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真相--自我蜕变的卓绝之路

2022-8-27 19:24| 发布者: ux3rcrrx9c3z7c| 查看: 2158|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创业也许并不是一种业务形态,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是自我实现的一种人生模式。但因为他很难所以就有其他得不到的成就感,也有让大部分人有更多的挫败,这本《创业的真相》字斟句酌,像是体验报告也像是指导教材,从方法和心法上都给了很好的总结,无论你创不创业,都会很有裨益。


<hr>◆ 什么时候是创业的最佳时机?


>>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句话不适合创业者。大家都辛苦创业,但有的创业企业成功了,有的创业企业倒闭了。


>> 如果你宁可失败也要拼搏,没有人投一分钱也要创业,那么这时,就是你创业的最佳时机。对于这样的创业者,顺境、逆境都是创业机会:在顺境时加速,同时心存恐惧,防患于未然,稳稳前行;在逆境时坚持,同时保持乐观,挖掘自身最大的潜力,加速冲刺,度过隧道期。创业者的前路漫漫,只要心中有光,就不必害怕黑暗。


◆ 如何看待所谓的风口?


>> 查理·芒格说得好:“在能力上没有提高,只执着于自己的欲望,往往最后面临的是万丈深渊。”


◆ 你的初心是什么?


>> 创业是世界上最苦的事,没有人能在镁光灯下创业成功。当我们弄清楚这些的时候,再冷静下来想一想,最开始,我们到底为什么创业?初心是最初的起点。


◆ 在理顺创业逻辑之前,你的愿景够清晰吗?


>> 愿景不仅是未来的目标,更是现在出发的导航仪。想清楚这一点,就会让创业多两成胜算。


◆ 拆毁重建:重塑自己的三个思考


>> 显然,要做到创业成功,就需要不断地改造自己,把自己打碎重来,让自己升级迭代。只有更好的自己,才有可能带来对产品更好地理解。


◆ 创业的本质是赚到钱、活下去


>> 我们都喜欢看到颠覆式的创新,所谓一举改变世界。可惜颠覆从来都是事后的盖棺论定,颠覆是人们从一个习惯迁移到另一个习惯的结果,只有当这个迁移趋势被证明成立,才可以称之为颠覆


◆ 创业意味着每天都要对抗死亡


>> 创业是苦中作乐,我们内心充满渴望,但始终盯着当下去解决问题。



<hr>

◆ 创业的本质是什么?


>> 创业的本质是:用更好的产品,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这其中包括找准用户需求、做出用户最需要的产品以及卖给目标用户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如果用最通俗的说法解释创业的本质,那就是卖掉产品


>> 创业以后才发现,学习能力不是指学习知识的能力,而是改造自我的能力。


>>只有不停试错和打不死才是成功之路


>> “越努力越幸运”和“九死一生”本质上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别人的幸运只不过是更多的尝试和九死一生之后的结果。


>> 任何一个企业出生就开始拥抱失败,创业者能做的只是从一开始就挽狂澜于既倒,然后把这个动作重复更多次,不断地从失败的威胁里把企业拯救出来。


◆ 创业:你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 只有方向正确的目标,失败才是有价值的。灾难并不一定会给我们带来财富,痛苦本身也毫无意义。同样,试错也并不是成功的必然前提,通过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这就是学习和思考的价值所在。


>> 那么他们为什么又取得了成功呢?我想到的答案有两点:一是创业者构建的创业项目本身足够优秀,创业项目逻辑清晰、执行有力,足以击溃传统竞争对手,赢得用户的信赖;二是创业者锻造和培养了这批潜在的优秀人才,通过创业活动,把他们打造成了行业最优秀的人。


◆ 怎样才能具有学习能力?


>> 所谓创业者的学习能力,不是指创业者看书、读报、做笔记的能力,而是指创业者能够突破自我,改变自己坏习惯、坏毛病的能力。这就是创业者对自我的持续校正能力。先改变自我,才能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永远是通过改变自我间接实现的。


>> 所谓学习能力,就是不要相信你的经验,每次都要重新思考。
所谓学习能力,就是每掌握一门新知识,都将其放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内,重新消化理解。
所谓学习能力,就是每天思考,用逻辑梳理清楚全新知识点的价值,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框架,不断地把思考体系化。
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成为快速长大的那个你,让每个人都对你刮目相看。如果你的蜕变周围的人都看得见,那么你就距离成功不远了。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能力的体现。


>> 从创新的角度看,学习能力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


<hr>

>> 如果在整个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都能够用一个完整的逻辑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个创业者就是具有学习能力的。


>> 提炼了学习能力最基础的三要素:
>> ①事实。我们需要尽可能找到中立的事实,而非我们愿意相信的事实。
>> ②数据。只有关键的数据才有用。
>>③逻辑。逻辑来自分析和教训。教训部分来自经验,但必须抽离经验本身。经验是我们的敌人,如果依赖经验,我们只能原地踏步。


<hr>

◆ 怎样才算拥有健康的创业心态?


>> 在创业的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做出选择,一个又一个选择。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不断地给内部员工讲述你的愿景,与他们达成一致。最重要的是,你要彻底想明白,把所有复杂的逻辑变成一条点对点的直线。


>> 创业路上,无数机会都在遥远的未来,而所有的激流险滩却就在眼前。


◆ 忽略常识的创业者,怎么可能走得远?


>> 创业可以很简单”,这完全是误解。再简单的创业,背后都是对行业逻辑的深刻梳理,而且,往往越简单,背后的思考就越复杂。


>> 之所以要成立企业,而非单打独斗,是因为团队协作会发挥超过个人的作用。但并不是一群人在一起,就可以称之为团队了。


<hr>

◆ 创业时,为什么必须要遵循逻辑思考?


>> 很多创业者懒于构建逻辑,或者认为构建逻辑之前的记忆、分类、整理太过枯燥,大都只停留在解决眼前问题上。这样的后果就是,每次有问题都会从头再来,每次做的事其实都是无用功。


◆ 创业这么苦,你能让创业变得有趣吗?


>> 只要建立起过程导向,不必刻意追求结果,通过逻辑构建来控制企业运转,一切就会不同了。


◆ 面对创业,应该有哪些正确的思维方式?


>> 在创业中,未知因素占60%,现实把握占40%,绝大多数决策其实都是随机应变。


>> 创业没有成功的秘笈,但逻辑梳理清楚,会提高成功的概率;创业没有套路,但创业中确实有一些恒定不变的锚点,比如初心和愿景、个人品质、决策能力、逻辑框架等;创业没有权威,只要你的做法更好地解决了用户的需求,你就有可能胜出;


◆ 如何正确运用逻辑的力量?


>> 要在创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之前,用不超过10个字概括出你的创业项目。


>> 创业不是靠想法远大就能成功的,要不断厘清每个细节,把知识和创新沉淀在流程上。逻辑混乱的创业者,将会走很多弯路,如果学习能力再差点,就会创业失败。


◆ 你能否做到以终为始?


>> 创业者必须设计并生产领先于时代的全新产品。


◆ 当我们说专注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 没有把目光专注到目标用户的需求上,无论多努力,都不可能实现既定目标,更不用提“专注”二字。


>> 只有当专注、目标用户、需求三点共线的时候,才算进入创业的正轨上来。


<hr>

◆ 你懂得如何借假修真吗?


>> 任何一个不断向前的创业企业,都需要每个人调用自己的无穷创造力。如果这些创造力没有一个方向,大家就会迷失。


>> 讲故事的能力可以说是创始人的必备技能,故事讲得好,逻辑通畅,企业成功的概率至少增加一成。


◆ 你的动机和优先级能匹配吗?


>> 一定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美化自己的动机。


>> 创业者在整个过程中不要试图追求伟大的结果,而要先成为最真实的自己,然后是最好的自己,之后才是对外界的影响力。


>> 真正要做的,应该是让动机和优先级更好地匹配,两者共同决定当下应该做什么事。短期来看,这会指导你的团队成员实现目标,长期来看,这也会让你自己更聚焦。


◆ 为什么我们要创新?


>> 创新最大的作用是便利用户、赢得用户,而非颠覆。


>> 拿出更好的产品,比什么都强。正如乔纳森·艾弗所说:想与众不同很容易,想要做到更好却很难。


>> 如果你偏离了做“更好的产品”这样一个主线,无论你憋了怎样的大招,又怎样惊艳了世人,最后都不过是昙花一现。


>> 最好的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而是说这个解决方案随着改进越来越好,最终改变了用户的习惯。


>> 所谓的颠覆性创新,只是针对被淘汰的那个门类而言。作为用户,我们关心的不是是否颠覆,而是创新本身是否有用。


>> 创新不是一个目的,也不是一个特定的结果,创新是一个过程。


◆ 为什么说创新只是产品创造的副产品?


>> 创新本身不是主体,它只是附庸创新是连续创造的过程,创新不可能单独成为主角,为了创新而创新是愚蠢的。


>> 颠覆从来都是事后的盖棺论定,颠覆是人们从一种生活方式迁徙到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结果。只有当这个迁徙趋势被证明成立,我们才可以称之为颠覆。


>> 但我认为,从来没有颠覆式的创新,创新本身不可能是颠覆式的,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才是。


>> 创新的核心是决策和驾驭,是让产品变得更有价值、更好用,而非与众不同的哗众取宠。


>> 把人人都能做到、又都没有做到的事坚持到底,直到做得很好。只要你最终解决了问题,你就是创新。


◆ 你知道创新的正确姿势吗?


>> 所谓的创新,不是灵光一闪,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一种做事的体系。


◆ 为什么红海更适合创业者?


>> 在红海市场里,通过创新解决用户已有的痛点,这就是创业的机会。


>> 最后,在实现方式上,不要走捷径。直击用户痛点,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一旦做到最好,你就会取得成功。
<hr>

◆ 如何发现市场机会?


>> 当你准备创业时,需要把你发现的最关键的问题逐个拆分,拆到不可再分后,再和目标用户交流。


◆ 问题错了,永远找不到正确的答案
>> 首先,找到隐含在普通问题之下的本质问题。
>> 其次,进一步找出用户内心最隐秘的问题。
>> 再次,找出根本问题以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


◆ 为什么洞察用户需求的能力至关重要?


>> 对于创业者来说,唯一正确的事就是关注消费者未来的需求,创造并生产出伟大的产品。


>> 创业者必须自己拥有洞察力链家创始人左晖说过,很多创业者都将失败归咎于执行力,但真实的原因是缺乏战略洞察。


>> 创业者只能依靠自己。而且洞察并不是一次性的,洞察是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犯错、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优化、不断地完善产品开发的逻辑,最终有一天豁然开朗。


◆ 面对风险,你有正确的应对方式吗?


>> 风险只有被准确识别,才有可能被成功规避或解决


>> 一旦你开始创业,就要学会拥抱和挑战风险,感受其中的乐趣。然后不断地尝试驾驭它,当然这不是让你毫无准备地去“送人头”,而是在一次次的犯错后,找到更好的道路。


◆ 为什么说基于假设的假设一定是错的?


>> 只有逻辑是可信赖的,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愿望都可能是错的。


>> 创业不仅需要准确的决策,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执行决策。成功的创业者和失败的创业者最主要的差别就在这里。


◆ 除非形势倒逼,不要轻易做出改变


>> 你要解决的问题有无数个细节,确保你在解决最核心的问题


>> 创业者必须要有战略,战略是创业者的蓝图。构建蓝图,然后用逻辑完善从现在到未来的路线图。



<hr>

◆ 企业家精神:创业者该如何成就自己?


>> 当我们提到管理的时候,往往习惯地以为是管理别人,但实际上,管理最核心的是自我管理。


>> 优秀是一种做事习惯,优秀是变优秀的过程。优秀的前提是承认自己不优秀,承认自己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与此同时,优秀也意味着可以把想法简单清楚地传达给团队的每一个人。


>>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真正企业家的决策不是选择手段以满足给定目标的,而是寻找可选择的目标和手段本身。企业家精神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选择能力的高低。换句话说,管理者是使用工具,企业家是创造工具。管理者是实现目标,企业家是创造目标。


◆ 你和产品,谁是真正的老板?


>> 我观察的那些成功的创业者,他们都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以产品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也就是说,创业者必须倾听产品的声音,淡化个人的喜好,坚持一切为了产品,坚持把产品当老板。


◆ 都说要管理,你知道该管理什么吗?


>> 创业是为了解决问题,有的创业者忙着思考,一个礼拜才想明白一个决策,不断在整理“逻辑”。


>> 管理就是用一个目标,推动整个团队前进。


>> 管理不是事必躬亲,而是告诉每个人为什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推动每个团队成员自主向前。


>> 没有找出核心逻辑,管理就注定失败。


>> 企业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依靠制度来赚钱。如果缺乏制度,凡事都要亲自做决策,每次都是随机应变,就缺乏了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 管理的重点是理,而不是管


>> 管理的核心是“理”,是建立流程,把创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沉淀到流程里,让整个企业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努力。


>> 管理是创业者的责任和义务,而非权力。


<hr>

◆ 假定你是错的,然后向所有人证明你没错


>> 自己做对还不够,必须要清晰地告诉别人你的逻辑


>> 说服团队,激励团队,让团队信服,最终成就团队,这是创业者的本职工作。


◆ 怎样才能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 首先,用逻辑连接事实和数据。逻辑是一切知识的核心。如果没有梳理出完整的逻辑体系,信息则显得杂乱无章,那么即便非常重要的信息,创业者也可能会遗漏。
>>其次,用事实和逻辑去推演,而不是直接使用信息。分析信息时要带着自己的判断,论点、论据和论证互相支撑吗?有没有有遗漏?会不会出现黑天鹅事件?
>>再次,抛弃主观偏见。如果创业者一开始就带着自己的主观偏见,那么在获取信息的时候自然也会同样陷入偏见,就不会有所收获。最后,要多个维度反复比较,正确判断信息价值。


◆ 创业者如何找到合作伙伴?


>> 创始人层面的核心团队并没有固定的组建方式,但是能够长期合作的应该有以下几种情况:要么彼此充分信任,要么彼此都非常职业,要么彼此初心、愿景、价值观高度认同。相识多年未必能挺得过创业一年,萍水相逢也可能找到知己,这中间最重要的是团队的核心目标和沟通方式。


>> 不要高估自己言行的一致性,很可能你认为你没变,但是你的认知、判断和决策早就不一样了。把每件协商一致的事都记录下来,无论别人是否在意,自己都要提醒自己。


◆ 如何激发每个团队成员的最大潜能?


>> 一旦大家都清楚了公司的未来目标,大家就会集思广益,给出到达未来最快的路径和最好的办法。


>> 创业者要为打造一只优秀的团队而建立一整套机制。
>>第一,大家的产品思维须达成一致。
>>第二,团队的所有责任由团队成员共同承担。大家共同努力,并且为自己在其中做出的成就而感到骄傲。
>>第三,团队的绩效不仅取决于团队成员的个别贡献,更取决于所有团队成员的集体努力。团队成员应该都想着做到更好,而非仅仅完成任务。
>>第四,团队必须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不能只是被动地响应上级的命令或要求。
>> 第五,任何时候都要信赖和仰仗我们自己的团队。


◆ 团队管理之如何杜绝“大灰狼”的出现?


>> 初创企业应该在团队内部反复强调自己的人才观、价值观和创造力,要把“大灰狼”、“小白兔”、自作聪明的人的症状都列出来。这样,当问题出现时,大家就会对号入座。


◆ 团队管理之为何“小白兔”也有害?


>> 要始终保持高标准、要求,不要养成纵容“小白兔”的企业环境。


<hr>

>> 强战斗力的团队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同理心。每个人都应该有同理心,整个团队才能互相帮助、互相感受。
2.愿景和努力。能够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公司的发展,并且能够基于公司的愿景,反思并改进自己的行为。
3.一个团队。每个人的思考都应该从公司整体出发,从自己的职责推进。大家是一个团队,互相协作、监督,为了整体更好地发展。


◆ 团队管理之搭建企业文化要想清楚的三个问题


>> 企业文化应该是把企业的价值观输入到每个员工心中


>> 创业者开始做企业文化时,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传递的价值观是什么


◆ 打磨核心团队,建立议事规则


>> 领导力其实是由决策能力、驾驭能力和议事规则构成的。


>> 创业者应该只解决公司原则问题、产品标准问题以及需要创业者决断的疑难杂症。


>> 议事规则要有明确的节奏——提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锁定核心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修改、优化,提出下一次会议/成果的时间节点。


◆ 管理的不同阶段:节奏、把握、复盘


>> 管理不是驴拉磨,一圈一圈地绕就可以了。管理是螺旋式地上升,没有固定的规则可以遵循。


>> 因此,不同项目的管理方式不一样,不同阶段的管理方式也不一样,同样的管理还有不同的阶段。


>> 你应该记住: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再强大的企业看中你的企业,也不过是做生意;同理,再弱小的人如果需要你的产品,也是你的上帝。知道万事只能靠自己,不再心存幻想,这是长大至关重要的一步。


>> 执行力是在长大力和节奏力的基础上,设定判断标准,定期复盘,走一步想三步、望五步,不断预演。


>> 如果你对整个问题想得不够深入,对整个大局缺乏了解,对产品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趋势缺乏判断,那么就无所谓真正的执行力。


>> 对于创业者而言,是学习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而非过去的知识储备。


>> 创业一开始或许起源于创业者一个人的想法,但一旦开始,就是一群人的事业,创业者必须要确保整个创业团队团结一致、勇往直前。



<hr>

◆ 事前验尸:如果项目失败,你觉得会死在哪里?


>> 丹尼尔·卡尼曼在美国曾组织了一次对小型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有81%的小型企业认为自己成功概率高达70%,其中33%的创业者认为自己失败的可能性是0。而事实上,美国小型企业能够生存5年。


>> 创业,本身就是思维方式的再造。同样的工作,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的价值完全不同。


>> 想要做好事前验尸,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思考:
>>第一是自我层面
>> 第二是内部层面。
>> 第三是外部层面。


<hr>

◆ 怎么样才算好产品?


>> 痛点不只是现象找到了痛点,意味着就有了答案。痛点之所以存在,一定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同样,解决的方案也必然不会很简单。


>> 这时,就需要我们去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痛点只是现状,只是表象,找出问题的本质,才是核心。


>>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产品,不仅要能解决问题,还要足够便捷、好用、成本可控、良率达标,并做到商业可持续,这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或者生活质量。


◆ 如何将模糊的痛点变成精准的解决方案?


>> 商业即逻辑。理论上,找到了痛点,就可以通过逻辑思考找出真正的问题,进而找出解决方案。


>> 发现问题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也是创业者的价值所在。


>> 解决问题是一种逻辑思考。逻辑思考的价值在于,只要充分思考,找到本质的问题,建立可靠的逻辑,然后组织条件去实现它,便可以创造出必然性。


◆ 怎么样验证一个产品是否可行?


>> 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都能用一句话告诉别人,自己的企业是做什么产品的,解决了什么问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说明产品本身或许不可行。


◆ 产品的起点:正向设计


>> 正向设计就是遵循“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定律,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划一条直线,然后根据当下的资源重新设计出全新的解决方案。


◆ 产品思考之模式:怎样的商业模式算好?


>>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是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式。


>> 商业模式必须依靠自身的核心资源优势,构建出容易理解但难以复制的独特价值主张。


◆ 没有创新工具,哪里来的创新产品?


>> 当你一直在一个领域里思考时,你看到的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任何一个细节的变化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蝴蝶效应。


◆ 产品持续创新的外部条件


>> 但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目标明确、行动坚定的人。


>> 脚踏实地的执行力:从对接资源开始。


>> 意志力:每一步都拼尽全力。


>> 拼尽全力是成功的秘诀,坚持和努力会让人变得更聪明,也会让人运气更好。


◆ 精益创业


>> 所谓精益创业,就是做一个最小化的、最简单的产品原型,然后出去叫卖,如果得到市场验证,再不断完善。简单来讲,就是要先验证用户的痛点,再不断完善细节。


>> 用精益的理念做产品原型,对于创业者而言,是巨大优势,保持了开放性,才更容易抓住未来产品迭代时出现的大机会。


>> 初心(very beginning)、愿景(vision)、价值观(value)是创业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 所有创业行为都是收敛的。创业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越聚焦,用户就越多。


>> 记住:舞台有多大,并不取决于产品的复杂性,而是取决于产品用户的多少。


◆ 如何找准产品的破局点?


>> 如何确定你找到了真正的破局点呢?核心的标准有三个:自传播、自推广、自增长。


>> 这也是判断破局点的核心——是否具有自我驱动的能力。如果用户没有这样的动能,就说明这个产品的切入点还不够准、还不够狠、还不够有力量,就要重新开始思考。


◆ 产品的路径和节奏把握,该如何是好?


>> 目标强制排序,然后根据创业者资源能驾驭。


◆ 以正确的方式推进产品开发工作


>> 也并不高。因此,在最早的时候,创业者+核心技术人员+运营推广,基本就可以。


◆ 赢得产品竞争的三大法则:决策、远见和执行


>> 决策能力:100%信任团队,100%承担责任


>> 铁腕执行:每一个细节都足以致命只有深度思考才能让创业者做出更有远见的决策。


>> 这个执行包括:创业者要亲自测试产品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搭建公司的流程,培养管理层……从用户需求到产品落地的整个过程,创业者的任何决定都能定企业的生死。


◆ 市场团队必须参与产品设计


>> 任何一个公司,核心驱动力都是市场。


>> 市场团队奋斗在第一线,没有人比市场团队更了解用户的心理、用户的需求。


>> 让创业团队共同实现一个目标,不仅需要工作方法,还需要执行的工具和明确的利益驱动。


◆ 增长!增长!增长!营销的使命


>> 现在很多企业都取消了首席营销官(CMO),而设立了首席增长官(CGO),以统一领导市场营销、商业战略、用户服务等业务。


◆ 移动靶:创业者必须要过的一关


>> 创业是幸福的,因为可以无限创造;创业也是痛苦的,因为一切都不确定。


◆ 新形势下,塑造品牌的注意事项


>> 其核心就是做尽可能少且正确的事。如果一件事创业者并不确定是应该做的,就应先放到一边,把该做的事做好。


◆ 怎样搭建市场传播体系?


>> 传播的核心目标就是梳理品牌形象,传递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他问题。


◆ 赚钱:如何建立销售体系?


>> 用户并非为你的产品付费,而是为他们想解决的问题付费。


>> 定价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首先取决于用户愿意在什么区间买单,其次取决于你能否把成本降低到用户愿意买单的区间以内。


>> 销售不仅是卖东西,还是产品升级迭代的重要依据。只有创业者在第一线不断地发现用户最新的痛点,才能进一步优化产品。如果创业者没能离用户很近,就无法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 销售的核心是聚焦到产品能解决的问题。


◆ 跨部门协同:围绕核心目标推进业务共识


>> 因此,在创业的整个过程中,创业者必须遵守市场规则,借此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参与其中,把精心打造的产品带到目标用户的面前,并且说服他们使用产品。





<hr>◆ 融资只是锦上添花,先想办法自己活下去


>> 资本没有投资人宣扬的那么神奇。钱只能起到放大和加速的作用,并不会解决创业中的其他问题。资本是一个线性的放大器,资本可以加速企业的发展,但很难改变企业的本质。


>> 除了资本助力和市场反馈,更多的考验来自创业者自身是否想得足够清楚、是否拿得出成熟的解决方案以及是否意志坚定。无论怎样,想着独立地让自己的项目活下去,这才是创业应该有的状态。


>> 创业者总是在高潮与低谷间反复震荡,没有人知道你能走多远。有投资人资助当然是好事,但是真正的创业者不会为了融资而去创业,也不会因为没有融资而放弃创业。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路有多远,并且随时准备迎接最困难的挑战。创业者首先要想办法让自己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如此才能得到资本的青睐。


◆ 融资前应该有的正确心态


>> 创业背后的支撑一定是直接有力的目标,改变世界、自我实现、名利双收……这其中,融资绝不应该是创业的目标,甚至,除非必要,创业者应该把融资放到最后去考虑,直到形势倒逼创业者思考融资。


◆ 融资误区: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


>> 任正非认为“要砍掉高层的手和脚,让他们头脑勤快起来,不要用手脚的勤快掩盖思想的懒惰”,雷军则认为“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


>> 人才的价值是能创造出持续产生价值的产品,而不是把人的劳动力作为产生价值的主要方式。


>> 工期设置错误、流程不够清晰、缺少计划性安排、没有招募到合适的人才,或者干脆就是哪里忙就先弄哪里,堆积了一堆的问题不得不加班……


>> ,如果公司流程清晰,任务明确,倡导不加班,效率未必会变差。比如运营,加班就会效果好吗?比如硬件设计,加班就会出成绩吗?比如编程,加班就会更优秀吗?如果都不是,加班就是公司无效协作的副产品。


>> 战术的繁忙并不是成功的前提。一个紧张和焦虑(或者故作紧张和焦虑)的团队,怎么可能拥有强悍的战斗力?要是战略还没想清楚,想赢得胜利就更难了。


◆ 融资误区:坚持错误的道路来证明道路的错误


>> 逻辑能证明的错误,就不要用实践证明


◆ 融资误区:以为只要跑得快就一定会赢


>> 真正的“快”,是不断地打磨产品,让产品效率提升,从而实现稳健、扎实、可靠的发展。


>> 创业的本质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战胜自己,用产品赢得用户的心。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格局到底是是什么?

下一篇:「创业100」从小身体不好,他立志当科学家让家人更长寿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0-30 21:32 , Processed in 0.262210 second(s), 5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