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冬后的第一周末,这周处于换季周,温差比较大,导致很多大人和孩子都会受咳嗽、鼻炎、感冒等问题困扰,所有的问题还是抵抗力比较弱。
刚好在冬季属于比较好的进补时期,到底该如何进补,也是一个问题,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下该如何给孩子调理饮食,科学进补。
增加热量摄入
冬季比较寒冷,在进补方面要特别注意为孩子身体补充热量,可以选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猪肉、鸡肉、鸭肉、鸡蛋、鱼类、牛奶、豆制品等,不仅可以利于宝宝消化吸收,也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让孩子在冬季少生病。
此外,天气比较寒冷,会导致排尿次数增多,体内的钠、钾、钙等无机盐排除的也较多。因此,也要给孩子多吃一些含钾、钠、钙等无机盐的食物,如芝麻、虾米、虾皮、猪肝、乳制品、胡萝卜、山芋、藕、叶类蔬菜等。
提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天气太冷也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寒冷的天气会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强,致使各种维生素消耗量增加,容易导致维生素缺乏。因此冬季是宝宝患各种营养缺乏症如口角炎、佝偻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皮肤干燥或出现皲裂等的高峰期。此时容易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
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皮肤干燥、眼睛发干、易疲劳、偏头痛、皲裂、口角炎、舌炎或唇炎等症,维生素B2主要可以通过奶类、蛋类、动物肝脏、瘦肉、鳝鱼、鲫鱼、菠菜、香菇、胡萝卜、紫菜、芹菜、番茄、橙子、柚子、柠檬等食物中进行摄取,所以缺乏维生素B2的人平时要适量地吃这些食物,当然,严重缺乏维生素B2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直接服用维生素B2片或者复合维生素B片来调理身体才能改善身体不适的症状。
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抗感染力下降,增大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概率。 缺乏维生素A的人到光线暗的地方眼睛需要长时间适应过程,严重时易易得夜盲症。维生素A对皮肤也非常重要,缺乏维生素A容易使皮肤变得粗糙和干燥,甚至会长红疙瘩。动物蛋白中富含维生素A,像猪肝、鸡蛋、牛奶均是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胡萝卜、番薯、西红柿等蔬果中也有许多维生素A。
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利用,起到强化骨骼及牙齿的作用,防治佝偻病。由于宝宝在寒冷的冬天晒太阳的时间减少,易引起体内维生素D缺乏,所以更应注意从食物中摄取。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含量相对较多,瘦肉、坚果中只含有微量的维生素D。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快,维生素C的需要量也会增加,如果摄入量不足,就会出现缺乏症状。另外,在患急慢性疾病,如腹泻、痢疾、肺炎、肺结核时,体内需要很多维生素C,早产儿生长发育快,需要量也比正常婴儿多,所以一旦供应不足,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就会出现维生素C缺乏。冬春季节传染病流行时,尤其要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橘子、柚子、猕 猴桃、芒果、卷心菜、花椰菜等。
冬季饮食宜忌
宜适当吃薯类食物
当冬天绿叶蔬菜相对减少时,可适当吃些红薯、土豆等,它们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2,红心红薯还富含维生素A,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可清内热,去瘟毒。
宜适当摄取时令蔬菜
在冬天上市的蔬菜中,大白菜、圆白菜、胡萝卜、白萝卜、黄豆芽、油菜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果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可避免发生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缺乏症。
忌摄取性寒凉的食物
冬天天气寒冷,不宜进食性属寒冷的食物,如螃蟹、田螺、绿豆、绿豆芽、菜花、生藕、生冷瓜果、香蕉、柿子、金银花等。
忌过多食用橘子
橘子是含热量比较高的水果,一次食用过多,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导致上火,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
推荐几种“冬补”食材
黄豆
黄豆又叫大豆,是豆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是优质植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它也是唯一能够替代动物蛋白的植物性食品,所以黄豆有绿色乳牛”的美誉,多吃大豆及豆制品,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
大豆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其蛋白质含量高于谷类和薯类食物2.5~8倍,除糖类较低外,其他营养成分,如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高于谷类和薯类食物,它是一种理想的优质植物蛋白食物。
黄豆除含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钙、磷、钾、钠等多种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等,能补充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素,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黄豆磷脂有健脑的功效。
黄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益血补虚,解毒,非常适合贫血、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的宝宝食用。
胡萝卜
胡萝卜,其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A可以促进孩子生长发育,防止细菌感染,以及具有保护表皮组织,保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等上皮细胞组织的功能与作用;另外胡萝卜含有一种檞皮素,常吃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肾上腺素合成,有降压、消炎之功效。胡萝卜种子含油量达13%,可驱蛔虫,治长久不愈的痢疾。胡萝卜叶子可防治水痘与急性黄疸肝炎。
长期饮用胡萝卜汁可预防夜盲症、干眼病,使皮肤丰润、皱褶展平、斑点消除及头发健美。
胡萝卜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补益肝肾、清热解毒、止咳的功效,对肠胃不好、便秘、食欲不振、咳嗽的宝宝来说是很好的食疗食物。
卷心菜
卷心菜,属于甘蓝的变种,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卷心菜含有大量的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K、纤维素、糖类及钾、钠、钙、镁等矿物质,具有壮筋骨、利关节、和五脏、调六腑的功效。包菜里所含的叶酸,对帮助宝宝预防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有很好的作用。
包菜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还能帮助宝宝增强免疫力。但是包菜含有比较多的粗纤维,比较不容易消化,所以消化功能差、腹泻的宝宝最好不要吃。
红薯
红薯是一种营养齐全而丰富的天然滋补食品,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糖、磷、钙、钾、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8种氨基酸。
据科学家分析,其蛋白质的含量超过大米的7倍;胡萝卜素的含量是胡萝卜的3.5倍;维生素A的含量是马铃薯的100倍;糖、钙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皆高出大米和面粉。每100g鲜薯块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29.5g,脂肪0.2g,磷20mg,钙18mg,铁0.4g。这些物质,对促进孩子的脑细胞和分泌激素的活性,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需注意的是,长了黑斑的红薯会产生毒素,危害宝宝的肝脏。这些毒素的耐热性很强,即使煮、蒸等方法也不能破坏它。所以绝对不要给宝宝吃长了黑斑的红薯。
牛肉
牛肉是一种高能量、高蛋白质、低脂肪、味道鲜美的肉类,素有“肉中骄子”的美誉。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能。
牛肉中包括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其比值和人体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比值几乎完全一致,可强壮宝宝骨骼,促进宝宝健康成长。牛肉中还含有能提高婴幼儿智力的亚油酸和锌、铁等微量元素,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牛肉性温,可以在天气较寒冷或宝宝活动量较大时给宝宝吃些牛肉,以补充能量,较肥胖的宝宝吃些牛肉也没关系。
鸡肉
中医认为,鸡肉味甘,性微温。能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鸡肉含有维生素C、E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另外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
传统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等功效,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等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红枣
红枣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的功效。红枣作为滋补佳品,素有“日食三枣,长生不老”之说。
中国的草药书籍「本经」中记载到,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而现代的药理学则发现,红枣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 、多种微量钙以及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
红枣中还含有谷氨苯酸、赖氨酸、精氨酸等14种氨基酸和苹果酸等6种有机酸,有益于宝宝健康发育。
红枣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 对于因为脾胃虚弱而引起的消化不良、咳嗽和贫血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冬季里面最多的感冒就是“寒性感冒”了,如果宝宝有以下的症状:咳嗽、痰多且稀、鼻涕清稀、舌苔白白的、大便白而干、尿很多、不爱喝水,一般就是寒性感冒,多是因为寒性、着凉所致的感冒。这时,宝宝适合的食谱就是“葱白粳米粥。”
葱白粳米粥
【原料】
葱白1根,粳米50克。
【调料 】
生姜7片。
【做法】
1.将米淘洗干净,放到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粥;
2.粥五成熟时,放入葱白,粥将熟时再放入生姜,再煮5一10分钟即可。
【功效】
葱白粳米粥主治寒性感冒初期的咳嗽、痰多且稀、鼻涕清稀等症,适合1岁以上的宝宝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