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听话,可能是“白熊”绑架的结果,三个方法教你解决

2022-6-30 05:16| 发布者: p8qkyypbfv| 查看: 2327|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文\谷从

编辑\萌妈
<hr>
朋友最近因为自己的孩子伤透了脑筋:老师三天两头打电话和她告状,说她孩子在学校和人打架,上课说话影响课堂,影响同学。放了学后很迟才回家,问他去了哪里也是敷衍几句,一脸的不耐烦。



我告诉她,孩子叛逆,是被脑子里"白熊"绑架了。
什么是白熊实验?

"白熊"绑架的说法是来自于一个心理学实验:"白熊"实验。参与实验的人被要求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但是一听到这样的话,人就不自觉地开始想象白熊的样子。这就是著名的"白熊效应",也就是"反弹效应"。

孩子的大脑会被白熊绑架,往往和父母的言行有关。那么,父母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孩子被"白熊"绑架呢?
孩子被白熊"绑架"的原因

①一味的制止和说理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



孩子尚在婴儿时期,父母就开始给他们灌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思想,这样的做法在他们意识还不够清明的时候无伤大雅,但是当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父母还是在耳边絮絮叨叨,不顾及孩子的看法,往往就会产生反面的效果。

真正的教育不是父母的一意孤行,一味的禁止会产生压迫,有压迫的地方便会产生反抗,孩子反抗,孩子产生反抗,就是被脑海里的"白熊"绑架的表现。

②吝啬于孩子的赞美



孩子做了错事害怕遭到父母的责骂,同样地,如果做成了一件好事,也希望得到父母的夸奖。

往往有些父母,会误把对孩子的鼓励看作可能使得孩子骄傲的资本。谦虚可以让人进步,鼓励同样也能。孩子得不到想要的鼓励,可能就会对这件事情动力,下一次就不会再认真去完成。

③时常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无论什么,总是别人的东西比较好,连孩子都不例外。许多父母常常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转而对自己的孩子丧失信心。或者要求自己家的孩子向某家优秀的孩子学习,有意无意的把自家的孩子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也许父母是本意是想激励孩子,但是长此以往,孩子受到打击,觉得自己样样不如他人,

开始对自我产生怀疑,自我否定,情急严重的,甚至自暴自弃。

他们产生的"破罐破摔"的心理,就是他们对父母的报复心。

父母这些不当的行为,都会导致孩子被脑海里的"白熊"绑架,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所以,父母应当有意识地规避这样的不当行为,并且采取积极的方式让孩子远离"白熊"。
如何让孩子脑子里的"白熊"消失,变得乖巧

第1,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说一百句不如做一次,放弃生硬地说理,切实地去行动,给孩子更直观的感受。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之下,孩子不知不觉会被感染,。这样哪怕不用父母多说什么,也能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第2, 平等交流,用朋友的方式相处



父母需要和孩子有一个平等的沟通,平等的相处,以公平的约定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产生对自我的要求。不要一味地与孩子硬碰硬,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孩子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也得到了肯定和鼓励,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有更大的力量驱赶脑中里的"白熊"。

第3, 不兜圈子,直击主题



孩子很怕听到父母的唠叨。实际上,很多父母在发现孩子的问题的时候并不知道核心的问题出在哪里,只懂得一味地倾吐自己的责备和抱怨。这样的做法除了家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对解决实际的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很多父母确实发现了孩子的问题,也想要孩子进行改正,可是说出口的话只有不断地指责和抱怨,不能落实到实处。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在自己耳边不停的碎碎念,可对于解决问题一点实际的帮助也没有。

只有发现问题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总结:




为什么父母越不答应娃就越想做,父母常觉得是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其实,他们是能够懂其中的利害关系的,只是因为父母经常性的责备、强硬的命令使他们被脑海里的"白熊"绑架,从而出现逆反心理故意制造父母不愿看到的行为表现。所以父母就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hr>
(本文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寓言故事两则

下一篇:妈妈在这4个方面越“懒”,将来孩子越出色,宝妈们别再瞎勤快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4-19 08:55 , Processed in 0.346447 second(s), 4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