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争”的人

2022-7-14 20:05| 发布者: umhwv51vbt6wfv| 查看: 2807| 评论: 20

01

古人云:“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人在社会上混,谁都想赢。可是,越想赢,越要沉住气,搞清楚“输赢”的真相,别以为面红耳赤、气势凌人就是赢。
真正让一个人赢的,是从容的姿态,既能以退为进,也能激流勇进,始终做“自己”的主人。
不争而胜,不言而喻,不为而治,才是硬本事。



02
不争对错,知错能改。
春秋时期,子路让子羔去费邑做官。
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对子路说:“这样是不行的。”
子路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山社稷,就有智慧。并不是读书一条路可以称之为‘学问’。”
孔子严肃地说:“是故恶夫佞者。”
强词夺理没有用,只有把握了治国的道理,再去实践,才能水到渠成。虽然很多事情,可以一边摸索一边总结,但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作为地方官,不能拿群众的利益作为“试验品”。
因此,孔子很厌恶子路的“辩解”。
低头学习,并不会让自己低人一等;主动认错,并不会失去人格。有道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说错了还不知悔悟的人,才是真正无知的人。

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将将你关在门外。”
承认、纠正错误,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因此那些不争对错的人,总能略胜一筹。
03
不争主角,主动靠边。
在我们的脑海中,主角是聪明、权威的化身,走到任何地方,都是光彩夺目的。
小时候,和玩伴做“过家家”游戏,谁都希望自己是王子、公主,不喜欢其他的角色。

《新龙门客栈》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当下一批客人来的时候,你可能已经忘了我这个过客了,我不像你有勇气面对这个沙漠,我出关了。”
是啊,人生如戏,每个人都希望是热热闹闹的,而不是冷冷清清的。
如果要当配角,就好像一个人在面对广袤的沙漠一样,内心特别孤独,失落感特别强烈。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推杯换盏之中,能坐在主位的人,很有面子。一开口就能 博得一阵掌声。
其实,有本事的人,都在靠边站,从来不在乎主角或者配角。大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能够赢得戏份的,其实是自己的演技。
演艺界里,吴孟达,演戏一辈子,但是他多半是配角,但是他的赞誉众多,被电影界尊称为“达叔”。当他和主角周星驰站在一起的时候,难分伯仲。
在职场上,很多上司不是天生的,而是当了多年的配角,然后才转正的。比方说,总经理助理,就很有可能变成总经理。
任何事情,能够主动配合别人的话,在态度上就胜出了一般人。



04
不争速度,慢言慢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也许你很喜欢这样的画面。刚刚还在白帝城,一晃就到了江陵,一路上,把酒言欢,畅所欲言。
人生不是旅游,也不需要夸大其词。每一步都是实打实的,如果你弄虚作假,反而会陷入“欲速则不达”的困顿之中。
荀子说:“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要学有所获,就要从读书开始,到研究悟透礼仪结束;从做人开始,到做圣人结束。如果要说时间的话,那就是到死为止。
每个人都不能说自己学够了。即便是孔子这样的智者,也有没有搞懂的事情。比方说,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回答“我不如老农”;请教如何种菜,孔子回答“我不如菜农”。
学无止境,终生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业有成。
同理,创业、治家、远行、变老,都不能追求速度,而是享受其中的过程,把结果看淡。只要没有停下来,坚持熬过去了,就是赢了。
05
不争过去,既往不念。
在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的人:一开口就谈“想当年”,把过去的成绩当成炫耀的资本;和亲人在一起,就爱翻旧账,把过去的仇恨说一遍;总是和前任扯不清关系,还期待能有美满的结果。
所有过去的烂人烂事,你要争执的话,就是“嘴上功夫”。毕竟,没有谁可以回到过去。那些所谓的“时光隧道”,都只能出现在虚构的故事里。

《周易》里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有本事的人,从来不把过去的事情当一回事,即便自己受伤了,也是一笑而过,大不了就是留下了一道伤痕。
看过一个哲理故事:一位作家和朋友出去旅行,半路上,他们吵架了,还扭打起来。作家把这件事,写在沙滩上。
朋友问:“为什么写在沙滩上?”
作家说:“待会海浪冲过来,字就不见了。我们的仇恨,也不见了。”
时间不能磨灭所有的记忆,能磨灭记忆的,是你的智慧。
不念过往,不惧将来。如果和过错争执不下,那么你还会弄丢当下的一切。



06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和弟弟周作人同住在北京的一个 院子里。
有一天,周作人说:“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此后,鲁迅从院子里搬出去了。兄弟之间的矛盾,虽然没有得到化解,但是得到了缓和。更重要的是,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写作,而不是纠缠家庭琐事。
诚然,一辈子不长,能做的事情就那么多。不要拼命去争,用“气势”去证明自己多有本事。
避开别人的锋芒,才不会被别人伤害;放下自己的怒气,才不会自欺欺人。
余生不长,抓大放小,争与不争,心中有数。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古诗词里,人生处处见哲理

下一篇:命运靠自己主宰,人生由自己把握。——俗语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2-25 04:10 , Processed in 0.234034 second(s), 5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