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业体系(智能化即无人化,你的工作是不可替代的吗?)

2022-9-24 14:04| 发布者: l1v3vpheef| 查看: 2439|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人工智能,这个曾经看似遥远的技术如今正大步迈向现实。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预测称,机器人可逐步替代车间工人、行政秘书、客户服务经理、家政餐饮人员、律师、外科医生、新闻工作者、清洁工、专业救灾人员等9类岗位工作。



1952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发动机的全自动工厂。它所需的生铁及其原料从一端输入,由42部自动机器进行500种不同的操作和加工,还能够把不合格的产品检查出来。不过真正的无人工厂还是在机器人、计算机、电子技术等得到极大的发展之后才涌现出来的,最有名的是日本“法那克”的一个工厂。这是80年代初建立的,投资数千万美元,生产制造机器人所需的部件。

这个无人工厂坐落在日本富士山附近的一片松林中,是一片黄色建筑物。在工厂里,自动机械加工中心、机器人、自动运输小车,白天和夜里都是在无人看管情况下进行生产的。自动加工中心在控制中心的计算机控制下进行加工;自动运输车从一个装置旁边移动到另一个装置旁边,运送材料,搬运机器零件;自动装置在仓库周围悄悄地移动,机器人在进行产品检查包装……

在1.6万平方米的场地上,一切工作都是由计算机按程序控制的。这个工厂有1010台带有视觉的机器人,它们与数控机床、自动运输小车共同工作。白天工厂内有19名工作人员在操作室内从事作业,夜里只有两名监视员。

1984年4月9日,世界上第一座实验用的“无人工厂”在日本筑波科学城建成,并开始进行试运转。试运转证明,以往需要用近百名熟练工人和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最新机械,花两周时间制造出来的小型齿转机、柴油机等,现在只需要用4名工人花一天时间就可制造出来,直接劳动效率提升了350倍。



“无人工厂”里安装有各种能够自动调换的加工工具。从加工部件到装配以至最后一道成品检查,都可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这个成功必将进一步加快整个制造业的“工厂自动化”进程。无人工厂能把人完全解放出来,生产效率也获得了跃升。

所有国家都认为:无人工厂是未来制造业工厂的一种发展方向。但为什么30年前已经出现的效率领先的“无人工厂”推进会如此相对缓慢呢。带着疑问我们继续以讨论的方式去寻找原因。

01

无人工厂的发展困扰

专家:在无人工厂中工业机器人是核心装备,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塑料加工等较大规模生产企业都涉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工业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经历近半个世纪的迅速发展,其技术日趋成熟,已在诸多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生产一辆汽车的已经下降至16个总工时。相对传统工业,我们现在的很多工厂已经可以称为无人工厂。无人并非指绝对没有人,原来用100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在用1个人完成,并且完成的质量更好,我们就可以等效认为是无人。

目前,困扰“无人工厂”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两个:

一、无人工厂背后需要庞大的科研与管理队伍,无人工厂的隐性成本居高不小;

二、无人工厂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很高,需要对操作工人进行大量的培训工作。这两项成本支出是导致无人工厂表面上看效率很高,但实际效率却不敌中国制造的重要原因。

曾经在电池制造领域,日本企业已经将全自动无人流水线研制成功,但流水线被引入中国后,富士康、比亚迪等公司快速的将流水线上自动化设备换成了中国劳工。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成本。如果采用日本的全自动流水线,大部分利润会流向设备供货商,而如果选用人工,富士康、比亚迪则能很好的控制成本。

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升,近几年,中国企业也开始逐渐大批量的引入机械手,全球最著名的代工工厂富士康公司正在用机械手替代部分岗位的员工,机械手的成本略高于10万元,未来,该公司的机械手除了供给本公司使用,还准备对外销售。









市民:咨询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无人工厂的研发力量是否可以通用?比如像苹果操作系统或像微软操作系统一样打造一个底层控制程序,其他公司可以底层程序之上进行简单二次开发?第二个问题是无人工厂的设备控制是否可以像智能手机界面一样简单与人性?

专家:技术上,无人工厂的研发力量是可以实现通用与共享的,也是可以打造出通用的底层程序的。但问题是各个国家、各个公司都想输出自己的标准体系,这让各个企业的软硬件和设备兼容度低,缺乏统一标准使每个公司输出的智能设备只能服务于特定的无人工厂,这是研发成本高昂的重要原因。第二个问题属于第一个问题的伴生问题,正是因为太多公司、太多研发力量在试图输出自己的标准,所以每家公司的软件投入都相对有限,这又导致操作必须经过复杂的培训,从而增加了成本支出。

市民:我是否可以理解:各个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设备公司输出的智能机器人设备和软件类似于企业ERP系统,看似技术含量很高,但真实的技术含量和使用方便程度远低于微信、QQ等免费的即使通信工具。前者贵且不好用的原因是分散,后者免费且好用的原因是集中。

专家:可以这样理解,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设备订单量并不大,和智能手机、计算机、电脑、汽车、电器都无法相提并论。而不大的订单又会有大量的设备供应商瓜分自然造成大部分企业在软件研发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十分突出,更重要的是很多设备制造商已经习惯于通过售后持续获利,这和企业ERP是同样道理。

工程师:我补充一点:无人工厂在过去难以匹敌中国制造的另一个原因是:少量应用的无人工厂需要背负高昂的研发成本支出,其银行利息高于人工成本。也就是说,如果富士康、比亚迪一直采购日本的全自动电池生产流水线,那么,现在日本全自动流水线的成本已经摊薄至低于人工。这点可以在汽车领域获得证实,当前我们生产一辆汽车的总工时已经下降至16个小时,在国外从配件生产到总装,所需人工已经下降至微乎其微的程度。通用汽车年产汽车1000万辆以上,但通用汽车只有20多万员工。而且这些员工大部分不是从事生产,如果单纯考虑生产单人每年的产量会超过100辆。

我们可以去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技术含量最高的汽车行业反而会比其他行业率先实现接近无人化生产?第二,如果中国劳动力价格一直较高,那么,日本的全自动电池生产线还会被分拆吗?富士康的工厂还会有百万员工吗?

企业主:我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汽车行业规则由跨国公司制定,市场的定价权在汽车公司手中,汽车公司有充裕的资金来持续去引进先进的设备。持续的优化在充足的利润支撑下完成,最终实现了汽车不仅价格低,而且性能持续优化。而其他行业由于没有形成垄断的门槛,最终,每个企业都没有能力去单独进行智能化改造,这造成技术难度最高的汽车行业反而最先实现接近无人化生产。

当传统汽车受到冲击,汽车行业利润下降,进一步的优化正在加快展开,大众等汽车公司已经将整体组装改变成模块化组装,如果没有工会保护,汽车公司会选择更激进的措施,汽车工厂进入无人化阶段并无技术门槛,我们参观宝马最新工厂,工人主要负责检测和验收等环节,体力劳动几乎全部被替代完成。

企业主:你的第二个问题,现状正在回答,富士康正在主动完成由人工向机器的转变,富士康很多工厂的工人替代率已经达到一定比例,工人当前苦恼的问题不是被剥削,而是没有“加班”机会。如果富士康完成以上转变,那么,富士康整体需要工人的数量下降90%并非奇迹,而是必然。

福特的无人工厂时期、1984年日本无人工厂时期,传感器、摄像头、红外、芯片、软件的价格几乎是高不可攀的。但现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像头、传感器、智能手机的大批量生产让这些过去的高成本单元正在变得价格十分低廉。所以,阻碍无人工厂更进一步并非是技术和成本,而是工人的失业问题。如果工人未来收入来源问题解决,智能汽车、电器(气)、智能设备、机械设备、采矿设备、工程设备的生产全部可以实现可以接近无人化。显然,工人的问题我们在上一章节已经以讨论的方式获得解决。

02

无人工厂的突破的路径

工人:教师可以以知识换取股权,农民可以以土地换取股权,银行以从业者的资格获得智能金融的股权,工人和工程师是否可以成为无人工厂成套设备的众筹投资人?我们能否占据这一众筹设备供货商的50%以上股权。

企业主:我们十分赞同这一提议。

工人:老板们,你们咋这么仗义?这不像你们的风格!

企业主:我们也需要确权。

工人:你们需要确什么权?

企业主:我们手中的人民币和股权。

工人:不懂!

工程师:假设你已经有足够多的钱,你希望的是什么?

工人:以钱生钱,赚更多钱。

工程师:什么脑子,足够多的钱,资金安全才是重要的。中国由制造升级为创造,由打工者升级为规则制定者,人民币必然会大幅度升值,企业家手中的股权、资产会自然升值,坐享升值显然比玩命打拼更轻松,另外,即使玩命打拼他们也赢不了,过去30年是最好的明证。当中国普通人达到北欧国家的富裕程度,幸福指数领驭世界,中国成为标准的输出者,那么,他们自然取代巴菲特、索罗斯、高盛和大摩。真正安全的人是掌握标准的人,他们只有让我们经济自由,不盯着他们兜里的钱,他们才能更能更进一步,由富人变成贵族。

工人:啥是贵族?

工程师:个人理解:曾经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和他们的后代。

03

智能工厂,无人工厂+智能化对接…

企业主:以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剩余的资金可以成立一家智能装备平台,该平台不仅帮助该电动汽车公司打造无人工厂,还可以给其他领域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智能化解决方案。之所以说是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原因在于:该公司可以打造一套联网的底层程序,这一程序与智能教育、智能金融、智能交通的数据库直接连接,从而使智能工厂直接可以连接消费者。

消费者的订单可以同步指挥智能工厂、智能交通体系工作会让“无人工厂”升级为智能工厂。智能工厂与无人工厂最大的差别在于:无人工厂依然是一个封闭的厂内联网体系,而智能工厂则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开放体系,这一体系支持消费者差异化的订单系统,更重要的是这一体系将消灭所有的多余成本支出。不需要采购、财务、营销、管理、市场、品牌等多余的部门,智能软件可以一站式的完成以上工作,因为订单源自消费者预订。

工程师:该智能装备商会像微软会苹果一样打造一套联网的底层程序,这套程序的应用界面简单且容易操作,智能工厂的工程师可以在这一底层程序基础上编写与修改程序,类似的应用会像目前我们的PC网站、应用程序和智能手机客户端一样容易开发。硬件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收购机器人公司,以获得最优性能的硬件和芯片技术,当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机器获得量产,那么,生产智能机器人和生产智能汽车、智能手机、智能电视还有多少差别?如果智能机器人可以生产智能机器人,而智能机器人又可以广泛的服务于工厂,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工人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工人变成自由的工程师群体呢?

工人:赞同,我们未来也可以去大学回炉一下。

04

智能工厂的成本分析与应用分析

市民:是不是智能机器人投资十分庞大,万亿资金都难以支撑,否则,美国人、日本人,那么有钱为什么没有搞出来?

银行家:因为中国廉价劳动力比他们搞无人工厂的资金利息更低。工程师可以帮我们大致介绍一下无人工厂成本的情况。

工程师:库卡(KUKA)柔性系统制造有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机器人制造公司之一,为汽车制造、航天、能源及工业领域提供柔性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公司。现今,库卡(KUKA)柔性系统制造有限公司和KUKA机器人有限公司附属于位于德国奥格斯堡的KUKA股份集团公司。库卡系统的自动化设备被应用于大众,宝马,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福特及奔驰等汽车生产线上,同时也应用于空中客车,博西家用电器的其他领域。

全球很多机器人的供给和最先进的“无人工厂”建设都是由该公司供给的。因此,要了解“无人工厂”的投资成本,我们只需了解库卡营收即可对智能化无人工厂整体投入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从2009-2011年,库卡的营收分别为:6.055、6.953、8.507亿欧洲,员工数量大致在3500人左右。通过这一数据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建造无人工厂的成本并非高不可攀,原因在于库卡服务对象囊括了全球范围内的很多汽车制造商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其营收也仅为几十亿人民币。因此,万亿资金以集约化的方式进入该行业属于杀鸡用牛刀。

同样,我们也可以从富士康的智能化工厂建设得到同样的答案。2011年前后,富士康开始实施“百万机器人”计划,经过3年的发展,富士康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员工数量从150万降至100万。在富士康的部分生产车间,机器人对人工的代替率已经达到70%。这些机器人的生产成本仅略高于10万元,由于机器人可以实施连续作业,因此一个机器人等价于3名员工,机器人收回成本的时间仅为1年左右。富士康的经验表明:依托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生产的机器人成本可以控制在10万元左右,这仅为库卡们生产机器人成本的10-20%之间。

真正阻碍无人工厂进入市场的是就业和竞争,市场需要一家像微软、苹果或谷歌一样的垄断企业。智能教育平台汇聚了全球人才,包括教师、工程师、科学家,信息的畅通使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设备研发可以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进行,即分模块外包。因为技术的持有者最终都是在人手中,库卡的员工仅为3500人左右,其技术无论多么先进,都无法与全球智力相媲美。因此,智能工厂的研发一旦被分解为大量细分的问题点,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将是快速的。

对工程师们来说,将一生的精力奉献给企业无非获得经济自由。如果将其手中的技术贡献给智能教育关联的智能机器人制造商,其获得经济自由的时间将缩短为一个月、甚至是一周。在这一模型作用下,任何技术对该智能机器人制造商而言几乎都不存在保密性可言。一旦技术变得无阻隔,材料的成本将变的微乎其微。

市民:现在机器人的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工程师:卡库的机械手可以和世界冠军去打乒乓球;谷歌的无人驾驶智能装备可以驾驶汽车;富士康的机械手可以生产苹果;丰田的机器人可以自由行走……

大脑、眼镜、耳朵、四肢功能都已经超过人类,需要的是整合,而最有效的整合方式是以订单拉动量产,统一底层程序标准,使工厂内的智能机器人、摄像头、计算机、智能手机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协同工作,使每个模块的部件与材料走向持续优化的轨道。

市民:服装等传统领域也可以由机器人完成吗?

工程师:东莞大朗镇被誉为世界毛织之都,这里3年前有50万工人。随着数控织机等大批智能生产装备的普及,机器设备换人在这里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50万工人,仅剩下5万人,近9成工人被机器替代了。

特别令人关注的是,新一轮机器替代人的浪潮,不仅替代体力劳动,还替代脑力劳动。









美国的数据显示,进入新千年后,中产阶级的信息处理工作职位日渐下滑。从2000年到2010年,有1100万个秘书职位被互联网服务所取代,后者让维护日历、计划行程这样的事情十分容易。同一时期,电话接线员减少64%、旅游代理减少46%、会计减少26%。美国并非个案。在欧洲,7600万个中产阶级职位中的三分之二成为技术的牺牲品。

人工智能,这个曾经看似遥远的技术如今正大步迈向现实。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预测称,机器人可逐步替代车间工人、行政秘书、客户服务经理、家政餐饮人员、律师、外科医生、新闻工作者、清洁工、专业救灾人员等9类岗位工作。

05

筑梦中国

企业主:智能教育和智能工厂供货商两者结合可以让全息智能电视统一标准,进入家庭;可以让全息投影成套设备取代教师;可以让智能厨房获得量产;可以快速让农业、采矿等领域进入智能化…如果量产和进化的大门同时被打开,那么,智能机器人最终会进化成超越人类的多面手,其进入家庭存在必然性,这将可以满足人们对医生、保姆、家政等多方面的需求

市民:总还需要人吧!

工程师:正常情况,你一辈子大致工作多长时间?

市民: 40年时间左右。

工程师:如果每个行业用人需求下降90%,理论上,你一辈子需要工作多长时间?

市民:4年时间!

工程师:如果每个行业用人需求下降95%呢?

市民:2年时间!

工程师:如果是下降99%呢?

市民:5个月时间!

工程师:我们所分析过的行业就业人数是不是都可以下降90%以上?

市民:是的

工程师:我们稍加努力可以将效率再提升一倍吗?

市民:可以。

工程师:那意味着,每个人的平均工作时间缩短至两年,这个过程我们所需做的调整是让学生逐渐成为工作的主体,研究生3年工作期间可以获得高报酬。随后,有兴趣的继续从事研发,没有兴趣工作的可以享受生活。

市民:工作在学习阶段完成!

工程师:是的,这种转变会随着智能教育、智能农业、智能交通体系、智能工厂的建设同步发生,因为新体系独立于传统体系,只要让传统体系的人获得经济自由,新体系建设可以由科学家、工程师和学生完成,这即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又可以自然完成经济的升级。智能体系以高度集约化为前提,外界无法干扰其效率提升,这是保护这一代年轻人可以享受高薪和经济自由的有效途径。

企业主:渐进的交出工作,解放自己,给年轻人筑梦的机会,而不是做梦机会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自强不息,拼搏努力,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下一篇:预见2021:《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链、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2-24 10:06 , Processed in 0.228838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