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浅议中医药之“心”

2022-5-31 11:14| 发布者: ux9xbcezoptp9c| 查看: 1682| 评论: 5

这里是默认签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中医作为有别于西医的医学理论体系,有着自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对“心”的认识自然有了独特性-----心藏象理论。所谓藏象理论,就是对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改变和相互关联 进行研究的一种学说。心藏象理论,则是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研究心藏象之心,认为至少有三个内涵,即“三心”说:一是“主血脉”之心,即有形之心:“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论人之藏象)。二是“主神志”之心,即无形之心;“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三是“心学”之心,即道德之心。如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德。

中医认为“心”在人体中地位很高,称“心”为“君主之官”,“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饮膳正要·序》)。研究、探讨中医之“心”,对心藏象理论的丰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主血脉”之心,有形之心

古人对心脏的实际观察,是心字的产生根源。 “心”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心”形象人或鸟兽的心脏,本意即心脏。从“主血脉”的角度看,此心脏与西医的“heart”相当,为有形之心。古代解剖学明确认为“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说文》。

1.1生理功能

(1)“心”的主血之功:全身的血,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2)“心”的主脉之功:脉,即血脉,又可称经脉,为血之府。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的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血液的正常运行,故《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中医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称之为“脉诊”。(3)心包络之功: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故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脏象学说认为,心为君主之官,邪不能犯,所以外邪侵袭于心时,首先侵犯心包络,故曰“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灵枢·邪客》)。

1.2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为阳中之太阳,以阳气为用。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医学实在易》)。心脏阳热之气,不仅维持了心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又有温养作用。(2)“心为火脏,烛照万物”(《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心阳皆起着重要作用。(3)心应夏气:心气与夏气相通应,“通”即相互通应之意。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系统是通应联系着的。心与夏季、南方、热、火、苦味、赤色等有着内在联系。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了解心的这一生理特性,有助理解心的生理病理,特别是病理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1.3有形之心的外在表现

(1)在液为汗: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之液体。(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是指血脉。心合脉,即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华,是光彩之义。其华在面,即是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的面泽变化(3)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泽;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白,晦滞;血虚则面色无华;血瘀则面色青紫。(4)在窍为舌: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舌的味觉功能,赖于心主血脉,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小;心火上炎则舌红,甚至生疮;若心血瘀阻,则舌质暗紫或有瘀斑;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舌卷、舌强。(5)与小肠相表里(6)心五色属赤色(红色),五味上对应苦味。

2. “主神志”之心,即无形之心

“心藏神”理论确立,始于《素问·宣明五气篇》曰:“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又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是由“君主之官”决定的。笔者认为“主神志”之心与西医的“mind”相当,即无形之心。

2.1心藏神的功能

(1)心的任物作用:任,是接受、担任、负载之意,即是心具有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的作用。有了这种“任物”的作用,才会产生精神和思维活动,对外界事物作出判断。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2)主宰生命活动作用:“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饮膳正要·序》)。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近代以来, 持“脑主神明”论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中医有 “脑为髓之海”“髓由精化, 精血同源”, 心为脑提供了充分的血液供给,从而产生了后天的识神之说。笔者认为脑为识神的物质载体, 是先天元神演化的结果。在临床上,如果人体停止了心脏搏动,元神已失,识神仍在,也不能独宰五脏六腑,不久必死;若识神不出,神智昏迷,但只要元神存在,经治生命仍可复苏,故脑的功能归属于心,“脑主神明”提法可理解为“脑主识神”,但仍以心藏神为主导。心主思维、意识、精神。

2.2生理特性

心在志为喜:藏象学说认为,人对外界信息引起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的生理功能所化生,故把喜、怒、思、忧、恐称作五志,分属于五脏。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的"喜"有关。喜,一般说来。对外界信息的反应,是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但是,喜乐过度,则又可使心神受伤。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状况来分析,又有太过与不及的变化,一般说来,心主神志的功能过亢,则使人喜笑不止;心主神志的功能不及,则使人易悲。但由于心为神明之主,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

2.3无形之心与神志异常

中医认为外邪蒙蔽心中所藏之神功能,可导致神志异常。常见(外邪)病因(1)火热。火热为阳邪,最容易扰乱心神。(2)情志过激。情志反应过强,超过了人体的心理承受范围则会损伤脏腑精气导致脏腑机能失调。(3)劳神过度。长期思虑过度,气机运行不畅久而容易耗伤心血,导致心神失养, 出现记忆力减退,精力不济,神情倦怠的表现。(4)痰饮。痰饮致病往往具有易于阻闭心孔、蒙蔽心神的特点。(5)瘀血。瘀血致病多有神志方面的改变。

心主藏神功能异常,临床常见病机,可表现为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心血虚证、瘀 热扰神证、心阴虚证等。痰浊向上蒙蔽心神,神明失去控制可见神志痴呆、意识不清、 甚至昏不知人,或者情志抑郁、表情淡漠、喃喃独语、或者突然倒等;痰火扰乱心神可见心烦失眠、烦躁不宁、神昏谵语等,痰火蒙闭心神,心神失控可见狂躁妄动、胡言乱语、打人毁物等;瘀热扰神可导致如狂发狂等证;心血虚不能养神可见失眠、健忘等;心阴虚可导致阴液亏少,心失濡养则会出现心烦、多梦等症状。

3.心学之心,即道德之心

心学是强调主体自我的儒学,阳明心学是中国心学的最高成果。心学不是心脏学,也不是心理学。故心学之心不是物质层面的心脏,也不是后天意识的集合,即俗称的“人心”或“人性”,即道德(哲学)之心。在中国传统文化华夏文明的智慧里,心为中、为正,为善为先天德道、先天本体,天人合一才是真心,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心。

对人而言,世间万物,最为宝贵的就是生命。养生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保养生命,以期提高生命质量,增加生命数量的行为。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德。笔者认为,养心所有调摄心功能的意思,养心之心有“主神明之心”的意思;但最根本含义应是心学之心,因为“无限心”不安顿,“主神明之心”通过情志(心理)调节可以实现短时的平衡,但无法长时间静养。

以孔、孟之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开创了“身、心”并重的养生之道。孔子倡导“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仁”的基本精神就是有“爱亲之心”。“爱人”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会去爱其他人,爱人是爱亲之心的外展和扩充。儒家的仁爱之心展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儒家仁、义、礼、智、信、孝、悌的伦理道德来加强人性修养,达到博大宽容、中和平正的人格境界。孟子《尽心》谓“存心以养性,修身以立命”,把养德、养性与养神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王阳明心学,强调“致良知”,“良知”就是自己内心的精神信仰,就是道德之心。致良知就是成圣的过程,正是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德这一中医养生观的体现。总之,通过道德之心的人性修养,达到《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安闲清静心态,最终实现“仁者寿”的养生目标。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下一篇:微商怎么引流不被人反感?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08:03 , Processed in 0.206641 second(s), 5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