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剑桥学霸冲刺IPO,阿里投钱,华为买单

2022-7-22 12:44| 发布者: gw0cwilwjy| 查看: 1684|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记者|周琦

编辑|江昱玢

智能语音企业思必驰冲刺科创板,AI公司IPO有望再下一子。


据IDC数据,2021一季度思必驰在中国人工智能之语音语义市场排名第四,前三名分别是科大讯飞、阿里云和百度智能云。


与大厂比肩,思必驰的创始人团队格外引人关注:CEO高始兴、首席科学家俞凯和联合创始人林远东,均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


带着学霸科研基因,仅去年一年,公司研发投入就超过九成营收。


资本热情高涨,思必驰创立10年完成7次融资,金额超10亿元,投资人名单中,阿里、深创投等明星机构赫然在列。


AI赛道盈利难,三年内思必驰亏了8个多亿。


研发不断烧钱、毛利率接连下滑,亏损的当下如何给予资本强信心,是摆在高始兴面前的最大难题。











重投研发





近三年,思必驰营收虽逐年增加,分别为1.15亿元、2.37亿元、3.07亿元,这笔钱甚至不够填补研发开支。


2019年,思必驰的研发费用达到1.99亿元,是当年总营收的近1.75倍;2021年进一步提升至2.8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维持在九成以上。







研发人员数量也是员工总数的绝对大头,达720人,占总员工的七成。他们大都来自国内外知名的高校和研究院所,如剑桥、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


员工整体学历水平不遑多让,截至2021年底,思必驰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达247位,占总员工的四分之一。







核心技术团队含金量不低,除了剑桥大学博士后俞凯,还有西安电子科大博士周伟达、清华博士樊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薛少飞、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博士缪庆亮。上述五人都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权。







大手笔投入换来高技术壁垒。报告期内,公司拥有授权专利360项,其中发明专利210项。


思必驰的核心技术能力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以对话为核心的全链路语音语言交互技术,软硬一体化人机对话系统构建能力,以及大规模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定制能力。


“公司是国内外极少数拥有(上述三项技术)的公司之一。”思必驰在招股书中表示。


在高始兴和核心技术团队的主导下,思必驰自主研发了全链路智能对话系统定制开发平台(DUI平台,Dialogue User Interface),实现场景化对话系统的柔性组合制造。


DUI平台不仅是技术平台,也是其业务中台——集成思必驰的核心技术,快速搭建产品原型,进行场景化、个性化定制。







以DUI平台为基础,思必驰主要为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物联网智能终端厂商,以及数字政企类客户提供方案、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涵盖金融服务、交通物流、地产酒店、政务民生、医疗健康等行业场景。


在产品端分为三大类: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以及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后者为公司贡献营收大头,占比则在减少,从2019年的77.77%,跌至2021年的45%左右;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收入则逐渐提升,从2019年的2.95%迅速增至21.06%。







这两部分业务也让智能汽车领域的上汽、小鹏、理想等,以及OPPO、小天才等智能穿戴头部企业,成为思必驰的重要客户。











赚钱吃力





贡献了三成营收的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帮助高始兴进一步做大高端客户群。


小小智能语音芯片,有何不同?


思必驰针对AI算法和模型特点,设计专属芯片架构,自研神经网络计算指令,大幅提升算法的处理性能。


在智能汽车领域,主要运用在行车记录仪上的思必驰自研AI语音芯片,具备集成前端信号处理、语音唤醒、通话降噪等算法技术,能让硬件终端低延时、高效率。


例如,思必驰为中低端车型提供无屏版中控,智能收放机整机方案即被五菱宏光MINI采用,作为新型中控台,支持完全语音控制,满足车主导航、音乐、通讯、新闻、天气、电量查询等日常需求。







在主流通用芯片的算法能力基础上,高始兴将麦克风阵列和声学结构设计融合,构建智能听觉感知模组,全链路语音语言交互技术在硬件端集成后,以“云+端”的架构提供场景化人机语音语言交互服务。


简而言之,定制智能化的硬件整机,主要在智能家居领域发挥作用。


针对不同IoT终端,思必驰推出了三大芯片系列——TH、YT、AD。


TH运用于黑白电、投影仪、厨电、灯控面板等;YT系列主要支持对离线交互有需求的智能白电和小家电;AD围绕电视遥控器、投影遥控器、机顶盒子遥控器等做深度定制。


技术定制兵分多路,思必驰手握优质客户,包括海信、华为、美的等。


让高始兴哭笑不得的是,硬件类营收持续增加,盈利状况却表现一般。


原因在于,思必驰的硬件类产品主要依赖ODM/OEM模式生产,采购硬件等支出摊薄利润空间。


从数据上看,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的营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高达63.78%。报告期内,该部分产品毛利率逐年降低,从28.75%跌至19.12%。







这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司整体毛利率。报告期内,思必驰毛利率分别为72.17%、69.74%与58.15%。


同期,思必驰亏损达2.83亿、2.15亿、3.35亿元,三年累亏超8亿元。











艰难逆袭





三度抵押房产创业的励志故事在前,亏损压不倒高始兴。


在剑桥大学读研期间,高认识了在同校工程系做语音研究的俞凯博士。2007年,二人在剑桥科技园成立了思必驰,主攻语音技术服务。次年,高始兴回国开拓市场,俞则留在剑桥攻读博士后。


最初,高将语音技术应用在对外汉语业务上,以人机对话的形式教外国人学汉语。没钱买语音数据,他只有去外国人聚集的地方,请他们帮忙录音采集。


“期间,我遭遇过无数冷眼和无视,但任何困难都未动摇过我的信心。”他回忆道。


对外汉语市场天花板不高,高始兴转向国内英语教学。彼时,市场对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技术认知度低,思必驰陷入经营困境。


2011年,苹果上线Siri功能,语音交互市场一时间风光无两。高始兴看到希望,将教育业务剥离,单独成立驰声科技,思必驰则钻研智能硬件。


俞凯在第二年回国,成为上海交大的教授,以学校基础研究支撑公司科研,帮助思必驰实现商业化变现。







“早期我们是拿着锤子找钉子,拼命找客户,让客户把人工智能技术用上去,客户都是半推半就,而且场景有限。”


找钱做研发,思必驰在2012年开始接触资本,完成了上千万A轮融资。


IPO前,思必驰累计完成7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12亿元,联想、阿里、富士康、联发科、深创投、美的、中信证券等机构均在投资者之列。


IPO前,阿里持股13.22%%,为思必驰最大的机构股东。高始兴、俞凯分别持股11.53%、7.96%,并与达孜积慧(员工持股平台)、联合创始人林远东签订一致行动协议,高、俞为公司实控人,合计控股36.77%。







按2020年8月思必驰Pre-IPO轮融后估值约45亿元计算,高始兴身价早已超过5个亿。


2021年平安夜,思必驰签下大订单。“两杯扎啤下肚,一杯敬百折不挠不言弃,今天的我们;一杯敬遇到困难依然不言弃,明天的我们。”高始兴在项目群里说。


如今站在上市关口,剑桥学霸勇气不减。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格局到底是是什么?

下一篇:新时代“老兵新传”丨蔡辉华:脱下军装艰苦创业 成为致富领头人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0-31 03:17 , Processed in 0.237465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