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义:抗战老兵的传奇人生

2022-6-13 07:16| 发布者: inu4nnl90u| 查看: 2074|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人物小传:郭智义,沂南县南左泉村人。1928年生,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参加过攻打周村、辽沈战役、解放海南岛等战斗战役。他勇敢机智,多次立功受奖,历任党内小组长,支委书记,支部书记,团所党委委员。行政历任班长、连文书、营书记、团作战股长、师作战参谋、军工兵参谋、师工兵主任等职。1961年毕业于工程兵学院基本系第四期,由于品学兼优被留选工程兵科学研究院,任第一研究所主任十年。“文革”期间受到排斥。1970年回原籍离职休养,时年48周岁,副师级行政七级待遇。
诀别家庭,投身革命打倭寇

郭智义是沂南县南左泉村人。1928年,家乡闹土匪,他跟着母亲逃荒要饭到了东北大连。1930年回到了老家上过几年小学,又在国民党省立第八联合中学上过学,中学老师是个当过兵的人,学知识的时候,还教他一些当兵打仗的技巧,这为他以后参军打仗打下了好的基础。
郭老说:“因为我背景比较“啰嗦”,1938年春天,我哥哥抓壮丁当了国民党,打台儿庄战役他也参加了。我父亲也在日伪乡公所里干过临时工。所以呢,我说认识了共产党,1944年我从日伪乡公所里就跑回了家,接受了共产党的教育,用不到半年时间,我就认识到共产党能成功,他为人民服务,我想参加共产党,可是没人介绍的,以后呢动员参军,我就报名了。”
老人回忆说,自己在童年时读过书,算是个中学生,在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坚持敌后抗日战争,最终会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道理后,他毅然放弃自己的家庭,投身到了革命队伍中,成为县大队的一名战士。
那时,郭智义和战友夜里到敌占区去喊话,白天就回来休息,练兵、投手榴弹、练射击,爬障碍练习,1945年鬼子投降以后,编入鲁中军区特务团,以后改为鲁中军区三师九团。
部队的生活就是行军打仗,在战火的硝烟中,郭智义练出了过硬的杀敌本领,也锻炼了他坚定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的信念。
出生入死,历尽战火洗礼

攻打周村南门战斗中,郭智义所在连担任爆破强攻任务,动员大会上,连指导员动员后,担任班长的郭智义第一站出来说:这是我表示坚决革命的机会,我参加,我第一个上!打蒙阴城不是出了两个爆破英雄吗?当兵就不怕死,今天我报了名以后,再有任务我就不报名了,把我排上就是。顿时,全连一百五六十号人一个劲地为郭智义鼓掌。
一个月以后连指导员找到郭智义,介绍他入党。可郭智义却一个劲说自己出身不行,不够格。
“个人经历看现在,社会关系看个人!出身无处选择,革命道路可以选择。”就这样,1946年1月份,批了预备党员,1946年7月,转为正式党员。
成为一名党员后,郭智义更加坚定了革命立场,也赢得了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他先后在连里当过书记、指导员,后来调到师部当作战参谋,他不管负责哪项工作,他只有一个想法,只要是对人民有好处的,他就敢做。
当兵打仗,郭智义经历了无数次生死场面——
1946年春天,在著名的辽阳保卫战中,担任狙击任务的郭智义连队和敌人打在了一块儿。双方的手榴弹互相乱扔 。敌人扔过来,他们要迅速地抢起来再扔出去,郭智义在抢扔一个刚落地的手榴弹时,刚捡起来还没扔出去,就在手里爆炸了。爆炸的气浪把他掀翻在地,等他清醒过来,感到手火辣辣的疼。起身想站都站不起来了。原来是膝盖受伤了,除了膝盖受伤外,其他都没事,真是万幸!
还有一次险情发生在朝鲜战场上。1950年11月份。部队驻扎在云山地区。他当时担任335团作战股长。一天天还未亮,他和团长、通讯股长及一名通讯员,在河边的一块空地上商量作战计划。郭智义感觉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地方不安全,就提出应该马上转移,团长说行,正打算布置部队转移,一颗炮弹落在了四个人的中间,四个人都被炸到了。团长当时就被炸伤了,另两人当时就牺牲了。郭智义爬起来,没顾得上自己炸着没有,跑出去喊人抬担架。一个战友过来说,你伤着没有。他摸了一下身上,没感觉哪里疼。战友说,你看你的背上,这么多血。他活动了一下身体,确实没有受伤。原来,背上的血是别人身上喷出来沾上的。这次,郭智义算是捡了一条命。
在打海南岛之前,郭智义负责司令部、政治部的海训,由于士兵晕船,需要加强训练。那时,敌人飞机天天来炸。
训练只能每天下午坐船练,天亮才回来。
这一天,郭智义早上起来,去看看船分散没有。来到海边,一看海滩怎么有炸弹啊!炸弹有20公斤重,大约40公分长、20公分粗。
“如果飞机飞的高,炸弹下来的时候慢慢的掉头,飞机飞的低,炸弹投下来以后,没掉头就落沙滩上去,”郭智义一数六个,可能不止这些,海里可能还有一些。
当时 6点多,等通知工兵营来,起码得半个小时以后,那海水上来就淹了,为了大家的安全,这时,郭智义来不及多想,急忙把手枪一放,裤子一卷,赤脚就扒炸弹。他用手把炸弹两边、后边一扒,炸弹就翘起来了,他小心翼翼地端出去,总共排了六颗炸弹。
郭智义回来后和科长汇报了此事,没想到科长不仅没表扬,当场就发火了,“以后这种事叫工兵营去做,你这事危险,你的责任你就负责,你不是排炸弹的!”
“他那是爱护我、爱惜我,因为拆炸弹这事太危险了!”郭智义说。
采访中了解到,郭智义的老伴高润兰是一位1945年就入党的老党员,两人从郭智义参军前就确定了关系。丈夫参军后,18岁的高振兰还参加了妇救会,丈夫在外打仗,高润兰就在家里发动妇女,上夜校,站岗放哨、组织妇女做军鞋、动员青年人参军。
高润兰说:“上级经常下达做鞋任务,要的不急,就一人做一双;要的急的,两个人一双,做帮儿的,做底儿的。”
后来,高润兰还在区里担任过妇女干部,一直等到1953年9月,郭智义从朝鲜战场回国后才结婚,60多年来,夫妻俩相濡以沫,恩爱有加。
暮年有爱,回报桑梓显赤诚

1982年3月,郭智义以副师级待遇离休,带着转战南北时获得纪念章和军功章,从部队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他本来可以安享晚年,可是老人却闲不住,他积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还利用自学的医学知识为周围群众解除病痛,只要是群众需要,他总是有求必应,且分文不取,他参照古方,结合中医辩证理论,研究配制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已获国家专利。
郭智义说:很早以前,我上广西求医,加上看书、药典,经过辩证,取得成功,现在已治愈乳腺增生患者100多人。
他兴趣广泛,爱好诗歌、书法,每天都还坚持练习书法,并且学习了电脑技术,在网上接受新鲜事物。
老人亲眼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郭智义说:虽然时代在变迁,但是他忠于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始终没变。
采访时,县军休所所长李发芝介绍说:2016年“七一”的时候,郭智义老人送来了1000元钱,委托所党支部交到上级组织部门,作为特殊党费来庆祝七一,并且表示以后,他每年都以这种方式继续下去。我感觉,他作为一名老党员,有这种觉悟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是啊!郭智义,这位戎马一生的老人,在经历了枪林弹雨,生死考验后,还依然践行着当初的入党誓言,保持着一颗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历经风雨,痴心不改!(徐兴春 左安华)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传奇故事 | 卫氏好汉与牙山英雄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4-23 16:23 , Processed in 0.336523 second(s), 4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