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卖豆腐”有道理吗?科学有了新发现

2022-8-23 12:36| 发布者: zjyigavgzu| 查看: 2316| 评论: 19

这里是默认签名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农村生活最为动人的写照,尤其是夏季,人们日落而息,搬着板凳拿着蒲扇在院子里与邻居谈天说地,天上星星闪烁,地上蛙声与孩童嬉戏声响成一片。时不时还有长辈讲一些既生动又有趣的民俗故事,让人回味无穷终身难忘。比如这句家喻户晓的俗语“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卖豆腐”,便在许多人的童年里挥之不去。



指纹的运用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这在考古与史料中都已经证实。根据出土的文物推测我们的指纹画可以追溯到史前的新石器时代,而指纹运用最为熟练的时期更非汉唐时期莫属。从汉唐开始,无论是指纹断案还是民间相术都已经对指纹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许多结论都是想当然耳经不起推敲,这句“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卖豆腐”也是如此,但其中缘由却饶富意味。



俗语中反复提到的就是“螺”,“螺”在古代也被叫做“斗”,是古人对人的一种最为普遍的指纹的统称。其外形通常都是类似于水中漩涡一样的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组成,另外还有许多弓形线围绕在上部与两侧,而波浪线和横直线在组成指纹的下部,由于这些纹理与螺蛳的外壳极为相似故而得名。有研究者发现这个斗纹出现的概率在47%左右,虽然不及箕纹概率高,但依旧是极为普遍的指纹。古人却将这个指纹与人的命运相关联,他们认为“螺”的数量预示着人一生的好坏,俗语中“一螺穷,二螺富”就是最为直接最为普遍的说法,如果十个指头中有两个指纹是“螺”纹,那这个人一定会成为富人,如果只有一个那就注定是穷人。



既然一螺二螺已经划分了贫富,那“三螺四螺卖豆腐”岂不自相矛盾。古人自然不会有这样的失误,毕竟是个手指,光说四个显然不行,所以这句俗语的全文是“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卖豆腐,五螺六螺开当铺,七螺八螺坐着走,九螺十螺享清福。”这样一来就看出后面的都是对“富”的逐步细分,卖豆腐在今天看来似乎与“富”并无关联,但在古代却是商人的一种,虽然商人在古代地位低下,但其收益要远比普通的农民高出许多,说其是小富也不为过。如果“螺”的数量更多那么此人也会变得富,体现在生活上的形式就是俗语中所描绘的那样。



值得一提的是,这句俗语在不同的地方说法又不一样,应当是流传的过程中因为道听途说而成了三人成虎的典型。其实这句俗语更像是农村闲聊的一句玩笑话,因为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斗纹都是极为常见的指纹,尤其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古代,人丁多的家里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但贫富人数依旧差距极大。而且这类的俗语还有很多,将他们放在一起来看就会有明显的自相矛盾。指纹是先天条件,我们不否认它确实反映了一些身体信息,而身体的信息必然会影响人,但后天环境的作用同样举足轻重,甚至能够超越先天条件的限制,这样的例子更比比皆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指纹体现的信息对人是有一定的影响,但肯定不能决定人的命运。而最新的科学研究也证实这一论点。



今年《细胞》杂志刊登了我国科学家在指纹研究学上的新成果,即指纹花纹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肢体发育的相关基因。他们指出指纹最初可能只有一个“斗”,随着肢体的发育,“斗”的周围便会产生牵引力,这个力一方面来自宫内的环境,一方面是决定手指长短与分支先后的先天基因。它们的变化便会拉扯这个这个最初的“斗”,而力的大小与作用时间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纹理。这样的发现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发展至今,人们依旧没有找到指纹与正常人的健康、智力和天赋有关的任何学术依据,加上几千年的历史结论,无论指纹有多少斗或者相貌有多么惊艳,啥也不做天都帮不了。历史上那些横空出世的帝王将相,那些富可敌国的商贾巨富,他们的指纹定然有斗数之别,但他们付出的血汗却是如出一辙。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善良”的你为什么过的不好?怎样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好人?

下一篇:十堰经开区:好政策+优服务 助力十堰汽车消费升温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2-24 17:24 , Processed in 0.407781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