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黄河故道里的新故事(散文)

2022-6-8 05:15| 发布者: r94piasn42| 查看: 1451| 评论: 2

这里是默认签名
●王永武

前不久,我回到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的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里的老家,想通过利用假期寻亲访友机会,通过欣赏故乡美景放松一下大都市快节奏带来的疲惫身心,同时舒解离家在外多年渐重的那一抹乡愁。



沙土岗子孕育大文章

巡着同学林瑞杰手机发来的定位导航,我们来到颐寿园向北一公里处的一个农场,在“沙土乐园欢迎您”的高大牌楼下面,一幅对联引人注目:“精心雕刻种出极品水果,工匠精神打造精品乐园。”

瑞杰已经站在在门口迎接我们,他头发蓬松、面颊清瘦,眼睛大而有神、嘴巴四周长得稀疏的短胡须,白色的短袖体恤衬托着暴露的皮肤黝黑发亮,裤角和鞋子上沾满泥巴。握手时,他长满硬茧的手掌粗壮有力。这和我记忆里那个面目青涩,细皮嫩肉,手指纤细,写下的《左堤特产—老鸹枕头杏》的作文在全国征文中获得一等奖,在世界少年书信写作比赛中荣获金奖的翩翩少年形象,已经判若两人。

自从初中毕业分别后,我们已经30多年没有见过面,前年中学毕业三十周年聚会,他因去济南农科院为引进密植桑树新品种没能参加,只在电话里表达了许久未见的遗憾。简单寒暄后,他带我们边参观边介绍,他大学毕业后,他主动放弃了机会进入国家部委机关工作,在河北一个乡镇任职,看到故乡建设森林公园,毅然回到家乡左堤村创业,带领家乡人一起致富。他承包了120多亩沙土地,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将里面的一个大沙土岗子在保持树木覆盖率的基础上,修了滑沙道,在密林中设置秋千、攀登、地道、战壕、野营帐蓬等设施、供游客尽情玩耍,享受沙土带来的无限乐趣。

他还把沙土岗下的田地改造成15个全天候大棚,里面分别种植草莓、葡萄、密植桑椹及其它时令瓜果蔬菜,供游人采摘,林间散养上鸡、鸭、鹅等家禽,可以在农家乐饭店里现场制作成菜肴,院子里还养殖了20多箱蜜蜂,既可为各种花进行自然授粉,又可以收割天然蜂蜜。目前他的农场有20多名附近村里农民工帮助打理,按月给他们发放工资,带动他们一起脱贫,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下一步将配合森林公园旅游区的统一规划,拓展自己的农场经营规模,引进更多的农业科技项目,带动更多的乡亲共同发家致富。

听着林瑞杰娓娓道来讲述着自己的创业经历和近景、远景规划,我从心眼里由衷地敬佩和赞叹这位没有成为作家的同学,他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在曾经贫瘠的沙土岗子上孕育书写着一篇宏篇巨制的大文章。

签子馒头散发新诗意

中午饭安排在瑞杰开办怡然园农场餐厅,闻迅而来的还有住在附近村庄的同学白文友、田吉刚、李洪亮等人,能容得下上百人一起就餐的大厅已被到此游玩的食客挤得满满当当,饭菜是可口的农家饭,一道柴锅炖大鹅的菜格外受到青睐,就着一种纤长的“签子馒头”,吃起来格外津津有味。席间谈笑间中才知道这种馒头是田吉刚带来的。

田吉刚也是我们中学时“乡土文学社”社员,当时写得诗歌作品就已经在《黄河诗报》、《当代诗歌》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我在后屯中学上学时因离家较远交通不便就曾借住在他家里,白天一起上学,业余时间谈诗写文,夜晚在一个房间看书、睡觉,和他既是同学又是诗友。

在装着馒头的保温包装盒上,我们注意到印制着“吉刚”商标和“夏津特产,故道名吃”字样,还有一首《签子馒头》的打油诗:“家住德州夏津县,黄河故道伴温泉。圆笼一席竹签立,玉面白馍插中间。百姓常吃身康健,王侯细品寿延年。签子馒头第一家,字是吉刚本姓田。”大家边吃边说笑谈论着这个个性十足的商标设计,仔细咀嚼着口感别致、劲道不凡的签子馒头,吵着要去他的田氏馒头作坊现场看看。

用罢午饭,我们立即驱车前往,路上看到路两边古老的桑树群,我问田吉刚:“水哥,你光忙于开馒头房挣钱了,还写诗歌吗?”。他爽快地说写啊,不过活太忙写得不多,并立即吟诵了自己的诗作《真情依然——致古桑》:如今/ 我真情依然/而岁月/已逾千年/青青的/早已红透/愁容/已变成笑脸//而我/只有在这热烈的季节里/让你品尝/凝聚千年风霜雨雪的 / 香甜。

10 分钟不到,我们来到位于黄河故道旅游小镇北部地带的后屯村十字路口的田氏馒头作坊,原先我借住的低矮村舍已经被拔地而起的二层小楼所代替,楼下是近160平米的作坊,分成储藏区、制作区、笼蒸区和成品区,十几名身穿统一卫生服装、头戴卫生帽、嘴带白色口罩馒头工人正分别忙碌着。看到笼屉一圈圈排列有序的馒头排出的图案,我们不由得都拿出手机拍摄图片,纷纷发送到各自的朋友群里。

楼上的四个房间是他家的生活区,我们在客厅里落座品茶,一边聊天,一边听他谈起创办馒头作坊的经历:中学毕业后,他曾在县毛巾厂上了几年班。后来看到家乡建设旅游区,就萌生出回乡创业的念头,开办了馒头房,利用当地精制面粉制作馒头。为了形成特色优势,他多方打听,积极向有经验的馒头制作师傅请教,并查阅有关馒头制作书籍,在实际操作中慢慢摸索,根据食客口味需求不断尝试进行改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粉食材配方和先进的工艺制作流程,成为旅游区闻名的特色小吃。不仅深受当地居民欢迎,经常光顾购买,还为旅游区的各家饭店和夏津职业中专学校配送,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为适应发展需求,他还在就读于西安财经大学法律专业的女儿田潇的协助下,将签子馒头制作工艺申请了个人商标和专利,现在正在研究如何解决长期保质期问题,准备和京东网协商,利用网络进行营销,将“吉刚”签子馒头品牌做大做强。有几家大型面粉厂家主动上门协商想买断他的制作工艺,都被他婉言谢决。问起原因,他认真地说:“我为这个签子馒头耗费了大量心血,已经将这项工艺当作神圣的诗歌来雕刻制作,给他们赋予了诗意灵魂。”正说着话,楼下田大嫂喊他下楼,说一位内蒙游客在饭店吃过签子馒头后,慕名登门,说要带300斤签子馒头回去,初步达成口头协议,若销路可以,将正式签订长期供货合同。

古桑树落繁衍生意经

说话间,接到一起入伍的老战友、退伍创业任德州市潘氏成兴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成兴的电话,原来他在朋友圈里看到我发的照片,知道我回到老家了,要我无论如何和他见上一面。我看到田吉刚兄忙碌的实在不可开交,我们就起身告别,谢决了在后屯村吃晚饭的挽留。

在夏津县城见到老战友潘成兴,我提出要实地参观一下尚品园桑树产业合作社,因为我时常关注留意家乡的发展信息,在前不久我看到一则新闻,在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日前公布的2018年度山东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名单上,夏津尚品园桑树产业合作社榜上有名,成为德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并听说他们开发的桑产品已经达27个品种,想亲自探访一下。



老潘正好和这个合作社有协助合作关系,马上和尚品园合作社理事长李民打电话,说明我们想去参观的意思,得到李民理事长的慨然应允。

通过介绍才真正了解到,原来桑树浑身上下都是宝,除了椹果能吃、能酿酒,桑叶能制茶,全株还能做抑癌、防癌的桑黄。这家合作社的桑树种植面积达到了7000亩,约占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三分之二,是由417户社员共谋发展创建起来的。先后和西南大学、泰山医学院、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建立了大学实验基地,并与夏津桑产业院士工作站合作进行人工桑黄培育。目前已经研发出了桑叶茶、桑葚干、桑叶面、桑黄4个系列27种旅游商品。

走进合作社的生产车间,我们看到完整的桑葚加工生产线和桑叶加工生产线,其中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回潮机一应俱全,还有全套的桑黄人工繁育的装备,同时配建了而可以容纳1000吨桑产品的冷库、1000平方米的菌包的培养室,陪同参观的潘成兴插言自豪地说,合作社重点建设的这些设施里都用了他公司的新型建设材料。

在产品展示厅,我们看到光桑茶一项,合作社就研发出了桑芽茶、霜桑叶茶、桑叶红茶、桑叶绿茶4种,服务员分别将每种沏好的茶叶盛上来,让我们品尝。茶品入口后舌尖稍有麻酥涩感,但随后渐生鲜醇可口、清香溢人,顿时感觉目光明亮了许多,果然不负“神仙草”和“长寿茶”美誉,据说还有降低血糖、消疮祛斑、减肥清脂等药用功效。

参观结束时,听说他们目前在山东省内五成以上的5A级景区和周边的天津、石家庄等地开了专卖店,下一步准备在北京开专卖店,我主动将电话号码留给他们,表示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愿意当好家乡义务宣传员,尽一名游子的绵薄之力,把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里新发生的这些故事宣扬出去,释放和舒解众多离乡在外游子心头的那一抹乡愁。

作者简介:王永武,笔名武丁,山东德州夏津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市海淀区作家协会理事。1992年入伍到武警部队,曾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过3000多篇各类作品。2017年转业到北京海淀区后重新开始诗歌和散文创作,发表了《黄河故道拾忆》《给娘梳头洗脚》《父亲是条饥渴的鱼》等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有《青青的橄榄》《草色苔痕》《胶东散文十二家·王永武卷》等作品集出版。

壹点号俺是山东人(武丁)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重温那些勤俭节约的故事

下一篇:舌尖上的德州特色美食小吃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1-16 13:52 , Processed in 0.250629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