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妈的一切》带给我的生活启示录

2022-6-7 08:57| 发布者: dnzyfz3erk| 查看: 2200|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周天照例是每周固定的收纳日,拆下沙发套塞进洗衣机,把自己投进沙发准备刷部电影,打开视频播放APP,首页推荐里一步电影几十秒的片段吸引了我,索性直接投屏到了电视上。不到2小时的剧情,虽然整体起伏不是很大,冲突也不是很激烈,甚至剧情和之前的《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有些类似,因疾病经历的亲情、友情、爱情、个人长大、生离死别等等,但随着剧情缓缓的推进,到了电影的后半段,眼泪是止不住的滑了出来,不由得还是哭的泣不成声。
1.关于亲情:
片中有关于母女情、父女情、夫妻情的展现,角度、事件、表达都是如此的自然,都是亲情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面。感情真是个好东西,最质朴也往往是最打动人,胜过华丽的词藻、昂贵的礼物,而是生活里的一个撒娇,初遇时你穿的那件大衣。这次就摘取母女情、父女情来切入说说,剧中的妈妈和爸爸,只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父母的一个缩影而已。自呱呱坠地,往后的生活就是和父母是一个共同体,不管是童年、青年再到中年的我们,我们如同在天空肆意飞翔的风筝,风筝线依旧拽在父母的手中,不管你飞的多远,父母健在,那条线还是紧紧的攥在他们手心。我从小是个乖乖女,爸爸常年在外,虽然那会儿不清楚爸爸能挣多少钱,但基于村里别人给我起的绰号“大小姐”,现在可以精确的概括也是所谓的“小康家庭”。妈妈是个上过高中的农村妇女,但丝毫没有放松对我的教育,在妈妈的传统教育理念下,从小到现在,长辈回想起小时候的我,依旧是那个保持着笑不露齿、不骂脏话、梳着双麻花辫、留着干干净净齐刘海、嘴甜懂事、勤劳能干的女娃子,当然那些所谓的大小姐的脾气也被我妈灭的渣都没剩一点;甚至生活上也是学会了节俭有度,衣服可以不是全是新的,但也是干净整齐。还记得我们那波未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的红利,反而还处在小学时一学期都得500+的高昂的学杂费,周边同学家都是2个兄弟姐妹起步,每次学校催缴费用,同学都是从家里哭哭啼啼的到学校然后到了学校被老师“下放”又哭哭啼啼的回去找父母拿钱,周边同学都是这些情景来回上演,但这件事上妈妈从来没有让我为难过,我也没因为这个事流过眼泪,并且顺利的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甚至初中第一次中考失利时,依旧到处托人找关系,让我复读不说,还被塞进了“尖子班”。这些并非是爸爸妈妈的资产丰裕,还是基于他们的眼界和格局,还有对于子女无私的爱和倾其所有的奉献。
一路走来,不用为钱发愁,不用担心穿的衣服是不是打补丁穿出去遭人笑话,现在回看,如今的我在某些方面还会让他们有遗憾,甚至他们还是会感叹别人家的孩子,但还是一直在默默支持、给予、包容,包括现在对于生活不那么急功近利平和的心态、不那么强烈的的物质追求欲望,烙印在我身上的这些特点,都是深受他们的感化和洗礼。
纵观影视剧、生活,所有被打上父母这个标签的人群,都是在掏心掏肺、心甘情愿的为子女付出,因为在他们心里,这是我们的孩子呀,还是孩子。哪怕我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小家,让他们成了外公外婆,他们在享受这种天伦之乐时,还是依旧把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化作经验毫不吝啬的给你分享,甚至又对下一代又开始倾注和浇灌。回想年前,老弟有次和我说,爸爸刚好去县城办点事,给不到3岁的外甥(我儿子)带回来一大把烟花,心里不由得一阵触动,这个情景如此挥之不去,往事重映,想起小时候爸爸从外地回来,带回来的一大箱青绿色娇滴滴的青提、那一大盒妈妈嫌味儿腥我却吃的喷喷香的带鱼、我的第一只玩偶小熊……现在这些爱又延续到了隔辈身上,因为我们都是他们的孩子,他们还是那个拽着风筝线的人。
2.关于疾病:
早在前几年到现在,癌症这类的疾病其实对于自己也并不陌生,甚至身边也有身患大病亦或罹患癌症的亲朋好友,人在疾病和伤痛面前,说不被影响那都是假的,更多的是开始的无能为力和茫然失措,然后才是被动接受和积极面对,悲欢离合都是如此的相同。小学时,妈妈有个牌友,我叫阿嬷每次打牌都把她的外甥女带着,基本上是形影不离,估摸着那个外甥女生物年龄应该都比我还年长,后来才知道是“面条人”(肌无力),每次上厕所,吃饭等都是那个阿嬷抱着,其实每天这么重复的一些简单动作,考验的不仅是劳动力,其实也是考验心理承受力,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健健康康能跑能跳,而自己的孩子每天瘫如烂泥,但阿嫫每天还是乐呵呵的背着那个小姐姐出来打牌,小学时只要放学都能看见她和那个小姐姐,每次那个阿嬷还热情熟烙的招呼,她那清脆的嗓音依旧还是历历在目,初中后就很少见了,也不知道阿嫫现在身体怎样,也不知道那个小姐姐现在的情况是否还乐观。现在住的地方,对面是一所培智学校,开始以为只是一所普通的学校,后来每天早上8点出门上班,总能和一个身材娇小的妈妈拉着一个活泼好动的的女孩子迎头碰上,慢慢发现原来那个小姑娘还是有些小毛病,看着个头儿约莫着十来岁的光景,从她和他妈妈的对话,感觉智力估计大概小学2年纪的水平。小姑娘一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妈妈每次都是笑着回应,甚至有时路过听着一些比较比幼稚更无厘头的话,那个妈妈还是不厌其烦的用着适宜那句话的语调回复着。路上行人匆匆,妈妈脸上是淡然和坚定,有时甚至和闺女搭话时不经意间脸上也淡淡的一笑,也不知道这个小姑娘以后会怎样, 这个疾病短期内估计不会很快的痊愈和恢复,但看着这个妈妈,觉得那些都不重要了,生活给你怎样的果实,还是要坦然接受,把它当作生活的馈赠,先好好享受。
3.关于死亡:
对于死亡这个名词,单单从词语上,对于我们这代的90后是不是那么陌生,至少不是那么晦涩难懂和难以启齿。第一次面对死亡,是高中时爷爷的离开,一直也想不通,那么好的一个老人,在村里有口皆碑,就在南方小年夜里挨个给未回家的家人们打了一通电话不到1小时后溘然长逝,至今想起来,也是真的太好哭。庆幸的是爷爷走时安稳,没遭任何病痛的折磨,换做老家人常说,这是他的福报,但遗憾也是如影随形,他的几个子女还包括我们几个孙子孙女,都不是在第一时间临终送别的见证者,所有的回忆都戛然而止定格在那晚他几通电话的问候和叮嘱里。一晃十几年过去了,90多的奶奶还是那个高血压伴随但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的老太太,好在奶奶心态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每天依旧重复着规律性的睡觉、吃饭,甚至都会把稀薄的头发精心的挽成发髻、穿戴得整整齐齐门口晒着太阳,她的小菜园里拔掉那些显眼的野草,至于生死,没读过书的她虽然无法阐述我们常说的生死由天的终极意义,只是用她的日复一日重复的方式享受着当下的日子。陪伴的日子很短暂,但只要回老家,都会去老屋陪陪奶奶,以前在奶奶家,啥都不要我们做,到现在我们回来,奶奶开始不和我们执拗,顺着让我们自己鼓捣。看着活的如此坦荡的奶奶,但能感受到面对现在的这般娴静的生活、四代同堂的美好心里还是很多的舍不得。爸爸他们几个兄弟在前年把老房子全部翻新重盖后,已经达成默契,轮流照看奶奶,其他人只要有时间都会回来陪着至少住一天,与其说照看,其实还是想着奶奶现在独居虽然还能生活自理时身边能多个人盯一眼,原因不言而喻,大家都在担心时间,但眼下也算都安了心。
死亡这个词,不管是个名次还是动词,不管是一个形态还是一个结果,其实它带给我的感受更多的还是一个时间长短的衡量者,一生说长也很长说短也很短,以前经历的,现在想要的,未来期待的,认真活着好过一切。
我是个感性的人,也算是一个内心比较柔软善良的人,且不说小到看一个纪录片,还是看新闻,哪怕地铁里一个小小的公益广告,突然情绪被自我无限放大,甚至有时还上升到的人间冷暖、家国情怀,鼻头一阵发酸,有时眼泪还不由自主溢出眼眶。常常和朋友打趣,估计是岁数上来了,太容易被触动,泪点也是极度的低了,目前我在敲这些文字时,眼眶周边还是被泪水浸渍的那种生疼。
生活滚烫,依旧要热气腾腾!抬头看天,低头赶路时每一个努力积极生活的人,都不会被辜负!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什么才是亲情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3 17:24 , Processed in 0.215838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