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安《伤寒恒论》扶阳思想初探

2022-7-6 06:23| 发布者: zjd9vzrzuj| 查看: 1916| 评论: 12

这里是默认签名
郑钦安《伤寒恒论》扶阳思想初探
沈凌波


郑寿全,字钦安,清四川邛州(今邛崃县固驿镇)人。早年学医于双流名医刘止唐,由于其“性敏而巧,学博而优”,故尽得刘太老夫子之传,终成蜀中一代名医(1)。郑氏之治歧黄,上穷《周易》以溯源而知玄幽格物奥理,中汲《内经》、《伤寒杂病论》而明阴阳开合虚实攻补之变化,下览诸子百家而兼采众家之长,成为清末与曹颖甫、恽铁樵等齐名的伤寒学家。郑氏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善用经方,屡起沉疴,活人无数,且善用桂、附热药,时称“火神派”之开山鼻祖(2)。晚年积数十载临证经验,撰成《医理真传》、《医法园通》、《伤寒恒论》三著。其中《伤寒恒论》一书实为研究《伤寒论》的代表作。郑氏注解伤寒很有创见,或直补经义之缺,或直揭经文之误,不以离经叛道为嫌,而只求经旨之发明。且又廓清陈言,不烦琐于征引,而采用直解体裁,使读者开门见山,一目了然(3)。
1 扶阳思想之渊源
郑钦安的医学思想植根于《内经》、《易经》、《伤寒论》之上。通过研读历代经典,郑氏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的至理,认为阴阳犹如“水火相依而行,虽是两物,却是一团,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胜合”之奥。《医理真传·自序》开篇即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别阴阳”。开宗明义,突出阴阳辨证的地位和作用。(3)故其一生临床,均统以阴阳立门,从阴阳生化阐述医理,探求病因。郑氏在以阴阳二纲立论的前提下,又特别重视真气和元阳。根据《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认为“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生命”,“人之运动,全在先天一团真气鼓动耳”(1)。真气之所以能生化不息,又有赖于元阳的蒸腾。盖“真阳乃人立命之根,生化之源,万物活动之根抵”,人生“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阳气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转成生机”。郑氏指出:“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阳气不足,百病丛生”,阳主阴从的观点使其在治疗时特别注重固护真阳。既然“人之一身,全赖一团真火”,而“桂附、干姜,纯是一团烈火,火旺则阴自消,如日烈而片云无”。因此,凡元阳虚衰者,郑氏开手便以四逆辈单刀直入。即使元阳稍有不足,亦以姜附之流防范于未然,不必延至脱时而始用回阳(1)。
2 《伤寒恒论》扶阳思想分析
郑钦安誉仲景为“医门孔子”,“立法之祖”,其订正《伤寒论》的目的是在于千百年来,注家日多,有的随文衍译,相沿日久“并未道及伤寒宗旨”,立方一多“仲景之法遂晦而不明,不得不宣扬之也”(4)。郑氏《伤寒恒论》一书,按法辨证,纠失补偏,独具创见。其对条文的解释,亦可归于补充前人之不足和独具新见之解两种。以下举例以说明。
2.1 补充前人之不足
如原文116条上段“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遂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郑论曰:“据脉微数,数主有热,故不可灸,若妄灸之,则为害不浅,故见种种病形,此是为有余之候言之,而非不足者言之。病人苟现面白唇青,舍润不渴,小便清利,脉现洪大、洪数、弦劲,此系元阳外越之候,回阳又虑不及,尚得以不可灸言之乎?余思原文加一慎字,此中隐已包括虚实两法在于中也。”郑失之论,在众多医家所注之阴虚火旺的基础上,更添元阳外越一解,使后世临床辨证不至偏颇。
原文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郑氏补充:“余谓只据脉促、喘、汗,未见有热形实据,而以芩、连之品,冀其止泻,恐未必尽善。夫下利太过,中土业已大伤,此际之脉促者,正气伤也;喘者,气不归元也;汗出者,亡阳之渐也。况喘促一证,有因火而喘者,必有火邪可征;有因外寒促者,亦有寒邪可验;有因肾气痰水上逆而致者,亦有阴象痰湿可征。虚实之间,大有分别,切切不可死守陈法,为方囿也。”由此可见,郑氏对待条文的理解,均从临证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告戒后世不可死于句从,失之片面,当以认证为要,辨明虚实为妥。
原文208条后段“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郑论曰:“按汗多微发热、恶寒,在久病阳虚之人见此,则为亡阳之征。若新病太阳症之人,而见此者,则为邪将去之兆,并未见潮热,是邪未入阳明,未可与承气汤。”郑氏从久病、新病两个角度解释此条文,足见其辨证之细,思维之严谨,而非墨守成规。
2.2 独具新见之解
原文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必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味承气汤。”郑氏解释道“按太阳病,当未解之先,而有阴阳俱停之脉,便见振栗汗出者,是邪由战汗而解也。条中提出阳脉微者,汗之而解,阴脉微者,下之而解。余谓阳脉微者,表分之阳不足也,法宜辅正以祛之;阴脉微者,里分之阴不足也,只当温里以祛之。和得云汗之而解?下之而解?如果宜汗宜下,务要由汗下之实据方可,若只凭一脉而定为可汗可下,况脉已云微,亦非可汗可下之例,学者亦不必执原文为不可易之法也。”与各注家所言的阳脉微是指表阳被外邪郁闭而不伸,阴脉微指里气被邪实闭郁而不畅有天壤之别。可见郑氏治病谨尊辨证施治,不为旧论所困,见理独明。
又如原文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郑论云:“此条既已误下,而又复下,所现之症,既称虚冷,此非结热,原文以甘草泻心汤主之,方中芩连之苦寒,而复可用乎?仲景不当处此。”对原文有疑点之处,郑氏敢独抒己见,不拘泥于陈说,且解释合理,足见其活学活用。
原文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依郑氏所解:“按大下非微下可比,既称大下,岂有邪下而不去之理乎?尚见身热微烦,吾恐阳从外脱,已在几希。”大下之后,损及脾肾之阳,形成虚阳外越之势,恐栀子干姜汤不为对证之法也。
3.总结
郑论虽未必全部确切,但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医学功底,以及勤于思索,谨尊辨证论治的医者风范,却是值得我们永远推崇的。愿我后辈能于勤思苦学中,将先前之学术思想进行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张广麒. 郑钦安学术思想初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4,4:1-5
2.黄世明. 郑钦安学术思想初探[J].四川中医,1984,5:8-9
3.张廷瑜. 郑钦安及其著作[J].云南中医学院,1996,3,46-48
4.黄世明. 郑钦安《伤寒恒论》的学术探讨[J].国医论坛,1988,4,37-39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下一篇:孙思邈《养生铭》的解释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13:07 , Processed in 0.198018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