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d00ubm 发表于 2023-7-28 14:52:57

东汉历史人物故事二十七:医圣张仲景

要说东汉知名的医学家,非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莫属,我们知道,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争权,演变成“十常侍之乱”,导致朝廷式微,军阀林立,并相互攻伐。


由于战乱频繁,加上没火化战死者遗体的风俗习惯,所以瘟疫盛行,许多人病死,要知道,那时平均年龄才二十岁左右,搁现在才上大学。


当然,这个平均寿命与出生夭折率高,以及战乱、灾荒有直接的关系,一个人没病没灾,活个五六十岁还是比较正常,若能当个官,家里不缺肉吃,蛋白质充分,七八十岁也不稀缺。


而在当时,每三个人就有两个感染瘟疫,其中伤寒类疾病占七成,张仲景在长沙当太守的时候,没事就在大堂坐诊,免费为百姓看病,这也是“坐堂”的由来,以至于后世很多医馆药铺也以“堂”命名,如今天的“同仁堂”。


不过呢,对于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这事,找不到相关记载,加上这官位不低,应该也没时间坐诊,所以推测是后人尊敬他,创作出来美化他的故事。


还有一件事,说是有年冬天,张仲景找了些药食同源的温补之物,将其包在面皮里,做成驱寒的食材,然后分给挨饿受冻的百姓,因长的像耳朵,人们称为“焦耳汤”,慢慢演化成今天的饺子,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的济世情怀。


在这样的环境下,张仲景自然生出一种使命感,与悬壶济世的热忱,由于家庭条件不错,能接触到很多书籍,包括医书,特别是非常难得的传世经典《汤液经法》,这部书后来成为伤寒论成书的主要参考资料。


《汤液经法》传说形成于古老的商朝,其方剂产生的基础,是原始社会期间,奴隶主长期以真人奴隶做实验产生的,这种实验,现在实施是非常艰难的,但在那个时代随便可以,因为没人重视奴隶的生命价值,这也是《伤寒论》药方疗效那么好的直接原因。


话说回来,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又跟多位医生学习进修过,加上当时没有一本系统性的医书,于是张仲景结合书籍记载,最终整理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巨著,合为《伤寒杂病论》,后世则把它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为何会被分成两本?主要由于战乱的缘故,当时这书几近散失,后被晋代的太医令王叔,偶然发现了一本残卷,然后通过自己职位的便利,搜集和整理多种抄本后,才终于得见《伤寒论》的全貌。


得益于王叔的宣传,这本书终于被后人重新发现,并得到整理和刊印流传,直到八百年后金代医学家成无己,花了四十多年完成第一个《伤寒论》注解,这本书从此在医学界被重视起来,由于书中记载的方剂疗效显著,对各类疾病的诊断也分析准确,所以张仲景在金代被称为“亚圣”。


到了宋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我们如今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订本。


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记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故被誉为“方书之祖”,而这两本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


清代顺治年间,官府翻修张仲景祠时,直接立碑尊为“医圣”。


当《伤寒杂病论》流传到海外的时候,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至今日本很多药厂,仍以里面记载的药方为基础做中成药,并且疗效极为显著。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和以脏腑经络为主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包含了张仲景对外感热病与杂病的认识,以及临证治疗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具体地说,《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它系统的论述了疫病的起因、发展与治疗,并对临床治疗有具体的规范和方案。


这为中医的后世传承,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发展方向,也是伤寒论的主要价值,其承前启后的作用,直接开启了中国医学的新纪元,他阐述的理论与方法,至今仍在指导着中国医学的发展与实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汉历史人物故事二十七:医圣张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