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来源于奋斗

2022-6-28 19:45| 发布者: ukv22zip2ess3v| 查看: 2040| 评论: 1

这里是默认签名
百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内乱不断,国家处于危亡之中。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希望救民族于危难。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等各种思潮在中华大地上涌动,一时间政党林立,“主义”横流。就在这纷乱的时局中,来自全国各地13名共产党人齐聚上海的里弄,代表当时全国五十余名党员,宣布成立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国家,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今天回顾这段创党的历史,结合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就会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在列强环伺、军阀割据、政局混乱、国破民疲、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机会本就十分渺茫,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国家更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是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奇迹,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把不可能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梳理28年奋斗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成功来源于奋斗。1927年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在共产党人的头上。有人被杀,有人逃跑,甚至有人叛变!革命的前途在哪里?毛泽东同志在关键时期挺身而出,提出了到农村发展革命的主张,还亲自发动了农民武装起义,找到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新出路。“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革命方针,就是在共产党人不惜用鲜血和生命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制胜法宝。这些创举不是凭空产生的,在此之前,毛泽东同志就已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他建农会,办农校,搞农培,做调研,成为公认的农民问题专家。有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奋斗,当危难来临时,才能引领我们党走向正确的方向,一举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军人物。
建功立业需要坚持不懈的斗争,敢于斗争才能在绝境中杀出一条出路。一个人想要成功,也需要坚持不懈地奋斗。希望往往就在努力实践中迸发出来,从而指引我们走向成功。
战国时代,洛阳城里一个小商贩的儿子叫苏秦,他出身农贾之家,不想做一辈子贩夫走卒,而是想要停止战乱、天下太平。父母觉得他是不务正业,妻嫂甚至不给他饭吃。面对困境,他没有自我放弃,白天帮助家里干活,夜里秉烛苦读。“头悬梁、锥刺股”,来提神醒脑。经年学成,采用合纵之术,说服山东六国并力西向,以抗虎狼之秦,形成了两方均势的和平局面,籍此佩山东六国相印,名动一时!假使苏秦像其他周人一样“力工商、治产业,逐十二之利”,没有“自讨苦吃”的意志,又怎么可能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呢?可见成功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往往需要大毅力、大付出、大磨炼才行。





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了28年,方才建立了新中国;每个人都想成功,往往只有少数人到达彼岸。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然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和挑战。遇到困难绝不气馁,要积极调动自身潜能,想办法解决问题。面对挑战绝不退缩,要不断地激励自己的斗志,坚持下去。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才能让我们的事业实现飞跃。
成功来自于奋斗,奋斗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毛泽东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在17岁的时候才上小学一年级,他却成了共和国的缔造者,受到人民的尊重和敬仰。救民救国的赤诚之心是他成功的基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成千上万农村里原本“没有机会”的孩子通过刻苦学习、努力拼搏,获得了公务员、医生、律师等体面的职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工作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关键。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伟大的目标需要从点滴做起,需要一步一步来创造。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关口,建国百年的伟大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都将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践行者、推动者和亲历者。新的征程依然需要戮力奋斗、百折不回的精神支撑。当我们感叹建国28年历程的伟大,当我们感怀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奉献的高尚,当我们羡慕前人不朽功业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发扬他们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积极求索的精神,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抓住当下的每一秒钟,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每个人的贡献是渺小的,不过当十四万万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必将达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良马跳跃腾远也不过十步之长,劣马锲而不舍可致千里之遥。成功需要坚持不懈地奋斗,需要永不言弃的拼搏。每个人体内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请从今天起,请从脚下开始,请从小事着手,做一匹锲而不舍的“劣马”,志高行远,创造属于我们的成功,成就属于我们的辉煌。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自强不息,拼搏努力,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下一篇:推荐励志电影:《永不放弃》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5-14 23:41 , Processed in 0.459598 second(s), 5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