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讨论:数字化转型,从「技术革命」到「观念革命」|WISE 2022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
逃离技术和观念内卷,数字化转型仍要回归业务本质。演讲嘉宾 |刘志彬、李建立
文 |Judy
2022年11月29日,36氪“WISE 2022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正式举行。本届论坛通过四大环节串联中国数字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力邀汽车、新能源、大消费、制造业等领域的重磅数字化专家、科技创新机构CEO及CDO&CIO等,直面转型中的诸多硬核话题。
解码变革,守望中国数字化创新。如今,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5G、云计算等数字化基础设施,正实现年度爆发式增长;大消费、工业等领域在挑战过后,也探索着利用数字化创建冗余,提高韧性,保护供应链。人们已无比确信,数字化是势不可挡的确定性动力。
在WISE2022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中,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CIO刘志彬、九鼎投资先进制造投资部董事总经理李建立、36氪分析师朱雯卿以《从「技术革命」到「观念革命」》为主题,分享了以下重点内容:
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CIO刘志彬:
真正的数字化要从业务本质去出发,回归到流程里去,在业务场景里必须要做什么,哪些是先做的,哪些是后做的,他们之间业务内在的依赖关系是什么,在前面都要梳理清楚。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包括有效的内部创新机制和激励措施,让业务人员从上往下、从下往上都能all in到数字化任务里。这样的过程最终才能促成整个业务变革达到企业想要的目的,让客户、合作伙伴真正能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这样才是真正做数字化。
九鼎投资先进制造投资部董事总经理李建立:
数字化容易被鼓吹得很先进。但企业的数字化,一定要深入结合企业的需求、痛点和流程来进行。尤其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产品,进行数字化转型后的效果差异非常大。企业的数字化,不只是技术方案升级,更是企业管理、组织和流程的转型升级。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主持人(朱雯卿):欢迎大家来到2022解码变革—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的圆桌环节,我是今天的主持人36氪的作者、分析师朱雯卿。
今天圆桌的主题是《从“技术革命”到“观念革命”》,就着数字化创新的主题,去谈一下数字化转型中技术与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这个圆桌环节请到了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CIO刘志彬,和九鼎投资先进制造投资部董事总经理李建立两位嘉宾,和我们一起交流分享。
其实有很多大企业已经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很多成熟实践,也有很多中小企业可能还在这个过程当中。根据两位目前看到的行业情况来讲,数字化在大多数企业内部的战略位置究竟是怎样的?
刘志彬:从行业来看,随着疫情的发展,上游和下游的头部企业对数字化的认知有了一个迅速的发展,在食材供应链行业,业务具有复杂性、多变性,面对末端的消费者,围绕“吃”的场景涉及到很复杂的运营、管理以及精准的服务,才能满足千人千面、千人千味的需求多变场景。
在这个场景里,作为供应链企业,整个工作涉及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整个链条上非常复杂、非常长的业务,包括对品质源头的管控,供应商的协同,对整个冷链仓储、运输、加工、菜品研发等非常专业的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实物流的流通又涉及到从产地端、种植端到车间加工端,再到市场流通里的各级渠道,包括农批市场到末端商超、大型综合型超市,以及街头各种便利店;最大一部分又到了遍布在全国各地几十万家的餐饮门店,以及到家庭,供需链环节是非常复杂的。
这样复杂的物流运营过程,必然会带来信息手段上的加强。因为传统信息传递手段已经没办法去满足食材行业快周转、非常短的保质期,又有生物天然多变的现象,这个行业对管理上的效率要求、质量要求、整个服务响应满意度的要求,迫使我们信息流管理需要非常高效、非常精准,以及能够及时地捕获到供需端差异的地方,快速做出反应。
在这样的场景下,对数字化的需求非常迫切。当前正好处在一个数字化革命时代,头部企业不管是我们上游的大型食材供货商、物流企业,还是下游头部的餐饮品牌,从公司战略上看,在数字化、在信息ICT大的专业领域里的投入,增长应该是非常明显的。这样的趋势也表明,数字化在这些企业里的战略举措是举轻若重的,也推动了整个行业不断向新的标准化、工业化方式转变,改变了传统农业小、多、散的半作坊手工作业方式,逐步向工业化、信息化智慧农业转换。
因此,我觉得在食材行业从事数字化工作,其实对行业发展、对产业升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是从日常工作方面,还是从市场表现以及整个产业链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数字化趋势以及它对未来的期望,也表明整个行业对数字化战略有非常重要的投入。
主持人(朱雯卿):感谢刘总的分享。其实数字化在行业之间的需求也跟行业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像餐饮行业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整个供应链条的复杂程度都很需要靠数字化进行改造和赋能,带来的成效会非常巨大。李总在接触很多不同行业或企业之后,感觉他们内部是如何定位数字化战略的?
李建立:数字化领域的发展,在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上的差别非常大。正如刚才刘总所提,很多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和带动,都是靠龙头企业、头部企业,他们的战略视野和规划、以及企业管理难度更大,因而对于数字化的需求也更迫切。
九鼎投资更关注跟工业或企业管理相关的数字化领域。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早期可能只是想把数字化当做一个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他们把原来线下一些常规业务的报表、纸张等传递方式改成了数字化管理。但大企业引入了一些具备全球视野的经验,把数字化当做一种组织和管理变革的契机。
我们现在经常谈数字化,是因为现在国内很多头部企业的数字化已经做得相对比较好了,同时,一些新兴的腰部企业、甚至小企业也在逐步往这个方向发展。
20年前,我们就听说华为在引入IBM的管理咨询了,这本身也是一种数字化管理的变革。华为在引入IBM做管理咨询的时候,提到“削足适履”。现在,很多大企业都有了这种决心和魄力,不只是在数字化转型上,也在企业管理模式上做了一些创新和变革。
但那些相对中小规模的企业,更多还在学习头部企业的管理经验,把他们的模式搬过来。中小企业这时候做数字化,定位可能并不够准确,有的只是想把线下业务实现无纸化,实际上只是用了一个OA系统,并不是进行完整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以上,就是我们看到的,当前企业数字化的整体现状和部分问题。
主持人(朱雯卿):其实也是很多企业都有数字化的需求和意愿,但可能面对很多新的业务问题,包括会看到市面上出现的很多新技术,真正将数字化战略落地的时候,反而不知道到底应该先去解决业务问题,还是先去引入新的技术,或者先推动组织的变革。在这些方面,两位觉得在数字化转型中应该更首先关注哪方面?
刘志彬:从我们自身从事数字化工作开展出发,看到的效果以及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手段来看,数字化最终还是应该围绕公司的发展、增长、降本增效,围绕着提高客户满意度出发。不管是组织变革,还是业务模式变革,还是降本增效,最终数字化的目的应该还是以客户为中心,是不是真的能够解决公司的实际问题,满足业务的真实需求,这才是一种非常好的、正向的数字化。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于,不同企业的决策人员对数字化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因为数字化是一个非常专业、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很系统性的工程,并不是单一的上一个OA系统或管理系统,或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去外面采购一个小程序或者做个App就叫数字化了。这个误区除了餐饮行业是这样,其他各行各业都存在类似问题,包括政企事业单位,都存在着数字化就是做一套系统,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技术人员或第三方外包技术人员去做,简单去
搭成一套我想要的系统,这是最大的误区。
这个误区产生的另外一个背景是,有大量数字化服务商,他们不断鼓吹或通过市场宣传手段,说数字化必须得革命,必须得升级ERP系统,国内ERP或以前的系统已经落伍了,得用我的国际化ERP系统或更高端的云化管理系统。再加上过去10年,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企业,尤其制造业、工业等行业的冲击,导致数字化热潮把很多传统企业决策人的头脑冲昏了,大家觉得很焦虑、很内卷。别人都花了很多钱,甚至一些地产公司花几个亿去招聘庞大的博士团队搞算法、搞人工智能、搞机器人,回头发现这是在搞科研、搞研究,实在彰显数字化力吗?很多时候会感到迷失。
另一个是客观原因上,市场上有很多声音出现,我更喜欢用“噪声”去形容这样一个现象,这样的“噪声”对目前数字化推进起到了非常明显的负面作用。
真正的数字化,就像一项业务的改进一样,是从一点一滴的一个场景、一个流程、一个作业、一个岗位去全面改进,这个改进一定是系统性的、有组织的、有战略的、有清晰执行目标的,这个目标回归到业务里是可以被业务去评价、去验证,去证明,所有的转型举措、投入的财力、物力是能够帮助企业、帮助客户,甚至帮助上游供货商、合作伙伴等,真正能够在生意往来过程中感受到收益。
这样才是真正在做数字化工作,并不是说上一个管理系统就是数字化。平时看到最多的是很多公司对外宣布我们花了多少钱,上线了一套系统就认为已经数字化了;甚至有的公司在微信上开了一个公众号或视频号,就认为已经数字化。一般这样的数字化过程生命周期是很短的。
真正的数字化要从业务本质去出发,回归到流程里去,在场景里必须要做什么,哪些是先做的,哪些是后做的,他们之间业务内在的依赖关系是什么,在前面都要理清楚。通过一个有效的管理手段,有效的内部创新机制,有效的激励措施,让业务人员从上往下、从下往上都能all in到数字化任务里。这样的过程最终才能促成整个业务变革达到企业想要的目的,让客户、合作伙伴真正能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这样才是真正做数字化。
这里面有很多细节,可能每个行业都会遇到,但共性问题是大家在思想上怎么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会被浪潮冲昏头脑。
主持人(朱雯卿):非常同意刘总的观点,数字化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工具或方案,对企业来说反而应该回归到商业的本质,即怎么把生意做好,让这个生意跑的更好、更快可能是更重要的。李总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建立:刚才刘总分享了他对数字化的看法,刘总是从事数字化的专业人士,很多观点我非常认同。刚才主持人也提到,数字化本身一定都是一把手工程,不然在企业里是推动不下去的。至于首先应该关注组织变革还是执行力,我认为,这两个是一个问题。
企业在做数字化的过程中,一把手要想清楚,企业原来的经营遇到了什么问题,哪些是可以通过数字化解决和提升的。思考和决策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企业要进行一些组织管理和模式的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还要跟数字化服务商去做深度沟通和探讨。
数字化容易被鼓吹得很先进。但企业的数字化,一定要深入结合企业的需求、痛点和流程来进行。尤其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产品,进行数字化转型后的效果差异非常大。企业的数字化,不只是技术方案升级,更是企业管理、组织和流程的转型升级。
数字化的过程,类似于企业咨询管理的过程。通过跟服务商深度交流、深入调研,企业会知道问题在哪里,知道用什么样的数字化手段对企业的管理和组织进行提升,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形成非常有价值的数字化方案,才能真正给企业降本增效,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产品质量的稳定,达到数字化的目的。
毕竟,企业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企业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如果在数字化的过程中,能真正能把企业的问题解决,把管理效率和组织能力进行提升,下面肯定会面临执行的问题。
尤其在数字化变革初期,所有人都习惯以前的模式,当进行数字化变革的时候,有些行业可能要求一线人员懂系统、会操作,不像以前简单地会写数、填个表就行,至少要会简单的电脑操作。这样,很多人在学习能力上,在使用数字化工具过程中,又会面临一些问题,这时候确实会使有些人产生抵触。
如果企业这时候的执行力不到位,其数字化的结果就会变成:线上走一套数字化系统,线下又走一套纸质流程。本来一套活儿,加上数字化后,反而变成两套活儿了,让大家觉得,数字化没用,数字化不好,增加了大家的工作量。
这样造成局面是,数字化本身做得很好,但执行力不到位,使得数字化不但没有效果,可能还会有反作用。
我认为,数字化作为一把手工程,企业要关注在数字化过程中的组织变革,同时也要强调执行力,即把企业问题探讨得比较清晰、数字化工具比较合用后,再把它执行好。
主持人(朱雯卿):非常感谢两位嘉宾的分享。外界的各种关于数字化的声音,不管是方案,还是工具,其实很多时候都跟企业内部的问题,以及执行力、决策力是割裂的。一把手可能不知道怎么去更好地做一个结合,让价值产生出来,也不知道整个过程中怎样让大家找到更合适的路径。数字化一把手应该大胆颠覆,还是保持小步快跑,一直是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类似这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误区、困惑其实还有很多,两位还观察到了哪些?以及对走出这些观念上的误区有没有比较好的建议?
刘志彬:这也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专业的问题,但被行业里错误解读为就是老板的思想,或都认为是一把手战略有问题。这当然是个战略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数字化最终是以系统形式体现出来的,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企业要做数字化,到底怎么开始?是从一个点上开始,还是从一个面上开始,或者是大动干戈,全面去做转型升级,涉及到销售、研发、采购、渠道、品牌、财务、人事等。
从行业来看,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做法。大的头部公司有人、财、物的资源优势,也有非常清晰的战略,在条件允许下,能够全面启用非常专业的技术架构规划,先去做IT的战略规划,识别变革的管理举措,再去解码这些管理举措需要执行落地的变革项目,以及每个变革项目达到的预期收益目标。基于这样一个战略规划,去确定战略目标的实施路径,这就是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其实能做到这样的企业并不多,仅限于一些头部企业。
比如华为,当年花重金做过IT战略规划,我也是其中的核心成员之一,跟着它做到了后来变革的整体落地;再到后来华为消费BG的整个规划,以及到研发供应链等几大变革都是我带领团队主导的,真正能做到这样的公司其实很少。
比如美的CIO,他当年刚进到美的时候其实没有这么大规模地去做数字化,这么多年来公司内部上上下下都是从统一规划开始逐步开展。这个过程中跟华为有很多合作,华为整个ICT的咨询服务团队在美的参与了很多变革项目。
大的公司真正能合理规划,最后严格按照实施路径去落地的公司并不是很多。我更想说的是对中部或小型公司,并且是非数字化原生企业的公司来说应该怎么办?市面上可能90%甚至更多比例的公司是这样的情况。
他们的基本现状是可能会有一套管理系统,比如有个ERP系统,还是从财务视角出发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数字化系统只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对系统数据缺乏管理,对公司的治理没有流程化的体系。在这两个显著特点的制约下,公司疲于应对数字化浪潮,就开始大规模投入,比如搞再一个系统,搞一个电商平台,搞一个OA办公自动化系统,搞一个工厂的人工智能项目等,干了很多年之后会发现依然达不到这个效果。
建议这样的公司还是要从流程重整开始。这个路是必须得走的,就是已经有一些系统,比如制造业里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在市场上占比还可以,并且有自己品牌的公司,他们应该先围绕产品的研发、销售、生产先去做梳理。梳理完之后发现这些流程中,真正通过数字化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比如要解决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规避质量缺陷问题,还是通过数字化渠道加强品牌知名度,提高渠道管理深度、广度,管理渠道的流程,还是做供应链的降本增效。这些对数字化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再者,在这样一个流程梳理规划过程中,还是要去看这些流程将来固化下来,通过系统能解决什么问题?比如数据怎么共享?如何解决跨部门之间的协同沟通不畅问题,大量的单据靠人工手工传递的问题,如何解决产品质量设计和供应链生产以及销售之间信息脱节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流程梳理以及匹配未来设想的流程,去考虑运营、管理等需要什么样的数据、什么样的系统来支撑,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去确立应该去做什么样的数字化变革项目,同时决定他们之间的依赖关系是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因为这时候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且是系统性的、有逻辑的,前后依赖性,或各自之间的关系是理清楚的,在这个基础上只需要去选择是用三方专业的数字化团队合作,还是自雇团队、自建团队。
对大部分产品生产型公司或品牌制造商来讲,我个人建议是非常专业的技术,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5G、基础算力、数据处理等,大概率不用担心,这些反而是最好解决的,因为这些都是通用的公共技术,不要自己去从基础开始研发,这类的就找第三方合作,找到一个合适的、懂行业的IT合作商去对标一下。
合作商一定得有成熟的行业数字化经验,这也是美的当年选华为的原因。因为华为对制造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已经做了大量变革实践,基于实践结果告诉企业怎么去做变革落地,这是基于最佳实践的。一定不是谁的数字化技术强就找谁,一定是这个数字化厂商对行业的最佳实践有积累,确实有典型的成功案例,并且能够沉淀出来一套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出来。这个转型方法更多不是纯技术的,比如系统功能多强大、技术多强大,而是能精准找到企业问题,站在行业第三方的角度,结合最佳实践,告诉企业最应该解决的是什么,做优先级排序。然后梳理这些问题之间的依赖关系是什么,帮企业去立项目,去指导企业怎么做。
最后,企业只需要决定哪些系统用三方标准的,哪些直接用SaaS系统就可以了。像电商平台就没必要自己去开发一套东西,用第三方的系统,在上面搭一套或者直接在上面借用流量就可以了。
如果是产品研发技术型的公司,我强烈建议你的产品管理系统自己去做。因为你要把整个需求管理到产品研发的生命周期管理都涉及到,比如包括质量设计、质量元素、质量构成、质量工艺等很多方面,还涉及到核心技术机密、商业机密、产品机密等,这些我建议你自己做。并且这样的系统是你真正能够在行业里站立脚跟的独门绝技之一,你有了这样一个系统,对数字化的沉淀、对数据价值的挖掘会使企业获益,如果这样一个系统你不精雕细琢,而去找一个第三方系统,很难满足业务需求。
对很多制造业企业,有自己供应链,并且业务占比很重供应链的,要管理供应商,管理生产排产,要管理工厂精细化工艺过程、生产过程、质量监控、整个设备运行状况等,自然需要一套生产系统。这个系统你可以一部分用三方的,整体结合生产流程、生产管理体系、以及产品研发能紧密相连的,还是可以自己去搭建一套系统,可以用自己的团队做产品,去启用一定外包开发人员、代码人员去配合整个代码实现。
在研发和供应链都有的基础上,很多公司的销售是依托渠道的,那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渠道客户关系系统。这个系统是自建还是研发,对于很多标准渠道就需要三方专业的系统,因为它跟外面系统有联通,跟社交平台的联动已经做的很好了,企业大可不必自己去做。这样的企业需要去做一套核心客户管理数据,把渠道核心客户沉淀下来,和研发需求端对齐,形成一个闭环,就是客户声音、客户需求,包括对质量的诉求等,都能够闭环到研发需求管理里,这样的系统就可以在管理上、流程上、组织上、传统B2B服务模式上形成一个闭环,至于外围的支撑系统完全不必要自己去做。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最好的不一定是你需要的,你需要的是最适合你的。就是建立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业务规划基础上,能够让业务规划落地,而且落地后的效果是可评价、可衡量的,即真正能够让使用的部门,以及客户,基层员工、各级管理人员都认为能解决问题的,这些系统是真正需要去核心构建的。
对大部分工业企业来讲,前期规划中,业务流程梳理和IT技术之间的匹配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行业里很多企业比较缺失的。领导一句话,下面马上就行动,要求3天弄出来,3个月上线,1年达到什么效果,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市面上非常普遍的,也是我非常不赞同的一种方式。
有一个比较系统性的方法是“企业架构(EA)”,从商业模式和业务战略作为输入,再去匹配业务流程,去做流程再造,去做IT的战略举措识别,最后再去做实施路径的排序以及项目管理,这一整套都有很成熟的方法。
我也发现大部分公司一听到这些东西就觉得无用,“不就是投1000万找个厂商上个ERP系统,3个月能不能搞定?能搞定,就它了!”大部分是这样的模式,这个模式是个坑,经常花了很多钱达不到效果。在做数字化的过程中,还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因为数字化转型也必须是一个技术性工作,要用科学的、系统性的方法去执行。
主持人(朱雯卿):特别感谢刘总的分享,我感觉也给很多企业指出了一个特别具体的,可供实践的方法论,包括怎么去找到企业的主流程、核心业务问题,还涉及到怎么选型,是自研还是外部合作,有很多具体方法是很多企业可以去思考或参考的。
在制造业,其实很多共性问题是互通的,但制造业可能还面临跟行业特性有关的一些转型难点。包括很多传统工业设备改造难度比较大,以及很多软硬件的结合等问题。请教下李总,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误区或难点还有什么?以及今年有没有看到数字化在先进制造领域有哪些新的实践和应用,带来了新的价值?
李建立:从制造业的数字化来说,中国在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之后,制造业整体的数字化进程很快,但在不同细分领域、不同环节的变革节奏不一样。
像在快消品领域,仓储物流等数字化手段就上得很快;但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他们在生产流程上做数字化,还停留在把原来的生产数据抓取、提炼出来的阶段,没有做到整个组织、管理创新环节的变革。
更多工业企业,可能过去的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还可以,但在整个生产环节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能源管理上做得还不到位。因为涉及到很多机器设备,并且有些数据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抓取出来,在设备厂商接口和通讯协议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现在,制造企业正在做的这一步,是把生产过程中已有的参数,比如生产数据提炼出来,达到数字化。下一步,是如何把这些数据用起来,通过数据赋能,了解在生产过程中用什么能源、多少时间、什么样的参数,使整个生产过程更优化。
我们也看到,一些数字化服务商在对传统行业进行变革和优化,比如对于炼钢、玻璃这些高耗能企业,服务商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所有的能源数据进行监控、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能给企业生产过程的能耗节省3%-5%。他们本身是高耗能企业,这样的节省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大了。
服务商通过基础自动化手段把企业生产参数提取出来,再进一步把这些数字利用起来,对企业起到降本增效和管理效率提升的作用,给企业提升了很大的竞争力。
很多中大型企业的规模很大,通过数字化带来的管理提升,对其利润影响很明显。但中小企业的基础比较薄弱,规模相对小,通过数字化带来的提升对它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这时候它的数字化进度可能会慢一点。
主持人(朱雯卿):感谢李总,数字化转型怎么走、怎么做,也跟自己业务的基础、本身数据的基础都有很大的关系,也决定了起步在哪个阶段,未来能往前走到什么阶段。
在我们这次数字化峰会中,也会发现数字化真正的难点其实是转型者或决策者的认知和想象力,可能需要更多像这样的跨界交流以及破圈的碰撞,激发更好的效果和更多的灵感。两位嘉宾可以简单分享一下,在不同行业以及行业内部生态系统中,去拓展更多的数字化合作伙伴,会对企业带来怎样的生态价值?
刘志彬:确实有一些专业的数字化技术肯定需要去找专业厂商去做,因为它的技术很成熟,比如物联网技术、AI技术服务商、算法提供商,以及IaaS层面的一些基础设施专业服务商等。为了节约整个数字化投入和实施周期,是可以与这些专业厂商合作的。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快消流通行业,还是大型制造业企业,在选合作商的时候,一定是以自身数字化转型项目为主,即企业自己要作主。
这里面可能又有一个误区,像华为早期的“削足适履”,并不是说拿一套系统来原封不动直接用,到今天很多行业都说华为的IT驱动业务,其实华为内部从来没有说过,反而是不断提出反对声音再优化的过程。但今天,经常有很多厂商说华为就是IT驱动业务,你就用我的系统,我的系统就这样,你去改你的流程,这是不对的,一定不是这样的。
我们(华为)在当年做的时候,“削足适履”更多是说变革的管理思想,对流程进行降本增效的一种最佳实践,以及对推动公司上下组织变革的管理运营方法。企业一定要百分之百地去用,具体到落地执行过程,要去做的是适合自己的。
特别显著的案例是工业企业。他们确实有大量数据,想让这些数据发挥价值,绝对不是找一个特别牛的、所谓特别专业的人工智能公司,花几千万甚至花上亿代价就能解决的。很多公司现在落入了这个误区,搭一套数据中台,建一个高大上的算法团队,老板觉得可以等着坐收渔人之利,甚至希望今天上线,明天就能有质量上的改进,就能有降本增效上的明显改进,结果发现经过3个月运行之后,不仅没有明显变化,可能还在下降,这是很多公司常犯的错误,主要是大家把事情执行的方法本末倒置了。
传统工业企业数据是很多,但一定要遵循先保证数据完整性,然后保证准确性。很多公司经常犯的错误是认为有系统了就要听系统的,结果把以前很多大型制造业10年、20年非常优秀经验的工程师替换了,认为工程师没用了,效率又低、论资排辈、倚老卖老,把这类人优化掉了,认为机器就可以解决。这就是最后导致系统没有发挥价值,反而比以前更差的原因。所以在第二个环节特别重要,先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实现起来过程是非常困难的,涉及到流程工艺的改造、设备数据监控的技术改造、厂房管理、流程衔接、人员技能等方方面面的改造。这些改造一定是企业里的老师傅是专家,一定不是写代码的码农是专家,并不是码农搭了一套数据中台,上了一套最先进的、高大上的算法模型就可以了,这些都是在最后一步。
有了精准数据之后,还不是马上就可以产生数据结果的。得去建立业务分析和决策模型,这个也一定不是算法就能解决的,是算法基于业务模型才能实现的过程。
有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再者很重要的就是要去做流程场景的梳理和优化。要识别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艺、每一个生产线、每一个产品生命周期在哪些节点上需要去采集数据,针对这个数据做什么样的优化模型,是为了提升效益的改进,解决以前工作时长、员工工资不可量化的问题。
把这些模型都梳理完之后,再去做最后一步,即有这样一个靶子,然后去引入专业的合作方去实现这个靶子。这是比较可行的,符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真正能发挥价值的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必经路径。
在建立业务模型的过程中,思考商业模式是不是最优的,行业里最好的商业模式是渠道还是大量改成直营?我也经历过很多公司,原来是传统的渠道代理,在电商发展初期,发现这个时代马上要变,就快速做了改变,把过去销售人员的80%拆掉,把客户全部改成线上的。因为这些客户创造的价值以及流量很小,全部通过线上去做流量,只留20%的人去做关系型的客户维护、做渠道,这就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转型。
基于这样一个模型转变,最后系统才能真正去服务好业务。同样,很多制造业企业,生产工艺和质量模型更多是建立在前期产品设计阶段,但大部分公司不是,他们始终认为数字化就是生产管理的问题,并没有在源头去做业务模式、业务模型的重整。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去做数字化,必然起不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因为产品研发、设计决定了质量,质量一定是设计出来的了,不仅仅是靠管理出来的。
如果不从源头上去做设计和生产新产品导入,根据后续产品生命周期质量过程的闭环模型管理去上系统,产生的大数据是不能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这也是很多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让机器产生数据,额外增加了很多作业环节的不必要动作,本来是要人工智能的,变成了以人工为主,但没有智能了,并且这些数据上来之后,并不清楚数据产生价值的最终业务目标,这样最后得到的效果就会和期望的有巨大差异。
引入数字化服务商的时候有个前提,是自己的需求、对自己的业务模型、对使用大数据要产生的效果非常清楚,这个过程就是要做整个的流程优化、流程变革,在此基础上再去找三方的合作,才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
主持人(朱雯卿):感谢刘总的分享。李总怎么看待数字化生态合作的方式以及价值?
李建立:我们看到,像华为、美的这种巨头公司,有一定的自身IT能力。但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自建IT团队的难度比较大。由于他们的企业规模偏小,负担不了自建IT团队的成本,更多是通过跟一些专业数字化团队合作,来进行数字化,同时能借鉴到一些同行业的更优秀的龙头企业做数字化的经验。
毕竟,各个领域的细分度比较高,懂行业问题的数字化供应商也就那么几家。如果是家电行业,美的跟哪些供应商合作,其经验对整个行业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对提高数字化成功率和降低数字化实施成本的帮助也比较大。
所以,一个行业的数字化,通常都是从龙头企业先开始的,因为它规模大,管理成本更高,管理难度更大,数字化的需求更强烈。如果龙头企业这样做了,“龙二”、“龙三”等企业也都希望跟着行业的先进经验去跑,相互之间借鉴,使整个行业发展比较快。
现在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尤其工业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比较多。也有很多企业是人员密集型企业,随着管理成本的上升,除了生产过程中的数字化,对人事、安全、管理、考核等过程中的数字化需求也比较明确了。
中国企业的管理,整体比较粗放。但目前,随着整个国家GDP增速下降,大家在粗放管理中,再去赚容易的钱变难了,更多要通过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借鉴更好的经验。比如国内龙头企业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国内腰部企业可以借鉴龙头企业的经验。他们结合自身实践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总结,可以更好地实施数字化管理变革。
主持人(朱雯卿):感谢两位嘉宾的分享。
其实很多企业不必陷入概念和观念的内卷中,反而应该去找到自己业务的问题,包括梳理流程,找到转型的定位和整个推进的节奏等。不管是餐饮行业,还是制造行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都要去找到适合自己,以及能真正解决业务问题、帮助做好生意的模式,是更具实践价值和操作性的。
感谢两位嘉宾参加我们今天《2022解码变革·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的圆桌环节,非常感谢两位的分享,相信听到圆桌环节的听众也会很有收获。
我们的圆桌讨论环节就先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两位嘉宾的分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字时氪”(ID:digital36kr),作者:数字时氪,36氪经授权发布。
页:
[1]