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qrgzz4g6xzg7x 发表于 2023-3-1 06:38:29

一文读完与司马迁同誉的班固的一生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4565c36e7b04da0b3fc26e062bbbc5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92986877&x-signature=5%2F1sNfolFR4G0uWIdMoWW6KchXo%3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家好,我是班超,对,就是那个弃文从武,投笔从戎,收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的班定远。不过今天我不是主角,我们在小憩梁园里以文学为主,所以还是说说我的哥哥班固吧。
一、志向幽通
我哥班固,字孟坚,孟就是老大,“坚”对应“固”。
我叫班超,字仲升,仲就是老二,“升”对应“超”。
可见家父班彪的取名、字时的想法,即讲求名、字相合的原则。
我们两个人一生的轨迹与名字也比较相符:我哥在文史上“固”守三十多年,我在西域将大汉版图扩大了近三分之一,“超”越了以往。
只可惜我哥人生最后几年没有再继续固守,而是去建功立业,然后牵连冤狱之中。这是后话。
我们老家是西安西边的宝鸡(扶风),祖上历代当官,曾爷爷班况曾参与汉武帝时期的北征匈奴,后来在地方和中央都当过武官。至爷爷班稚那一辈儿,做过皇帝侍从(黄门郎),而爷爷的姐姐,也就是我的老姑,是汉成帝的才女宠妃,大名鼎鼎的班婕妤。
后来,爷爷还做过管理边郡少数民族的武将(属国都尉),以及地方诸侯的国相,所以也算官宦世家。
爷爷年轻时与“西道孔子”扬子云、枭雄王莽、经学家刘子骏等都是好朋友,经常串门。据说家父也跟随扬子云学过古文奇字,儒学造诣很好,总之,我们家也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学习氛围很浓。
王莽建立新朝时期,我们班家相对比较低调。家父曾在河西走廊做军委副主席(大将军)窦融的下属,很得窦融赏识,以师友之道接待,经略西北边境,常年和少数民族打交道,使很多少数民族归附。
光武帝刘秀起事之后,家父还劝过窦融投靠光武帝,并共同谋划,敬事汉朝。
窦融投桃报李,也向光武帝举荐家父到朝廷当官。
后来,家父因病免官,开始专心续写《史记》。
我和哥哥孟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由于曾爷爷、爷爷和父亲都有与少数民族打交道的经验,所以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们。后来我去经营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哥哥参与攻打匈奴,燕然勒石,也可以说是有相关传统的。
当然,最有传统的还是学问方面,爷爷和父亲、伯父都是远近闻名的学者,拜师的和来探讨学问的常年络绎不绝。
受此熏陶,我们的眼界相对比较开阔一些,学业也比较容易进步。哥哥九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而受父亲续写《史记》的影响,哥哥也颇为留意史书。
后来,我哥去了京城洛阳最高学府——太学进行深造。那个时候的太学鼓励通才教育,懂得经书越多,越受大家器重。
我哥就是博览群书,不论儒家或其他诸子学说,统统都要钻研,力求贯通,同时又注重见识,不拘小节词汇,只求主旨大义,也不拘守一师一派之说。这些正是写史书所要具备的能力。
在太学这里,我哥认识了崔骃、李育、傅毅等一批同学。后来他们在文学、经学方面,与我哥齐名。
其中,李育参加了国家级经学研讨会——白虎观会议,当时我哥是书记员,而傅毅、崔骃和我哥还成了同事,在军委副主席(大将军)窦宪下任职,崔骃的儿子崔瑷又与后来在文赋上跟我哥齐名的张衡(写《二京赋》)是好朋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太学大概过了六七年的岁月,正值我哥二十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留下《史记后传》百余篇。
父亲的去世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除了失去了至亲外,家中也失去主要收入来源,经济上拮据了。京城洛阳的生活开支昂贵,为了生计,我们只好从京城迁回扶风安陵老家居住。
我们家也从京城官宦之家一下子又变成了乡里平民,尴尬不已。
不过,我哥并不气馁,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撰写《史记后传》。而我则居家持劳,帮我哥免后顾之忧。
此时,我哥写了《幽通赋》,表明自己撰写史书的使命和志向,内容大致如下:
我本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子孙,姓氏来源于春秋时楚国显赫的神灵。先祖自楚国迁到北方,开始蜕变称雄,显扬英名。到汉朝第十个皇帝汉成帝时,班家如展翅飞鸿,有班婕妤在宫中得宠。王莽篡位,罪恶滔天,毁灭华夏,我父亲避难而写赋北征。最终保全自身,留下美名。赞颂先辈惠及他人的美德,无论腾达或者途穷。感叹自己孤弱卑贱,此身不足以论,惧怕断绝祖业而不能成功。潜心思索一段时间,发觉并非一定要跟别人谋求上进,只要言行不辱没了先人。
我孤魂精诚,常与神灵交往于梦中。梦到我登山远眺,仿佛看到神人。他将葛草赐我,告诉我面临深谷不要坠进。黎明醒来,仰首凝思,其意未明。想问黄帝,但他太过遥远,只好看其谶文。里面说,登上高山报告神人,道将通达而不陷入迷津。葛草是安乐的预兆,面临深谷是忠告小心。这就是告诉我不盲目跟随别人,不去贸然前进。
得到神灵教训,我盘桓静等。天地无穷,感叹短暂人生,而且困难重重。只有往圣遇到困难而能自拔,普通人岂能驾驭,只好深陷其中。有人好心而丧自己性命,有人杀仇而仇人成了亲朋。命运变化无端,谁能预知始终?知道祸福相依的,只有少数之人。连在圣人门下,都吉凶难定。既然厄运必定,那么修道可免恶名。树叶源于树根,人命皆由天定。庄子责备影子飘忽不定,是对这个道理还没有搞懂。
楚国贵族芈姓源于帝喾的火神祝融的光荣,秦国嬴氏威仪来源于大禹辅臣伯益的德行,齐国姜姓是颛顼的祭司伯夷的子孙。他们求仁得仁,与天道同行。而商纣王虐杀忠臣,周武王得天地人,与年月日星辰相应,才伐纣成功。晋献公宠妃害得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后才返回立功,成为晋文公。夏朝末年天降两条大龙,朝廷收集龙涎,到周幽王时变成褒姒美人,烽火戏诸侯,耗尽周朝国运。汉宣帝时未央宫雌鸡变为雄禽,五代子孙之后,外戚王莽篡汉而成。所以说,天道漫长,而人生很短,不能把未来见证。所以圣人用占卜来听鬼神变化,以博古通今。术数同源而分流,大道浑然而天成。神灵先于人心,早已经定命,人只不过随命而行,或者失败或者成功。人们为命所惑,庄周害怕成为祭祀的牛被杀,贾谊害怕鵩鸟带来厄运。
珍贵的是圣人的卓绝言论,顺应天性而不越规矩之定。有欲望,而不贪心,有恶念,而不避应。守道义而行,则不累反而感到轻松。即使行为各异,都能获得好的名声。先人希望死而不朽,也是凭借品德和诚信。舜帝时期,美妙的《韶》乐使得有凤来仪,千年之后,孔子细品,而三月无食肉之心。孔子作《春秋》而信,引来麒麟,即使到了汉朝,也厚待他的后人。人的精神至诚,可以感通动物之灵,一般技艺尚且需要如此,何况是修道求真。从伏羲到孔子,都是圣人作经,群贤围绕而行。若能朝闻道而夕死,则乐而自忘身形。若能与彭祖、老子同行,则可谈道于后世哲人。
总之,天地创于混沌,万物便有了本性和命运。弘扬大道,唯有圣人贤人。天地运化万物,如流水从不歇停。身前保命,死后留名,固然表率于百姓。而舍生取义,也符合道的功用。为不幸而忧伤,我耻于这种苦痛。只要清白守道,不染世俗之污色,则与天道接近,成为神灵。
一个人能在二十多岁便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那是极其幸运的。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浑浑噩噩,不知来世间一趟,到底为何?
当然,我哥也并不是乌托邦式地仅仅为了理想奋斗而不顾家庭,他也在寻求出去当官的机会。
四年后,也就是汉明帝永平初年(公元58年),皇帝的亲弟弟、东平王刘苍招贤纳士,组建幕府。他非常受汉明帝信任,是唯一一个在朝辅政的宗室藩王,每当汉明帝出外巡视时,都由刘苍在京留守。这次汉明帝准许他选用辅助官员四十人,以辅佐朝政。
这个时候我哥二十七岁,认为这是个好机会,于是上书自荐(《奏记东平王苍》),并建议说:
“将军您以周公召公辅佐的德行,立于本朝,用清明盛世之策,建声威远播之名,从古到今,也就您们这三个人。书上说: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我幸运地生活在清明盛世,以蝼蚁之身,观察国家大事,赞叹将军担负着千载重任,跟随着先圣的踪迹,以宏大的格局,高瞻远瞩,广览众事,遵循道德,明察黑白,求贤若渴,选择采纳狂人的言语,也不反驳普通人的论议。我见您新开幕府,广纳四方豪杰,忙得不顾整理衣裳。将军应该效仿古人举荐人才的方法,使远近亲疏受到公平对待,即使是隐居之人,只要贤能,都应该被选中。目的是汇集贤才明士,为国得人,以使本朝长治久安。这样将军就可以养志安神,轻松立于朝堂,却可以名扬当世,惠及后人。
我看原来的民生建设部长的下属桓梁,是大儒,名声好,七十岁了,如孔子一样从心不逾矩,这是当代的英才;长安教育厅长晋冯,年少修身,白首不违志向,好古乐道,安静自守,这是古人的德行,今日世俗不及他;宝鸡辅佐官李育,熟悉经典,议论通达明晰,行为高尚,徒弟有一百人,目前客居杜陵,生活简朴,长安宝鸡两市请他当官,他多次辞去,即使前世大学者也不如他,可以对他进行考核,以参谋万事;长安监察委员郭基,孝顺父母,省市闻名,学问好,政绩突出,如果碰上明主,进可以使主人高飞,退可以为主人殉命;甘肃武威辅佐官王雍,有杀虎之勇,又懂五经六艺,冠盖武威,应该把他纳入进来,以慰边远地区;三门峡市组织部长殷肃,博学广闻,才能绝伦,能背诵《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于出使应对。
这六个人,都身怀绝学,道德显于当世。如果可以招纳进来,辅佐您,则是孔子所感叹的盛世。从前卞和献和氏璧,被截断脚趾;屈原进献忠言,最后沉于汩罗江。后来和氏璧,千载垂光;屈原名篇,万世称善。希望将军明察秋毫,广泛听取意见,稍微降些身份,不耻下问,让尘世之中,永远没有人才埋没的遗恨。”
很明显,我哥的策略是通过推荐别人,以实现自荐的目的。但可惜,没有获得成功。刘苍招纳了他举荐的大部分人才,即使最终没被录用的李育也声名大振,高官贵族争相与他结交。但就是没用我哥。
也就是说,刘苍白嫖了我哥的意见,却没用我哥。哎,命运弄人啊!
二、遭难答戏
官场不顺,我哥修国史也不顺,甚至说是遭逢大难。
在三十一岁(公元62年)时,我哥班孟坚正在全力以赴地撰写《汉书》,官府人员闯进我家,逮捕了我哥,并收走了我哥的书稿。
原来有人向朝廷告发,说我哥“私修国史”。这可是重罪。一般来说,朝廷是不让私人修史的,怕文字把控不严,不尊敬先朝帝王,不符合朝廷对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就像司马迁写《史记》一样,相当长的时间里,被皇家束之高阁,不许向公众开放。
所以,汉明帝下令让当地官员逮捕我哥。
这事闹的,以前父亲在洛阳就开始写史书了,我哥后来也写八年了,这么多年都没人管,偏偏这时候有人来告发。
估计是有仇人,或嫉妒者,或其他什么人吧,不过我们也想不了那么多,因为在此之前,我们老乡有个叫苏朗的人因为妄谈关于国家未来的预言,入狱而死。
有这个前车之鉴,谁也无法保证我哥会不会被重蹈覆辙。
我哥性格宽厚,不善言辞,要是被严刑逼供,无法自证清白,那么凶多吉少。
我们在京城洛阳还是有些人脉,我打算亲自赴京为我哥申冤。
于是我扬鞭策马,一路向东,穿过华阴、越过潼关,狂奔至京城洛阳,上书皇帝,解释情况。
还好,皇帝特旨,亲自召见了我,核实情况。
我仗着自己的口才就将父兄这些年修史的辛劳告诉了汉明帝,并说父兄修史是为了宣扬“汉德”,书里面满满都是正能量啊!
恰巧这时,我们家乡的市长也将从我家查抄的《史记后传》的书稿送到了皇宫。
汉明帝读了书稿后,赞叹不已,觉得满屏都洋溢着我哥的才华,称赞他所写的是一部奇作,而且也找不到明显的诋毁先王的负能量内容。
于是下令立即释放我哥,并特别下诏,让他来京城洛阳,到国家图书馆(兰台),当兰台令史,也就是负责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 ——这是当年我爷爷的朋友扬雄和刘向刘歆父子所工作的地方,我哥也因祸得福。
我哥上任后,如鱼得水,被指派跟同事一起编写了世祖光武帝的事迹《世祖本纪》,得到了明帝的赞扬,并被晋升为图书文献校定主管(校书郎)。
我哥又写了光武帝时期的功臣传、湖北新市起义和平林起义以及割据势力公孙述等人的事迹,给他们作了列传等二十八篇,上奏明帝。
明帝于是又命令他继续完成他过去写的《史记后传》。
这正合我哥的心意。我哥有了稳定的生活,又有皇家图书可资利用,可以安心撰写史书。
当时的他也比较淡泊,专注于博览群书,倾心以著述为业。
不过还是有闲人嘲讽我哥,认为我哥胸无大志,就当个弄笔杆子的,没出息,不像曾爷爷、爷爷、父亲那样能官位显赫,建功立业。
这话很伤人,让谁听了都很越闷。
我哥也很郁闷。中国文人几千年来有个共同主题,就是怀才不遇。想到了汉武帝时的东方曼倩最早以一问一答的答客体的方式写了《答客难》来表达这个主题,爷爷的朋友扬子云模仿他,写了《解嘲》。他们都是跟自己一样专注学术,坚守正道而隐于朝廷之中,不谋求一时荣华富贵。于是他也写了一篇《答宾戏》来抒发郁闷,表明自己心志:不汲汲于功名利禄(立功),而是沉潜于文章著述(立言)。大致内容如下:
宾客戏弄主人说:听说圣人有不可更改的言论,士人有忠贞不二的节操,也是说名声而已。所以人最好的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德不会在死后才立,功要得时机才彰显。所以圣人立德立功,都来去匆匆,寝食难安,孔子从来等不到床席坐暖就去其他地方继续讲学,墨子等不到炉灶烟囱变黑就离家奔忙。
由此而言,立德是先贤的首要任务,写文章立言则是业余之事而已。现在你有幸生在盛世,当着公务员,在外名声好,在内道德佳,又有很好的文采,这么长时间了,却不能飞黄腾达,官位高升,徒然沉浸在书籍之中,生活在陋室之内,上下都无人引荐。只是意在宇宙之外,思在精微之中,潜心默记,蹉跎岁月。你辩论如波涛汹涌,辞藻如春花怒放,一身才华,在当世却不能货与帝王家。想来你还是要考虑快速有效的方法,运作一下,使自己生则有显赫官位,死则有美好谥号,这样不也很好吗?
主人悠然笑道:若你所言,是只见表面势利,而未见内在道德;盯着阴暗角落中的微光,却没有仰首看到青天白日。以前周朝失去王道,导致诸侯争霸,七雄并立,分裂华夏。龙争虎斗之间,游说之徒大有用武之地,合纵连横,如风扬电激,其余人等则附身于诸侯,不可胜数。那时的环境,即使用一把钝刀都能摧枯拉朽。随口之歌,悦耳感人,但用乐律准则来衡量,则可能是淫邪之曲。
有些人顺应形势而变,偶有机缘,得到时机,但很快,环境风气变化,便不再合时宜,这不是君子之法。至于合纵以联合众国,连横以拆散联盟,亡命天涯进行游说,羁旅他乡而慷慨陈词。商鞅用帝道、王道、霸道而钻营秦孝公所好,李斯谈论时局而使秦始皇重视。他们都是颠沛流离之人,风云际会,利用邪术,乘时而起,得一日富贵,但朝满荣华,暮遭屠戮,福气不多,却祸害天下。恶人看到这些,尚知悔悟,何况吉利之人呢?而且功名不能靠虚伪而得,韩非设计辩词而讨好君王,吕不韦行奸诈之事而投资嬴政,从而大权在握。所以韩非刚完成《说难》,身体便被囚禁了;秦王嬴政登基不久,便将吕不韦灭族。所以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我善养浩然之气”,难道是他们乐于说迂阔的话吗?
大道,是不可以违背的!如今大汉王朝肃清天下,荡除群乱,恢复帝制皇统,基业比伏羲、神农还深厚,规模比黄帝、舜帝时还广大。治理百姓,如阳光般普照,如神灵般显威,如大海般涵纳,如春天般养育。所以普天之下,都依附大汉,沐浴皇恩,如同草木鸟鱼生于山川林湖,得之者繁盛,失时者零落,效法天地而施行教化,难道是人力所能为的吗?如今你处于盛世却讨论战国,炫耀所闻而怀疑所见,要以小丘之高而度量泰山,要以小泉之深而测量深渊,恐怕是不行的。
宾客说:像商鞅、李斯这些人,是周朝末年时的恶人,我听说过他们的命运。敢问上古之人,立身处世,实践大道,辅佐王室,为后世称道的,是默默地度过一生的吗?
主人说:怎么会呢?皋陶辅佐舜帝,箕子建言周武王,他们的言论与帝王之业相通,谋划都与圣人神灵相合。辅佐商朝武丁的傅说,辅佐周文王的姜子牙,辅佐齐桓公的宁戚,辅佐汉高祖的张良,都是等待天命而与神灵交往,不是仅靠言辞获得信任的,所以能提出必定实施的策略,建立无穷不朽的功业。
到我们近世,陆贾悠游自在,写成《新语》;董仲舒专注讲学,儒家兴盛;刘向校定群书,梳理旧闻;扬雄深奥思辨,《法言》、《大玄》传世。他们都是身在当时君王之侧,探究先圣言论的奥义,逍遥在学术道义之中,沉浸在文章书籍之林,以保全自身品质,并发扬自身文采,纳用于圣殿之中,炳耀于后代之人,难道不是对先圣的传承吗?像伯夷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柳下惠降低志气忍辱为官,颜回耽乐于一瓢一箪的贫穷,孔子作《春秋》以鲁哀公西狩获麒麟为终篇。
他们的名声响彻天地,是我辈的楷模师表。而且我听说,一阴一阳,是天地之道;有文有质,是王道之纲;有同有异,是圣人之常。所以说要谨慎修养志向,守住天命所赐,约束自己行为,体会大道精妙,神明听到则必然保护其名声。你没听说过和氏璧藏于荆山的石头之中,随侯珠藏在贝壳之内吗?历代之人没有看到,不知道它们吸纳日月精华,历经千年而能流出夜光。飞龙潜在污水之中,连鱼鳖都欺侮它,它们没看到飞龙可以奋发而起,乘风驾云,游遍天下,笑傲苍穹。
所以,是蟠龙,则虽一时卧于泥土而后必飞腾上天;是和氏璧、随侯珠,则虽一时便宜而后必价值连城;是君子,则虽一时落魄而日后必彰显于世。有人的耳朵能静听音乐,有人的眼睛能明察秋毫,有人擅长百步穿杨的绝技,有人精通工具器械的技巧,有人善于相马驾马的能力,有人的力气能举千斤,有人的医术精湛绝伦,有人工于无限的计算和经营。我不能胜任一个专门的技术,不能位列他们之中,所以就安心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吧!
永平十七年(74),汉明帝陛下召见我哥等人来讨论司马迁的《史记》做的有哪些不当之处。我哥说司马迁著《史记》,成一家之言,足以扬名后世,但他身受宫刑,可能心怀怨恨,在书中贬损汉家皇帝,这不是忠臣义士所为。而相反,司马相如虽然私德有亏,而且辞藻浮夸,没有用处,但他患病之时还考虑忠心于皇帝的封禅之事,留下《封禅》一书,歌功颂德,这是忠臣的典范。这样看来,司马迁比司马相如就差远了。
然后我哥写了充满华丽辞藻的《典引》,来光大宣扬我大汉盛世,并对大汉皇帝歌功颂德。这可能是我哥作为御用文人的自保之策,我不便多言优劣。毕竟朝廷险恶,对皇帝必要的奉承,可以免去很多麻烦,从而更专注于完成写史重任。
自我哥到国家图书馆后,我和母亲也跟着来到洛阳。我则为官府抄写文书为生,挣得不多,赡养母亲,我哥的俸禄也很少,生活还是比较拮据。
直到有一天,汉明帝问起我的近况。我哥便如实相告。
汉明帝觉得我冒死上书救兄,还算不错,又是名臣之后,这种生活着实可惜,便将我也安排到国家图书馆,当兰台令史,步我哥后尘,也去校定书籍了。兰台令史的俸禄相当于县官级别了,生活终于改善了一些。
其实,我和我哥的性格和志向都不尽相同,我哥能坐得住,擅长文章辞赋;而我则擅长口才,愿与人交际,纵横捭阖。
我家上三代都有经略西域的经验,我本人也比较仰慕张骞出使西域,立功封侯。但是我坐不住,不能耐心校定书籍。
终于有一次校书时犯了错,我被免了官,又回去抄写文书了。我那个气啊!
有一天,我正在抄写文书时,想起自己的遭遇,实在忍不住这种窝火的遭遇,愤然扔掉手中之笔,慷慨说道:大丈夫当建立功业,万里封侯,安能沉浸在笔砚之间?
于是我弃文从武,跟随窦固出击匈奴。我发挥自身的特长,很快突破局面,立下战功,迎来我人生的新阶段。
而我哥这边,进展也比较顺利。
汉明帝驾崩后,汉章帝继位,也很器重我哥,经常让他侍从左右,或者进宫一起读书。如果碰上大事,也让我哥列席,参与大臣的讨论。
有一次汉章帝看到我哥《答宾戏》那篇文章,更赞赏我哥的才华,也觉得我哥总是居于基层不太好,于是将他提拔为玄武司马,待遇可以比肩地级市市委书记。
此时,我哥已经四十多岁了。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努力,汉章帝建初七年(82年),《汉书》终于初步告成。
司马迁的《史记》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有三千年的历史和上百位帝王,且把汉朝放在最末尾,与秦朝、项羽并列,体现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与我们现在儒家正统也不是很合拍,所以在有汉一代,属于半禁书状态。
与此不同,我哥写的《汉书》集中在西汉一朝,上起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下至王莽遭诛(公元23年),记录了十二位皇帝、二百三十年的历史,有帝王本纪12篇、大事年表8篇、各领域志10篇、人物列传70篇,共一百篇,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样的法度体例后来成为各朝各代官方修史的模板。
另外,《汉书》还新创了《艺文志》,著录了西汉时国家所收藏的各类书籍,考证了各学术派别的源流,也算中华第一部图书目录;新创了《地理志》,记载了西汉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也是后来正史地理志、全国总志、地方志效仿的模板。
同时,我哥的《汉书》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也是一部史传文学作品典范。不过二者的语言风格不同,《史记》是司马迁私人写就,语言通俗多变,而《汉书》则整齐典雅,谨严有法,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
所以一经颁出,便轰动全国,学者们争相诵读。
不过,这只是《汉书》初稿,到我哥去世时,《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完成。汉章帝的儿子汉和帝刘肇让我妹妹班昭完成“八表”,并命伏波将军马援的侄孙、经学家马融的弟弟马续来续写《天文志》,才最终完成。
三、两都大赋
除了写《汉书》之外,我哥也写辞赋和诗歌,以《两都赋》最为出名,当然这也是有渊源的。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登基后,定都于洛阳。为安抚天下和表明自己是承继前汉的正统,光武帝先后三次亲临长安,祭祀宗庙及前汉十一个皇帝的陵墓。
后来又下令在洛阳通往长安路上的函谷关,作行宫王邸、修理长安东城门,在长安周边的泾水和渭水上架桥,长安周围建立离宫别观。
当时洛阳方面狐疑,以为光武帝要迁都长安。
当时,杜笃作《论都赋》,作为奏章,呈给光武帝,以为关中表里山河,四塞之地,地理优势明显,且是先帝旧京,主张迁都长安。光武帝未做回复,并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定都洛阳的决心,即在洛阳建了自己的陵墓以及国家礼制场所(明堂、灵台、辟雍等)。
不过后来直到汉章帝即位,一些关中父老也一直在重提这件事,鼓吹迁都。
而这时,京师洛阳正在修筑兴建宫殿,疏浚整顿城池。
我哥以前的同学傅毅、崔骃就曾写《洛都赋》、《反都赋》进行反驳,主张继续立都洛阳。
我们老家扶风也属于关中地区,从私人上讲,肯定是京城建在长安对我们更为有利,到那时房价保不定会嗷嗷飞涨啊(偷笑)。
不过,从国家大局上讲,我哥觉得洛阳更加适宜,不想让迁都议论扰乱人心。
可能是他觉得同学的《洛都赋》、《反都赋》写的一般吧,想自己写一篇。
他熟悉西汉司马长卿、东方曼倩、扬子云等人的作品,于是借鉴他们虚构人物的作赋手法,写成《两都赋》,本赋与《子虚上林赋》不同的是,开头有序,最后有颂诗,而且古文奇字少了很多,读起来要比后者轻松一些。
这篇幅的序说明写这篇赋的缘由,然后让西都长安的代表人物“西都宾客”吹牛说长安怎样怎样好,再让东都洛阳的代表人物“东都主人”打脸,赞美洛阳的盛世场景。内容大致如下:
序:
赋是古代《诗经》的一个支流。周朝的成康盛世之后,《诗经 颂》就没了,帝王泽惠枯竭,不再有诗出现。大汉初年,天下初定,无暇顾及诗作。到了汉武帝、汉宣帝时期,才推崇掌礼的官员,考察文章,内设金马门和石渠阁,管理文学之士和书籍;外兴乐府机构和协律都尉,掌管音乐,调校律吕,以此继承礼乐文章的绝学,润色汉家的鸿业。
由此,百姓欢悦,福德兴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等歌曲,在祭祀天地祖先时献上。天降神雀、五凤、甘露、黄龙等祥瑞,以作年号。所以有文学侍从,如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刘向等人,朝夕相伴,论道左右,经常献上文章,而大臣们也时有创作。有的抒发民情以讽谏帝王,有的宣扬皇德而竭尽忠孝,雍容典雅,抑扬顿挫,闻名后世,仅次于《诗经》的雅颂。汉成帝时,对这些文章讨论后进行了记录,有一千余篇。后来大汉文章,炳然闪耀,比肩夏商周三代之风。
而且道有高低,学有精粗,顺时代而建立德行,自古皆然。所以上古皋陶歌颂舜帝,春秋鲁国大夫歌颂鲁国,都被孔子采集并列于《诗经》、《尚书》中,其道理是一样的。考察上古如彼,考察汉室如此。这些事情虽然琐细,但却是先贤大臣的范式,国家遗留的美行,不可或缺。我见如今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京城修建宫室,疏浚城池,建设林苑,以完备规制法度。而西都长安的老人们,都有怨念,希望皇帝眷顾,而盛赞长安旧制,非议洛阳新都。所以我作《两都赋》,以使众人炫目,并让他们对如今的法度折服。
西都赋:
有西都宾客问东都主人:听说汉朝初创时,曾经打算在洛阳建都,最后放弃了,而是西迁到长安,成为都城。您知道原因吗?知道长安的宏伟样子吗?
东都主人回答说:不晓得啊。希望你发表一下怀旧之情,阐述皇帝定都长安的道理,叙述长安的盛况,以增长我的见闻。
西都宾客说:好的。汉朝西都,在雍州之地,名为长安。东有函谷关、崤山阻隔,周围有华山、终南山。西边有褒谷、斜谷、龙首山之险。有黄河、泾河、渭河环绕蜿蜒。花果繁茂,是九州中最富饶的地方。而防御外敌,这里又是天地间的腹地,固若金汤。所以此地广接四方,周、秦、西汉三朝都定都于此,周朝以此兴盛腾飞,秦朝以此虎视六国,到大汉受天命而再次定都,仰视五星聚于长安所在的井宿,俯察河图出现在黄河之中,感悟这是上天的福应。娄敬和张良建言献策,提出定都于此。由此天命人意相合相应,启发圣明,于是眷顾西边,将长安作为京城。
这里南望终南山,北眺北山,东挟灞水,西据龙首山。希望皇业延续亿年,考虑宏图而大兴土木。从汉高祖到汉平帝,历经十二代皇帝,长安城世代增修而更加壮丽。已经繁华且奢侈无比。城池坚固,十二通衢。街巷相连,里弄近千,九个市集开场,各种货物分列路边。行人拥挤不能回头,车辆密集不能旋转,人们溢出城郭,旁流进入成百上千的铺店。四方滚滚红尘,烟雾白云相连。因此是人口众多而富裕,百姓娱乐而无边。京城的男男女女,不同于其他地方,游学之士比拟公侯,商人奢侈比贵族不减。乡里豪强,有游侠之雄,显战国四君子风范。他们相互交结,纵横捭阖,驰骋于京城权贵之间。
如果观察长安四周各县,则南望杜陵霸陵,北望五陵,内城外城相对,大楼小屋相承。这里英雄俊杰相聚,达官显贵如云。朝廷的高官要员、各省的杰出人才、直辖市的豪富之家,先后七次,迁到皇陵附近。以此,强中央,弱地方,使京城隆盛,让万邦憧憬。首都地区,方圆千里,超越诸侯各国,还兼有他们的特产物品。
南边山峦重叠、遮天蔽日,幽林深谷,有蓝田美玉,还有无数海陆奇珍。周边经过四县,泉水奔流,池塘纵横。有竹林果园,芳草秀木,郊野富裕,堪比西蜀之景。北边有九峻山和甘泉山,甘泉山上有甘泉宫,这是秦汉最壮观之处,文学大家极尽颂叹,现在还有遗迹留存。下面有郑白渠灌溉沃野,这是衣裳和食物的来源,共有五万顷,纵横如丝织花纹,田垄沟渠如镂刻图形。平原和低地相连如龙鳞,开渠如降雨,治水人如云。五谷垂下果实,桑麻非常茂盛。东郊有人工运河,与渭水、黄河相通,能泛舟到崤山以东,贯通到淮河、太湖,一直到大海之滨。
西郊有上林苑,山林沼泽池塘绵延连接到巴蜀、汉中。围墙环绕四百余里,有三十六所别馆离宫。帝王恩泽,广布四方之众。南方有神兽麒麟,西边大宛的汗血宝马,泰国(黄支)有巨大的犀牛,阿拉伯(条支)有鸵鸟,使者们跨过昆仑,越过大海,历经几万里,将各方特产异物进贡到大汉朝廷。
西都宫室,取法天地阴阳,占据大地中正之位,仿照天象而设置方圆之形。建立了耸入天空的华美宫门,丰润堪比山高的红色殿庭。材料瑰奇讲究,画栋如骏马高昂,雕梁如飞龙彩虹。门楹挂玉,瓦当饰金。发五色光芒,闪耀如火焰之影。东边是人行台阶,西边车行平阶,栏杆重重。四周房间连通,门如开洞。
庭院正中有架钟,正门竖立有金人,门槛高耸,临大路而开门。离宫别殿环绕,高台大馆相连,璀璨如群星,拱卫皇家未央宫。长安城中,不可数清。有的盘曲高耸,有的灿烂闪影,各有特色,形制不同,皇帝驾乘所经,都可歇停。后宫有妃嫔所居的椒房、掖庭,还有合欢、常宁、椒风、披香、蕙草、鸳鸾、飞翔等宫,其中尤其昭阳宫,最华丽隆盛。装饰着锦绣绸带,织缀着宝珠翡翠,流光闪耀,溢彩纷呈。屋不露栋梁,墙不露原形。黑台白阶,红石铺庭,美石彩玉、珊瑚碧树,环绕而生。宫庭美女身穿红罗绮带,衣袂缤纷,光芒闪耀,动静如仙人。后宫佳丽,有十四级爵位,她们窈窕华贵,有数百之人。
朝堂之上,良相谋划,辅佐天子,继承皇统,施教宣政,涤荡秦朝余毒,流布大汉泽恩。由此让人奏乐作歌,颂扬功勋,光耀祖宗,膏泽黎民。又有天禄阁、石渠阁,珍藏书籍,请鸿儒老人,讲解儒家经文,考察学术异同。还有承明庐、金马门,是著作文章之庭。雅士博学之人,在这里聚集成群,精研篇章,追源溯本,穷尽见闻。周围有防卫仪仗,有值夜署警,汇聚着礼官选拔的甲科之才,群集着各省举荐的孝廉之人,还有勇士、衣官、门卫等等。殿前带刀侍卫,千重百重,各有任命。
警卫门岗多达千座,巡视的道路交错纵横。天子所行之路辗转往复,修长的台阶通往阁道空中。宫殿之间相互连接,屋脊上雕饰金凤,另有万户千门,开合依据节气时令。台阁宏伟高耸,接近未央宫,与日光相映,半腰生云降雨,栋梁如带霓虹。即使攀援高手,也只能惊愕,不敢攀登,即使向上走去,尚未到半,便眩目迷神,欲坠昏昏,只有退步倚杆,才能稳定。赶忙下来,在迂回的阁道上徘徊。此处不见日光,一片幽深,推门向上眺望,则游目云天,空虚渺茫,向下俯瞰,则池水荡漾,波涛轰鸣。其中有神山屹立,有灵草神木,遍山丛生,在冬天也欣欣向荣。岩石险峻峥嵘,铜人高举双手,超越混浊凡尘,以承纳甘露,这是清鲜空气的精英。仙人常游此处,绝非凡人所能立身。
要看娱乐游猎的壮观,就到上林苑来欣赏武力激奋。以此来向敌人展示神威,同时又讲武练兵。让百姓捉来走兽飞禽,挤满上林。然后树立标志,排兵布阵,各有任命。士卒满山遍野,如同繁星,天罗布下,地网铺成。于是天子率领群臣,乘车来到上林,全军开始追击,战车奔驰如雷鸣,骏马奔腾如闪电,百兽骇惊,草木倒地,山水荡震。十分之二三的禽兽被蹂躏,士卒才控制盛怒而稍作休整。
勇士带上武器,奔跑追逐,鸟兽惊恐,触网碰箭,死伤遍野,血雨腥风。猿猴无心在树上,豺狼害怕而逃命。于是移兵到更危险之地,深入茂密的草丛之中。猛兽受惊,乱窜狂奔,勇士与其徒手搏杀,老虎犀牛狮豹熊象,束手就擒。跨过山洞沟壑,越过险峻高崖,摧折丛林,草木不剩,屠灭兽禽。
于是天子登高,览豪壮山川,观三军杀擒。游目四方,原野萧条,禽兽尸体,相互堆枕。然后天子命令集合大军,论功赏赐,烤肉喝酒,欢乐尽兴。然后天子从容乘车行进,到达豫章馆昆明池附近,池中东边牵牛,西边织女,中间似无边无际的群星。池堤芳草遍地,树木成荫,如织绣锦,闪耀光影。各种水鸟在此相聚,展翅飞行,早晨从黄河出发,晚上到长江休寝。在池面上往来浮沉,如云会聚,又如雾散尽。
后宫妃嫔,乘车登舟,架起仪仗,奏乐歌唱,声音高亢,响彻天空,群鸟飞起,鱼类潜深。宫女拉弓射鸟,举竿钓鱼。又撒下渔网,射出飞箭,双舟并进,俯仰之间,极度欢心。于是风吹云动,泛舟游览,向南到达秦岭,向北越过九峻,向东靠近黄河华山,向西走过岐山雍县,朝夕所经,百余宫馆,有丰沛供应。敬天地山川,尽求福所用。把儿童歌谣采集,将文臣诗赋品评。此时都都相望,邑邑相连,这是国家百年基业,十代深根。士人享用先人名位,农民耕种祖宗土地,工人使用传家工具,商人经营世代货品。国家兴盛,各得其用。
我所见仅是从旧址上所见,从老人们那里所听,未得十分之一分,所以不能举例完尽。
东都赋:
东都主人喟然长叹说:可惜啊!风俗极大地影响了人的观念。你是秦人,夸耀壮丽的宫殿,依仗险固的山河,虽然理解秦朝帝王的想法,但却不没看到大汉的辉煌。大汉初创,高祖以一介平民而登皇位,经多年努力而创万代基业,这种事情,经典中没有记载,前圣也没有言传。那时,高祖顺天应命,讨伐叛乱,娄敬根据时局建议定都长安,萧何根据形势兴建宫殿,那是形势所需,不得不如此。你非但看不到这点,却只炫耀后代的末流之术,是不是愚蠢了?现在我告诉你光武帝建武时期和汉明帝永平年间的事情,让你比照一下什么是为政之道,以改变你糊涂的观念。
以前王莽篡位,汉统中断,天意人心共同要诛灭国贼。当时战乱频仍,生灵涂炭,鬼神灭绝,沟壑里白骨暴晒,城郭内断壁残垣,尸体遍野,河川流血。秦朝和项羽所造灾祸,不及此一半,有文字以来,都无此记录,所以百姓痛苦哀嚎而诉于上天。上天体察人间,传命给光武帝。光武帝秉承天命,勃然起兵,天下云集响应,声势如同雷霆,他们渡过黄河,跨过恒山,在石家庄高邑称帝,在河南洛阳建都。继承历代帝王荒废的事业,根据天意涤荡天下,创立制度,付诸实行。接续汉家皇统,休养生息,恢复疆土,伟大超过前代帝王功勋。
光武帝建武初年,天下革新,社会秩序重塑,划分州县土地,建立集市乡镇,制作舟船车驾,制造机械器具,替天行道,惩罚叛逆,应天顺人。迁都有当初盘庚迁殷这样的先例;建都在中土之地,有周成王迁都洛阳成为盛世的名声。光武帝与高祖同样接受天命,与汉文帝同样克己复礼,与汉武帝同样封禅泰山,德行符合六经,功勋冠盖古今,圣贤之事周全,帝王之道完备。
建武过后,到汉明帝永平年间,国家更加隆盛。皇帝穿龙服,读颂文,祭祀祖先,端正雅乐之声。人神和洽,群臣各守名分。起动车驾,走在皇道上,四方省察,考核官员,览各邦特产,察教化普及,到最偏远之地散布皇上德恩。然后增修洛阳,巍峨宏伟,使汉朝京城的荣耀显于各方百姓。
皇城之内,宫室光明而不奢侈,门庭简朴也不过分。就着原野做成林苑,疏浚泉流以为池塘,水草繁盛以藏鱼类,林木丰茂来养育野兽飞禽。顺应时节进行狩猎,检阅车卒以讲习武事,必定参照《礼记》、《诗经》,礼官整饬威仪,天子车驾方才出行。然后敲钟登车,伞盖华丽,銮铃阵阵,百官跟从,兵威隆盛。山灵、风神、雨神、四方诸神纷纷护驾,千车并发,万马奔腾,长矛蔽日,旌旗扫云。刀光闪耀,吐焰生风,夺日月光辉,令丘陵撼震。于是集中部队,勒令三军,誓师将帅精兵。然后举起烽火,敲响战鼓,三面出击,马如电激,车如雷霆。高手射箭驾车,讲求礼法,倏忽之间,禽兽落地,收获已满,但不极尽享乐,不将猎物杀尽。马尚有余力,兵锐气犹存,便踏上归程。
然后,奉上祭品,祭祀天地神灵,在明堂朝见诸侯,在辟雍宣布教化,发扬皇德仁风,登上高台,俯仰乾坤,考察吉兆,眺望四方极地,百姓不远万里,奔走归附,胜过武帝和宣帝的盛景。正月初一,藩王来京觐见,天子接受四海地图户籍,万国特产珍品,内安诸侯,外抚蛮夷。然后举行隆重典礼,奏起音乐,百官引藩王入宫朝觐。宫庭盛满美酒佳肴,供众人享用,伴以音乐和舞蹈助兴。皇帝欢愉,群臣尽醉,天降和气,调节精神,然后撞钟宣告结束,百官退行。
皇帝见大家如此欢乐,又蒙受上天泽恩,害怕萌生奢侈之心,而怠惰于劳作辛勤。于是重申旧制,下达明令,让官员宣布制度,昭示节俭朴素之风。去掉后宫华丽的服饰,减少车驾上的所用,抑制工商,兴盛农业,让天下弃末返本,去伪存真。男耕女织,提倡质朴陶器,崇尚黑的衣裳,轻视精美服饰,看淡绮丽珍物,放弃金玉之品。百姓涤荡污秽,清澈心镜,淡泊形神,耳目不沾染杂物,不贪图欲望,重视廉耻,悠游自得,品德如金。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学子盈门,往来酬答,礼仪遵行,师生起舞唱歌,赞扬皇恩。宴饮结束,发表宏词伟论,对当今盛世,都齐声称颂。
当今的议论者只知道阅读五经,却很少有精通古今浊清,究查汉朝基业的源泉归因。你颇知一些旧典章,但却留恋于末流学问。能够温故知新的,已经很难;知道当今圣德的,就更少有人。而且长安连接西戎,凭借山川险阻,修筑防御工事,四方闭塞不通,怎么可以比得上洛阳处于中土之地,平坦通达,万方来聚?长安的秦岭、九峻山、泾河、渭河,怎么比得上洛阳的四河、五山,以及黄河、洛水出现河图、洛书而承受天命?长安的建章宫、甘泉宫怎么比得上洛阳的灵台、明堂使天人合一?上林苑的太液池和昆明池,怎么比得上洛阳辟雍宫的深流如道德之富荣?长安的游侠违法乱纪怎么比得上洛阳人遵循法律,有礼谦恭?你只知道秦始皇造阿房宫,却不知道洛阳的制度昌盛;只知道函谷关险要可守,却不知道四海一家的王者之风。
东都主人尚未说完,西都宾客惊慌失措,退下台阶,拱手打算告辞。主人说:坐回来,我还有五首诗相赠。西都宾客听完,称赞道:好诗啊!义理比扬雄更正,事物比司马相如更信实,不仅仅是主人好学,更重要的是逢此盛世。我狂妄粗心,不知道深浅,今天聆听了正道,请求终身来吟诵这些诗。
《两都赋》的内容便是如上,相信都能理解,不再做进一步解释。
以前的大赋铺陈详叙,含着大量的古文奇字,内容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在华丽的辞藻,百分之一是讽谏皇帝不要奢侈,所以说是“劝百讽一”、质不胜文。例如汉武帝看完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更加向往赋中所讲的奢侈场面,而不顾最后那几句劝谏节俭的内容。
而到我哥这里,少了很多古文奇字,文采依旧斐然,并将劝谏内容进行了实质性的提高,文质兼容。这篇文章还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后来文学家争相模仿,尤其是两百年后,左思的《三都赋》令洛阳纸贵。
所以后世文集《昭明文选》将我哥的《两都赋》列入第一篇,可见其文学影响力之隆。
四、白虎燕然
汉章帝即位后,他对经学比较感兴趣而且有研究,但此时社会上经学流派很多,解经歧异很大,存在大量“经义”不统一问题。
校书郎杨终及时察言观色,说西汉宣帝刘询因为苦恼于儒家经典的解释不统一,而召开石渠阁会议,让当时的大学问家来讨论,统一解释。我们现在天下安定,海内无事,可以效仿他们,也召集现在的大学者来一次经学讨论,官方统一经文解释,以传于后世。
汉章帝很高兴地同意了,就在《汉书》颁布前三年,即建初四年(79年)十一月,下诏当朝学者在宫殿白虎观聚集,召开大型学术会议。
会议讨论了一个多月,话题涉及从上到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爵位、名号、谥号、五纪、社稷、礼乐、封公侯、京师、五行、三军、诛伐、谏诤、致仕、辟雍、灾变、耕桑、巡狩、考黜、三纲六纪、嫁娶、丧服等。
会议的议程是由皇帝近卫长官(五官中郎将)魏应传达皇帝提出的问题,群臣和学者讨论后,由亲信随从(侍中)淳于恭整理奏上,议而不决的,再由皇帝裁决。
这么影响深远的大事,自然缺不了史官的参与。汉章帝让我哥班固全程参与,并且做会议记录。会后,又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即《白虎通义》。
这次讨论,最大特色就是将当时社会流行的大量谶纬学说融入经义之中,解释自然和社会秩序,确立“三纲六纪”、“天地君亲师”等观念,成了官方思想最权威的文本。
另外,由于皇帝亲自参与此事,也使儒学在华夏的尊崇地位完全确立。
汉章帝去世后,汉和帝即位,年仅十岁,窦太后临朝听政,起用自己的兄弟窦宪掌控大权。
此时是永元元年(89年),我哥五十八岁。估计也是耐不住寂寞了,他也想和我一样,通过边境立功,获取功名。
他得知了窦宪被率大军攻伐匈奴的消息。
原来窦宪掌权后,专横跋扈,刺杀窦太后的暧昧情人、皇家宗室刘畅,事发后被捕入狱。为赎死罪,窦宪请求率军北征匈奴。
当时匈奴分南北两部,南匈奴亲汉,北匈奴反汉。正好南匈奴请求汉朝出兵讨伐北匈奴,朝廷便派窦宪联合南匈奴及其他归附的少数民族共同出兵讨伐。
班窦两家世代关系不错,我父亲班彪是窦宪曾祖父窦融的谋士,我最早也是跟随窦融侄子窦固去打西域的。
于是我哥便决定投附窦宪。窦宪任命他做选拔武官、监督武将的中护军,参与军中谋议,随大军北上。
经过蒙古汗呼赫山(稽落山)之战,联军大破北匈奴。敌军溃散,北匈奴单于逃走。窦宪整军追击,直到蒙古乌布苏诺尔湖。此役,共斩杀匈奴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
据说,逃跑的北匈奴后来向西方进军,长途奔袭到欧洲,经过二三百年,修炼成了“上帝之鞭”,与哥特人兵临罗马(大秦),将这个西罗马帝国几乎灭国。
我派甘英出使罗马,都没有跑到那么远。
胜利后,窦宪登蒙古杭爱山(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让我哥作铭纪念,然后班师。此铭即是《封燕然山铭》,铭辞大致如下:
大汉永元元年(西元89年)七月初秋,天子国舅、装甲兵总司令窦宪,恭奉天子,辅佐王室,受任国事,清廉光明。与京城卫戍司令耿秉,履职巡防,出兵北匈奴。将士们如雄鹰龙虎,威武勇猛,天子王师与南匈奴、东乌桓、西戎、氐、羌的一众公侯贵族,共有猛骑三万,战车一万三千多辆,疾走奔驰,四面出击,辎重蔽路。军阵威严,黑甲炫目,红旗燃天。于是跨过高山,穿过关塞,经过荒野沙漠,斩杀匈奴王侯,血祭军刀战鼓。然后全军横行,如秋风扫落叶,万里荒野,荡清遗寇。于是全域逐灭,凯旋而返,查阅文字图籍,遍览当地山河。终而登燕然山,践踏冒顿单于所占区域,焚烧老上单于祭祀之地。上以泄高祖、文帝的旧恨,光耀祖宗的神灵;下以安固后代,拓展疆界,振大汉声威。此所谓一劳永逸,一时耗力而永久安宁。于是封祭神山,铭刻石碑,昭显丰功伟绩。铭辞说:

闪耀神威的王师啊,征伐戎狄;
剿灭暴虐的凶敌啊,统一海外。
辽阔而遥远啊,直到极地;
封神山祭天地啊,建造高峻丰碑;
广传帝王伟业啊,振奋中华万世。
窦宪的“燕然勒石”同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后来被历代认为是中华最高军功的标志。
据说这篇文章如今已经在蒙古杭爱山(也就是燕然山)找到了,就在摩崖石刻上。
回到京城后,我哥进了窦宪的参谋团,发挥特长,主持笔墨文章,他还撰写《窦将军北征颂》,对窦宪北征匈奴大加歌颂。
但此时的窦宪,因为平定匈奴有功,威名大盛,加上性格历来专横狂傲,皇宫又有窦太后撑腰,官员进退由他一人决定,朝臣都被他震慑,有些与他不和的大臣被排挤自杀。
窦家兄弟叔侄更是骄横京城,无法无天,强夺财货,抢掠民女,而主管官吏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举奏。
而我哥家教不严,对儿子也有些纵容。我那几个侄子不太争气,不守法律,地方官又害怕我哥和窦宪而不敢动他们。甚至连他们家的家奴都嚣张跋扈,醉酒驾车冲撞了京城市长(洛阳令)种兢,被打后,还借着酒胆对种兢破口大骂。
我哥虽然写下了历史,却忘了历史的教训,没有及时想到窦家虽然一时权盛,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汉家外戚很少有权势显赫而后不被屠诛的,比如吕雉家族、霍光家族、王莽家族等等。
他没有及时约束家人的行为,给自己种下了祸根。
种兢是个记仇的人,他当时没有追究我哥的家奴,却恨上了。要知道,京城市长有个职能,就是管理京城监狱,有一定特权:理论上,京城的高官们都可以抓进来。
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密谋叛乱。十四岁的汉和帝得知阴谋后,联合宦官,非常成熟地处理了这件事,将窦宪和他的几个兄弟革职,让他们回到封地,逼迫他们自杀。
皇帝联合宦官诛杀外戚,这出戏,在《汉书》中有很多例子。或许汉和帝就是从《汉书》中学到的。
我哥与窦宪关系密切,因而受到株连。他编写史书,看遍兴衰,却不想,大事临头,祸及自身。
种兢趁机利用手中特权,公报私仇,逮捕了我哥,罗织罪名,大加陷害。
我哥在狱中写下《咏史》一诗: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其意大致为:夏禹、商汤、周文王之后仁德渐渐凉薄,流行残酷的肉刑。中储粮负责人有罪,被送到长安城。他深恨自己没有儿子,只能孤独地面对危困。其女缇萦痛心于父亲所言,跟随至长安城。上书皇帝,说肉刑残忍,人死不能复生,身残不能复有,虽然打算改过自新,也没有机会了,并号哭于宫门,忧心忡忡。汉文帝深受感动,心生恻隐,废除肉刑。我班固的儿子这么多,但都昏聩愚蠢,还不如一个少女缇萦。
这也表达了自己受儿子牵连的无奈和哀伤,并希望皇帝有恻隐之心对自己进行宽赦。
这首诗据说还是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之一。
但可惜这些都没有起到作用。同年,我哥便冤死在了狱中,时年六十一岁,距离其投笔从戎,仅仅三年。
汉和帝没有杀种兢,只是下诏谴责,然后把主管狱吏办了罪,以此抵偿。
我在西域闻此噩耗,悲痛欲绝:
当初何必以近花甲之年而去从军?人各有所长,在家专心著述,安享晚年不好吗?
燕然勒石,已炳功绩,回家后,何必继续贪恋权势,急流勇退不好吗?
史书明鉴,看窦氏家族功高震主,狂妄跋扈,该预知下场,何必冒险依附,赶紧远离不好吗?
或许,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我们永远记不住历史教训!
三年后,朝廷因我二十多年镇守西域有功,封定远侯;再过五年,我被批准回朝。
归途中,路过南阳,南阳市长(太守)接待了我。
他介绍说,自己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手下,做文书工作的,才华横溢,曾经游历长安、洛阳,并在我哥待过的太学学习过,精通五经六艺,会阴阳术数、天文历法,而且现在正在模仿我哥班固的《两都赋》,做《二京赋》。
我很好奇,就要求与他见上一面,并让他说说对我哥了解多少。
他说我哥:
在史学上,将以《汉书》流芳千古;
在文学上,将以《两都赋》、《答宾戏》等篇章滋润中华文脉;
在经学上,将以《白虎通义》风云儒林;
在功业上,将以北击匈奴,燕然勒石,铭记后世。
史、文、经、武,通达全才,壮哉!
我颇受安慰,询问他的名字。
他说自己姓张,名衡,字平子。
(全文完,感谢您的阅读)
参考书籍:
(1)《汉书 叙传上》
(2)《汉书 叙传下》
(3)《后汉书 班固列传》
(4)《后汉书 班超列传》
(5)班固《两都赋》的作年考辨,李艳《名作欣赏》,2013年第26期
(6)《两都赋》的创作背景、体制及影响,赵逵夫,《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7)班固《两都赋》作年考 曾祥旭《文学遗产》,2011年第6期
(8)《白虎通义》:帝国政典和儒家经典的结合,朱汉民,《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5-23
(9)“深察名号”与汉儒对礼制秩序的价值探索——以《春秋繁露》和《白虎通义》为中心的考察,王四达 《学术研究》,2011年第3期32-37
(10)汉代儒学的法典化,惠吉兴《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6
(11)“三纲六纪”与儒家社会秩序观的形成,张造群,《学术研究》,2011年第3期38-43
(12)思想与皇权的协调——论孝观念从孔孟到《白虎通义》的转变,方光华,《学术研究》, 2008年第5期17-23
(13)从《白虎通义》看汉代儒学及其历史命运,王四达,《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123-129
(13)试论《白虎通义》的总体特征,王四达,《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75-8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文读完与司马迁同誉的班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