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法师,到底水有多深?

2022-8-29 22:24| 发布者: fe2rf22sf2| 查看: 1732| 评论: 4

这里是默认签名
几天前,隐士林来了一位50多岁、法号叫“印法师”的和尚,据说要在这里“了缘”。将近40°的高温下,他始终穿着脏兮兮的大褂和看不清底色的衬衣,那双云袜也没见他脱过,从他的举止言谈中看不出他是修行30多年的高道。但是辛道长却说他大智若愚,不可低估,理由是这么热的天,你穿两件外套试试!



一开始,他只在自己的房间不出门也不按时吃饭,有时候碰到他,他也不理不睬,似乎他在深思什么问题。
后来,他会主动融入人群,但你不知道他是何时来的,也不知道他会何时离开。时间长了,似乎对他的来去,也就没人在意了。
但是这两天他很喜欢找我聊天,他不管我在干啥,也不管忙不忙,都会直接开口讲他要讲的故事。他的语调很慢,开口之前一定是兰花指缓缓举动,配合着“哼哼”微笑的开场白,但是并不直接说话,如果他发现对方并不理睬,也就“哼哼”两声不再开口。



从他断断续续“哼哼”的开场白中,我得知他年轻时爱上气功,到武当山想皈依道教,因为太年轻被拒绝,后来皈依了佛门。
三十多年来,他熟读儒释道三家经典,但是还是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这才辗转来到隐士林,因为他听说这里没有门户之见,如同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
有一天晚上10点多,我刚下班洗完澡,一推门吓一跳,不知他何时进来的,这里每晚9点熄灯,6点早读,若非特殊情况,一般谁也不轻易走进别人的房间。我问他有事吗?他哼哼地笑着,说有一个人托梦给他,叫他去洞庭湖。
我“欲知后事如何”等了他半天,终于见他翘起兰花指,然后哼哼道:那是个高道,见了我背着手,叫我跟着他在湖边走了一会。



然后呢?
“哼哼,不见了。”
我不知道他要透露什么玄机,便问他这是什么意思啊?他又哼哼道:不知道呢!
说着说着他盘腿坐在了床上,讲起了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王阳明、憨山大师……总之,都是佛儒道三教人物。我知道他是个慢性子,又耐心等了他半天才说,他们都是“一家人”。又说孔子不是老子的学生,而是孔子的后人,他不满意孔子,所以批评他。
我表示不赞成他的意见。他连连摆手并哼哼:不对不对,你那是谣言。



孔子问礼于老子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持续不断跟我宣扬着三教从来一祖风的故事,光是许仲琳,就跟我说了三次,每一次坐一个多钟头,断断续续地也就说几句话。
他说许仲琳是佛教徒,你看他为啥写道教内部的内讧,阐教跟截教争权夺利,弄得天下不宁。而佛教的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始终一团和气,并且,道教主杀,姜子牙就是典型,动辄斩首。佛教主生,遇诛必度,成为封神大战中最大的赢家。
印法师把小说当作历史了。
我跟他说,许仲琳在故事里交待得清清楚楚:准提道人劝接引道人“我教贫弱,趁东南大教混战,我们何不前往收拢,壮我教门”,这分明是趁火打劫,渔翁得利嘛?
并且许仲琳生活的年代正是所谓三教合一的明代,除了许仲琳,吴承恩的《西游记》同样也涉及三教合一。



三教从井水不犯河水到互借互补,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论辩,再到隋唐时期的三教融通,三教合流正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全真道、三一道等等,都是这一社会背景的产物。
我跟他讲这些,如同他给我讲老子是孔子的后人一样,都是对牛弹琴。
他还有一个标志性的形象,只要他去吃饭,他肯定是第一个坐在那个固定的座位上(通常那是主宾的座位),高高的端起碗,自顾自地吃饭,不管有没有客人,也不管师父在不在场。
我写下这些文字,就是想讨论以下问题:如今,修行的人很多,您觉得修行之地是否还那么纯净?修行的还有多少人那么虔诚?为什么这几年本为净土的寺院、道观,却不断刷新世人的认知?商业化浪潮中,还有必要坚守那份道心吗?还有,出家几十年修行,如果只修个“无知”“无智”“无礼”加“无术”,那么修行的意义何在呢?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怎么吃能提高免疫力?四机构权威提示来了

下一篇:必看!全国138家农商银行理财能力大排名!(附最全榜单)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2-6 12:44 , Processed in 0.226888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