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热点」如何创业、脱贫……?听他们讲述十年奋斗故事

2022-9-8 22:58| 发布者: ules0dyynedj10| 查看: 1687|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早前发布 | 丽江热线APP





党的十八大以来

宁蒗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020年全县实现脱贫摘帽

2021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是全国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



近年来

宁蒗县坚决贯彻落实

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

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



经济加快发展

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基础设施大幅改善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社会生态持续向好









8月25日上午

“丽江这十年”宁蒗县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随后举行了

“我的这十年”群众代表访谈会



访谈会上

作为宁蒗县群众代表

他们讲述了十年来的奋斗故事

↓↓↓






基层医务工作者马银讲述了宁蒗这十年在卫生领域取得飞速发展的故事。








市人大代表、宁蒗县人民医院医务工作者马银:


宁蒗这十年的发展翻天覆地,有口皆碑。十年来,全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建设成果显著,凉山处处焕发生机,处处潜藏发展机遇。群众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生活习惯明显改善,与时俱进谋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各项发展成果不胜枚举。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在此,我主要从宁蒗医疗卫生领域方面的变化做发言。


第一方面:全县医疗卫生机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近十年来,全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县人民医院从仅拥有2栋小楼发展到4栋大楼和1个传染病区的二级甲等综合公立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及全县16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等就医条件、院容院貌有了质的变化,89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就医环境不断提升。


第二方面: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首先我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验收,完成了120急救中心等七大中心建设,与上海、省市多家三级医院建立了医疗帮扶协作关系。其次,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县中医院完成整体迁建、全县16个乡镇(街道)卫生院都设有中医馆、89个村卫生室均能提供5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再次,县妇幼保健院通过能力达标验收,全县卫生监督执法得到有效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加强,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第三方面: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彻底消除。目前,我县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全面清零,三类监测户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率达100%、大病集中救治率达100%、脱贫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90%以上、履约率达100%。


第四方面:全县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卫生人才短板不断补齐。我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52家,全县医疗卫生从业人员1763人,较十年前增加1048人。卫生专业人员、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量也较之十年前有了大幅度增长;随着大型医疗设备、高端急救车等的添置,从硬件、软件上不断满足了全县各族群众的健康保障需求。


第五方面:严守“不输入、不反弹、不外传”三条底线,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县各级部门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自2020年2月7日唯一1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后,已经连续 30个月没有病例报告,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得到巩固。


总体来说,我们宁蒗这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我们也始终坚持向先进地区医疗水平看齐,正视我们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始终牢记“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职责使命,关注群众的期盼,精益追求。全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始终秉承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人民医生,守护人民安康,为美丽富裕幸福新宁蒗建设贡献力量!



“2700”苹果品牌创始人鲁权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宁蒗恒泰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鲁权:


我是宁蒗恒泰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700”苹果品牌创始人鲁权,很荣幸向大家介绍“我的这十年”——《守初心创非凡、助力宁蒗糖心苹果的崛起》。


宁蒗恒泰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我们以“生态是未来、未来是生态”为永恒的使命,在海拔2700米的苹果种植区域精心选育培育出最有特色的一个芽变新品种,命名为“2700”苹果并注册“2700”商标。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宁蒗这十年飞速发展带来的红利,“2700”苹果一路走来,一路茁壮长大,在品种培育、种植、加工、保鲜、销售、技能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全产业链全循环式的发展。如今的2700苹果已成为网上热搜,成为了促进小凉山各族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苹果”。


坚守初心、勇当使命。“2700”苹果品牌成立至今、一路走来,不论顺境逆境、都始终坚守创业的初心,牢记干实体的使命,一步一步的踏实向前,丝毫不敢有半点的懈怠。公司采取“公司+党支部+科研所+合作社+基地+果农”和“1+1+4”(1名党员带动1户脱贫户和4户果农)的模式,把党的基层组织优势、公司的市场优势、专业合作社的群众优势有机衔接起来,形成“保底分红+保底收购+以工代训”机制,分类实施实现助农增收。以前苹果销售主要靠人背马驮,如今天堑变通途,宁蒗县高速公路的开通,推动了苹果产业发展,2700苹果上了高速,糖心变甜心,重塑并壮大了独具宁蒗特色的高原苹果产业。过去苹果卖不出去,现在苹果供不应求,果农的钱包变腰包、腰包变背包,走上产业致富之路。在2022年市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中“2700”苹果有幸获得了2021年丽江市绿色食品牌“5大名品”与“升规达标”。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诚为本,诚信经营,更加心无旁骛的坚守职业,聚焦主业、为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回馈社会和客户的信赖。


秉承匠心、着力创新。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科院进行深度的合作,成立了“2700”苹果研究院和苹果协会。以中医理论来管理果树,匠心种植推动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在品种和品质上持续的进行深挖发力,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截止目前,获得苹果种植相关专利25项,从长富2号里选育出来的“2700”苹果品种,获得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省级龙头企业”、“省级小巨人企业”、“省级扶贫明星企业”、“省级规范化支部”、“省级创新型企业”、“省级长大型中小企业”等荣誉。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背景下,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等技术加速迭代,企业的数字化和全产业链化已经势在必行。我们依靠科技创新、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发展的理念来打造绿色、生态、有机、无公害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产品。我们借助农业物联网,通过大数据融合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宁蒗糖心苹果”全产业链。我们优化“宁蒗苹果”产业的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帮助解决果农“标准难、储藏难、运输难、交易难”的问题,增强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壮大以苹果种植为核心的支柱产业发展。我们以全产业链来赋能运营能力、运营效率的提升,用数字化来实现客户体验的升级。


强抓机遇、助力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苹果主产区建立了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企,企业和农户在贷款难的问题上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果农可以用心、用情的专心种植。企业引领了一大批年轻人,现在手机成为“新农具”、果农成为“新网红”、大学返乡创业者成为“抖音新农人”,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这十年的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社会的关怀和客户的认可,就没有现在的“2700”苹果,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的政协委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下一步我将尽企业之责,履政协委员之职,助力宁蒗经济高质量发展。



宁蒗县番人古寨文化旅游景区负责人曹建飞讲述了景区从最初建成到蓬勃发展,他与景区共同长大的故事。








宁蒗番人古寨文化旅游景区董事长曹建飞:


我是宁蒗番人古寨文化旅游景区的总策划、投资人。2016年之前,我一直在外地发展,主要做文旅产业,发展顺利。每年春节回家,真切的感受到宁蒗发展变化:社会治安越来越好,城乡环境不断改善、居民素质不断提高、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整个宁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所以,在2016年5月,我满怀热情回乡创业,全力打造番人古寨文化旅游景区。番人古寨文化旅游景区选址就在我的老家宁蒗县红桥镇黄腊老村委会抓如村,是丽江前往泸沽湖的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明显,山清水秀,民族文化浓郁。基于此,我们立志打造区域复合型生态文化旅游体验经济圈。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番人古寨文化旅游景区的情况。


一、建设过程
企业主导,政策引领。景区建设中,宁蒗县委、政府在土地供给、项目宏观把控、项目服务跟进方面给了全程支持。在建设普米博物馆时政府给予了200万元补贴支持,在土地供给方面县委、县政府支持宁蒗番人古寨文化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出面帮助协调土地,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建设过程一路绿灯推进顺利,经过六年匠心打造,景区现已投资建设完工并投入运营,目前运行稳定,前景可期。


二、社会效益
一是带动产业融合发展。我们番人古寨所在的黄腊老片区之前没有产业,在我们打造番人古寨文化旅游景区之后,投资者看到了商机,相继又有五大产业落户这个美丽的盆地,它们分别是:新希望生猪养殖、佳沃苹果基地、吉意溶洞冷水鱼养殖、下拉垮高原鸡保育场、摩梭山泉。这些产业的加入,进一步促进抓如村交通更加便捷、信息更加通达、文化更加繁荣,实现农文旅产业文化融合发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二是带动就业增加收入。 在番人古寨的建设过程中,除了管理团队从外地引入,民工队伍均在本地聘用。六年建设期我们共计使用民工57450人/次,日平均工资200元,有效助力这些农民工兄弟脱了贫。在这些农民工兄弟中,有19人在景区建设完工后顺利完成身份转换变成了景区职工,月平均工资4500元/人,这19个家庭均已过上稳定的小康生活。近期,还要从本地再招聘10名景区工作人员,每人月薪4000元左右。另外,景区内设番人古寨乡菜馆,打造区域美食,猪肉、家禽、鱼类均在当地采购,目前月采购量10万元左右。说实话,相比之前,村子里没有闲人了,日子充实了,钱包也鼓起来了,生活也幸福了。


三、特色亮点
打造番人古寨我们采取了复活非遗这一独特的表达方式,把非遗复活做成产业,让非遗这一人类文明得到有效传承、发展。我们的产业布局有古法酿酒、传统手工纺织、古法榨油、梅花鹿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手工银器、传统民族工艺品。这些产业链通过非遗传承人得到了复活,熠熠生辉。


下一步,我们将和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合作,在番人古寨对他们进行培训,购买设备给他们,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生产、加工成品、半成品给我们,在带动他们致富的同时,公司产业链得到延伸,非遗文化在与产业的互动、融合中焕发生机,蓬勃发展。同时,我们将积极争取,走“百美各宿”之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真正做到文旅融合,带动黄腊老村的群众发家致富。无疑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肯定会越走越好。



进城安置易地搬迁脱贫户刘强讲述了十年来家庭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的故事。








宁蒗县紫玛街道清泉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刘强:


我是宁蒗县紫玛街道清泉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刘强,同时也是一名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现住在县城集中安置区幸福家园。2019年以前我是脱贫攻坚的受助者见证者,现在我又成为了一名乡村振兴建设的参与者。从受助者到参与者,这一路上我切身感受到了国家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政策“落地开花结果”,易地搬迁群众从“生活环境恶劣”到“住进幸福家园”的变化。易地搬迁,搬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搬出新家园新气象新生活新天地。下面我从三个方面简单谈一下:


一是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从吃穿犯愁、要啥没啥到应有尽有;从出行困难到交通便利;从破旧木房到崭新公寓;从看病难到出门即就医,从上学难到学校就在家门口,这些是我想都没想过的。但是在国家脱贫政策下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搬迁进入新房后,党和政府并没有让我们“一搬了之”,而是精准推进后续的帮扶工作。在易地搬迁安置点附近全覆盖配备了中小学、幼儿园、医疗点、养老服务中心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现在我们居住点周围就是宁蒗县三幼、小凉山学校、宁蒗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养老院等服务设施,让我们真正实现了“住有所居、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二是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富足。在新社区,党和政府注重“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在安置区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四点半课堂、爱心图书室等文化设施,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引导搬迁群众增强主体意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激发了搬迁户的内生动力。搭建百姓大舞台,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促进不同民族搬迁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强对安置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社区还会开展家庭用水用电安全、交通安全、卫生健康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我们快速接受新生事物,快速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现在搬迁户群众每天早晚都会自发地在小区广场跳民族团结广场舞或者利用社区内的健身器材锻炼身体。这些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以前都只是守着自己的那点土地,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忙活哪会有什么娱乐活动,现在真的是过上了“市民”的生活,不仅娱乐生活丰富多彩,精神上更加充盈,脸上的笑容也是越来越多,真正实现了“换脑袋”“富口袋”“改变下一代”。


三是就业创业增收不断拓宽。为了让我们这些搬迁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党委政府还对有意愿并符合培训条件的搬迁户劳动力进行了100%的培训,力争让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能够掌握1-2门实用技术。培训内容包括电焊、电器维修、厨师、筑砌工、民族糕点制作、家政服务、种养业等领域,同时县里还组织搬迁群众外出到省外务工,并且实现了“出家门就上车门,下车门就进厂门”,从无序打工到组织化务工,以增加搬迁群众收入,对于外出务工人员还有奖补政策,让我们不仅有“务工收入”还享受了“政府补贴”。对于不能外出务工人员或者不适宜外出人员,政府还建立了易地搬迁帮扶车间、设立公益性岗位,让我们能够就近就地就业也能更好地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对于想要发展产业的搬迁户,政府也给予了很多好的政策,政府帮忙贴息的小额信贷、高原特色产业贷款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让我们这些搬迁户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


现在,不仅是我们进城安置的2708户11772名易地搬迁脱贫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而且宁蒗县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房建起来了,道路干净了,绿化更好了,交通也四通八达了......每天饭后我都会顺着河滨走廊逛一逛,看看宁蒗的夜景,真的感到十分幸福并由衷地感谢国家,感谢共产党,就是因为国家、共产党的政策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越来越美好。今后我们也将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朝着美好生活大步前进。



宁蒗县新营盘乡脱贫户马华华讲述了他的脱贫故事








宁蒗县新营盘乡脱贫户马华华:


我家是新营盘乡新营盘上村的脱贫户。我家原先住在西布河石格拉村的高寒山区,那里交通闭塞,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而我家有三个孩子,都在上学,每天都要走很远的山路去村完小上学。2005年,为了稍微改善孩子的就学环境,我家搬迁到新营盘乡,用国家给予的2万元搬迁安置费修了一栋木楞房,户口也迁至新营盘乡,成为了新营盘乡村民。2017年,我家两个孩子在读高中,一个孩子在读初中,家庭教育开支特别大,经济负担重,这时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来了,村委会干部把我们召集起来召开村民大会评选贫困户,在村民大会上我家以因学致贫的原因全票通过成为我们村的贫困户。成为贫困户后,各种帮扶政策也跟着来了,我家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扶。


在住房方面,村委会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到我家宣传扶贫政策,告诉我们“现在国家正在实施安居房建设政策,最高每户可以补助4万元”。于是,我家开始着手修建房子,通过几个月的时间修了现在住的砖房,同时政府也将补助款全部补助到位。看见新房子,我们全家人心里都暖暖的。


在教育方面,我家孩子在学校享受了“两免一补”“雨露计划”、国家助学金(一等)、助学贷款等教育帮扶政策,大大地减轻了教育负担,现在三个孩子都顺利毕业,而且都参加工作,我家成为我们村为数不多培养出3个大学生的家庭之一。


在医疗方面,我们夫妻两个身体都不好,以前为了节约医药费都是忍着病痛。纳入贫困户后,医保报销可达90%,我和媳妇开始放心地去医院做检查,现在我的病治好了,我媳妇的眼睛息肉也做了手术,自己没有出多少钱。我们还签约了家庭医生,每个季度都定期来给我们做健康体检、还给我们宣传健康知识。


总之,我家在衣食住行上都得到了国家的帮扶,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在衣食无忧后,我们坚持自力更生,发展产业,不仅养了十多头猪,我媳妇还在新营盘乡新修的菜市场上租了摊位卖菜,现在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我们全家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党的政策好,在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帮扶下,我已经由国家重点照顾的贫困户变成了稳定增收的脱贫户。我相信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通过产业发展政策的扶持,我能在脱贫的基础上实现致富。




记者/李琳编辑/雷凤娇
责编/李铁成
热线电话/0888—5112277 微信/lijiangtv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出品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格局到底是是什么?

下一篇:关于腾讯的励志故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0-30 19:30 , Processed in 0.358707 second(s), 4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