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诸侯,尊王攘夷——齐桓公的传奇人生

2022-6-11 04:21| 发布者: unv3u13pzif9vq| 查看: 2020|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齐襄公在位时,齐国比较混乱。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齐国大夫雍林杀公孙无知。得到消息的小白立刻启程回国,鲁国知道后也急忙发兵送公子纠回国。管仲知道纠落后小白一步,就带兵在即墨附近截击,亲自射中小白的铜带钩,小白急中生智倒地装死。鲁国这边以为小白已死,慢慢的走了六天才到达齐国。此时,兼程回国的小白早已被贵族国、高两氏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发兵击败鲁国,在鲍叔牙的要求下,鲁侯杀死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到齐国。齐桓公想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劝说他:“君上如果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我们就够了。如果想成就霸业,非管仲不可。”齐桓公听从建议,以隆重的礼节亲自出迎管仲,连着三天和他谈论王霸之术,非常投机,之后拜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
齐桓公和管仲君臣同心,对内进行政治、军事、经济全方位改革,对外尊崇周天子权威,抵御戎、狄、蛮对中原的侵扰。这一时期,齐桓公起用了一批以“桓管五杰”为代表的出色人才:举动讲规范、进退合礼节、言辞刚柔相济的隰朋任大行,负责外交;擅长开荒建城、垦地蓄粮、兴修水利的宁戚任大司田,负责农业;能让战车不乱、兵士不退,指挥将士视死如归的王子城父任大司马,负责军事;断案合理公道,不杀无辜者,不诬无罪者的宾胥无任大司理,负责司法;敢于犯颜直谏,不避死亡、不图富贵的东郭牙任大谏,负责监察。





在众人的辅佐下,齐桓公在行政方面实行“参国伍鄙”制。参国是把国都附近划分为3个工乡、3个商乡和15个士乡,乡里设置行政机构和军事组织。伍鄙是把国都以外的广大区域分为五属,建立邑、卒、乡、县、属的基层组织,由五属大夫分治。这一举措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使农、工、商各司其职,维护了社会稳定。
军事方面,齐桓公强调寓兵于农。在十五个士乡设立轨(5家)、里(10轨)、连(4里)、乡(10连)四级组织。战时每家出一人,十五个士乡共3万人组成三军,由齐桓公和上卿国子、高子分别统领。在“参国伍鄙”制的管理下,百姓不能随意迁徙,士兵之间通过样貌和声音就能辨识敌我。每年的春秋两季,齐国还会通过狩猎等形式进行练兵。这就大大提升了齐军的战斗力,为大规模用兵做好了准备。
经济方面,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根据土地的产量高低来收税,使人民负担趋于合理。齐国还实行粮食“准平”政策,由政府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收卖,平衡粮价,保障生产利润。设“轻重九府”,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贸易。这些经济政策使齐国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齐、宋、陈、蔡、邾五国国君在齐国举行“北杏会盟”,商讨平息宋国内部变乱。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先河,齐桓公的威望在诸侯中开始不断升高。会盟前齐桓公曾经邀请遂国加入,但遭到拒绝。为了提高威望,齐吞并了遂国。同年,鲁国因接连被齐所败,鲁庄公请求割城求和,齐与鲁在柯地会盟。会上,鲁臣曹沫拔剑挟持齐桓公,迫使齐桓公答应归还鲁国失地。事后齐桓公想反悔,管仲劝谏说:“不能因为逞一时之快失信于诸侯,这样天下就没人愿意帮我们了!”齐桓公履行承诺后,诸侯都认为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气度和信誉,渐渐开始依附齐国。
齐桓公六年,宋桓公违背了“北杏盟约”。齐桓公先派使者带重礼朝拜周釐王,说宋国随意废立国君,不尊重周天子,请天子兴师问罪。周釐王见齐国如此恭敬,加上自己也想树立威望,就派单伯带兵会同齐、陈、蔡三国联合伐宋。宋国不敢担上和王室为敌的罪名,请求与天子、诸侯和解。公元前679年,齐桓公请周天子代表以及卫、郑、宋三国国君一起在鄄地会盟。看到连周天子如此支持齐国,诸侯共推齐桓公为盟主。次年,齐又约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诸侯再次推举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二十三年,北方少数民族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想集中精力对付楚国的扩张,不愿出兵。后经管仲劝说,认为不能失去人心,于是出兵打败山戎。燕庄公出于感谢,一直把齐桓公送到齐国境内。齐桓公对他说:“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把燕庄公所经过的地方尽数送给燕国。
齐桓公二十六年,西北方的狄人起兵进攻邢国。齐桓公作为诸侯盟主,马上派兵解救。不久狄人又灭掉卫国,齐桓公派五百兵车和三千甲士保护卫国新君和逃出来的百姓。齐桓公二十七年,狄人再次攻邢。齐、宋、曹联军救邢,并帮助邢国把都城迁到靠近齐国的地方。人们赞赏地说:邢国人迁进新都城,好像回到了老家;恢复后的卫国,人们也忘记了亡国的悲痛。





齐桓公二十九年,楚国进攻郑国。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联军先是大败楚国盟友蔡国。随后大军进逼楚国。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楚国答应恢复向周天子纳贡。于是诸侯在召陵订立盟约,结束南北对峙,史称“召陵之盟”。
齐桓公三十一年,齐桓公约集诸侯解决王室立嗣之乱,拥立王太子郑为天子,是为周襄王。齐桓公三十五年,周襄王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标志着齐桓公霸业达到了顶峰。
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危。齐桓公认为易牙、开方、竖刁、常之巫这几个人很爱自己,想让管仲从中选一个接替相位。管仲回答:“易牙杀自己的儿子做羹来讨好君主;开方背弃卫国的亲人来讨好君主;竖刁阉割自己来讨好君主,他们的做法都不合乎天理人情,难以亲近信任,必有所图。”至于常之巫,管仲则回答:“生老病死是正常现象,您却完全依赖常之巫,那他就会对君主无所不为。”管仲死后,齐桓公先是放逐了四人,但没过多久就召回他们并官复原职。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危,他的几个儿子率领党羽争位。易牙等人分别拥护不同的公子,趁机作乱,将齐桓公关在寝宫之中,筑高墙隔绝与外界的联系。齐桓公病死后,五个儿子展开混战,齐国大乱。齐桓公的尸体在床上停放了六十七天,直到尸虫都从窗子里爬出来才被新君收殓。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5大高考奇人传奇故事:特别经历不同人生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5-5-25 09:14 , Processed in 0.370260 second(s), 5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