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郑成功传奇故事:鞭打卧牛穴

2022-6-14 19:37| 发布者: un63if9mmdffd3| 查看: 1759|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民族英雄郑成功传奇故事:鞭打卧牛穴






在美丽富饶的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的北郊,有一处叫坑哈村的小村庄。在郑成功小学校园内,矗立着一座四角五层的古塔,古塔名叫“星塔”,此四角古塔,底座用条石,塔身用红砖逐层缩小,远看就像一条粗壮的钢鞭。看见这古塔,当地百姓就会告诉你这古塔和民族英雄郑成功幼年勤奋读书的故事。
郑成功七岁的时候,跟随父亲郑芝从日本回到老家。为了让郑成功好好读书,父亲在安海镇的坑哈村建了一处书房,取名“石井书屋”。可是郑成功自从搬进书屋以后,总是愁眉苦脸,经常在房前屋后徘徊走动,好像有什么大的心事。



有一天,郑成功的婶婶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是被谁欺负了?郑成功总是一声不响地摇摇头。婶婶想到可能小孩子这么小离开亲娘,而父亲又长年在外,只留他一人在这里读书,是不是不开心了。于是不禁心疼地摸着他的头,问他是不是想娘?郑成功见婶婶这样关心自己,很是感动,便对婶婶说:“婶婶,是这样的,自从侄儿搬到这里读书后,每天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就有一阵阵的锣鼓声传过来,吵得我心烦意乱,所以书就读不下去!”这锣鼓打闹的事,婶婶也有听过的,可她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时也不知怎么回答,只能劝说道:“我们家大得很,房屋又多,要不你就换个清静的地方读书吧?”郑成功只是摇摇头,没有说话。



其实郑成功也为了搞清楚这锣鼓声是怎么回事,曾经询问过周边的乡亲。一些年长的乡亲告诉他,原来这书屋对面有一个小山头,叫“卧牛穴”。传说这一条成精的卧牛,每到下午就要“睡懒觉”,不用锣鼓把它敲醒,村里的五谷就要“歉收”,人畜就不会“兴旺”。郑成功不信有此事,但又无法禁止乡亲们每天下午敲锣打鼓,所以给闹得头昏脑涨,整天闷闷不乐。



(曾经的郑成功读书处,现在为安海郑成功小学)

待婶婶婶走后,郑成功开始搜肠刮肚地想着治这懒牛的办法。一天,他来到卧牛山的榕树下边看边想,忽然灵光一闪,他想出个“治牛”的办法来。他双手比划着,对周围的一群父老乡亲说:“我们就在这山上的东南面建一座塔吧。我计算过了,当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太阳从这边照过来,塔影就会象一条牛鞭,刚好打在这头卧牛的身上,这牛就不会睡懒觉了。这样伯伯叔叔们也不用天天出来敲锣打鼓,这样岂不是又省力又方便!?”乡亲们半信半疑,但大家都知道郑成功是个见过世面的孩子,说不定这个办法管用呢。
于是,没过多久,在村边的东南面高坡上一座四角五层尖阁砖塔就建起来了。还别说,这砖塔一建起来,每天下午三点多钟,阳光照射在石塔上,这塔影就像一条牛鞭,刚好对着睡懒觉的“卧牛”。说来也是神了,自此以后,这根巨“鞭子”一打过去,“卧牛”就“醒”了,再也不用敲锣打鼓地去闹了,郑成功也就能够安静地在这书屋里专心读书了。





此后,村民们传说郑成功是“神”,能鞭打卧牛穴。这个传闻传到郑成功耳朵里,他却笑着说:“管它什么穴不穴的,没有锣鼓来吵我读书就好了。”但是这个郑成功鞭打卧牛穴的传说则一直传了下来,村庄也人丁兴旺,百业俱兴。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唐代传奇故事:无双传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4-23 16:47 , Processed in 1.133716 second(s), 5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