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毒”共舞30年,抗击疫情研制疫苗,女少将陈薇的传奇人生

2021-10-31 20: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34| 评论: 0

她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

从携笔从戎到抗击非典疫情,再到终结埃博拉,研制新冠疫苗,每一天都是在刀刃上起舞。

她用一支小小的疫苗,给了广大中国人民最大的王牌与底气。

她是陈薇,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66年,在浙江金华陈薇出生了。从小她就是爸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不仅长相有着江南女孩特有的婉约清秀,学习成绩还名列前茅。如果不看照片我们很难想象得到,如今留着一头清爽短发的女将军在少女时代也是长发披肩,秀丽明媚。




当时初中毕业的她还并没有要成为生物科学家的想法,而是和大部分女孩一样想着进入中专成为一名教师。他的物理老师不忍她的聪慧和天赋浪费,劝说她继续读高中,考取一个好的大学对她并不难。这个插曲,让陈薇放弃了示范中专,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1984年,从兰溪一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众望所归地考入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4年后,优秀的陈薇在获得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后,又继续被推荐到有“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之称的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求学于丛进阳导师名下。她读的是化学工程系的生物化工专业,是个很热门的专业。




但理科系的通病就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个专业也不例外,系里加上陈薇才有且只有有三个女生,所以在毕业前夕,就有很多公司的负责人会在她们的宿舍门口是“守株待兔”。她的小伙伴们基本上都是选择进入大公司或者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年轻的陈薇也是这样想的。

优秀的她早早地与一家著名生物公司签约,那家生物公司对陈薇这样年轻有为人的人才很是慎重,甚至还请了她和她的导师在香格里拉饭店签了约。

1990年,已经和大公司签约的陈薇,在导师偶然的一次安排下,陈薇对自己的人生又有了新的规划。那天导师安排陈薇去军事医学科学院取回实验需要的抗体。这是陈薇第一次了解到中国竟然有这么特殊的一个单位存在!步入军事医学科学院,她进一步了解到军事医学科学院特殊的成立背景。




1951年,为了应对美军在朝鲜战场使用细菌武器的手段,总理亲自安排从全国各地抽取调研最优秀的生物科学家成立军事医学科学院,肩负多重国家的特殊使命。这次偶然又特殊的经历让陈薇热血沸腾,她产生了加入科学院,贡献自己的强烈想法。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身边的人,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这是个极其不理智的想法。

因为读研究生时的陈薇是一个很活泼激情的人,当时同学们都觉得以她的性格,将来不太可能从事纯粹的科研工作。除了性格上的原因,还有很多人都劝说陈薇:清华学子到了部队,有种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入伍等同于落伍,埋没自己。她的父母也希望她毕业后干失业。但是她的导师很支持她,在陈薇坚定自己的选择后,为了弥补那家大公司的签约损失,还动员她的两个师弟替补了她。签约了那家公司。




1991年,毕业后的陈薇入了伍,当时她的入伍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工作是坐落在荒凉的丰台镇,部队的生活不同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既清苦又单调。理想和现实存在的巨大差距让当时很多与陈薇同期入伍的人都陆陆续续离开了,唯有陈薇克服坚持了下来。




甚至1993年在庐山举办的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她与之前替补她签约的师弟何询不期而遇,在交流后得知对方的收入已经远远高于自己,仍然没有动摇她的军心。这几次岔路口的选择让陈薇感悟到明天的成就与当初的选择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如果能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获得的支持与职业的发展空间和这个结合度成正比。

1995年,陈薇跨学科考取了微生物学博士研究生,从化学工程开始转为攻读基因工程专业。继续求学的三年后的陈薇已经是医学博士了。这一年正逢军事医学科学院出现人才断层的局面,陈薇被委以重任,开始领衔重大科研任务并崭露头角。




2002年,36岁的陈薇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随后又担任微生物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3年,举国上下弥漫着非典的阴霾,很多很多医生护士被被这突如其来的病毒所打倒。陈薇第一个钻进了负压实验室,和同事们争分夺秒,不顾负压缺氧,克服不吃不喝、缺氧导致的剧烈头痛、穿成人尿不湿等诸多困难,经过50多天没日没夜的付出,所有努力没有白费。

陈薇带领她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推出了预防非典病毒的新药。那一年陈薇因为非典的贡献与杨利伟等人一起获得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殊荣,同时被评为非典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被诸多如《新闻联播》这样的主流媒体频繁播放。




长年累月默默钻研在实验室的陈薇,顷刻间从幕后走到台前,突现公众视野,集各种耀眼的光环荣誉于一身。面对这一切,陈薇的心态并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仍然继续伏案于实验室。抗战非典,让37岁的陈薇一战成名,非典也开启她的“战神”模式!




2004年,在国内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埃博拉是何物时,陈薇就察觉到:”埃博拉距离中国,只差一个航班距离”的危险信息。她刻不容缓地带领团队深入非洲,了解疫苗情况。2014年,陈薇团队的“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研制成功,终结了埃博拉病毒。事后有人询问她会不会害怕和病毒零距离,她说穿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我该做的。




2008年陈薇继续以抗震救灾防疫小组组长的身份,赴汶川震灾前线,为大灾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大疫情况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汶川赈灾回来后,陈薇又直接投入到了举世瞩目的奥运安保中,她被委任为20个场馆的现场安保队长,为08年的平安奥运贡献了她的才智与力量。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呈蔓延趋势,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陈薇又带领专家组进驻武汉,在疫苗的基础研究、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新型冠状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带领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于8月11日获得国内首个新冠疫苗专利。

对于她诸多的研究成果,她是这样轻描淡写地回应:保持目标不变,方法顺势顺时变化的人才会走向成功;目标在变,方法却不变的人很容易遭遇挫折。如果一个人20多年坚持一个研究方向,专注做一件事,只要保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换了谁都一样会成功。




其实大部分印象中的的理科生不同的是,生活中的陈薇尤其热爱文学和舞蹈,在大学期间还曾担任过学校杂志的副主编,经常参加周末学生的食堂舞会。所以在清华园时,能力出众、打扮前卫时尚的陈薇走到哪都会吸引众多的目光。

在一次陈薇与同学相约爬泰山的火车上,陈薇遇到了她的丈夫麻一铭,当时的麻一铭只是青岛某啤酒厂的技术员,还比她整整年长了一轮。但两人一见钟情,聊得很投机还有点相恨见晚的感觉,下车前麻一铭要了陈薇宿舍的电话从此对她展开了爱情攻势。




在世俗眼光里中,两人只是萍水相逢,了解不多,年龄学历都相差甚远。思想独立的陈薇排除一切非议,选择了相信邂逅。婚后,麻一铭把她当公主一样宠着给:甘愿做她背后的男人,给她做最爱吃的饭菜,包揽所有的家务。在陈薇埋头在实验室的日子里,不管多晚丈夫都坚持接她回家,他常常站在能看到妻子办公室灯光的位置默默地守候与等待。正是有了这样坚强的后盾,陈薇才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科学研究中。

对于陈薇的丈夫来说,30年的婚姻每一天都是提心吊胆、惊心动魄。陈薇的一生总是在做各种各样的选择。但在每个分岔路口她都做出了不被人理解但无比正确的选择。

陈薇做到了工作中淡化她的性别,生活中又突出她的性别,睿智与亲和并存,执着与从容合一,出色工作,享受生活的状态。在疫情基本被控制的现今,褪去厚厚防护服,两鬓也已渐渐斑白的陈薇,还是一如30年前那个清秀飒爽的模样。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从一国总理到海外逃犯,下台反成中国董事长!英拉的传奇人生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03:07 , Processed in 0.246801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