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模式看象山的敬老院运营

2022-7-22 20:38| 发布者: hd2t6bimki| 查看: 1603|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养老知识大赛#
公建民营。
“公建民营”则是指在新建养老服务机构时,各级政府要摒弃过去那种包办包管、高耗低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办管分离的发展思路,由政府出资,招标社会组织或服务团体去经办和管理运作,政府则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负起行政管理和监督的责任。
公办民营。“公办民营”指的是各级政府和公有制单位已经办成的公有制性质的养老机构,需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改制、改组和创新,更快地与行政部门脱钩,交由民间组织或社会力量去管理和运作,实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管理和服务运营模式并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局面。
全县30几家的公办敬老院,50多家的民办养老院。分布散,入住率普遍不高。从敬老院的调研入手,目前的象山养老市场,从布点来看,有很大的危机。
第一、5年左右,容易出现一个垄断养老服务的大集团A。A集团至少会有5家养老机构,8家居家服务中心。若干绑定利益的集团B、C、D。这种输送利益的共同体,在养老服务隐性的定价上,会有话语权。
第二、“招投标一体化”,等于是完全市场化。完全市场化下如何有限监管,一直是一个问题。从监管者角度和社会影响效果,又是两码事。严格意义上讲,公信资本的流失依旧是偏离养老服务的基本原则。
第三、普遍化的“公建民营”,真能给敬老院注入活力,而又保持公平和普惠原则吗?公建民营下的政府监管,其实有很多的漏洞。企业行为的发生,源自企业管理者。外在的公权力,看着威严,在制度层面上依旧是无法侵蚀到企业机制。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惩罚。
第四、对企业行为最有力的监管,依旧是企业自己。在决策和实施层面,多种经济力量可以有着交锋和博弈。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确保,但是绝对可以有限地阻止和延宕资本的血腥和对公平的践踏。
第五、公办民营的董事会,不是董事老板一人说了算。小到企业员工的招聘,大到养老服务的采购,需要征求各个经济力量的想法。而同时,政府可以通过驻企业代表,行使建议权和否决权。可以有限地避免为了利益互相倾轧,最大限度地维护着社会底线。
第六、公办民营企业,和养老协会合作。成为政府和民间的中介和沟通桥梁。在机构评定,消防和食品安全等业务范畴上,作为第三方的监管。
第七、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在节省社会资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避无序和重复的投资上,可以发挥积极功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上,这绝对是正能量。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素食主义者并不苗条!想要瘦得健康,不妨做好这5点

下一篇:连云港市最新招标项目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4-24 01:57 , Processed in 0.697667 second(s), 4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