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多种年货摆上大集,热情的北京让老乡心暖了

2022-7-13 18:57| 发布者: uodr5g6w8ot59z| 查看: 2322|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年货大集上,承德丰宁的非遗传承人向顾客推荐手工制作的铁编古灯笼)

没有网红直播卖货,也没有广告大肆宣传,这里的年货只有满满的诚意。在位于草桥的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一场“消费扶贫”主题的年货大集正在这里举行。这场为期15天的大集汇聚了和田大枣、内蒙古羊肉、房县黄酒等1500多种来自北京帮扶协作省市的产品。

这不是普通的大集,这里的每一件年货,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笔成交,都承载着受援地区乡亲们脱贫增收的希望,饱含着北京市民对老乡们的美好祝福。
好产品“走出深山”

房县黄酒走上北京餐桌

来自湖北十堰的陈初葵是大集上的大忙人。在十堰展区前,许多市民早早排起长队,就为品尝一下传说中“房县黄酒”的美味。传说,唐中宗李显在房县时,最喜欢喝这种酒。后来李显当了皇帝,房县黄酒就有了“皇酒”的美称。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酒只是在当地闻名,北京人并不曾喝过。

“快来尝尝,我们的黄酒和绍兴酒味道不一样。”陈初葵招呼着,把酒倒进一个个小杯子里分给大家,“我们水好,所以酒好。”说起自己的产品,陈初葵脸上洋溢着自信。

在房县当地,黄酒家家都会酿,但大都是“自产自销”,很少卖到外地,更别说来到相距甚远的北京了。在北京对口协作资金的支持下,房县打造了黄酒小镇,帮助这一古老特产走出十堰,走上了北京人的餐桌。如今,房县黄酒已经成了深受北京市民喜爱的产品,仅在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一个网点,每天的销售量就达五六十箱。

陈初葵说,十堰属于山区,以前缺乏渠道和平台,好的产品藏在深山无人知。如今,他们入驻了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将78家企业的500多种产品带到北京,让十堰的好产品多了销路。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12月,十堰扶贫产品的销售额就高达260多万元。

500多种产品背后,是1.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辛勤劳动。在十堰,陈初葵也建起了消费扶贫双创中心,重点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产品销售问题,“消费扶贫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大家都觉得这钱挣得踏实。”
贫困户“自食其力”

农妇足不出户每月增收千元

如今,对于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的贫困户刘晓玲来说,自食其力的生活让她倍感安心。44岁的刘晓玲有俩孩子,丈夫只身在外打工,供着两个孩子读书,日子过得特别紧巴。而现在,她利用农闲时间在家里剪纸,收购价两元钱一张,每个月都能挣上千元钱。在此之前,她万万想不到,“剪窗花”也能挣钱。

丰宁满族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热”的背景下,丰宁常常接到来自北京的订单。据了解,当地利用北京帮扶资金320万元,在全县7个乡镇9个村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8处、非遗扶贫车间9处,以订单式的生产方式,让一些家庭妇女、年长的老人能够足不出户地增加收入,探索出了一条“非遗扶贫”的路子。

去年,刘晓玲参加了五道营村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学习剪纸。“学会了剪纸,坐在炕头也能挣到钱。”刘晓玲说,剪纸最吸引她的就是不用外出,在家里就能剪。在农村,劳动力大都离乡打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缺少增收的途径。而“非遗扶贫”让年纪大的、无法出门打工的贫困户也有了增收的路子。在刘晓玲所在的五道营村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年龄最大的一位已经70多岁,她是最年轻的一位。

虽然人没出家门,但她们的剪纸作品却走出了丰宁,走进了恭王府、故宫。这次,带着自己的作品第一次来到北京,她希望北京的市民朋友能够喜欢。

在大集上,丰宁非遗扶贫产品的展位称得上是最有年味儿的一个了。刘晓玲和扶贫就业工坊的姐妹们特意穿上了民族服装,展示着亲手制作的手工剪纸、传统宫灯、布糊画等工艺品。在她们制作的满族升斗上,刻着“日进斗金”四个字,饱含着贫困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品牌“打出名气”

市民拉着小车来买绿色食品

万全鲜椒酱、康保羊肉、蔚县小米……在河北张家口展区,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农产品看得人垂涎欲滴。许多市民都拉着小车前来采购:“这些产品都是‘绿色食品’,味道和超市里的不一样!”

消费扶贫不仅把平时难得一见的特色产品从原产地带到了北京,也给当地的品牌提供了一个打开北京市场的机会。“80后”的刘伟是康保县草原牧场公司的负责人,他们公司每年都有四五千只羊卖到北京。他们采用订单式收购的办法,带动六七百户贫困户增收,平均每户增收三千到五千元。

“过去农户只能把羊卖给羊贩子,不但价格被压得很低,而且还经常挨坑。我们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户都愿意卖给我们,保证了货源充足。”刘伟说,过去没有电商,没有冷链运输,康保的羊肉“走不远”。2015年,他回到家乡做电商,产品不但走出坝上,还在一次创业大赛中夺得了全国冠军。

康保有着和内蒙古同样优质的草场,羊肉的品质不相上下,但康保羊肉却不如内蒙古羊肉名气大。其实,他们的羊是放养180天的羔羊,吃的是菊芋和野葱,羊只从来没打过针,肉质鲜美,安全可靠。

这一次,他从康保专程赶来参加消费扶贫年货大集,就是为了打出康保羊肉的名气。“今年羊肉的行情一般,老乡们都很着急。”他介绍,主办方为他提供了展示品牌的机会,并且展位、水电全免,让他感到格外暖心。
记者手记

为了共同的心愿

晚上9时,年货大集结束了一天的喧闹重归平静,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的工作人员却还在处理订单。进入1月以来,各企事业单位都把扶贫产品作为办年货的首选,订单如雪片一样飞来,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加班。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的市场。十堰展商陈初葵是当地扶贫产品进京的“红娘”。他介绍,扶贫产品从原产地来到北京,生产企业除了要具有各种资质,还要满足一个特殊的指标:每家企业至少要带动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在入驻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的78家十堰企业中,“带贫”最多一家企业带动了1000多户贫困户增产增收。

然而,这个“红娘”并不好当。十堰是山区,各区县距市区都比较远,最远的竹溪县车程要3个多小时,往往一天只能跑一个地方。2019年,陈初葵回了十堰17次,每次都要待上一个星期左右。2020年,他还要跑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扶贫产品来到北京,让更多的老乡在消费扶贫中受益。

对于那些产业基础薄弱、没有“红娘”的地区,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的孵化团队则会深入当地,帮助当地群众孵化品牌。新疆和田的“一地玉枣”,过去是没有包装、没有任何加工的“三无产品”。在孵化团队的帮助下,“一地玉枣”有了精美的包装、严格的品控,进京后备受消费者欢迎,还成了“爆款”产品。

市扶贫支援办负责人介绍,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运营一年来,线上线下的销售额就达到了4.3亿元,带动全市消费扶贫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76693人增收脱贫。现在,大家的心愿只有一个: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hr/>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王琪鹏

摄影:潘之望

流程编辑:吴越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怎么吃能提高免疫力?四机构权威提示来了

下一篇:2021年全国网上年货节启动 我市62家企业参与,上架产品超过350类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3 09:53 , Processed in 0.218802 second(s), 5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