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玲珑瓷,真正的瓷器喜好者才可知

2022-6-3 08:06| 发布者: k5ptdlg5d5| 查看: 2236|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在瓷器的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在孔洞中填特制的玲珑釉,烧成后这些孔洞呈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嵌玻璃的瓷器”。



因玲珑瓷的孔洞多呈米粒状,所以又名“米通”。

《饮流斋说瓷》: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



青花玲珑瓷是一种釉下青花工艺与雕镂工艺相结合的装饰瓷,是景德镇优秀的传统装饰。

玲珑瓷是从宋代的镂空工艺瓷质“香熏炉”中得到的启迪,继而演变而得。

瓷质香熏炉,先要在顶盖上镂刻出许多排列有序的孔眼,施好釉再入窑烧成。由于施釉过厚,釉料在高温熔融时出现了釉汁流挂而淤塞孔眼的现象,形成透明而不透气的效果,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美感。



这种制瓷中偶然出现的毛病,常给陶工们以启迪,聪慧的陶工触类旁通,启发了创新的思维,有意识地在瓶,盘,碗的坯胎上镂孔填釉,烧制出了这种装饰风格独特的瓷种——玲珑瓷。

在景德镇湖田窑的宋代遗物中,可见到这些被透明的影青釉填满了孔眼的镂孔器物残片,被认为是玲珑瓷的雏形。



玲珑瓷的生产是随着坯体的镂孔技术和配釉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学瓷琐记》中:元明景德镇瓷,装饰之二十一——米花玲珑瓷。

文中提到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窑已生产了玲珑瓷。

明代永乐,宣德期间,景德镇在镂空工艺的基础上创制了玲珑瓷,由于当时镂雕技术的限制,玲珑眼孔用手工雕刻,工序复杂费时费力,能烧制成功的极为稀少,所以玲珑瓷大多是皇室专用的陈设瓷。而明代的青花瓷相当成熟,并且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所以青花与玲珑两种装饰手法相结合是必然的。



明末清初,玲珑瓷从单一的玲珑发展成为青花玲珑,素雅的玲珑与青翠的青花纹样相配构成丰富的图案层次,打破了以往单一拘谨的构图形式,使得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玲珑瓷发展到了鼎盛,景德镇专门仿制各类名贵瓷器的御窑厂,在青花玲珑的基础上把粉彩和斗彩艺术融入其中,发展成为青花加彩玲珑即青花粉彩玲珑和青花斗彩玲珑。



所镂刻的图案也从单一的“米通”米粒状孔洞,繁衍到多种花卉图案,镂雕技法丰富多样,半镂,全镂兼而有之。整个瓷器的装饰疏密相间,主次分明,粉彩与斗彩的运用使玲珑瓷更为青翠明艳,富丽堂皇。器形以盆,碗,茶盏居多,间有瓶件和宫灯。



现藏于景德镇博物馆的玲珑瓷西番莲纹碗,为御窑厂所产,其质白如玉,釉明如镜,胎薄如纸,扣声如磬。碗的周身雕镂各具形态的花瓣花叶,灯光照射之下玲珑剔透,从中可见乾隆时玲珑瓷制作技艺之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清末至民国时,瓷器江河日下,玲珑瓷罕见烧制。

以上图片仅供参考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黑暗中的一吻

下一篇:「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湖南桂东茶韵飘香 绿色崛起助力振兴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1-6 22:55 , Processed in 0.224291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