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寂到爆发:郑州城市的发展变迁

2022-6-5 12:10| 发布者: uk3l2uo1vh35fp| 查看: 2693| 评论: 5

这里是默认签名
2022年3月4日,被誉为郑州“陆家嘴”的龙湖金融岛开岛,金融岛之于郑州的地位毋需赘言。当看到金融岛满屏美轮美奂的打卡照片,想起郑州近几年的飞速发展而遭遇的各种吐槽甚至地域黑,忽生感慨,决定将亲历目睹的郑州发展以系列的形式粗略展现,不敢说唤起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郑州人,最起码让自己对这座生活了25年的城市更加笃定和热爱。



时针回拨至25年前的1997年,那年的郑州街头,路边广告牌铺天盖地的的标语是“河南人真中,立交桥是证明”以及“今日大郑州,明日芝加哥”。这年的暑假,我只身背负两大包行囊来郑州读大学,第一站是郑州火车站,第二站是文化路北段河南财经学院,所以,本文所描述皆是此时间为起点。
文化路、陈寨
时至今日,我在郑州对方向的感知是相反的,俗称“迷向”,原因就是当年出了火车站赶上阴雨天,懵逼加混乱。从北出站口出来后,找到公交29路站牌,平生第一次看到这么长的公交车,是那种黄色局部有红色竖条、中间有连接的那种超长公交,当年郑州大部分公交是这种颜色,也有白、绿相间的,人工售票。我紧紧捂着胸前的布包,被人流抬上了车,局促不安地看着过道上拥挤的各色蛇皮袋,其中以白色的尿素化肥袋、黄色的磷肥袋子居多。上车后听到售票员喊得最多的就是“陈寨下的往里走”,就对陈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连二七纪念塔都没注意。



学校在北区,对北区很熟,先说北边的区域。当年的文化路南起金水路新通桥,北至北环,再往北没路,就是引起我兴趣的叫做陈寨的那个村,后来才知道这个村跟我们那个村根本不是一回事。文化路上印象最深的就是省体育馆、郑州工大、郑州农大、司法干校、大铺小铺、白庙、科技市场、公安高专、陈寨,大学四年绝大部分的学习生活都是围绕这几个点进行:和女生们一起坐着6路公交去火车站附近的大同路、敦睦路买便宜的鞋和衣服,去农业路的黄河食品城整箱的往宿舍搬福满多方便面,周末去被誉为“小香港”的陈寨吃夜市,周末的晚上在文劳路上那一排录像厅里熬通宵,当然了,和公安高专的同学们经常切磋一下是在所难免的。



整个北环没啥可说的,当时只叫北环,没有北三环这一说,西边过了南阳路、彩虹桥和西环连接,东到107过道(现在的中州大道,下同)。只有陈寨蔬菜批发市场和奥克啤酒厂这两个体量巨大的建筑存在,大部分都是补胎加水住宿吃饭的路边店,哦对了,和丰庆路交叉口那片大气罐也算一个,以北就是农田和村庄,路灯是没有的,只有呼啸而过的大车。



农业路是当时很明显的郑州北边界,也就是所谓的二环,东至107国道,西至南阳路,过了南阳路往西那段叫翠花路,是一段很短的断头路。往东过了花园路就很荒凉,经三路和农业路交叉口往北又几乎没路,是条很小的土路。顺着农业路再往东就是107国道,当时连路灯都没有,大车横行,砂石乱发,晚上走一次就是噩梦般的存在。印象最深的就是花园路口的中国银行、西边的黄河食品城和水上乐园。农业路当时是双向4车道,人行道在花坛两侧,横跨路上方是带有彩色灯泡的不锈钢拱形门(郑州使用不锈钢做护栏是有历史的),当年晚上来这路边打IC卡电话,彩灯亮起的街景至今难忘。
当时科技市场是东风路的东起点,往西到南阳路,被东风路农贸市场断头,沿线只有只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中医院、绿荫公园让人有些印象,晚上冷清异常。花园路自紫荆山人民会堂往北至东风路这段叫花园路,过了农科院以北部分当时叫郑花公路,因郑州到黄河花园口村而得名。花园路上的农科院试验田是我们周末打卡地,郁郁葱葱的杨树、平整的水泥路、整齐而茂盛的玉米田让人流连忘返,放在今天,绝对刷爆朋友圈。郑花路上的垂柳婀娜多姿,过了北环到柳林附近可以看到成片的稻田,现在的三全路当年是乡间土路,路两侧是挺拔的杨树。只有南阳路到今天变化不大,还是那么宽,还是沿街的那些老旧小区,只有郑纺机变成了高端社区,带给许多纺机子弟欢快的纺机俱乐部成为回不去的记忆!



郑大,财院,火车站
来到学校的一个月,就流传了一个顺口溜:郑州有三乱,郑大、财院、火车站。现在看来这说法自然是玩笑,而且每个大学都有类似的戏谑,但当每个“三乱”的说法都有火车站这一共同点,的确,当年的郑州火车站是全郑州人流量最大、最繁华的中心。有同学在郑大,自然会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去那边蹭吃、蹭喝、蹭录像厅,当时我们谓之曰:去西郊。



从紫荆山有条电车线路104,终点是建设路的三官庙,那时候的104终点站基本就是郑州所能达到的最西端了。以郑州火车站为中心,顺着中原西路往西到桐柏路基本到头了,现在的西三环在当时是一个很遥远的存在。大学路北起河医立交,往南至陇海路,再往南至航海路这段称为金海大道。当年的陇海路无论区域临界还是道路设施跟农业路很类似,农业路是郑州市区北邻界,而陇海路则是南边的临界,同样也是双向4车道,同样也有拱形带彩灯的夜景照明。而航海路跟北环也很类似,沿线大多是村庄,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到处都是“农家兔肉饸饹面”的招牌,难道郏县的老乡来这很方便么?



至于现在的南三环,真的很抱歉,没听说,没去过,因为走完金海大道,就被荒凉和农田吓退了。当然,陇海路的黑老婆、影剧院,桃园路上针对学生的各种便宜且美味的小吃,绿城广场雷打不动的同学合影留念,以及路砦的各种录像厅,至今让人回味。
四桥一路
自东向西,紫荆山立交桥、新通桥、大石桥、河医立交桥谓之“四桥”,东起107国道、西至棉纺路、建设路交汇的金水路谓之“一路”。1994年上半年开工,同年底建成通车,据说是当年全郑州人民勒紧裤腰带聚力建设。当年的金水路、建设路、中原路三条主干道两侧树有广告牌,我清晰记得广告牌正面:“河南人真中,立交桥是证明”!背面则是:“今日大郑州,明日芝加哥”!对比今昔大郑州蜿蜒如龙、眼花缭乱的立交桥,早已比肩国际大都市流光溢彩的繁荣,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金水路往东过了紫荆山公园,再往东过了城东路,就是所谓东二环的东明路,再往东有一条未来路,当时就纬五路至金水路短短一截,往南则是一条废弃铁路,据说当时这条铁路还能往沿线的燕庄、沈庄运煤。再往东过了“毛主席视察燕庄纪念亭”,就完全是农村的模样,再走不远的东南侧又一条短短的民航路,那是因为在今天的郑东新区CBD附近,有一个军民合用机场,这条路就是郑州市通往这个机场的唯一道路,所以叫民航路,一直到郑东新区开工建设,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之后很多年,东明路、陇海路(后来为航海路)、桐柏路、农业路,基本就是郑州的整体城区框架,除了这个框架就是郊区,东郊、西郊、南郊、北郊的叫法至今仍在沿用。直到2001年,就在那个老机场为中心,郑东新区横空出世,从此,郑州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但伴随着发展过程中种种阵痛与不足却经常被拿来吐槽,诸如“大郑县”、“郑州郑州,天天挖沟”、“除了胡辣汤就是烩面”等等。自从郑东新区CBD的“大玉米”华灯璀璨,当如意湖面波光粼粼、湖畔游人如织,当大四环快速路闭合通车,当龙湖金融岛惊艳开岛,希望生活在大郑州的每个人都把自信写在脸上,可以骄傲而又幸福的告诉每个人,我生活在这座城市,我爱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关注@郑说杂谈头条号,阅读更多郑州的故事。如《曾经遍地开花的洗浴中心去哪了:郑州洗浴中心发展变迁》 《从火爆到落寞:郑州娱乐场所发展变迁》等。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做人做事故事篇(之二十三):像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那样对待父母

下一篇:老实做人,规矩做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3 12:07 , Processed in 0.501984 second(s), 8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