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退休教师赖冠英,100岁了!他教书育人的传奇故事,令人感动

2022-9-12 13:45| 发布者: uzaslrx3svvxlo| 查看: 2223| 评论: 3

这里是默认签名
中秋节前夕,三明市第二医院内科医生赖德益回到家乡永安市小陶镇看望爷爷赖冠英,爷孙团聚,其乐融融。
援非回来已半年多了,说起援非两年多的时光,赖德益淡淡地说:“那只是我的工作而已,更感人的事情发生在我爷爷那个年代。”
赖冠英老人,今年100岁,永安二中退休教师。他早年坎坷求学,一生教书育人,见证了77年前那段全民抗战、救亡图存的岁月。
百年光阴,爷孙俩的人生经历,成为中华民族站起来与强起来的真实写照。



赖冠英与孙子赖德益在交谈中


坎坷求学

“小时候没有地方念书,好不容易看到一点读书的机会,却差点被权力剥夺了。”赖冠英回忆。
1922年7月18日,赖冠英出生在宁洋县洋头保(现为永安市小陶镇红星村)。1935年冬天,他小学毕业,可当时闽西、闽北只有一所教会办的中学,继续读书成了奢望。1936年秋,省立龙岩简易师范创办,面向闽西12个县招生,只招一个班,人数50人,各县初试,优秀者再到龙岩复试,合格者入学,免膳费、给衣穿、保就业。这对寒门子弟很有吸引力,竞争相当激烈。
赖冠英得知这事,左等右等,就是没有等到报名的文件。原来,宁洋县将省里文件扣留,暗中操作,保送县长外甥和教育科长弟弟入学。赖冠英十分气愤,写信向龙岩简易师范学校校长举报,校长对他表示赞赏,让他入校当旁听生,宁洋县县长却要求复试,最终两名保送的败下阵来,而赖冠英通过复试,成为正式学生。
在龙岩简易师范读书要四年时间,可跟赖冠英一起小学毕业的学生,到福州培训一年,就出来当小学教师了。他坐不住了,为了尽快学有所成,得知第七专区义务教育师资训练所成立,就背着学校跑去考试,笔试通过,可是年仅15岁的他,却因个子太小没被录取。
赖冠英觉得实在没有面子再回校读书,便独自回到老家,老家正好办陶英小学,他当上了小学老师,月薪6块大洋。可很快,他发现自己才疏学浅,就想深造。
1938年,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成立“永安初级中学”,赖冠英报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学校设立免费生、公费生,公费生学费全免,每月还奖励6块大洋,当时伙食费每月只要5块大洋,公费生名额少,赖冠英通过努力,成为佼佼者,享受公费生的待遇。
1941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来到宁洋初级中学任教。
“宁洋县立初级中学不但培养学生,还培养军人。”赖冠英回忆,1941年当时官办学校初中生也叫“童子军”。他们服装统一整齐,除了各种科目,还学习军队的风范,学制三年,校规严格,学风良好。
“国难重重,勉哉宁中,大家养成苦干风!欧风美雨,波涛汹汹。抗战工作莫放松,更生只有靠自力,国防学术要勤攻!同学们要耐劳,莫怕苦,要做民众的先锋!” 赖冠英说,这是宁洋县立初级中学的校歌,当时全国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年代,师生互相勉励,奋发上进,随时准备共赴国难。
1943年,抗日战争由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在“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下,宁洋初级中学20名学生投笔从戎,奔向抗日前线。
当时,赖冠英觉得自己初中毕业教初中,有些吃力,决定继续深造。
1943年10月,他被当时设在三元县的江苏学院录取,在社会教育科学习。1946年9月毕业时,江苏学院已搬回江苏,他成绩优秀,学校挽留他留校任教,或者在江苏工作。但对家乡教育的责任感促使他执意回来,学校只好给他开了函。
赖冠英写信告诉父母这事,父母十分高兴。然而事与愿违,1946年11月,他返回福建省教育厅报到,因时局变化,回乡教书的梦想破灭,却被派去台湾工作。



赖冠英1972年的工作证


返乡办学

当时,赖冠英被派到台湾医疗物品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处工作。他思乡心切,想为家乡教书育人,常常彻夜难眠,多次申请回乡工作,均未得到批准。
1949年1月,母亲病逝,他强烈要求回家乡奔丧,公司终于批准。料理完母亲的丧事,海峡两岸断航,他便留在了家乡。
1949年2月,赖冠英的堂哥、宁洋初级中学校长赖惟淼,推荐他再次到校任教。
当时,宁洋初级中学设在漳平双洋镇,从小陶到双洋,要走山路近百里,时常会遭遇土匪抢劫,还有野狼、老虎,十分危险。学校没有扩大,已无法容纳更多学生。
赖冠英多次找赖惟淼商量,能否在小陶办一个分校,既可解决当地学生的教育问题,还能保证安全。这一想法得到堂哥的支持。
1949年8月,宁洋县和平解放。1950年,赖冠英回到麟厚乡麟东保(现小陶镇和平村),办起宁洋初级中学分校,方便了小陶学子。
1951年底,宁洋县政府搬迁到小陶,宁洋初级中学也搬到小陶。赖冠英成为筹备组组长,说是搬迁组,动员、设计、建设,其实就只有他一个人忙里忙外。
“当时百姓很纯朴,非常支持我的工作。”赖冠英说,他将校址放在现在小陶中心小学那里,当时是吴氏、杨氏两家人的住处,周边是荒地或山坡地。
吴氏、杨氏思想开明,把两座祖房无偿捐献出来。宁洋初级中学教学楼拔地而起。
1952年初,宁洋县政府搬迁到位,宁洋初级中学也顺利迁到新校址,小陶、洪田、罗坊和连城姑田、赖源等地学子纷纷到这读书,205国道建成通车,文川溪船只通行,学子们上学方便多了。
1956年7月,宁洋县撤销,划分给永安、连城、漳平、龙岩等四县管辖,宁洋初级中学划给永安管辖,改名为“永安县第二中学”。70多年来,这所学校几经迁建,一直是永安西南地区学子的求学殿堂。
赖冠英在永安二中任教,1977年12月退休。



2021年10月31日,永安二中66届毕业生和镇、校领导为赖冠英祝寿。


孙辈援非

退休赋闲后,赖冠英一直用自己求学办学的故事、宁洋初级中学的报国故事教育后人。如今,他感到格外自豪的是孙子赖德益成了援非医生,走出国门,为国争了光。
2019年初,赖德益被确定为“第十八批中国援助塞内加尔共和国医疗队”成员。
经过5个多月法语培训和相关业务知识学习,2019年8月,赖德益与医疗队战友共13人飞赴万里之外的西非开展医疗援助工作。
困难可想而知,人生地不熟,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差,信仰、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都不同,语言难以沟通。“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全队努力探索下,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所在国和驻外使馆、国家卫健委的表彰。”赖德益回忆。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援非医疗队在驻外使馆和卫健委的领导下,在异国他乡抗击疫情,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我们全队每天几乎都要零距离为新冠肺炎患者诊疗。”赖德益说,塞内加尔公众场合并没有严格的戴口罩防控意识,防疫物资缺乏,驻点医院的非洲医生也很难达到国内的疫情防控措施。风险时刻存在。
援非医疗队队员每天穿着防护服上班,确保团队医护人员自身安全,同时尽最大努力协助非方加强防疫抗疫。赖德益说:“中国医疗团队向医院提出合理改进的建议,院方看到中国医生做事科学、合理,也逐渐接受了,医生上班开始规范起来,医院防护系统逐步改善,如发烧隔离室等也建设起来。”
抗击肆虐的疫情,守护非洲民众健康,两年来医疗队的努力受到了塞内加尔各方的赞誉。2021年8月,得知快要回国,大家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时接到使馆通知,2021年12月将举行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13名援非队员留下5人为中非论坛做后期保障。作为内科医生,赖德益责无旁贷留下来,圆满完成了使命,直到论坛结束才回国,此时已是2022年1月。
“虽然历经坎坷,但今生无悔!”赖德益挽着爷爷的手自豪地说,“沧海桑田,我们都见证中国强大了!”



赖德益医生获得塞内加尔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金质奖章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作者:黄光棉 文/图 编辑:王长达)

新媒体编辑:王丽华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传奇故事:葫芦娃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1-11 05:43 , Processed in 0.224803 second(s), 5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