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挖地不止》:一部百年家族的兴衰史,一段普通人的传奇人生
作者:林那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拿到书的第一感觉是厚!封面古色古香,与充满乡土气息的书名《每天挖地不止》格格不入。
“一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漆”的家族传奇”,强烈的反差感,勾起我的好奇心。
特意去网上搜索了大漆工艺品,真是美轮美奂。中国很早就有了漆器,目前世界上出土最早的漆器是杭州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距今8200余年。对于“大漆”的家族传奇,我又多了份敬意。
书名为何叫“每天挖地不止”?与“大漆”又有何关系呢?既然说的是家族传奇,为何书名不用“乌瓦大院”?我带着这些疑问开始了书中“挖地”的寻宝之旅。
这本书获得凤凰文学奖。本书的作者林那北,是当代著名作家,福建省作协副主席。已出版长篇小说《锦衣玉食》、《我的唐山》,小说集、散文等,小说被翻译成法、日、俄等语言译介到海外或改编为影视作品。
01. 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福建临海的青江村,据说这里是北宋溃散前遣散到福州的皇族后裔所在地。村里有座罕见地以传统大漆做门的乌瓦大院。大院的主人赵定力是乌瓦大院的第四代。
2019年底,78岁的赵定力感觉身体不舒服,肠道好似跟他满腹心事一般琢磨不透,总是时通时不通,于是他去了福州城看病,然而临到要做检查时却退缩了。回来后就开始不停歇地挖地。
赵定力的第三个妻子于淑钦觉得非常奇怪,为何每日闲时喝茶看报,三餐都懒得动手的闲散人会勤快到去挖后院的荒地。于是在她的追问下,赵定力讲述了一段家族的传奇往事。
02. 家族往事
乌瓦大院就是赵定力的祖母谢春妹的手笔。谢氏的母亲叫姜燕姑,姜家祖传的手艺是打鱼丸,但姜燕姑的哥哥姜经响却迷上了漆,在沈家学了手艺,然后开了姜记漆艺行。
姜家与开中药铺的谢家联姻。生下了一儿一女,女儿就是谢春妹。谢春妹为了逃避裹小脚,逃到了舅舅姜经响家,迷上了大漆。
谢氏很有天分,书中的描写也很精彩:
“她恨不得把漆抹到任何一个物件上,而所有被漆罩过的东西,都从此不怕潮,不怕湿,不发霉,不朽坏。若是把人也涂上一层大漆,是不是就不会老了呢?”
谢氏不仅有天分,还很大胆。在那个依附男人的年代,在做漆手艺传男不传女的年代。她不仅学会了手艺,还做主了自己的婚姻。嫁给了来姜记学艺的赵礼成。从城里嫁到了青江村。
03. 鲜活的人物
书中有很多鲜活的人物,共同书写了这部宏大的家族史。
有在甲午海战中殉国的陈依弟,也就是姜燕姑的初恋。
有为了生计几下南洋的赵礼成,他凭着手艺与勤奋白手起家,拥有比常人多得多的财富,也给了谢氏足够财富,然而他却违背了当初“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三妻四妾,与谢氏渐行渐远。最终在战乱中葬身大海。
有参加抗日战争,差点命丧长江的赵聪圣。虽然命救回来了,却失去了作为男人的能力,最终因无性婚姻与妻子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最出彩的还是对谢氏的描写。在那个女人都不配拥有名字的年代,她活出了自我。敢爱敢恨,性格坚毅。小时候反对裹脚,长大自学手艺,并自己选择婚姻,对婚姻失望时也没有像母亲那样自怨自艾,反而专精手艺,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乌瓦大院。
三代人,三段不同的命运。却是同样的普通人的传奇人生。
04. 细腻的描写
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描写。
写于淑钦的鲜活:
“他以前认为从风水上讲,乌瓦大院可能不适合睡觉。于淑钦来了后,每晚都像有个乐队藏在肚子里,鼾声浩大而壮阔,充满纵深感”
写乌瓦大院的大门:
“整扇门是大漆研磨出来的,中央是株初开的莲,茶挺拔而起,被几片硕大的荷叶托举着,叶片边泊着蜻艇。”
“门的前面花色明鲜,背面却只是一片素净得没有任何杂色的朱底,比花艳,比血沉,像一张欲说还休的脸。”
像这样生动细腻的描写还有很多,以至于我看着看着都忽略了对故事结局的好奇,沉浸在作者营造的氛围中。就仿佛面前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我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写在最后:
全书用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回望历史,品读人性。很生动又引人沉思。
时隔百年,几代人的秘密为何在这时被提起?谢氏死前究竟把装有稀世珍宝的铁罐埋在何处?闻风赶来挖地的人越来越多,乌瓦大院的荒诞故事终将如何收场?
我就不剧透了,等待有心人继续每天“挖地”,享受寻宝的乐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