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王高季兴:我命由我不由天,一个家奴,如何成就帝王大业?

2022-6-23 21:27| 发布者: gi8g0kc044| 查看: 1679| 评论: 12

这里是默认签名


(高敖曹 形象)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峡石人,即今天的河南三门峡市。


《十国春秋》:季昌自言东魏司徒昂之后。
据高季兴自称,他是南北朝时期,北朝东魏司徒高敖曹的后人。

高敖曹的哥哥,是北朝北魏的将领高乾。

而高乾在北魏败落后,投奔了当时的权臣高欢,东魏正是在高欢的一手策划下,从北魏分裂出来的。

高欢的儿子,即篡东魏建立北齐的齐文宣帝高洋。

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高季兴同志居然还能和北朝政权的皇室攀上点关系。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因为历朝历代,但凡君王之流,为了不让天下人觉得自己身份低微,总要往自己脸上贴点金。

远的不说,同为五代十国时期,十国政权的南楚开国君王马殷,也自称自己祖上是东汉时期的伏波将军马援。




(楚武穆王马殷 形象)
真的假的不知道,有面子是肯定的。

中国历史上的绝大部分开国皇帝,他们的出身和起点都不是很高。

汉高祖刘邦虽然是个亭长,但秦朝十里一亭,他这个官有和没有其实没啥两样,本质上,刘邦是个流氓出身。

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布衣,父亲是老实巴交的贫农朱五四,而母亲陈氏,连个完整的名字也没有留下。

朱元璋当年即位时,也曾经嫌弃自己出身太低,想要和宋朝的大儒朱熹攀一攀亲戚,但最终攀来攀去发现实在是不能使人信服,只好作罢。

自此,太祖逢人便说: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不过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后世人并没有因为他的出身卑微而瞧不起他,反而因为他的坦然相告而认为朱元璋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皇帝。

鹊起布衣,凭手中三尺剑,荡平天下,开创帝业,还有比这更传奇的么?

所以,与其听信高季兴的自话自说,我们不如来看一下正史中对高季兴的一些记载:


《新五代史》:季兴少为汴州富人李让家僮。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相比之朱元璋的贫农身份,高季兴的身份更低,因为贫农虽然贫穷,但至少是自由身。




(明太祖朱元璋 画像)
诚然,封建帝制时代的农民朋友们虽然大部分时间过得都不是很好,但作者以为,只要有土地,农民朋友们就是自由的。

但高季兴连农民也不是,他没有家,没有地,他只是汴州城富豪李让府上的一个家奴而已。

家奴,就是府丁,俗称打杂的。

卖身契攥在主人家的手里,主人家让你干嘛,你就得干嘛,主人家说打你就打你,说骂你就骂你,你表现的好,让你吃点好饭,表现不好就把你像物品一样转卖他人。

而这,就是高季兴初登历史舞台的第一面。

家奴当然成不了什么大事儿,也没有办法成为本篇文章的主角,所以很快,高季兴就迎来了自己的人生转机。

那一年,是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从历史时间轴来看,黄巢起义还有一年才能结束。

农民起义,藩镇割据,节度使篡权,宦官乱政,当年恢弘壮丽的盛唐已经灰飞烟灭,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气度有多么宏大,如今残唐败唐的境遇就有多么狼狈。

王铎,李克用,韩简,秦宗权,鹿晏弘,各路枭雄已经纷纷登场,然而他们所有人的光芒加起来,也比不过当时风头正盛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




(黄巢起义)
宣武军节度使,是唐时在河南东部设立的军职,治所恰好在汴州。

而之后朱温在进取中原,盘踞天下,建立后梁的过程中,也一直是以汴州为根据地的。

朱温的队伍前脚到了汴州,后脚汴州城里的大户们可就坐不住了。

晚唐时节的军队们天天打仗,四处行军,钱粮消耗巨大,每每抵达一处州府,便要纵容士兵强取豪夺,而军队掳掠的首选目标,就是城里的大户。

如果汴州当时有富豪排行榜,那么李让一定名列前茅。

不过,面对朱温来临,李让没有选择向其它富户一样收拾行李逃跑,而是十分大方的把名下几乎所有的资产,全都捐给了朱温。

反正不给也会被你抢走,还不如我乖乖交出来,你也省力,我也安心。

李让慷慨酬军的行为让朱温十分欣慰,但他是个军人,没什么奇珍异宝可以用来赏赐,索性把李让收为了养子,改名朱友让。


《旧五代史》:梁祖尝见季兴于仆隶中,其耳面稍异,命友让养之为子,梁祖以季兴为牙将...
并且,朱温在朱友让的府上,还发现了长相奇特,身材魁梧,体貌出众的高季兴,并且授意朱友让有样学样,把高季兴也收为养子,让他到军前效力。




(朱友让 形象)
由是,高季兴从一个身份卑贱的家奴,成为了宣武军中的一名普通士兵。

虽然当兵了,但其实当兵的大多数也是苦命人。

他们有些是离开故乡,辞别妻女,强行征派过来的农民,有些是无处可去,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还有些走投无路,被逼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平民阶级,反正总而言之一句话,鲜有人是主动投军的。

况且,士兵上有甲士,甲士上有土目,土木上有土舍,土舍上有百长,百长上有执戟,执戟上有校尉...

一层一层,一级一级,想要在军营中混到出人头地,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这事儿对普通步卒来说不容易,但对高季兴来说却似乎是水到渠成的。

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时任大唐皇帝的昭宗李晔被宦官韩全诲挟持到了凤翔,投靠了盘踞在凤翔的李茂贞。

皇帝被挟持了,被俘虏了,朱温作为大唐朝廷的正牌部队,当然要把皇帝给救出来。

当然了,朱温要救皇帝,绝非是因为他是什么绝代忠良,心系帝王安危,而是因为朱温十分深刻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唐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皇权虽然已经一落千丈,但大唐朝廷还没有彻底覆灭,制度在,百官在,法律也在,枭雄们虽然割据,但他们名义上仍然是大唐的子民,要受天子的节制,所以在这个十分关键的时刻里,谁能掌握(挟持)皇帝,谁就能号令群雄。




(挟持天子,号令诸侯)
并且,就算朱温想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三国》他总是看过的。

而在攻打凤翔李茂贞,解救昭宗李晔的过程中,高季兴出谋划策,表现十分亮眼,由此得到了朱温的重用,被提拔为了宋州刺史(河南商丘),之后又改封颍州防御史(今安徽阜阳)。

天佑三年,公元906年,朱温再度挥师,攻破了襄州(湖北襄樊)。

当时,盘踞在襄州地区的枭雄,是两位兄弟。

人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但当时的朱温兵锋正盛,两兄弟联手不敌,只能逃窜。

长兄荆襄节度使赵匡凝,逃到了淮南,幼弟荆南留后赵匡明则辗转到了西川一带。

襄州,也就是荆南,在五代十国前期(当然后期也是),是个四战之地。

上有后梁,下有南楚,左有前蜀,右有南吴,可以说是夹缝中求生存。

这么一块被包围的内陆势力,朱温虽然已经占领,但他并没有常驻于此的打算,既然自己不待,那么就要派人留守,结果一来二去,这份工作就落到了高季兴的头上。

朱温安排完工作部署,转回身走了,但留给高季兴的任务,却不容乐观。


《资治通鉴》:乾符以来,寇乱相继,诸州皆为邻道所据...
《新五代史》:当唐之末,为诸道所侵,季兴始至,江陵一城而已,兵火之后,井邑凋零...
从黄巢起义以来,天下战乱,乱军横行,田地荒芜,流民遍地,整个荆南之地残破不堪,沉浸在一股萎靡而低沉的气氛中。




(荆南)
可以见得,留给高季兴的荆南,是一个彻彻底底烂摊子。

但好在,高季兴似乎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几年之间,他恢复经济,发挥生产,安抚流民,充实兵力,使得荆南很快恢复了生机。

治大国若烹小鲜,虽然荆南并非大国,但很显然,高季兴是个好厨子。

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篡唐自立,建立了后梁,然而仅仅过了五年,后梁皇室内斗,朱温就被儿子朱友珪送上了断头台。

后梁,算得上是高季兴的前主子,而相比之五代十国刻薄寡恩,利益至上的大环境,高季兴倒是个很有情义的人。

自己从家奴到士卒,从士卒到军官,从军官再到割据一方的枭雄,所依靠的,全都是朱温的帮助。

朱温虽然凶狠,但却对他有知遇之恩。

得知朱温的死讯之后,高季兴什么也没说,只是有些怅然若失。

最后,他决定在后梁内斗频繁,国力衰败之时,高季兴一直想要做点什么,来聊表一下主仆情分。




(交战)
于是,高季兴打着恢复后梁盛世的口号,先后出兵归州(湖北秭归)和襄州(有一部分并未在高季兴控制下),结果打归州的时候,被前蜀大将王宗寿给打了个灰头土脸,打襄州的时候,又被山南东道节度使孔勍给揍了个鼻青脸肿。

两次大战,可谓是损兵折将,导致高季兴的实力大打折扣,结果别说帮助后梁扩大版图了,连每年付给后梁的贡赋也掏不起了。

《新五代史》:...乃绝贡赋累年...
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后唐灭后梁,成为了雄踞五代的第二个政权。

后唐的开国皇帝,是庄宗李存勖。

既然当上了开国皇帝,必然要看一看割据各地的政权对自己都是什么态度。

要是臣服于我呢,咱们相安无事,你每年交点保护费就算完事儿了。

要是想要跟我对着干呢,那就要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了,毕竟,李存勖打遍五代十国无敌手的名头不是盖的,极盛时期,就连契丹人见了他也得绕着走。

各地的割据势力十分懂事儿,纷纷遣派使者入后唐朝贡,但高季兴却不知道是抽的哪门子风,不仅要遣派使者入贡称臣,还要亲自前往,拜见庄宗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 画像)
荆南的大臣们一听高季兴要亲自前往,纷纷劝阻,表示后梁和后唐敌对多年,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和后梁太祖朱温有世仇,当年朱温偷袭过李克用,差点没一把火把李克用给烧死,咱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对后梁俯首称臣,庄宗李存勖能不记恨么?

您要是这个节骨眼儿上往后唐跑,保准让李存勖给你扣住。

臣下苦口婆心的劝阻对高季兴并没有起作用,高季兴十分头铁,带着礼物奔着后唐朝廷就去了。

结果一到后唐,庄宗李存勖果然不想让高季兴再回荆南,想要给他直接软禁,省得他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滋生事端。

来的时候还好好的,结果现在回不去了。

高季兴悔不当初,自己现在没人没兵,真要被李存勖给扣留了,等待着自己的就是终身监禁,软禁至死的命运。

不过好在,庄宗身边一位叫做郭崇韬的大臣,十分懂得审时度势,他对李存勖说,陛下覆灭后梁,得到天下,各地的诸侯人物,都只不过是客气客气,遣派使者前来,做做表面功夫,只有高季兴亲自来称臣,陛下如果把他给扣了,天下人会怎么想?

所以我认为,陛下不仅不应该扣留他,反而应该从容大度地放他回去。

庄宗听完深以为然,于是又把高季兴给送了回去。

只身犯险,然后死里逃生,高季兴结结实实地坐了一回权力过山车,最后终于返回了荆南。

反对荆南的高季兴虽然之后被后唐册封为了南平王,也算是成为了有头有脸,割据一方的枭雄,但他自此之后却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乱世之中,应该只看利益,而不要用热脸去贴冷屁股。

自己想要帮助后梁扩大版图的时候,兵少将寡,没人肯帮助自己,结果被各路诸侯胖揍一顿。

自己好心好意去后唐称臣,给李存勖送礼,结果差点被后唐皇帝关了禁闭。

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事情后,高季兴突然发现,眼前这个看似平和的世界,是如此的残酷,残酷到如果不心狠手辣起来,是没有办法活下去的。

可他又很快意识到,心狠手辣,也是要讲资本的。




(南平政权)
荆南,也就是南平,只有湖北江陵和公安一带,地狭民寡,怎么生存,怎么发展?

高季兴当然有自己的办法。

南平虽然地狭兵弱,但却处在南北交通的枢纽地带,所以,高季兴很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治国方针。

治国的方式方法很多,文治,武治,仁治,严治,但高季兴统统不用,而是选择了一种十分另类的方法:赖治。

所谓“赖治”,就是以“无赖之法”治国。

怎么个无赖法呢?

后唐开国,乃至于后唐的皇位更迭之时,十国中的政权,诸如南汉,闽国,南楚等等,迫于后唐势大,不得不服经常遣派使者,入贡称臣,而他们想要把礼物送到后唐,就必须要经过高季兴的南平。

而高季兴,则在南平地界儿当起了强盗。




(南平王高季兴 形象)
各个割据政权奉送给后唐的财物,兵马,粮草,只要路过南平,一概扣留,收入囊中,而后唐对这些小国的封赏一经送出,借道南平,也都被高季兴抢夺,纳为私财。

拦路抢劫也就算了,南汉建国时,高季兴俯首称臣,派人跑过去索要封赏,闽国建国时,高季兴大呼万岁,又派人过去索要封赏,南楚建国时,高季兴更是表示我跟你混,你赶紧给我打钱就完事儿了。

钱,高季兴的眼里,只有钱。

而通过这种占道掳掠,南北称臣的法子,高季兴不仅使南平的经济水平突飞猛进,更为国家发展积聚了巨量的财富。

而这一切,都是高季兴“赖”来的。

清代文学家吴任臣曾经这样评价高季兴:


《十国春秋》:蕞尔荆州,地当四战,成赵相继,亡不旋踵,武信以一方而抗衡诸国间,或和或战,戏中原于股掌之上,其亦深讲于纵横之术也哉!
他认为,南平是五代十国时期国土面积最小的政权,处于四战之地,而高季兴却能在虎狼环伺的境地中斡旋,把中原大地上的诸侯玩弄于股掌之间,可以说,这位仁兄算是把纵横之术玩的明明白白的。

当年,太祖朱温在李让府上的惊鸿一瞥,揭开了这个身份卑微的家奴一生的故事,而如今,纵横五代十国,戏耍各路枭雄,则成就了南平王高季兴一生的传奇。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

下一篇:从大学生到一代皇帝,刘秀的传奇人生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15:04 , Processed in 0.239791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