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就是我们每个人这一生的归宿

2021-12-14 19:4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89| 评论: 0

前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了我的听书“人之所以迷茫的两个原因,以及我们学习季羡林的智慧,走出人生迷茫。”
今天我继续给大家分享季羡林的《人间岁月长》,跟随季羡林的文字,去看看他的童年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会深刻领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亲情才是我们这一生的归宿。



季羡林的童年生活是非常艰苦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家乡是山东省最穷的县城,他生活的村子又是这个县城里最穷的村子,而他的家境又是全村最穷。
在季羡林的印象里,他小的时候,一年到头,全家都吃不到白面馒头,甚至连盐都吃不起。为了填饱肚子,家里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这种面饼子,颜色跟猪肝一样,口感又涩又苦,非常难吃,但是没有办法,不吃就得挨饿,季羡林一家人就吃着这种饼子,搭配用盐碱地煮水后腌的咸菜,艰难地生活着。
有一次,季羡林的母亲拿出一小块月饼给季羡林,季羡林不知道母亲是从哪里得来的月饼,他直接放嘴里就吃了,吃完他才想到,都没有问问母亲有没有尝过,后来他才发现,别说月饼了,就连稍微像样点的面饼子,母亲都一口不吃,全都省给了季羡林。



小时候,季羡林不懂母亲的付出,在一个孩子看来,母亲给的吃的,那就毫不犹豫地吃下去,多年后再回想这段事情,他才明白,母亲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为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除了母亲,季羡林的童年,还有一个十分疼爱的他人,那就是他的堂奶奶,因为她嫁给了季羡林爷爷的堂兄弟,而这个堂兄弟是个举人,所以大家也管这位奶奶叫举人奶奶。
举人奶奶的亲孙子夭折了,她很喜欢孩子,就把感情寄托在季羡林身上。那会儿的季羡林三四岁,每天早上睡醒了,第一件事就是奔向举人奶奶家。
举人奶奶就从她宽大的衣服袖子里,摸出半个白面馒头给季羡林吃。这是她从自己的口粮中省出来。



今天我们听到这样的故事,总觉得没什么了不起,可是在吃不饱饭,饿死过人的年代,这半个白面馒头,就能救活一条人命,谁舍得给你半个馒头,谁就是你的再生父母。
后来,季羡林离开家乡后,每次想到举人奶奶给他的半个馒头,他的心头就会涌起一份感恩,举人奶奶给的馒头,一直是他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
季羡林在书里说:“写这些小事有什么意义呢?都是不折不扣的芝麻绿豆的小事,但却让我终生受用不尽,这些事情总能激励我前进,鼓舞我振作。”
他还说,因为自己吃过苦头,如今更加珍惜好日子,他本人对吃喝都不讲究,有时候他看到年轻父母对子女百般宠爱,溺爱,他就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他劝告广大父母,疼爱孩子是没错的,但是别把疼爱当成溺爱,否则就会害了孩子。
季羡林六七岁时,他的叔叔就带着他去山东济南读书了。





叔叔家里没有男孩,就把季羡林当成半个儿子,打算好好培养他,让他将来光耀门楣,给家族争光。
于是,小小年纪的季羡林就离开了父母,跟着叔叔一家生活。有人会问,季羡林不想自己的妈妈吗?他怎么可能不想啊,刚到叔叔家的第一晚,是季羡林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怀抱,自己一个人睡觉。他躺在一张小床上,怎么都睡不着,他想母亲,可是母亲却不再身边,他就一个人小声地哭,哭到半夜才迷迷糊糊睡着。
后来稍微习惯了,他仍有好几次哭着从梦里醒来,他梦见了妈妈,醒来却发现跟妈妈隔着遥远的距离。
叔叔对他要求很严格,送他去私塾读书,后来送到小学去,一直读到高中,季羡林根本没有机会回家看看母亲。当时,季羡林就想着,等他读大学了,能自己赚钱了,就要把母亲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在清华园读大二时,季羡林接到老家发来的电报,电报上说:“母亲病危,速归。”
季羡林赶紧买好火车票,从北京赶往济南,当时的火车非常慢,季羡林坐了十五个小时才到济南,从济南赶到家里时,他才发现母亲不是生病了,而是已经去世了。



这个消息让季羡林悲痛欲绝,他一下子昏迷了,醒来后就躺在床上不停地哭,他特别悔恨,他责问自己,为什么在过去的日子里,就不能抽个时间回来看看母亲?他看到母亲的棺材就摆在屋子中间,他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泪水就止不住地流下来。
季羡林的故事听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那年伯父去世,刚刚中专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堂哥哭的跪地不起,如同天塌了一般。
接着听:
季羡林从六岁离开母亲,到二十岁失去母亲,这十四年中,他只回过三次家,见了母亲三次。
第一次是他上小学时,家里的大奶奶去世,他跟着叔叔回家奔丧,在家里陪母亲住了几天,母亲特别高兴。第二次回家,是父亲生病了,叔叔就带着季羡林回家探望,父亲的病一直没有好,季羡林和叔叔就先回济南。之后没有多久,父亲就去世了,于是季羡林再次回家奔丧。
这也是季羡林第三次回家,有机会见到母亲,想不到最后一次,再见到母亲,就是天人永隔,季羡林特别懊悔,他仔细想来,觉得自己特别不孝顺,打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就守着半亩地,带着妹妹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他却无能为力。本以为母亲会一直好好的,等他大学毕业,有能力养活母亲,就好好孝顺母亲,没想到母亲早早离去了。
母亲去世时只有四十岁,还没有享到儿子的福,甚至没有见到儿子最后一面,就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季羡林守着母亲的棺材,第一次理解了母亲的心情。母亲但凡有一丝力量,她一定不会同意季羡林离开自己。但是家境贫困,孩子跟着受苦,还没有办法好好读书,做为母亲,她无法改变现状,给儿子一个好的前程,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忍痛放手,十来年见不到孩子,独自扛起生活的担子,再想念儿子,她从来没让儿子回来过。



我们常听人说子欲孝而亲不待。我们总以为孝顺父母,陪伴他们,是将来的事情,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个事情。现实却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父母就离开了。孝顺和陪伴,再也做不到了。
季羡林对此就深有感触,他爱母亲,却只陪伴了母亲六年。他也跟我们一样,要等到自己做出一番成绩后,再考虑孝顺母亲,没想到现实残酷,父母没能等到那一天。
听到这里希望我们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多一些的陪伴,而在父母百年后少些后悔和遗憾。
失去母亲之后,季羡林才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他才会在书中告诉我们,父母是我们在世上最重要的亲人,世间有很多种感情,比如友情,爱情,唯有亲情来自血缘至亲,唯有亲情无私伟大,它来自父母亲人对我们无条件的付出。
正是亲情的存在,让我们在这世上有了依靠和归属,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不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父母健在时并没有意识到亲情的重要性,从而忽略了这份真挚的情感,冷落了自己的父母亲人。
我们交朋结友,为友情忙碌;或者忙着打拼自己的事业,没时间陪伴父母。



等自己到了某个年龄,才突然发现亲情的伟大和不可替代。
除了季羡林,我相信很多失去父母的人,都有这种遗憾和痛苦。子欲孝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心痛的事情。
这种心痛,年纪越大,感受越深。就像季羡林,在他两鬓斑白的时候,他来到母亲的坟前,哭得像个可怜的孩子。他自己多次做梦,都会梦到家里养的一条老狗。老狗就忠诚地趴在地上,眼巴巴地看着门口,等着季羡林的母亲回来。
季羡林说,他不相信轮回,但母亲去世后,他愿意相信,将来的某一天,他会和母亲在某个地方重逢。
人世间,最伤感的事情,是我们想起父母时,他们已经远去。



从季羡林的故事里,希望我们这些还有机会好好爱父母,好好善待这份亲情的人,能够珍惜这份情感,能够行动起来,多陪在父母身边,让他们安度晚年。
今天分享的听书内容就到这里,通过给大家讲述季羡林的童年生活,我们知道了亲情对季羡林的重要意义。家境贫寒吃不饱饭的他,永远感恩那个分他半个馒头的举人奶奶。他六岁跟着叔叔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去外地求学,一走就是十四年,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他只回过家乡三次。
他思念母亲,期盼自己早点大学毕业,有钱了,就把母亲接过来一起生活,遗憾的是,20岁那年,季羡林就永远失去了母亲,甚至连母亲临终前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这件事,成了季羡林心底永远的伤疤,他悔恨自责,恨不该扔下母亲,让她在思念儿子的情感中备受折磨,到死也没有看到儿子,含恨而终。
季羡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父母亲情,趁父母健在,常回家看看,好好陪陪他们,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工作的事情和爸爸谈谈,生活的烦恼和妈妈说说,陪着他们散散步,带父母定期做个体检,父母不图我们为家做多大贡献,这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千万不要等到失去父母后,再来后悔遗憾,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们要懂得,父母在,我们的人生就有归途,他们的亲情就是我们每个人这一生的归宿。
读完此文有感触,欢迎点赞评论,你们的鼓励是我写作最大的动力,关注我“聆听的蝴蝶”,我们一起努力!
文中引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别人很容易得到的亲情,对于我却遥不可及”杭州姑娘恋上励志小伙伤自尊了

下一篇:母亲(亲情美文)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16 18:10 , Processed in 0.250944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