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谋科技沈小勇:不只降本增效,人工智能将带来工业制造新变革

2022-6-23 11:50| 发布者: 15566712266| 查看: 2044|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制造里一定会实现新一代的智能产业变革,不光是在降本增效层面,还会在产品的工艺、质量、快速研发等方面,实现业务模式巨大的变革。”

6月1日下午,上海合作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人工智能平行论坛在深圳前海嘉里中心举办。思谋科技CEO沈小勇博士在主题为“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核心准则”的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的来临打开了很多未来场景的应用边界,思谋科技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和落地,着力打造平台型的标准化智能制造产品,不断在细分场景去研发新的产品,实现智能制造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思谋科技CEO沈小勇博士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人工智能平行论坛演讲。

思谋科技由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贾佳亚创立,其创始团队是全球最早投入机器视觉技术研究的团队之一,团队成员主要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也有在腾讯工作的经验,这家创办于2019年12月的企业,注册地正是在深圳前海。

令人瞩目的是,创办仅仅两年多,思谋科技即成长为估值超10亿美元的智能制造与数智创新“独角兽”企业。 目前,思谋科技已与百余家制造业的头部企业进行合作,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包括汽车制造、新能源、消费电子和半导体等行业的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正通过打造软硬件一体化产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沈小勇本硕毕业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先后在华为、微软、谷歌、腾讯优图实验室等多个企业和机器视觉研究机构访问、工作,从事人工智能行业已有10余年。

沈小勇说:“人工智能其实有非常大的广阔场景,但为什么有时落地存在难度?主要是在于成本的竞争,如果能够把成本降低,人工智能能够使用的场景将越来越多。智能制造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不光有软件算法,还得和底层的硬件打交道。”

他举例说,手机等精密产品的高质量制造离不开工业制造工艺的进步,思谋科技围绕标准产品的制造推出了多项核心技术应用,如基于硬件的感知能力、人工智能的软件、算法等,视觉检测的精度可精确到1微米以下,远远超过肉眼能达到的极限,保障生产出的多台手机一致,提升产品质量。

沈小勇指出,要做出完整的智能制造平台型产品,既是科学问题,也是技术问题、工程问题,光有软件平台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很多靠谱的硬件。当硬件做得更加智能化,它的使用门槛降低非常多。思谋科技的智能制造产品突出智能,可像手机一样简单操作,一般的IT人员按照手册就可以安装,不需要专业公司就可以做好,在海外客户中尤其受到欢迎。

“工厂很多岗位的人都是用人的眼睛、手、大脑去看东西、干活、思考,未来的智能制造可以通过硬件、软件的结合代替掉这三个动作,这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通过为工厂赋能,将工人从对身体有损害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转而成为智能设备的决策者和使用者,因此思谋发展智能制造的路径具普惠性。”沈小勇称,思谋科技已打通硬件搭建到软件服务,再到场景化融合等关键节点,实现“开箱即用”,应用效率大大提高,如落地智能检测等系统的周期可从一周或一个月缩短至一天,可实现智能制造跨行业快速落地。

沈小勇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思谋科技的智能制造架构可帮助智能制造行业客户提供三种不同的价值,一是降本增效,二是提升研发速度、加快产品迭代,三是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将为企业实现后疫情时代的良性生产提供支撑。未来,思谋科技将不断在智能制造的细分场景去研发新的产品,把应用做得更加深刻,以核心技术赋能更多行业生态。

【记者】马芳

【作者】 马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笔记展示

下一篇:2021年人工智能排名:百度第1、华为第2,再是字节、腾讯、阿里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2-24 04:53 , Processed in 0.210675 second(s), 5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