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之父“诈骗”观众?孙中山还为他题字,这传奇人生太离谱

2022-9-13 10:15| 发布者: fyudfa3i61| 查看: 2001| 评论: 18

这里是默认签名
应该都刷到过各种怀念旧时女港星的视频吧?


美。


更可贵是,美得真实,美得傲娇,美得风情万种,不千篇一律。


但你知道吗。


香港电影第一位女主角。


男的。







Sir今天要讲的故事,从黄金的香港电影开始,也从一次无奈的“诈骗”开始。


1913年香港。


一群年轻人正在发愁——民国初建,百废待兴,他们想拍部纯正的中国电影给民众打打气。


钱、器材、剧本等等都到位了。


女主角谁演呢?


找一大圈没找到合适演员,情急之下,导演目光逐渐移动到自己的……亲弟弟身上。


服装、道具、首饰,拿给他试。


别说,精神小伙换上女装后,站在镜头前——完美啊!


于是就有了下边这张足以载入史册的照片。







这是1913年的电影《庄子试妻》,它几乎和中国第一部无声黑白故事片《难夫难妻》诞生于同一时间。


而这个被赶鸭子上架的精神小伙,不仅是本片的“女主角”,还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以及制片人之一。


黎民伟,当时年仅二十岁。







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香港电影之父”。


黎民伟的《庄子试妻》不仅是第一部香港出品的故事片,还是第一部在海外放映的中国电影。


而黎民伟的妻子严珊珊,也因此成为中国电影第一位女性扮演的女性角色(此前中国电影中基本都是男扮女)。


一部电影,三个第一。


以上,还只是黎民伟传奇生涯的小开端。


有多传奇呢?


孙中山先生在世时,曾亲笔写过“天下为公”的题词,其中就有一副专门写给黎民伟。







因为他除了拍电影,那时还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在后方,他为我们留下许多重大历史瞬间的影像记录,比如《勋业千秋》。


现在电影院放映的孙中山的镜头

都是当年我父亲(黎民伟)拍的








在一线,更是冒着枪林弹雨,拍摄并制作了反映北伐战争的新闻纪录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


尤其抗战开始后。


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他二话不说亲自带队上战场,拍摄两次淞沪抗战的纪录片,给后世留下珍稀的影像素材。







而拍这些片子他几乎没拿过政府资助,自掏腰包,只是因为他笃信电影文化可以承担起救国的作用。


以至于1953年去世时,留下了故事片53部,纪录片30多部……


和不足三十港币的遗产。


他的确把一切都献给了电影,献给这片让他牵挂的土地。


葬礼现场,人们在灵堂挂上四个字:国片之父。


对了,他也是。








△ 黎民伟也是知名香港女演员黎姿的祖父


熟悉的毒饭知道,Sir是广东人,从小就为港片发烧。


虽然早听说过黎民伟先生大名。


但直到最近亲眼看见那些珍贵影像。


Sir才真正体验到,一个名字背后,竟有如此跌宕的传奇,如此多的可歌可泣。


今天这篇。


献给逐渐被遗忘的他们,更献给那束不灭的光。




追光万里








片名起得恢弘:追逐光影的万里征程。


故事线索却很简洁。


导演精心择取了几位广东籍的电影人,用他们的人生,串起百年中国电影史。


其中,95岁的卢燕担任主演和讲述者。


更是为这部纪录片增添了不少历史与现实交错的厚重感。







肯定有毒饭想问。


陈年往事,讲起来会不会闷?


Sir刚开始也担心。


看完全片才发现这种担心甚至都有些幼稚。


比起当下的热搜八卦。


这一群老电影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影坛大亨、风云人物。


不信?


Sir就挑电影里几个小故事,各位开开眼。









01


现在成熟的电影产业里,受众划分清晰,不同题材和体量对应各自观众群体。


而在初期。


电影,在中国是绝对源于大众,忠于大众,服务于大众。


黎民伟筹拍《庄子试妻》前后,七岁左右的蔡楚生,跟随父母回到广东乡下。


他家庭不富裕,十二岁被送去商铺当学徒,长期的打工生涯给他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最终21岁在上海见到导演郑正秋时,这些经历帮助他成功打动后者,招进剧组。







从临时演员做起,到场记、美工、置景、宣传、编剧、副导演、助理导演,一步步摸爬滚打。


还挺励志?


呵呵。


纪录片里的他,多次想邀请当时最红的明星阮玲玉,次次都吃闭门羹。


而且即便已经获得独立拍片的机会,他却始终没有拍出一部能够完全表达自我的作品。


直到,《渔光曲》


回到他从小生长的海边,那些渔民的苦难生活,他从小就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他带着团队,去浙江沿海实地拍摄,面对着阴雨,颠簸,风浪以及各种程度的水土不服,咬牙坚持,再来一遍。







冷,多穿点衣服忍着,累,咬着牙再撑撑。


当拍电影不再是一种任务,往往,便是影像动人的开始。


拍戏演渔民都这么苦,那真正底层渔民的生活该有多艰辛啊?


蔡楚生渐渐生出使命感。


导演自编自导,主演不拿片酬,各种电影人、音乐人等艺术家参与制作,宣传,在三十年代,就用长达十八个月的制作周期,做出了一部中国电影的早期代表作。


因为真实反映渔民生活的困苦,以及在拍摄技法上的突破,最终让《渔光曲》获得了普罗大众的认可,也为中国电影在莫斯科国际影展上获得荣誉大奖。







这只是开始。


有了《渔光曲》的经验,亲身经历抗战时期的蔡楚生,又在抗战后用三年时间,拍出代表解放前中国电影最高水准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蔡楚生这部电影所达到的高度

代表了那个年代中国电影所达到的高度








底层民众的现实苦难,始终是中国电影最根源的养料。


纪录片《追光万里》里重现了这段经历。


并试图为大众还原。


国产电影史的高光背后,从来都以朴素的群愿为底色。


黎民伟深入一线,对抗战军民浴血奋战的记录。


蔡楚生对于底层百姓生活苦难的深切同情。


……


纪录片中,当卢燕走访黎民伟、蔡楚生后人时,同为电影人的那份自豪,不是演出来的。


这些电影人,天真且热忱地相信:


电影,于这个国家和社会,有义务,有责任。




02


比起那些传统的电影史纪录片,《追光万里》还有一个特点。


粤籍。


解放前中国电影的中心一直是上海,为什么纪录片要选择广东呢?


梳理历史就会发现:


广东籍电影人不仅是早期国内电影事业的重要力量,比如郑正秋,黎民伟,蔡楚生,阮玲玉……


更是由于历史上开放较早,毗邻香港,一直就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


黄柳霜。


祖籍广东台山,第一位在星光大道上留名的华裔女演员。


在好莱坞都还是刚兴起的一百年前,她就已经参加了默片拍摄。


那段时间里,她几乎是世界影坛唯一华人面孔。







别看现在的环境让华人在好莱坞地位有所提高,百年前,排华法案的年代,她受到的种族歧视和职场打压简直不可想象。


名气再大,好的角色从不考虑她,剩下的要么阴险狡诈,要么妩媚轻浮,迎合西方刻板的偏见。


华人的脸,那时只是一道风景,一件道具。


有个例子更扎心。


1937年赛珍珠的中国题材小说《大地》投拍,一个讲述中国农民艰苦奋斗的故事。


黄柳霜极力去争取,最后却被导演以“亚洲人不能与白人男星演对手戏”这种理由拒绝。





△ 《大地》(1937)剧照


宁愿用白人,也不愿用中国人来演中国人。


都这样了,努力还有什么意思?


黄柳霜却不这么想。


她要所做的,不是让中国电影一下子走向世界,而是在世界电影艺术长廊中,尽量嵌入第一个中国面孔。







因此当时间转进到二战期间,随着中美关系改善,黄柳霜的知名度发挥了作用。


作为华裔,她在美国积极为国内的抗战筹款,募捐,拍摄反日宣传电影并捐献片酬支援抗战,用实际行动,展现对同胞,对祖国的担当。


《追光万里》,黄柳霜只是一个开始。


卢燕。


95岁高龄的她,已经是好莱坞最知名的华人面孔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她在《喜福会》《末代皇帝》里的演出。










很多人并不知道,卢燕本人就是一个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活传奇”。


她家境很好,母亲是著名的京剧女老生李桂芬,父亲出生广东的大户人家。抗战期间父亲去世后,她和母亲被京剧大师梅兰芳接到家中接济,并被梅兰芳收为义女,在一起生活近十年。


在家庭熏陶下,她从小就对戏剧充满兴趣,抗战后一边读书,一边还电影院里为那些没有字幕的外国电影做翻译。










她并没有迅速踏上电影道路,而是和那个年代很多大家族的子女一样,出国,留学,嫁人,生子。


当过记者,教师,会计。


一直到三十岁,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才决定重拾演员梦。







在丈夫支持下,去报班,去学习,去试镜,从龙套开始演起,第一个角色就必须以她大家闺秀的出身去演风情万种的酒吧女侍。


她还是努力克服心理障碍。


因为记词快,演戏好,很快就得到行业青睐,1960年以《山路》在好莱坞站稳脚跟,之后还得到邵逸夫的邀请回香港、台湾拍戏,来回辗转中美之间,一直到90多岁,都还在不断拍电影。










相比于黄柳霜,卢燕的幸运在于,在她入行的年代,电影已经接受了华人面孔。


而这条小路,还是前者用血泪趟出来的。


更大的转变,绕不过另一个名字。


李小龙。


以武术家功底,革新好莱坞的动作设计,给外国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阳刚气质的,正面的华人“英雄”形象。







并且通过线下武术,哲学的推广,改变了国际影坛对于中国人形象的认知。


自信、外放、不卑不亢,勤奋,有勇有谋……


回到《追光万里》中,就会发现这部纪录片展现的珍贵史料,有着大开大合的两个视角。


往小了说,是说中国电影。


早期的中国电影人是如何筚路蓝缕,抱着怎样的决心去做电影,他们的艰难创业和家国情怀,是中国电影登堂入室的源起。


往大了说,是说电影艺术。


以几位粤籍影人的经历,讲述了世界电影艺术长廊里,中国人的面孔和形象是如何一步步被认知,被接受,被改善,最后成为电影艺术的一部分的。


不仅是中国人需要电影。


电影艺术也需要中国人。




03


最后Sir还想介绍一下本片导演&编剧,张同道。


他是北师大的老师,之前最著名的一个项目:花十年时间跟拍十多位孩子,从他们的幼儿园一直拍到小学,初中。


最后制作成了一系列的纪录片《小人国》《长大的秘密》《零零后》。


除此之外,他还拍过《文学的故乡》《伊文思看中国》,还是《经典记录》《发现民间》《世纪经典》《电影看中国》等一系列纪录片的导演。







纪录片领域,确实学院派老手。


因此不难发现《追光万里》风格稍显平稳,拍摄技巧也跟现在市场上顶级爆款有差距。


采访中导演也坦诚:因为院线时长的问题,百年中国电影史,很难在90分钟里讲清楚。


他只能把那些跨越大洲大洋的恢弘往事,通过几位传奇人物,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力梳理出一条精细的中国影人走向世界的脉络,不得不说有些遗憾。


当然,电影也是遗憾的艺术。


幸好,卢燕的加入,守住这份厚重。


一个细节。


纪录片中,卢燕回到上海,重新探访当年生活过的梅家老宅。


导演说,本来这地方当天不开放,但因为听说是卢燕,又特地开门请她进来。


就是因为对她的尊敬,更是对那个时代的回溯。







纪录片中,在码头的轮渡上,95岁高龄的卢燕想起当年正是在此地,梅家的兄弟姐妹送她出国读书时的场景,葆琛,葆珍,葆玖,一个个名字让她触景生情,流泪不已。


当年才十几岁的梅葆玖还把攒了好久的五美元给了姐姐,让她在外好好照顾自己。


如今,世殊时异。


连最小的梅葆玖先生,都已经在2016年逝世。





△ 卢燕与梅葆玖


而卢燕,还在拍电影,还在做影视,还在为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为中西方电影的交流沟通做努力。


《追光万里》连接着好几个时代的记忆。


尤其再对照当下。


对比从趣味到审美,从类型到表达,都趋向安全和同质的国产电影市场,这种回望更显珍贵。


万里追光。


追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


中国电影,从哪来,要到哪去?


或者再具体点:


当我们看着黎民伟在战火纷飞中前线扛着摄影机记录;蔡楚生海边一遍遍泡着冰冷海水,在战火中一次次颠沛流离;黄柳霜孤独地对抗西方社会的偏见,为国内抗战募捐;再到卢燕,李小龙为华人形象的发声和演绎……







……


我们到底要拍什么样的故事?


我们到底要为什么人拍故事?


这,恐怕是相比较于挣多少票房,请多少流量,造多大声音,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Sir再次想起近期《隐入尘烟》的翻红。


某种程度上,它像是与《追光万里》相互映照,共同回溯着中国电影真实的初心。


就像纪录片中卢燕反复强调:


电影早已经不是电影人的梦,它就是人们的生活。


有人便有光。


有光才有影。


梦,才有了让我们以假乱真,流连忘返的魔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在位70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近百年传奇人生落幕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3 07:33 , Processed in 0.245180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