爱笑爱闹之时,整个家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杨明运老人端坐在长桌的主位,宛如家中的定海神针。度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岁月,经历了世事变幻、风云起伏,老人沧桑的脸上呈现出时光打磨后的平静。他享受着此刻的天伦之乐,无比感恩命运的馈赠。

前来参加老人寿宴的记者趁机询问老人有什么长寿的秘诀

要知道,杨明运可是烟台市家喻户晓的老寿星。他与人为善,大家提起他都赞不绝口。

杨明运老人也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生活习惯。

据他自述,他在年轻时曾在一座寺庙做工,跟着那里的僧人学会了一套穴位按摩法,每天都要为自己按摩一番。他还保持着良好的运动习惯,时常出去散步、打太极,保持筋骨的舒展。




老人称,最重要的秘诀是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看开,不能愁眉苦脸。此外,还要跟邻居们都搞好关系,能帮别人时一定要伸出援手。

正是在这种豁达的人生哲学指引下,杨明运在百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

他一生都没有树敌,和亲人、邻居、朋友乃至陌生人都相处得十分友好,是当之无愧的明星老人。

跨过了人生百年,老人又度过了十七个春秋,在2014年3月17日溘然长逝,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117岁的高龄,创下了山东省“最长寿老人”的记录,也让杨明运两度荣获“泰山寿星”的美称。

从光绪年间到21世纪,杨明运老人都经历了哪些传奇的故事呢?




二、旧社会的悲惨经历

杨明运老人生于光绪23年,也就是公历1897年。

19世纪末的中国,正经历着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彼时,清政府刚刚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遭到沉重打击,国力在割地赔款后变得更加衰弱。

此时,朝廷中慈禧太后当政,各级官府大多腐败无能。清政府的奴颜屈膝、官府的蠹虫横生,最终要百姓来承担祸患。在清政府的逐层盘剥之下,平头百姓们的生活无比艰难,连满足最基本的温饱之需都成了奢望。

杨明运老人正是出生于这一时期。他生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此处虽然距离京城不远,但十分贫穷。可以想见,杨明运的家中也不富裕,全靠父亲一人外出做工承担起养家的负担。




杨明运在家里的四个孩子中排行老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寒的家境让杨明运从小十分懂事,时刻想着怎样帮父母分担家务、照顾弟妹。

杨明运13岁时,由于家中穷得快揭不开锅了,小小年纪的他便主动提出去附近的凤凰山寺庙中当童工。

童工收入微薄,且工作十分辛苦,几乎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杨明运不仅要负责烧水、扫地等杂活,还要帮着师傅做饭。正值长身体的时候,他却要用稚嫩的肩膀抬着沉重的水在山路上来回往返。

在寺庙唯一的好处就是好歹能吃上一口饭。虽然仅仅是清汤寡水的稀粥,在杨明运看来也是难得的佳肴了。




寺庙的僧人们也比较和善,还教了杨明运一套按摩穴位的方法。他将每天按摩穴位的习惯一直坚持了下去,直到百岁高龄也没有偷懒。

在寺庙干了几年杂活之后,杨明运又陆陆续续地干了其他几份活计。

无奈在当地实在找不到能维系生活的工作,在杨明运23岁那年,父亲带着全家老幼搬到了山东省烟台市。

烟台的一大地理特征就是港口城市,海运让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远远好于唐山老家。

正年轻力壮的杨明运找到了一份在码头搬运货物的工作。




每天都跟沉重的货物打交道,还要早出晚归,这让杨明运精疲力竭。虽然体力透支严重,不过好在当搬运工人的报酬还不少,可以让一家人吃上饱饭了,这也让全家决定在烟台定居。

搬运工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年轻的杨明运很快就找到了乐子来充当艰苦生活的调味剂。

在市内有很多说书、说戏的小摊子,常常在晚上开张,讲述《三国演义》《水浒》等知名度极高的故事。

在那个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这样的活动自然有很多受众。一到晚上,老老少少的人们就自觉地搬着凳子来到摊位前,如痴如醉地听着跌宕起伏的故事。

杨明运也是这些忠实的说书迷之一。每当下了工、吃过饭,杨明运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说书摊位前,津津有味地听着说书人的讲述。




他的这一爱好维持了很多年,靠着这种方式,他不仅打发了时间,也在传统故事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文化水平。

在听了十几遍《三国》《水浒》《隋唐演义》《杨家将》等故事之后,杨明运已经把这些故事的主要情节背得滚瓜烂熟,甚至可以自己给家人朋友完整地讲述下来。

在杨明运孙辈、重孙辈的童年,听老人讲故事是重要的娱乐活动。孩子们围在他的膝边,听着他神采奕奕地讲着故事,这让杨明运感到无比自豪,也是孩子们美好的童年回忆之一。

三、无儿无女,却得享天伦之乐

由于年轻时家境贫寒,杨明运想着多赚点钱再成家,便拖到了三十岁才成亲。




杨明运和妻子感情很好,两个人一起辛勤工作,使家境得到了改善。

不过,两个人也有遗憾之处,那就是多年来一直未能有一儿半女。

虽然没有亲生子女,但夫妻俩都很喜欢孩子,便收养了杨明运的侄儿杨玉兴。

杨玉兴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带着他生活很是艰难,这时,伯父伯母将他带到了温暖的家中,对他视如己出,无微不至地关怀、照料着他,直至把他抚养成人。

养恩大于生恩,在杨玉兴心中,伯父伯母就是他的亲生父母。他知恩图报,长大后也用实际行动孝敬着两位老人。

杨玉兴成家很早,妻子吕玉珍嫁给他时只有十几岁。两人是少年夫妻,成亲后感情好得蜜里调油。




虽然娶了妻子,但杨玉兴可不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人。他顾念着伯父伯母的养育之恩,告诉妻子也要把他们当作亲生父母来孝敬。

吕玉珍是个善良孝顺的女子,在嫁到杨家之后,一直对两位老人恭敬有加,时刻照顾着他们的生活需求。两位老人也很喜欢这个懂事有礼的侄媳妇,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几年过去了,吕玉珍先后生育了四个孩子。

孩子们自小承欢于两位老人膝下,被两位老人带大,便在心中就把他们当成了亲生的爷爷奶奶。

在照料孙辈的过程中,日子过得很快,杨明运和妻子的晚年也毫不寂寞、充满了欢声笑语。

然而,在杨明运的妻子六十岁那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她因病失明了。




这个突发事件让杨明运深刻地意识到不能失去妻子,于是他每天搀扶着老妻去散步,给她讲自己记下的各种故事,让她在一片黑暗中也不觉得寂寞。

在失去视力后,杨明运的妻子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各种慢性病侵蚀着她的健康。在72岁那年,她离开了人世,也离开了自己的丈夫。

渐渐地,杨明运的几个兄弟也先后离世,这让杨明运强烈地感受到了世事无常,孤独感袭击着他。

好在杨玉兴和吕玉珍时刻关心着老人的身体和心理,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他,让温暖的亲情消解了他的孤独寂寞。

孩子们也关心着爷爷。在孙辈中,杨玉兴的小儿子杨贵春和爷爷感情最好,每天晚上都要和爷爷一起睡,还总是缠着杨明运给他讲故事。有孩子们在身边吵吵闹闹,杨明运也重拾了生活下去的期待。




在2004年,107岁的杨明运不慎摔了一跤。毕竟是年逾百岁的老人,他的骨骼早已酥松,这一跤让他几乎丧失了行动能力,只能坐着轮椅在楼下兜风。

这次意外也让杨明运有种大限将至的预感,觉得自己一定不行了。然而,侄媳妇吕玉珍的照料让他奇迹般地康复了。

吕玉珍自己也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但好在她身体还算强健。她知道杨明运最喜欢吃红烧肉,便常常做来给他补充营养。为了让牙口不好的杨明运能嚼得动,她在饭点前几个小时就把肉炖上,直到肉变得烂烂的,才让老人来享用。

在白天,吕玉珍把杨明运推到室外晒太阳。她一直觉得杨明运一定能康复,便和丈夫杨玉兴一起,把杨明运从轮椅中扶起来,两人同心协力地搀扶着杨明运,让他尝试着迈步前行。

一开始,杨明运还无法克服伤愈后走路的恐惧,但随着练习的时间增多,杨明运也越来越习惯走路的感觉,走得也越来越顺畅了。




几个月过去,杨明运已经不用两人的搀扶,而是能自己慢慢地走上几步了。

面对这个奇迹,杨明运感到惊喜无比,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好好活下去的信心,同时也对自己的侄媳妇充满了感动和信任。

接下来的日子中,杨明运散步的距离逐渐增加,整个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孩子们不时的探望同样也让他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在117岁高龄的一天,杨明运在睡梦中平静地闭上了眼睛,在对妻子的想念、对儿孙们的挂念中离开了人世。

老人的去世意味着山东省最长寿老人的离开,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一事件。杨明运的家人们、邻居们都深切怀念着这位善良、慈祥的老寿星。




从清末的光绪23年,到20年代的新世纪,再到21世纪,杨明运老人的一生可谓是阅尽风云变幻、看遍人间万物。老人的一生中,经历过黑暗、贫穷,但靠着自己的勤劳善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老人虽然无儿无女,但用善良之心抚育了侄儿,孝顺的侄儿侄媳胜似亲生儿女,为老人营造了温馨欢快的晚年时光,大写着爱与亲情。


参考文献

1、齐鲁壹点:《长寿老人杨明运:无儿无女活到117岁
2、人民网:《杨明运告别仪式今晨8点举行》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浙江大姐,给乞丐10元,20年后,乞丐成董事长,给她100万报恩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4-24 06:28 , Processed in 0.246101 second(s), 4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