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丨以“望、比、摸”三法著称,“曹氏接骨法”享誉会宁

2022-6-12 09:07| 发布者: v58g8hgp9g| 查看: 2275| 评论: 1

这里是默认签名




会宁素有“秦陇锁钥”之称,是丝绸古道上的秦陇重镇。会宁境内梁峁起伏,川塬交错,沟壑纵横,曾经是穷山恶水的代名词。在食不果腹的年代,身处贫困境地的会宁群众遭受着疾病的考验,“小病扛,大病熬”更是多数人无奈的选择。在严重缺药少医的境况下,民间陆续涌现出一批行医乡里、不问贫富的赤脚医生,特别是老一辈中医,他们从“一根针,一把草”开始,以妙心仁心普救含灵之苦,曹氏中医正骨法便在这种背景下应用而生了。



中医正骨法作为中医传统骨伤疗法,早在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疗,秦汉时期形成基本理论和技术,世代传承,《肘后备急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千金要方》等医学著作中有大量记载。在两千年的历史中,这项朴素的技术在民间代代传承,随着民间医师的大量实践,针对不同部位、不同骨伤的手法开始渐渐成熟起来。清代学者吴谦第一次在著作《医宗金鉴》中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流传延续,一直到今天,这八法仍然是中医正骨中最传统、最基础的手法。



曹氏中医正骨法又称“曹氏接骨法”,是流行于会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中医骨伤疗法,历史久远,技艺精湛,疗效显著,有很高的医学价值。柴门乡二十里铺村康家河社的曹家世代行医,因中医正骨手法精妙,用药独特,疗效迅疾,花费低廉,而在祖历河两岸享誉百年,它和会宁人民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明确传承谱系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了。



曹氏中医正骨法的渊源得从清代末年的名医刑维礼说起。刑维礼,会宁柴门人,自幼择师学艺,精于外科,尤善接骨,医德高尚,不以富贵贫贱对待患者,接骨后严加护理,必使痊愈。民国四年,甘肃督军张广建骑马跌成骨折,经其治愈,赠“活泼满地”匾额,至今犹存,刑维礼授艺于同乡弟子曹国泰。曹国泰一生怜贫恤苦,以中医传家,秉承医德古训,术到疾除,深受百姓爱戴,有“正骨高手”之美誉。曹国泰言传身教,家中弟子常怀济世救人之志,他研习正骨疗法,研读医书古籍,练习吐纳拳术功夫的家风习惯,其子曹玉昆世袭家学,一度在靖远、通渭、会宁等地行医。



曹氏正骨自曹国泰至曹玉昆等,传至曹思祥、曹庆祥、曹多祥,又传至曹旭明、曹义明、曹树明,四代传承,穿越百年岁月,祖师刑维礼当年授徒大约不曾想到,自己毕生心血会为后断者不懈追求,化盛隆周,垂馨后世。光阴似箭,时光如梭,恬静的古老村落,康家河新建的骨伤诊疗所曹氏一门沿袭祖传疗法,心灯灼灼,守护着他们古老的技艺。



曹氏中医正骨法在充分运用传统中医望、闻、问、切诊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诊断方法——望、比、摸三法。讲究摸其外,知其内,轻摸皮,重摸骨、不轻不重摸肌肉,不用X光拍片透视,完全靠手摸心会,讲究知其体相、知其部位、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以及拔伸牵引、旋转回绕、屈伸收展、按摩推拿。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的方法,我国中医称之为“正骨”,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



曹氏中医正骨法的施治过程讲究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在熟练运用传统中医正骨的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结合祖传活血舒筋、祛风除湿、驱寒健骨的中草药秘方进行熏洗,并用气功揉捏按摩,舒经、活血、化瘀,使患者达到早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期接骨续筋、活血通络,晚期补气活血、理肝补肾的效果。曹氏一族以独到中医正骨救死扶伤,安贫乐道,为会宁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传承的不仅是筋脉骨骼的百年技艺,更是中医世家至臻至善的美德。

投稿邮箱:343254522@qq.com

须知:非遗项目、图片、视频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重温那些勤俭节约的故事

下一篇:摸骨的瞎子破大案(传奇故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1-16 13:28 , Processed in 0.227631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