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欣委员:中医养生保健

2022-7-14 13:19| 发布者: 胡飞| 查看: 2028|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当前新冠病毒疫情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仍不能掉以轻心,这时候讲养生保健显得更加重要。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特有概念。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巨大贡献。讲到养生保健,首先应该了解健康的概念。

认识健康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将精神健康分成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两个层面。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道德健康概念:健康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与道德。

中医对健康的认识,强调“形与神俱”,即形体与精神协调是健康的基础,重视精神对健康的影响,“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以及“仁者寿”的道德健康的理念。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旨在遵循生命发展规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达到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与儒、释、道养生的不同在于追求目标的差异,道家养生追求成仙,释家养生追求成佛,中医养生则是追求提高生活质量而延年益寿。

养生、保健、预防是对健康维护的三个不同阶段。养生是在健康基础上采取各种方法保养生命,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而延年益寿;保健是保持健康状况而不得病,即保护健康;预防则是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基本原则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形成养生基本原则。如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形神统一,形神共养;动静结合,协调平衡;和调脏腑,阴平阳秘;修德养身,“仁者寿”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人生存于自然界中,其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即“人与天地相应”。在自然界变化中,存在着以四时、节气、昼夜为标志的年月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所呈现的生、长、化、收、藏等规律。比如睡眠,中医主张春、夏晚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而每天中重要的是“子时觉”,即晚11时入睡(子时—23时-1时)。中医强调“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睡前可适当喝点温水或牛奶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生,各种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节律有序而稳定,机体则处于阴阳和谐的健康状态;若违逆自然,则各种生理功能节律紊乱,适应外界变化和防御抗邪的能力减弱,而易罹患疾病。所以,只有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才能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自然条件。养生顺应自然,旨在要求人们要适应自然界变化而调节自己,把能够适应自然界变化作为健康的标志和维护健康的基本要求。

形神统一,形神共养。中医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十分重视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

形指人之形体,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形神共养,体现了形神统一的生命观。一方面,形体为生命的基础,形具而神生,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是产生“五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为生命的主宰。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运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响。形体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协调统一密不可分,即“形与神俱”,此为身心健康的标志。但两者亦能互相影响,所谓“百病皆生于气”,精充气足则神旺,精损气亏则神亡。

由于形神统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故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养形以全神,调神以全形,最终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目的。因此,中医倡导形神共养的活动,如琴棋书画、太极拳、八段锦、游泳,包括各种气功导引等,其要点是通过动肢体、凝意念、调呼吸等三方面活动,从而达到形神共养、维护健康的目的。

动静结合,协调平衡。“生命在于运动”是人类共知的格言,意指运动能锻炼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维护健康。实际上并不是运动越多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也有人提出“生命在于静止”。中医主张“动静结合”,动养形、静养神,即适当运动与充足睡眠的静是维护健康的基础。

我国古代养生家一直主张动静适宜,强调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动为健,静为康,动静适宜是相辅相成的。实践证明,能将形合神、动与静、劳与逸、紧张与松弛等这些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处理得当,协调有方,利于人的养生保健。

和调脏腑,阴平阳秘。中医养生学从阴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观点出发,认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等必须保持相对平衡和协调,才能维持“阴平阳秘”的平衡协调的正常生理状态。

养生保健的核心就是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人体内外协调平衡。首先协调脏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协调人体功能状态,特别注重情志平衡,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太过与不及都可影响到脏腑,引起脏腑功能失衡而滋生百病,而患病后又易导致情志变化,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一旦出现脏腑功能失调,及时运用药物或非药物疗法,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从而不得病,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

修德养身,“仁者寿”。古人把道德修养作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早就提出“德润身”、“仁者寿”的理念。《中庸》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指讲道德的人,待人宽厚大度,才能心旷神怡,人体安详平和得以高寿。古代道家、墨家、法家、医家等,都把养性养德列为摄生首务,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性既自喜,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明代《寿世保元》说:“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明代李梃《医学入门》强调:“不贪不躁不妄,斯可却未病而近天年矣。”可见,古代医家把道德修养视作养生之根,养生与养德密不可分。

从生理上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规律地运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说明养德可以养气、养神,使“形与神俱”,健康长寿。现代养生实践证实,注意道德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助人为乐,养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是身心健康的基础。

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养生保健模式

人类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于不同的种族,而且存在于个体之间。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对疾病的易感性也不相同。这就要求人们在养生保健过程中,应当以辨证思维为指导,因人施养,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养生保健模式,才能有益于人体的身心健康,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在掌握中医理论指导的养生保健理念与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养生保健模式,通过饮食有节、起居规律、劳逸适度、情志调畅等生活方式与药物及非药物疗法,提高生活质量和适应能力,达到天人合一、形神统一与脏腑和调的平衡状态。

生、长、壮、老、已的动态生命观也体现在男女不同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中医认为女子七岁为一周期、男子八岁为一周期,不同周期生理病理不同,养生保健的方法也不尽一致。

中医把自我康复能力称为“正气”。《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人体的正气强盛,就不易得病;人体的正气虚弱,就容易得病。可见,对于人的健康来说,正气是起决定作用的。这是中医预防思想的最早表述,也是我国预防医学的总则。这些论述对于现代社会的养生保健,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养生与治未病的早期干预理念以及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对防病治病具有明显优势。倡导中医养生保健,维护健康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使每个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保健模式,从而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或将慢性病控制在发生之前,将传染病控制在感染之前,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的。



曹洪欣委员:中医养生保健

当前新冠病毒疫情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仍不能掉以轻心,这时候讲养生保健显得更加重要。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特有概念。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巨大贡献。讲到养生保健,首先应该了解健康的概念。

认识健康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将精神健康分成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两个层面。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道德健康概念:健康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与道德。

中医对健康的认识,强调“形与神俱”,即形体与精神协调是健康的基础,重视精神对健康的影响,“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以及“仁者寿”的道德健康的理念。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旨在遵循生命发展规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达到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与儒、释、道养生的不同在于追求目标的差异,道家养生追求成仙,释家养生追求成佛,中医养生则是追求提高生活质量而延年益寿。

养生、保健、预防是对健康维护的三个不同阶段。养生是在健康基础上采取各种方法保养生命,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而延年益寿;保健是保持健康状况而不得病,即保护健康;预防则是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基本原则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形成养生基本原则。如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形神统一,形神共养;动静结合,协调平衡;和调脏腑,阴平阳秘;修德养身,“仁者寿”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人生存于自然界中,其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即“人与天地相应”。在自然界变化中,存在着以四时、节气、昼夜为标志的年月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所呈现的生、长、化、收、藏等规律。比如睡眠,中医主张春、夏晚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而每天中重要的是“子时觉”,即晚11时入睡(子时—23时-1时)。中医强调“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睡前可适当喝点温水或牛奶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生,各种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节律有序而稳定,机体则处于阴阳和谐的健康状态;若违逆自然,则各种生理功能节律紊乱,适应外界变化和防御抗邪的能力减弱,而易罹患疾病。所以,只有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才能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自然条件。养生顺应自然,旨在要求人们要适应自然界变化而调节自己,把能够适应自然界变化作为健康的标志和维护健康的基本要求。

形神统一,形神共养。中医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十分重视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

形指人之形体,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形神共养,体现了形神统一的生命观。一方面,形体为生命的基础,形具而神生,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是产生“五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为生命的主宰。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运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响。形体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协调统一密不可分,即“形与神俱”,此为身心健康的标志。但两者亦能互相影响,所谓“百病皆生于气”,精充气足则神旺,精损气亏则神亡。

由于形神统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故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养形以全神,调神以全形,最终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目的。因此,中医倡导形神共养的活动,如琴棋书画、太极拳、八段锦、游泳,包括各种气功导引等,其要点是通过动肢体、凝意念、调呼吸等三方面活动,从而达到形神共养、维护健康的目的。

动静结合,协调平衡。“生命在于运动”是人类共知的格言,意指运动能锻炼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维护健康。实际上并不是运动越多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也有人提出“生命在于静止”。中医主张“动静结合”,动养形、静养神,即适当运动与充足睡眠的静是维护健康的基础。

我国古代养生家一直主张动静适宜,强调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动为健,静为康,动静适宜是相辅相成的。实践证明,能将形合神、动与静、劳与逸、紧张与松弛等这些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处理得当,协调有方,利于人的养生保健。

和调脏腑,阴平阳秘。中医养生学从阴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观点出发,认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等必须保持相对平衡和协调,才能维持“阴平阳秘”的平衡协调的正常生理状态。

养生保健的核心就是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人体内外协调平衡。首先协调脏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协调人体功能状态,特别注重情志平衡,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太过与不及都可影响到脏腑,引起脏腑功能失衡而滋生百病,而患病后又易导致情志变化,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一旦出现脏腑功能失调,及时运用药物或非药物疗法,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从而不得病,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

修德养身,“仁者寿”。古人把道德修养作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早就提出“德润身”、“仁者寿”的理念。《中庸》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指讲道德的人,待人宽厚大度,才能心旷神怡,人体安详平和得以高寿。古代道家、墨家、法家、医家等,都把养性养德列为摄生首务,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性既自喜,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明代《寿世保元》说:“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明代李梃《医学入门》强调:“不贪不躁不妄,斯可却未病而近天年矣。”可见,古代医家把道德修养视作养生之根,养生与养德密不可分。

从生理上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规律地运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说明养德可以养气、养神,使“形与神俱”,健康长寿。现代养生实践证实,注意道德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助人为乐,养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是身心健康的基础。

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养生保健模式

人类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于不同的种族,而且存在于个体之间。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对疾病的易感性也不相同。这就要求人们在养生保健过程中,应当以辨证思维为指导,因人施养,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养生保健模式,才能有益于人体的身心健康,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在掌握中医理论指导的养生保健理念与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养生保健模式,通过饮食有节、起居规律、劳逸适度、情志调畅等生活方式与药物及非药物疗法,提高生活质量和适应能力,达到天人合一、形神统一与脏腑和调的平衡状态。

生、长、壮、老、已的动态生命观也体现在男女不同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中医认为女子七岁为一周期、男子八岁为一周期,不同周期生理病理不同,养生保健的方法也不尽一致。

中医把自我康复能力称为“正气”。《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人体的正气强盛,就不易得病;人体的正气虚弱,就容易得病。可见,对于人的健康来说,正气是起决定作用的。这是中医预防思想的最早表述,也是我国预防医学的总则。这些论述对于现代社会的养生保健,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养生与治未病的早期干预理念以及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对防病治病具有明显优势。倡导中医养生保健,维护健康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使每个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保健模式,从而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或将慢性病控制在发生之前,将传染病控制在感染之前,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的。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下一篇:为何那么多女孩子都不喜欢接触安全套?真不是她们矫情,这6个套套的使用误区,总有人踩坑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15:23 , Processed in 0.200925 second(s), 5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