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其事儿——我与教育周刊编辑部的故事

2022-7-18 21:56| 发布者: kcx5zxs5hq| 查看: 2112|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来源:【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其人其事儿

——我与教育周刊编辑部的故事



我的实习期是四个月,

开始在冬天,结束在春天,

一半在家,一半在社。

——北京师范大学 刘佩云



贺主编

第一次见主编,是面试。强装自己镇定。没有想到,面试的题目竟是“说说一件能体现家风的事”,在讲述姥姥长久生病,儿女尽孝榻前的故事中,我带入情绪被感动,被感染。居然当着考官的面落泪了(初次见面就哭了一鼻子哈哈)。这些每天在家中发生的一件件重复的事已经深深刻印在我的意识里,我目睹着、经历着、融入着,也希望自己能做到,只是没想到敞开心扉表达竟是在这样的场合中,是对着我的“面试官”。回学校的路上,我回想着考官和这样的面试题目,不是想像中的冷冰冰,而是充满着温度与关怀。

这样的温度与关怀,从面试题目延续到生活点滴。主编总是笑盈盈地喊我“小可爱”(听到开心死了);看我太瘦,经常叮嘱“多吃点饭啊~”;关心我的“终生大事”,给出“妈妈般”的温暖指引;当然也不能缺少对学业的关注,不忘询问“最近的课业负担重不重,别耽误学习”……

作为周刊的一家之长,主编思量、定夺着每一期的选题,把握、引领着周刊的定位。实习过程中,总是可以听到她和张老师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探讨,对当前教育事业的关注,再把想法落实到版面,传播给广罗大众,助推教育发展。我最大的感触是老师们深深热爱着自己的事业,真正将小我融入到国家社会的发展之中,有情怀,有信念。

四月中旬,贺主编希望我线下采访90后跑团——一个刚成立不久,每周六相约在奥森跑步的年轻团体——展现90后的风貌。在主编给我分享了入群方式后,我悄悄“打入”团体内部与主要成员进行沟通联系,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算是做好了,就等着见面了!这是第一次单独外出采访一群人,意味着要和不相识的同龄人融入到一起,出发前又紧张又兴奋!正式见面那天,太阳微风都来为我的“首秀”加油打气,跑团小伙伴脸上的兴奋与自信消散了我的一切担心与紧张,在这过程中,我是跑团中一员,我的“潜藏任务”是采访。这次采访活动惊喜连连,成员们热情洋溢地表达着,传递着积极向上的能量;浩英老师分享着教育与体育、做人与做事的观点,作为晚辈受益匪浅。采访结束后,我开始了每天跑三公里的锻炼。也是在跑团中,结识了黄可小妹妹,她是跑团成员中热爱阅读的部分成员组织的“新知读书群”的组织者,在她的带领与组织下,一群年轻人每晨6时即起读书打卡。这些隐形的影响,我都十分感恩,是因为在报社实习的契机,才有自己的改变。

如何把所看、所听、所感用文字流畅表述?主编向我分享自己写的小文,告诉我像写小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即可,在主编的引导下,我的外出采访报道顺利完成。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微信中主编将浩英老师的感悟转发给我,其中有关于此次采访的描写,短短一句话,其实是对我的鼓励。

娟老师

平日里,我最主要的工作是做推送,张老师在推送方面经验丰富,指导我很多。来周刊做出第一份推送后,娟姐姐先是从整体做出肯定,再提出注意的细节,让我从随意派慢慢体悟到公微的整体风格以及排版的布局。回看微信的交流,透过语音与文字,又一次感受到老师的细心、耐心、贴心。

偶尔在朋友圈会刷到娟姐姐的生活碎片,有雪有花有小孩…… 记录着每一刻的小温馨,提醒着我平常日子里的珍贵。有个画面我一直记忆深刻,在聊到死亡教育选题时,谈及自己亲人的去世,老师潸然泪下,她一定是心里装了很多爱,才会久久不舍。

冬奥会期间,娟姐姐给我机会采访冬奥会志愿者。采访是做完了,成稿确实挺犯难,老师的一句“先大胆写,后期我给你加工”让我安心很多。在娟姐姐的鼓励与指导下,完成了我的“处女作”(嘿嘿,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署名很满足)。有一日她清晨给我发语音,说昨天闭关写稿没来及回消息,成果是三篇深度访谈,在感慨老师效率如此之高的同时,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懒惰(偷懒的时候我会想想张老师的)。

小伙伴们

与我交接工作的箬妍姑娘总是耐心认真地解答我的一个个问题,使我的工作能很快上手。尽管共处的日子并不多,但每一次的接触都有暖意萦绕心头。

小伙伴萌雨,在报社收获的别样友谊。带我熟悉报社环境,为我没叉子的泡面想办法(虽然没想出来hhh)……是我在报社的小灵通!

沛缘和佩云,叫起来实在太像了,大概率都会听错。在实习后半段,沛缘同学加入,与我一起分担工作。两会期间,我负责发头条,公众号的推送全盘交由他,正是他的加入,两会期间信息的发出才能顺利及时。搭档期间,合作体验一级棒(阳光大男孩称号送给他)。

很快,实习接近尾声,报社又迎来了新的血液,蔡添和前进同学。像箬妍与我交接一样,我的实习伴着一声声的交代也到了结束这一刻。

尾声

小时候把报纸出刊想象得很神秘,实习期间参与全程揭开了好奇的面纱。定选题、定稿件、编辑、排版、校对、审核,每句话的措辞都要斟酌、每个字的使用都不能出错,经过层层修改,才能拍板定案。报纸作为思想传播的窗口,每个版面的输出都凝聚着编辑敏锐的洞察力、把握社会的尺度以及严谨的态度。

意识中把职场环境想象得很复杂,实习期间所见所闻都在告诉我“看看你,想错了吧”。

老师们对后辈的关怀与鼓励体现在言语中、行动中,为实习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并给予实际支持;在工作上协商与配合,背后是理解与尊重……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温暖着我。能有幸相遇,是我宝贵的财富,对我的行为处事、眼界胸怀都产生正向影响,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引与鼓励,祝愿周刊越来越好。

制作:蔡 添

审核:贺春兰

本文来自【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做人做事故事篇(之二十三):像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那样对待父母

下一篇:《郦波讲为人之道》:学会与人相处,遇见更好的自己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3 00:10 , Processed in 0.341689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