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的驴肉和夏津的老豆腐

2022-6-14 12:19| 发布者: ue1yb5bbsssj02| 查看: 3212| 评论: 12

这里是默认签名
来高唐之前,就听说这里的驴肉和豆腐脑特别有名。不过,对自己没吃过的食物,想象力是极其有限的。也想去感受一下,到底是怎样的滋味。

第二天早上,我们就直奔快手上最火的一家早餐店而去。都已经八点多了,细雨绵绵,没想到排队的人还那么多,队伍还那么长。大家都不用上班的吗?怎么吃个豆腐脑还要等上这么久。真的好吃到这样的程度了吗?

怀着这样的疑惑,问了朋友。听说他家只是一般,网络营销做得好。不过,进屋一看还是挺震撼的,有那种气势。虽说顾客很多,并不见忙乱。仍旧有条不紊地一碗碗盛着豆腐脑,秩序井然。




感觉这样的早餐很健康,豆制品对身体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卤和东北的不一样,调制得更为精心。而豆腐脑鲜嫩,给人一种每天吃都不会腻的感觉。这里的豆浆还免费,管吃管添。

让我想起在日照涛雒镇吃过的一碗豆腐脑,是配虾酱的。只看外形,我都不确定了,这是豆腐脑吗?今日头条的朋友说,像豆腐渣。不知道只有那家店是这种做法,还是其他店也如此。




还是高唐的豆腐脑名不虚传,不愧为地方名吃。

朋友领我们去吃高唐驴肉。雨后,会觉得驴肉入胃温暖,据说尤其适合气血不足、体弱多病者。具有补气、补虚、养血之功效。

等驴肉卷饼上来了,我尝了一口之后,就在心里默默惊叹,这也太好吃了吧。都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可是以前我从未觉得它美味,可见还是分地方,分做法的。




力哥是本地人,他领我们来的地方,一定是他觉得最地道,最可口的。平时我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基本不吃主食。尤其是对这种有肉,又有碳水化合物的混合食品,像饺子、包子、肉夹馍……都很少吃的。但这个驴肉卷饼,我一反常态吃了三块。

其实两块就饱了,想想离开这里之后,可能吃不到这样正宗的驴肉了,就多吃了一块。此刻坦白这种小心思,还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没想到去了夏津,晚上的饭店名字就叫:高唐驴肉。可见这两个城市离得近,饮食习惯都会相互影响。不过,这里吃到的驴肉火烧,味道比起高唐来,就没有那么地道了。桌上有一盘驴肉,是店里的特色,也觉得比不上高唐的那一家。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吗?







离开的那天早上,景义领我们去他最喜欢的老豆腐店。吃到了我终生难忘的一碗老豆腐。不不不,我居然吃了两碗……形象算是彻底毁了。

景义经常出差,他说每次回到夏津,都会来这里吃上两碗。我已经和他家霞姐很熟了,霞姐说,不是特别好的朋友,都不好意思带到这里来。因为老豆腐太便宜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第一次来夏津时没有吃到。




和高唐的做法不一样,老豆腐上面洒的是韭菜和香菜,搭配的是像窝窝头形状的山东馒头。在今日头条上感叹,这么简单,味道怎会如此诱人。

收到很多本地网友的留言:“这东西是神器,早上喝个豆腐脑,加个三块钱的油饼,就花九块钱,喝得身上舒服。这两天下雨太厉害,老是喝醉,可别再下了。宿醉的话就不加汤,就加点麻酱和水,喝完基本上胃就暖和过来了。”

顿时很有画面感。还看到好多热议:“我是高唐的,每次回家,早上必须来一碗高唐老豆腐,放上辣椒油,再放点辣椒。配刚出炉的烧饼,人间美味啊。”

“应该放腌制好的韭菜花,少量的香菜、辣椒面……”

“前几年经常去那边出差,早餐必吃,非常想念这个老豆腐!”

“喝咱们夏津老豆腐必配老棉油。那叫一个香。”

“一直喜欢那种嫩豆腐脑,不用放任何调料,包括盐、糖、卤子、韭菜酱、蒜泥、咸菜、醋等等,要的就是那种细嫩的感觉。”

还有人说:“豆腐脑正宗的都是配馒头好吃。配葱花饼、配烧饼、配肉夹馍都难吃。全国正宗的不超过20家,几千万分之一。大多数人喝的不是酱油汤豆腐脑,就是淀粉鸡精勾兑的汤,所以99%的人不知道正宗的豆腐脑,见都没见过。”

难怪口感不一样。我还知道了,原来那种形状的馒头叫尖馍馍。还有人叫它高馍馍。




有人说,多放点辣椒,四个杠子馍馍没问题。这是德州地区的普遍早餐。

我的碗里,朋友还加了两个卤蛋。有网友热心传授经验:“亲测过了,加鸡蛋放在豆腐碗里,感觉豆腐就少了。后来我再去吃的时候,就先不要鸡蛋,最后要鸡蛋,小盘子端走就行了。不过,老豆腐吃的是滋味,毕竟挑战味蕾不是容易的。”

说到家乡的美食,评论区讨论得热火朝天。挺涨知识的,我又知道了,金高唐,银夏津,指的是当年都是棉花种植大县,经济发达,现在种得少了。怪不得这里有棉油,是本地特产。




据说临清的豆腐脑也很有名。有人说:“常去外地出差,说句不好听的,外地的那真不叫豆腐脑。豆腐脑好喝重点在卤上,脑只要是有劲细腻就行,味道全靠卤(乳)和调料才出味。例如韭菜花,没有韭菜花的豆腐脑没有神。你在超市买的那个韭菜花根本不是那回事,必须是自己腌制的。

关键是卤(乳),在临清喝豆腐脑去哪几家,吃油条去哪家,喝豆浆去谁家,喝豆沫去谁家都是有讲究的,当地人都知道。临清有一种小吃是从东北沈阳传过来的,叫烧麦。”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都感觉真正的豆腐脑在山东。父母是日照人,我终于理解了,他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做豆腐。家里甚至有一个电磨,母亲会用卤水点豆腐。不过她配的调料,是剁碎的葱花和辣椒,里面浇上酱油。

写着写着,我都饿了。可惜已经回到了黑龙江,对于驴肉和豆腐脑,只能在想象里重温。一向对饮食不感兴趣,这次出行彻底改变了我的观念。美食也是一种文化,是一代代人的传承。那些走到天南海北的人,会无比思念家乡的特产和风味小吃,同样是刻在骨子里的深刻记忆,无法被剥夺,更加无法被替代。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德州美食不止有扒鸡,今天带你一一盘点山东德州特色美食20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5-25 13:59 , Processed in 0.451277 second(s), 5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